電腦科學導論論文

  電腦科學導論是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它構建了整個專業的教學體系框架。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電腦科學導論”課程教學》

  摘要:電腦科學導論是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它構建了整個專業的教學體系框架。該文主要從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考核等幾個方面對電腦科學導論課程進行了討論,以此來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為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電腦科學導論;教學目標;教學方法

  目前,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及滲透的領域越來越廣,這迫切需求高技能高素質的人才。如何將計算機專業的人才培養成合格的、適應市場需求的人才,成為每一位計算機專業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務。

  電腦科學導論作為一門計算機專業大學一年級學生的專業必修課,重點旨在勾畫電腦科學體系的框架,通過電腦科學基礎理論與應用操作相結合課程內容安排,使學生對計算機學科的知識體系結構有一個較為全面和系統的瞭解,繼而激發並培養自己對本專業的興趣,為以後大學四年的知識學習、能力素質和職業道德的塑造奠定堅實基礎[ 1-2]。基於課程至關重要的作用,該文主要從電腦科學導論的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進行了討論,以期在今後的課程教學過程中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1 明確課程教學目標

  電腦科學導論目標是通過介紹電腦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定義、學科範疇、特點與規律,來構建課程的體系結構,引導學生培養正確的學科專業思想,同時激發學生對本專業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逐步形成以計算機的觀點來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課程內容涉及到一些專業課程的基本概念及某些具體內容,但絕不是電腦科學學科專業課內容的壓縮和拼盤。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各專業領域研究的主要內容,掌握計算機系統的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術,提高感性認識,力求使學生對所學專業及後續課程的學習有一個整體性、概括性的瞭解,樹立專業學習的信心和自豪感,為今後在各自的專業中對計算機的使用打下厚實的基礎,踏入計算機科學技術的大門,更好的適應社會的需求。

  2 注重課程教學方法

  近年來,這門課在教學中出現了多方面的問題。雖然電腦科學導論這門課程的內容不難,但是課程授予的物件是剛剛步入大學的新生,他們在入學前對計算機的瞭解程度各不相同,有的學生能夠較熟練的操作計算機,有的學生卻不會操作計算機。基於學生對計算機的認知基礎不同,採用怎樣的教學方法來教授這門課程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成為擔任該課程教師一直關注的焦點。

  為了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應用水平,培養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我們不僅要充實授課內容,把握好難易程度,更需要結合多種教學方法。

  2.1 積極引導學生,激發學習興趣

  電腦科學導論課程的授課物件是計算機專業的大一新生,他們對計算機及計算機專業學科的構架都還認識不足。因此,授課教師需要從多方面去積極引導他們。首先,從計算機應用的重要性及社會市場的需求方面進行舉例分析,增強學生信心,並引導學生把握好自己的專業學習方向[ 3-4]。其次,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用生動形象的應用舉例講解取代傳統的理論講授、理解掌握的方式,幫助學生逐漸熟悉並建立電腦科學與技術學科專業的知識框架,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者,在課餘時間中,向學生介紹電子設計大賽、數學建模、PPT設計大賽等科技活動,鼓勵學生深入瞭解並積極參與,幫助他們開闊視野,增強實踐動手能力。

  2.2 教學內容豐富,易理解易掌握

  電腦科學導論是構造計算機學科專業框架的教材,授課內容涉及各個學科、各個領域的專業理論知識,難度比較大。因此應該優化內容,做到難易適中、層次淺顯、通俗易懂,講授時最好採用圖文並茂加實物相結合的方法,使學生在感性上充分認識,更有助於理解和掌握[5]。除此以外,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補充和例項演示。比如在講授硬體知識時,可以視訊演示硬體組裝的過程;在講授計算機網路知識時,補充一些加強網路資訊保安方面的一些知識。這樣既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3 理論聯絡實際,培養動手能力

  電腦科學導論課程不僅要塑造學生的學科知識框架,還要讓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所以實驗是課程教學中的一個必備環節,能促進學生加深感性認識,更能幫助學生理解掌握課堂知識[6]。

  實驗中實驗目的要明確,實驗內容要豐富備多樣、知識面廣,在全面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同時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比如在實驗練習PowerPoint內容時,讓學生把自己的個人簡歷情況進行作品設計,可以把自己的簡介、照片、愛好等內容進行規整,加之實驗的具體要求,這樣在實驗過程中充分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也多方面的練習了文字與圖片的排版、自定義動畫、幻燈片切換、超連結、背景、配色方案等功能。

  2.4 問題啟發思路,促成創新思維

  課堂提問是教師主要的教學手段之一,它可以幫助教師瞭解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也可以幫助學生溫習加深理論知識的記憶,從而啟發學生的思維,有助於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 7]。

  電腦科學導論的課程內容是計算機專業主要課程的精簡,本身理論性較強。因此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打破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結合課程的特點,充分利用其優越性,通過視訊播放或者例項演示引入一些啟發性的問題,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發他們的問題求解思路,逐漸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比如講解Excel時,月份、星期等都可以迴圈的拖動填充,那如何將同宿舍同學的姓名設定同樣的效果呢。提出這樣的問題後,能夠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求解渴望,從中增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在實踐中促成創新思維,使學生在對後續課程學習過程中,保持一種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

  3 改進考核方式

  多年來,電腦科學導論課程一直沿用理論考試為主要的考核方式,這樣往往忽略了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的培養。因此,該課程應注重學生的基本操作能力的考查,採取理論考試與上機考試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兩者應該各佔二分之一的比例,這樣就能更好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從而使學生認識到計算機基本操作的重要性。

  4 結束語

  “電腦科學導論”是學生對電腦科學與技術知識體系結構形成的專業入門課。它有助於計算機各專業同學對自己所在專業課程概貌及其框架結構的瞭解,有助於每個學生從中學到大學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轉變,更有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選取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進行“電腦科學導論”教學,以問題推動思考,以實踐促進理論,勢必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符蘊芳.計算機導論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9***32***:129-130.

  [2] 薄樹奎.“計算機導論”課程教學方法初探[J].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1***8***:182-184.

  [3] 蔡京哲.對“計算機導論”課程教學的探討[J].科技資訊,2010***35***:153.

  [4] 王櫻,蔣瀚洋. 新形勢下計算機導論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 ***6***:5391-5392.

  [5] 陳曉君,卞江,範韜. “計算機科學技術導論”的教學改革[J].科技風,2011***9***:194.

  [6] 易虹.《計算機導論》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 .科技資訊,2007***14***:388.

  [7] 陳濱.“計算機導論”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12***:195-196.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