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教育影響下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研究論文

  隨著高校的擴招 ,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日益凸現 ,結構不平衡、政策性障礙、供需資訊不暢、就業觀念陳舊等。這是當前大學生就業難在體制和機制上的原因 ,也是最根本的原因。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過度教育影響下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研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過度教育影響下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研究全文如下:

  摘要:從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程序來看,自擴招以來我國的確實現了高等教育精英式向大眾化的轉變,但是伴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程序我國又出現了過度教育的現象,然而在過度教育的同時大學生又面臨就業困難的局面,二者並不是誰決定了誰,而是一種相互影響的關係,文章從過度教育的視角下對大學生就業難的現象進行分析並提出了一些解決措施與對策。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ocess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we indeed realized the higher education from elite to mass since the enrollment expansion. But accompanied with that, excessive education appeared. However, at the same time, college students faces employment difficulty. The former doesn’t determine the latter. They influence each other.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vereducation and proposes some solu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0 引言

  過度教育是指:從巨集觀層面來說,教育的供給超過了它的需求導致了一個社會吸收不了那麼多受教育的群體,即教育的投資回報率相比之前降低了。就業能力是指:國內學者陳薇靜認為:“就業能力是人們從事某種工作所具備的的能力,包括特殊就業能力和基本就業能力。”截止2015年,期刊網上有關於過度教育的文獻僅有130餘篇,且大多是基於過度教育的原因,影響,測量,辨析等角度分析的,將其與大學生就業問題相聯絡的文獻僅不到10篇。因此,在這一方面的研究有待進一步完善。文章正是從這一角度出發,從過度教育與大學生就業的相互關係著手,分析其原因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1 過度教育與大學生就業

  我國目前教育其實整體是不足的,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我國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數只佔總人口比例的3.6%,每十萬人口中只有3611人具有大專以上學歷。而美國同期的該項資料是60%,日本和韓國的該項資料約是30%,印度也有16%。此外,分析教育的毛入學率發現,儘管我國已經進入了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平,2007年已經有了23.3%的毛入學率,然而該項資料的達成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但區域性上卻有一定程度的過度教育的現象,在北京有報告顯示以用人單位為標準估算的過度教育發生率為47.61%,以個人判斷為標準估算出過度教育率為54.92%,這顯然不是一個小的比例,是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與此同時,帶來的影響之一便是大學生就業問題。“2001年重點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處於比較理想的狀態,其初次就業率為82.75%,一般院校初次就業率為68%,高等專科學校初次就業率僅為41.23%。2002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80%,有近30萬畢業生未能就業,2003年是我國高校擴招後的第一次就業高峰,高校畢業生總數達到了212萬人,其平均就業率為70%,將近64萬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到2004年,大約有75萬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正因為如此,有一部分人選擇繼續深造,讀研,由此掀起了一場考研熱,表面上似乎是緩解了大學生就業的壓力實際上是把過度教育帶入了更高的層次。

  2 過度教育影響下的當代大學生就業難的深層次原因

  2.1 從人力資本的角度上來說,人們投資教育能獲得相應的回報。由於教育投資能夠提高資源配置能力和自身的生產能力,部分學者認為,教育與工作經驗和工作培訓之間是可以相互補償或相互替代的。也就是說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需要進行較長時間的工作培訓才能使其符合職業要求,而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只需安排較少時間的工作培訓即可上崗。“因此可以將過度教育看作是職業發展和晉升而儲備的人力資本”。

  2.2 從篩選理論的角度上來說,在大多數勞動力市場上,用人單位很難在短時間全面瞭解求職者的各項資訊,也就很難準確判斷求職者的技能和能力,這是大多數用人單位的判斷依據都是受教育水平。教育本身並不能提高一個人的能力,但卻可以被應聘者用來向僱主“示意”自己是能力高的人,而僱主就憑藉這一資訊來篩選、區別能力不同的人,因此,求職者為了獲得更高的職位,會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

  2.3 從勞動力市場分割的角度上來說,勞動力市場理論把勞動力市場劃分為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一級市場具有高工資、工作條件更好、就業穩定、安全性更好等特點,往往屬於大企業、大公司的工作崗位。相反二級市場常常是低工資、工作條件差、就業不穩定、安全性差等特點,往往是一些小企業、小公司的就業崗位。勞動者接受高等教育是為了進入一級市場,而那些接受教育少的人只能進入二級市場,對於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他們寧可選擇再次深造,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也不願意選擇進入二級市場,這便加劇了過度教育。

  2.4 從高等教育的社會結構上來說,又可以分為三個層次。①學科專業層次。部分學科的畢業生常常供不應求,很難實現就業;而有的學科的畢業生很容易就找到相關工作,市場需求旺盛。②層次結構的問題。整個社會對各級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型。但是我國,隨著高校的擴招,比列開始失衡,我國過分的注重了高層次人才的培養,這樣的趨勢使得眾多高校競相提高辦學層次,但是各層次的畢業生又達不到應有的質量,在就業市場上就出現了“擠佔效應”,從而導致了過度教育。③區域結構層次問題。我國經濟發達的城市大多集中在東部沿海以及中部地區,從而導致人才大量的湧向這些地方,這些地方常常出現人才過剩的問題。而我國西部那些經濟不發達的地區對於人才的需求常常又不足。   2.5 從制度上來說,“目前我國還未形成統一的競爭、流動的市場。我國二元經濟結構引起的城鄉勞動力市場分割即城市勞動力市場與農村勞動力市場,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勞動力在全國範圍內自由流動”。再加上我國對於戶籍制度的管理,一旦留在偏遠地區或農村就業,要想回到發達地區就業就會有很高的轉換成本大學生畢業後都是湧向沿海發達的地區,而那些地方本身競爭就激烈,從而導致這些城市的人才供過於求。

  3 解決就業難的途徑與對策

  3.1 從個人方面來說,大學生要轉變自己的就業觀念,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科學選擇職業,同時制定職業生涯規劃。許多過度教育的發生正式由於初次就業專業不匹配的情況。範皚皚在她的研究中指出:“在專業與工作匹配的畢業生中過度教育的發生率為27.08%,而在專業不匹配的大學生中發生率為30.96%。”因此,大學生在選擇就業時應儘可能的找準自己的專業。同時也要努力學習好自己的專業知識,根據勞動力市場的需要有針對性地培養自身的能力,增強自己應對勞動力市場風險的能力。

  3.2 從高校方面來說,要使人才培養的方向與、社會需求保持一致,要根據勞動力市場的變化來設定專業,提高專業質量。例如現階段法律專業是中國最大的“紅牌專業”即失業率最高,但同時,又有專家指出在中國20萬律師中,從事高階業務的律師不到20%,許多國際案件中,中國企業不得不高新聘請外國律師。為了避免此類尷尬局面,我國高校更應該遵循學科自身發展邏輯與主動適應社會需求相結合為原則,調整學科和專業結構考慮勞動力市場需求的變化以就業率為必要的參考尺度,利用各學科專業大學生就業反饋及時掌握市場訊號,提高某些學科和專業。

  3.3 從用人單位方面來說,用人單位應該改變以往用人的觀點,要克服“過度學歷化傾向”的不理性用人觀,要正確看待學歷和文憑,適才而用,加強在職人員的崗位培訓。 “美國,如果一份工作可以由本科生來任職,僱主就不會需要僱傭研究生,因為工資標準是按照本科生來付的,即使研究生願意接受這個工資,也不會安心工作。”因此,用人單位一定要轉變觀念,實事求是,不能只以文聘為依據。

  3.4 從政府方面來說,政府要放鬆對高校專業設定的,監管給予高校真正的專業設定自主權,充分發揮高校在專業設定和調整中的積極性,要加大對專業評估和檢查的力度,從而保證專業教學的質量不會因為量的增加而降低。同時,應取消城鄉二元結構,改變目前的戶籍管理體制,避免人才區域發展不平衡。

  4 結論

  過度教育與大學生就業困難其實是互為因果,因此,我們應該關注二者的聯絡。要解決過度教育帶來的負面影響,首先要從大學生自身觀念著手,對自己要有清楚的認識做好職業規劃。其次,學校對於人才的培養一定不僅僅是量的提高,更是質的飛越。再次,用人單位必須轉變陳舊的用人觀念,要與時俱進,實事求是。最後,政府在對教育的投入上應該進一步加大並且保證高校自主權。只有在社會多元主體的共同努力下,才能緩解這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