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保護環境的幻想科技論文

  保護環境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篇一

  論農機科技推廣與資源環境保護

  摘要:指出了我國的“三農” 問題一直是人們廣泛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由於我國農村人口較多,想要發展我國的國民經濟,首先應發展我國農村經濟,補齊“三農”這塊短板。只有加大農業科技的創新力度才能夠避免資源浪費或者資源環境被破壞。分析了農業機械科技的推廣與發展創新,針對影響資源環境保護的資源環境因素與自然氣候環境因素,提出了加強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農村經濟;資源環境;科技創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S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11011302

  1 引言

  農業機械化生產作為一種較為先進的生產力載體是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農業機械也是現代化農業生產的重要標誌物[1]。沒有農業機械化生產就不可能實現農業生產力質的飛躍,因此也就不能發展好我國的農業經濟,增強不了我國的綜合競爭力。將農業機械化科技進行推廣能夠發展科技興農基本政策,科技興農實質上指的是實現農業技術改造的變革。加強農業的相關措施最終還是要依靠先進的科技技術,自從改革開放以後,利用現代化的科學發展技術提高農機綜合生產能力是一項比較精要的戰略任務。簡而言之,農機科技推廣工作能夠促進農機科技成果轉化,實現農業高產以及穩產, 農機科技推廣工作是實現農業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實現農機節能減排等目標需要廣大農機工作人員推廣專業技術,繼而組織相關科研人員來研究相關科技成果,盡最大努力發揮出經濟效益[2]。

  2 資源環境因素

  從現階段的相關研究來看,農村田地間的主要裝置是柴油發動機,由於受到國際石油價格的影響,我國的柴油價格也出現供不應求情況。拖拉機在作業時會產生較大的成本費用,再加上農業生產所需要基本農藥、化肥以及農膜等價格一直在增長,所以相應加大了生產成本。另外,近年來國家也加大了對農村政策的支援,農民購置大中型拖拉機有諸多補貼政策。即使在柴油機的研發上面有新的突破,但是農機田間作業的耗油量仍然在不斷增高,對石油也有著極強的依賴性。更為重要的是柴油機所造成的汙染對大氣環境造成了很大傷害,如果僅僅為了生產而去破壞環境顯然是不可行的;除此之外,農業生產中大量使用的農藥 以及化肥等化學物品限制了農產品高質量的生產,導致汙染情況日趨嚴重。根據相關研究資料結果顯示,我國使用化肥量已經達到5020萬t,氮肥利用效率達32%,不同程度遭受農藥汙染面積達到1.01億hm2;農膜的大量使用也形成了更大的汙染源,想要解決上述矛盾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①積極研發混合動力型拖拉機,研製且推廣生物柴油,這樣不但能夠降低農業生產成本還能夠符合節能減排的相關需求;②改變農業生產方式,大力推廣農家肥,較少化肥的使用,適當增加廢舊農膜的回收率。

  3 自然氣候環境因素

  自然氣候環境因素中常見自然災害有乾旱、冰雪以及沙塵暴等,嚴重製約著農業可持續發展腳步。上述常見自然災害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工農業生產超標排放,繼而出現土壤汙染加重和全球氣候變暖等問題。目前來看,我國仍然存在部分地區缺水情況,農耕田應該採取精耕細作方式。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在2010年,我國耕地的有效灌溉面積為0.68億hm2,佔總面積的45.5%左右,仍然有一半以上的耕地靠天吃飯[3]。即使有農機以及相關推广部門絞盡腦汁想出了一系列保護耕作的新技術,但是遇到極端災害性天氣時農業的減產幅度仍然在增大,導致出現顆粒無收情況,在抵禦自然災害能力方面比較差,大大降低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制約著農村經濟的發展。

  4 加強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4.1 加強宣傳教育

  建議國家以法規的形式儘快出臺農機更新報廢辦法,建立長效的經濟補償制度。 基於此,一方面不僅僅能夠激發農民購買農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另外一方面還能夠提高農田機械作業率以及生產效率[4]。出臺有利於農機購買的政策能夠帶動農機工業化的發展,連線好農業與工業之間的紐帶,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帶動我國經濟的發展與進步。現階段的相關研究來看,我國尚未以法規的形式出臺農機更新報廢辦法,建立長效的經濟補償制度,而農民的經濟收入增長有限,導致更換農機的慾望不強,現階段所使用的相關農機用具已經陳舊和老化。上述情況的出現說明農田作業成本相應增加,造成環境汙染以及安全事故等頻發。

  政府工作人員需要提高農民“科技興農”的意識,在國家政策指導下能夠購買高效節能的農機產品。另外,逐漸樹立發展農機化就是發展生產力的意識。我國現階段農業的發展離不開先進科學技術的支援,農機推廣就是要不斷提高其勞動生產率,成為實施其他科學技術的載體,與生態措施相互有機結合,繼而實現以下行之有效的生產技術:①秸稈還田;②化肥深施;③地膜覆蓋;④機械植保;⑤精少量播種。上述高效率的生產技術均是在與先進的科學技術結合之後才能夠被大面積地使用,最終達到理想化的效果,取得綜合化的效益。

  4.2 增強服務意識

  大力補貼推廣節水、節藥、節肥、節種、節能、減排等新型農機具.加速淘汰能耗高和汙染重的老舊機具[5]。金融工作人員加大對農機大戶的信貸支援,採取低息貸款的方式來鼓勵農民能夠購買更為可靠、安全、環保的農機,政府也需要出臺相關政策,確保種植大戶和農機經營服務組織能夠享受到更為經濟實惠的政策。

  進一步完善農機化扶持政策,調動和保護農民和農機經營組織購買使用農業機械的積極性。享受購機補貼政策的具體農業機械應該採取招標方式確定,注重對節能型產品的採購和推廣,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相關政府工作人員應該完善農機化扶持政策,提倡農民能夠以股份制的形式來參與相關農機產品的購買,農機推廣工作人員加以技術指導,以期高效保障農民在購機之後能夠得到更為滿意的服務。

  4.3 抓好農機監理隊伍建設

  在農機監理隊伍建設中,實行對工作人員的行為規範化管理,建立競爭上崗和淘汰制,急需要建立完善的一套符合現實情況以及新時期發展的用人機制,繼而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此外,還需要規範農機監理機構人員的業務操作流程,實行“兩公開一監督”,即公開辦事程式,公開收費標準,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讓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能夠清楚意識到自己的工作職責是什麼,應該做什麼或者不應該做什麼,將明確每一位員工的工作責任,增強執法意識和廉政意識。充分發揮農機監理在農機推廣中的作用,防止和減少農機推廣對環境的汙染和破壞。

  5 結語

  農機科技推廣與資源環境保護是密不可分的,要推廣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發展農村經濟,必須保護好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有了好的生態環境資源,農業、農村經濟才能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 敏.農機科技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基於新戶鎮的農機推廣調研[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4,11***1***:115~106.

  [2]趙 穎.淺論農機科技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農村***黑龍江***,2014,11***24***:263.

  [3]趙立旺.淺談城鄉規劃管理中土地資源管理與資源環境保護的發展[J].建築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10***33***:23.

  [4]劉 暢,於雙民,王 峻,等.中國鄉村社群資源環境保護現狀問題及技術發展研究[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3,12***5***:129~136.

  [5]刀應良,巖 溫.淺談景洪市農機技術推廣現狀及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4,11***6***:180,66.

  [6]姚建東.關於農村公路建設與資源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11***19***:201.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