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資訊新技術論文

  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電子資訊科技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社會進步不可或缺的技術支援之一,

  關於我國電子資訊科技發展趨勢

  【摘 要】本文分析了電子資訊科技的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研究了我國電子資訊科技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瞭解決措施。

  【關鍵詞】電子資訊 發展 問題與對策

  電子資訊科技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社會進步不可或缺的技術支援之一,是一個國家科技發展水平的展現的綜合視窗。當下,各種各樣的電子資訊科技層出不窮,推動著我國各項工業生產水平高速發展。電子資訊科技的覆蓋面特別大,這也決定了該技術的複雜性和全面性,如何規範電子資訊科技的發展,發現在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並加以解決,這才是國家應當思考和應對的問題。

  1 電子資訊科技發展的必然性

  電子資訊科技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科研領域的重要分之。目前,在國際上,已經形成了以電子資訊科技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術激烈競爭的局面,各個國家對於這一方面的工作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以搶佔高新技術的制高點。電子資訊科技在各個領域中有著很大的應用前景,對我國進一步的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體制改革等方面均有重要意義。例如,電子資訊科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電子資料交換技術,是一種自動化的高新技術,該技術能夠使計算機裝置通過網際網路自動完成相關資料流的傳送、儲存、處理和交換。通過這些自動化、智慧化的操作,相關的領域活動能夠極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同時提高人們的生活體驗。另一方面,電子資訊科技的良好、快速發展和創新也是我國深層次、多元化發展的內在需求。所以,電子資訊科技的良好發展既是我國經濟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國社會人民生活質量提高的要求。

  2 我國電子資訊科技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人才缺乏。由於我國在該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相關的培養機制和科研作風還有待進一步完善,目前我國在該方面的人才整體上還處於缺乏的狀態,特別是缺少足夠具有開拓性、創新型的人才。當今我國在該方面的工作人員往往研究方向單一,缺少能夠跨學科、誇領域研究的科研和工程人才。

  2.2 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處於建立和完善的階段,資本積累階段還沒有完全完成,很多市場行為還處於粗放和短視的狀態,最為直接的一個反應就是很多行業不重視科研工作,假冒偽劣、仿造、盜版現象嚴重,智慧財產權意識薄弱。這些不良現象在電子資訊行業中同樣存在,這些現象極大的阻礙了我國電子資訊產業的發展,損害了國內相關行業和企業的還早呢個提競爭力。只有形成一個完善、良好、尊重知識和創新的環境,我國電子資訊行業的創新潛力才能真正釋放,才能形成高速發展的局面。

  2.3 電子資訊科技產業機構不合理。目前,我國電子資訊產業的發展整體結構還有待優化,主要業務產品集中於代工和低端產品,主要集中於價值鏈的下游,這就導致了我國電子資訊科技產業在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後,並沒有形成足夠的價值產出。這一不合理的產業結構直接限制了我國電子資訊科技產業的整體發展、科研創新投入等。

  3 我國電子資訊科技發展的趨勢

  經過多年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積累,我國在電子資訊科技已經取得了不小的進步,很多具體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但也要看到,目前我國電子資訊科技的發展還存在諸多的問題,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為了能夠有效的推動我國電子資訊產業發展,我們首先要對該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有一個明確清晰的認識。

  3.1 整合化及移動化。近年來,隨著半導體整合度不斷提高,移動智慧裝置更加普及,電子產品不斷想著整合化和移動話的方向轉變。在所有相關的技術中,積體電路的設計和製造已經成為了電子產業的核心和基礎。只有形成了完善的電子積體電路設計、製造的產業鏈,才能有效的推動電子產業的縱深和多元發展。

  3.2 多媒體化及智慧化。當前電子產品逐漸想著多媒體整合和智慧裝置的方向發展,多媒體以及智慧終端、智慧家居等的相關應用為我國電子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3.3 屏顯技術及平板化。在目前的電子產品中,顯示螢幕是一個重要甚至必不可少的元件。隨著移動裝置的興起,各種規模、各種效能需求的螢幕的需求已經愈發的強烈。同時,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開始向著平板化的方向發展,例如我們現在已經很常見的平板電腦等裝置。從這些現象可以看出,我國電子資訊產業發展中,屏顯技術及平板技術必然會成為一個很重要的組成和趨勢。

  3.4 規模化及個性化。在很多行業和產品中,都存在這規模優勢。當規模提高後,可以平攤研發、運營等成本,有效的提高企業競爭力。另一方面,由於當今社會、經濟等形勢的變化,人們的個體意識不斷加強,這就促使了電子產品個性化的發展。個性化是針對不同的個性人群,細化設計粒度,提高使用者滿意度。

  3.5 梯次化、全球化發展趨勢。隨著我國電子資訊科技不斷髮展,各類產品不斷推出,相關的技術不斷研發成功,我國的電子資訊科技整體上已經顯示出了全球化的特徵,很多電子產品原材料來源於其他國家,而生產出來的產品又銷往海外各國。另一方面,我國當前電子資訊產業越來越顯示出梯次化的特徵,這種現象主要是由於我過電子行業整體水平與世界發達國家還存在差距,國外很多落後技術和產品線向我國轉移,使我國很多生產活動處於價值鏈的下游。

  綜上所述,我們必須對電子資訊科技的發展進行正確的分析,掌握其發展趨勢,對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合理化的分析,找到具體的解決方案。使我國電子資訊科技的發展在正確的軌道上執行,持續健康的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陳丹. 我國電子資訊科技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探討[J]. 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04:127-128.

  [2]趙鴻勝. 淺談我國電子資訊科技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03:35.

  [3]劉延風,彭樺. 我國電子資訊工程發展現狀及保障措施探討[J]. 產業與科技論壇,2009,04:61-65.

  篇二

  應用資訊科技整合電子商務教學

  作者簡介:李亮懷***1971-***,男,廣東省肇慶市四會中等專業學校電大辦副主任,學士,講師。研究方向:電子商務。

  摘 要:電子商務是資訊科技發展的產物,資訊科技是電子商務課程教學的重要手段。本文經過分析資訊科技在電子商務教學中的現狀,探討資訊科技與電子商務教學的整合和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知識的主動建構,全面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

  關鍵詞:電子商務;資訊科技;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3-0089-02

  一、電子商務資訊化教學現狀

  資訊科技和網際網路的深入發展,電子商務領域也跨越了基於有線網際網路的電子商務和移動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新技術的日新月異,令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的要求更高,人才需求更加迫切。在這個大環境下,各中職學校必須加大電子商務課程建設和教學的力度,加大師資、教材、實驗裝置、實訓軟體和校企合作等層面的投入,打造輸送合格電子商務人才的基地。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創新和系統的課程教學,尤其是應用資訊科技開展有效的電子商務教學,目前電子商務資訊化教學的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電子商務教學方式不合理

  電子商務是一門實操要求很高的課程,然而,在電子商務教學中,教師並沒有擺脫傳統的“以講授為中心”的教學方式,課堂中缺乏應用必要的資訊化教學和實訓。例如在學習“公開金鑰密碼體制”單元內容時,教師常常只是按教材講授公鑰、私鑰的概念和加密解密的原理,並沒有應用資訊科技舉例、演示和實操,理論知識沒有聯絡實際,忽視了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導致學生難以真正掌握電子商務的基礎理論知識,也不利於培養學生實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現象在專業師資力量薄弱和缺乏實訓裝置的學校中尤其突出。

  ***二***電子商務教學手段的資訊化程度不高

  電子商務是資訊科技發展的產物,從B2B、B2C、C2C到O2O的出現,電子商務資訊的形式和工作方式也不斷推陳出新。例如智慧手機的普及,微博、微信、來往、易信等移動電子商務平臺的應用。然而,電子商務教材和實驗平臺卻很難適應資訊科技快節奏發展的需求,從教材的編寫、發行和實驗平臺的開發、應用,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教師在電子商務教學中,更多是按舊版教材內容進行授課,無法讓學生學習到最新的電子商務技術。有些中職學校教育資金投入不足,缺乏電子商務實驗室和電子商務實訓軟體,或者電子商務實驗室裝置陳舊,實訓軟體沒有及時更新,教師在電子商務教學中更多地停留在“黑板+粉筆”。即使有配置計算機和網路的學校,也由於各種原因,導致教師沒有很好地利用網際網路教學平臺,沒有將最新的資訊資源和多媒體新技術應用於教學中,以致教學效率和質量無法提高。例如教師在備課或上課中形成的教學資源,如課程參考資料、案例分析、教學課件和作業題等,教師並沒有將這些教學資源放到網站,方便學生隨時、隨地、互動式地學習。

  二、資訊科技與電子商務教學整合的意義

  資訊科技是指利用計算機、網路或行動通訊裝置獲取資訊、傳遞資訊、儲存資訊、處理資訊、顯示資訊、應用資訊等相關技術。資訊科技與電子商務教學整合就是在先進教育理念、教學理論指導下,把計算機及網路為核心的資訊科技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情感激勵工具和教學環境的創設工具,並將這些工具全面應用到電子商務教學過程中,使各種教學資源、各個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經過整合、組合、相互融合,在整體優化的基礎上產生聚集效應,促進傳統教學方式的根本變革,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標。

  傳統的電子商務教學模式主要包含教師、學生和教材三個要素,以教師為中心,利用講解、板書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現代資訊科技環境下的電子商務教學模式則運用多種教學媒體,如網上論壇、淘寶網、QQ、微博、微信、旺信、慧源軟體等,包括圖文、動畫、音訊、和視訊。教學媒體不但幫助教師講授電子商務概念、原理等理論知識,而且是教師用來創設情境、指導學生進行協作學習和互動交流的認知工具。資訊科技可以形象地表達令人費解的理論,近乎真實地演示教學實驗裝置缺乏或無法實現的內容。資訊科技為電子商務教學提供了形式多樣的教學素材,將文字、圖形、影象、動畫、音訊、視訊等多媒體集中於一體,採用視覺化視窗互動操作。教師充分利用高速傳輸的計算機網路實現師生、生生之間交流,及時反饋教學資訊,大大減少教學的盲目性,提高教學效率,既加大了學生參與度,又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尤其是網路資訊科技,為電子商務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最新的電子商務發展新聞、資料,拓展了書本上的知識,使學生可以學習更多更全面更前沿的電子商務知識。

  ・教學教法・應用資訊科技整合電子商務教學

  三、資訊科技與電子商務教學整合的主要方式

  資訊科技與電子商務教學整合的關鍵是如何有效應用資訊科技的優勢來更好地達到電子商務課程學習的目標,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學會把資訊科技作為獲取資訊、協作交流、解決問題和構建知識的認知工具。

  ***一***電子商務教學的演示、模擬實訓工具

  教師使用電子商務教學平臺、模擬教學軟體或網際網路站等資訊科技,選擇其中合適的模組用於教學講授。教師可以利用PowerPoint、Flash等多媒體制作工具,綜合利用各種教學素材,編寫電子商務教學簡報或多媒體課件,清楚地說明電子商務知識結構,形象地演示如數字證書、雙重加密、網上購物流程等難以理解的內容,使學生對所學習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易於理解。教師還可以通過相關的模擬實驗,讓學生熟悉B2C交易、B2B交易、C2C交易、網路銀行、網路廣告、網上安全、網上支付等操作內容,如何在網上建立、維護管理、推廣網店,等等。在學生對上述電子商務業務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後再指導學生進行真實的網上實訓。例如教師在講授《電子商務概論》中“網上銀行”的章節內容時,可以使用工商銀行網站的演示功能,非常真實地將網上銀行註冊、登陸和使用的流程展現出來,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同時可以利用南京奧派電子商務平臺或電子商務師實驗室的網上銀行實驗模組,讓學生在模擬網上銀行的環境中進行實訓操作,完成網上銀行註冊、轉賬、支付、投資理財的學習任務。熟悉掌握相關知識後,教師便可指導學生在淘寶網開設個人網店,使用“支付寶”或網上銀行進行安全支付等。

  ***二***合作學習和交流的通訊工具

  資訊科技以輔助教學交流的方式引入電子商務教學中,加深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和資訊交流。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或學生的興趣,採用部落格、微博、微信群、QQ群等即時通訊工具以及***方式,開設一些討論專題或學習交流室。並委派學生為管理員、主持人的權利,使他們在課後有機會對電子商務課程教學的形式、教師的優缺點、知識難點、作業解答等開展討論和充分的交流,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和擴大學習成果。學生在學習中碰到的問題,既可以通過QQ群、微信請教線上的老師或同學,老師和學生都可以通過QQ群檔案共享或雲盤的功能,分享許許多多電子商務課程教學的資源。此外,教師和學生還可以通過這些網際網路通訊工具與外界交流、獲取電子商務前沿資訊,拓寬視野。

  ***三***電子商務課程內容與學習資源的獲取工具

  資訊科技環境下的電子商務課程內容與學習資源分佈在開放、互動的網路空間,學生從中發現所需的學習資訊,經過加工處理,構建電子商務知識結構,是學生學習成功的關鍵。教師和學生可以不受時空限制而自主的從中查詢或搜尋到所需的學習資源,參與線上學習,並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拓展性學習。例如,教師組織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使用FrontPage軟體製作簡單電子商務網站。學生在製作過程中可以利用搜索引擎、相關網站和資源庫,尋找豐富的學習資源,尋求製作電子商務網站的解決方案,根據解決方案合作完成電子商務網站的製作任務。

  參考文獻:

  [1]何克抗.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意義[J].教育研究,2002***4***.

  [2]鄭強.網路環境下的教師教育[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