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攝像技術論文兩篇

  攝像不僅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技術,電視畫面是攝像製作的產品,在電視攝像中技術是手段和載體,藝術是靈魂和精神,二者互為依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電視攝像技術論文,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電視攝像技術論文篇一

  廣播電視攝像技術及技巧淺析

  【摘 要】電視攝像技術和影象銜接表達的內容,是攝像者利用拍攝畫面說明新聞事實、內容。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攝像者必須掌握好廣播電視的攝像技術與技巧。

  【關鍵詞】廣播電視;攝像技術;技巧

  電視新聞攝像質量與攝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新聞報道的成敗,節目好壞與攝像藝術、技術有著直接的作用。在很多眼裡,電視攝像只是一項體力勞動,事實上它是體力與腦力的結合。因此,在現實工作中,攝像者必須具備一定的審美技巧與攝像技術,儘量在較短時間捕捉細節、情節生動的畫面,這樣才能真正展現語言魅力。

  一、廣播電視攝像的概述

  ***一***攝像機構造。從攝像機構造來看:大體上可以分成光訊號、光學成像、電訊號處理、攝像機控制等綜合控制系統。各個系統既相互關聯,又相互聯絡,光學成像與光訊號轉換構成了整個攝像機系統的框架,並且發揮著重要作用,包含:三基色色光、變焦鏡頭等光學綜合應用,這樣才能讓一臺攝像機擁有比較完整的影像作用。

  ***二***攝像機工作原理。當前攝像機的工作原理和傳統物理學中的光學有著極大的聯絡,攝像機使用的是高透凸光鏡鏡頭,利用象距改變的方式達到聚焦的目的。通過三基色系統呈現出一系列光學設施,再利用CCD感測器等一系列光學設施,把光學訊號變成電訊號,將其儲存到二進位制程式碼中。

  二、電視攝像的技術要求

  ***一***靈活應用運動鏡頭,保持鏡頭平穩。在攝影錄影與畫面採集中,很多時候都需要用到運動鏡頭,如:鏡頭拉遠、跟拍、移動與推進等。在操作中,受現代攝像機體積與重量影響,很容易影響畫面穩定性,這樣不僅會影響觀眾視覺,還可能帶來眩暈感。為了避免眩暈,通常會在後期剪去不穩定的鏡頭,如果是新聞節目,這種鏡頭將對工作造成很大損失。因此,在攝像拍攝時,攝影師應該遵循人體視覺,切記忽上忽下。

  ***二***準確對焦,科學曝光。使用光學原理的攝像和攝影一樣,一直被稱為光合影的藝術,在操作中,對光線曝光與影象運用有著重大影響。因此,在操作中,攝影師應該避免逆光與畫面中人物色彩缺乏的現象。在攝像中,儘量避免過度曝光對影象亮度、比度造成的影響,在錄製中把握畫面焦點,這樣才能避免焦點缺失與模糊。另外,準確的焦點還能改善畫面細膩度,提高素材質量。

  ***三***調整好平衡光圈。在電視攝像中,影象能否還原受白平衡與色彩色溫影響。色溫不是光線溫度,它是光線顏色。在一天時間內,色溫很可能是不均勻的。因此,在不同的拍攝環境中,必須保障白平衡與外界色溫匹配。同時,白色物體在不同條件下,光線顏色不一樣,攝像機感光元件並不擁有除錯效能,此時白色就會產生偏色,針對這種情況,只有調整色溫,才能將白色還原;只有做好白平衡與色溫色彩的還原工作,才可能拍出質量較高的影象。

  ***四***採錄同期聲。採錄同期聲作為電視攝像的重要工作內容,它由環境、現場、人物等多個動作與聲音構成,並且呈現出很大的複雜性與混合性。在生活中,很多活動與形象都是有聲音的,或輕微,或聒噪,不管是什麼聲音都能傳遞出畫面資訊,對闡述攝像主體、表現環境、烘托氛圍具有很大作用。將同期聲插入電視攝像中,不僅能增加畫面真實性,還能改善作品感染力。

  三、電視攝像的藝術技巧

  ***一***突出攝像主體。從電視攝像過程來看:不管是那種拍攝,主體都是最重要的區域,周邊環境與景物都是為烘托其而存在。為了提高攝像作品的吸引力與感染力,應該儘量在第一時間掌握主體內容。當然,主體並不需要一直處在中心位置,畫面中心是整個視覺效果的薄弱面,故群眾眼光一般不會集中在中心區域。而電視攝像一般是通過退、推、進、拉等方式展現主體活動,這樣才能讓觀眾跟隨畫面鏡頭,最終聚集在畫面主體上。如果場景有多個主體,不能直接由一個主體向另一個主體跳轉,需要用敏銳的眼球抓住連線點,最後由一個鏡頭轉向另一主題。

  ***二***選準拍攝點。隨著大眾傳媒的迅速發展,它很好的帶動了文藝節目的發展,各種電視產品出現,也會讓觀眾產生不知怎樣應對的局面。雖然現行的電視節目競爭異常激烈,但是很多電視節目脫穎而出。從成功創辦的節目來看,它們更多的是依靠新穎、創新,即使是老生常談,但是畫面給予了極大的視覺享受與震懾力,這和拍攝點有著極大的關聯。另外,拍攝角度不同也會影響主體透視,巨集觀場面適合應用俯拍,平拍會給人一種平和、自然的感受,仰拍讓人感到壯觀。因此,在電視節目拍攝中,必須結合實際情況,選用恰當的拍攝地點,這樣才能確保拍攝效果。

  ***三***做好光線與色彩選擇。光線作為文藝拍攝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沒有光線,畫面也將不復存在。因此,在拍攝中,必須選好光線,這樣才能增強畫面魅力,讓畫面更加完美,最後提高畫面感染力與層次感。另外,良好的光線還能修飾、彌補攝像畫面,突出主體。文藝拍攝不僅要注重拍攝環境、天氣、時間等客觀因素,還應該體現拍攝物件的文化氛圍與背景,科學應用光線。充分利用拍攝主體的不同心情與出境,激發情感共鳴。

  ***四***激發創作意識與攝像靈感。在電視攝影中,除了要具備專業素養、紮實功底,還必須擁有良好的創作意識,能快速從事物中掌握靈感。同時,攝像者應該對畫面有很好的心理觸覺,通過全面掌握結構圖,科學分析拍攝作品,並且將不同的人物造型、背景場面完美的整合在一起,這樣才能讓攝像主體更加突出鮮明。當然,攝像人員要在不同的環境下調整焦距,在現場畫面改變的同時,捕捉主體元素,這樣才能讓主體結構更加鮮明。除此之外,攝像工作人員具備創新思維,敢於突破傳統思維,獲取新資訊,對拍攝新穎獨到的影像也有很大作用。

  四、結語

  電視攝像作為一門技術性與藝術性結合的工作,它需要靈活應用拍攝技巧,從實踐工作中,不斷摸索、總結、學習,這樣才能不斷提升拍攝水平。因此,在工作中,攝影師必須不斷學習、總結,從各個方面提高節目可觀性,這樣才能滿足電視觀眾要求。

  參考文獻

  [1] 韓小川.電視攝像中的藝術技巧[J].西部廣播電視,2013 ***17***.

  [2] 朱凌.電視文藝攝像的技術及藝術技巧[J].西部廣播電視,2014***10***.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電視攝像技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