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種子生產技術論文

  番茄作為營養價值極其豐富的綠色食品,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喜愛和重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淺談日光溫室番茄生產技術

  [摘 要] 選擇抗病、優質、高產、耐貯運、商品性好的優良品種。播種前20d,選用無病蟲源疏鬆肥土與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按6:4的比例配製營養土,每立方米營養土加硫酸鉀複合肥3kg。冬春育苗採用反光幕等增光措施,夏秋育苗適當遮光降溫。整地施肥每畝施腐熟優質農家肥8-10方,硫酸鉀複合肥30kg,生物有機與無機肥120kg,基肥以撒施為主,深翻30-40cm。結果期 每天8-17時22-26℃,17-22時13-15℃,22-8時7-13℃。肥水管理 整枝

  [關鍵詞] 日光溫室;番茄;生產;技術

  一、品種選擇

  選擇抗病、優質、高產、耐貯運、商品性好的優良品種。品種有佳粉15、倍盈、阿德利斯、歐凱、金棚一號、金冠等。

  二、育苗

  1.育苗設施

  根據我地區季節不同所選用溫室育苗設施,夏秋季育苗配有防蟲、遮陽設施,並對育苗溫室及其設施進行全面消毒處理,創造適合秧苗生長髮育的環境條件。

  2.營養土配製

  播種前20d,選用無病蟲源疏鬆肥土與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按6:4的比例配製營養土,每立方米營養土加硫酸鉀複合肥3kg,50%多菌靈粉劑100g,25%敵百蟲60g,摻勻後過篩,堆好用塑料薄膜蓋嚴。播種前6d攤開晾晒備用。

  3.苗床製作

  做南北走向的苗畦,畦寬1.2m,長6m,深15cm。用育苗缽育苗,池內擺放裝滿營養土的育苗缽.

  4.播種床處理

  按照種植計劃準備足夠的播種床,每平方米播種床用福爾馬林30-50mL,加水3kg,噴灑床土,用塑料薄膜悶蓋3d後揭膜,待氣體散盡後播種。

  三、種子處理

  先將種子晾晒兩個中午增加其通透性,然後用溫湯法或藥劑法浸種。①溫湯浸種。把晾晒好的種子,放入50℃-55℃水中浸拌,水量是種子量的5-6倍,15-20min後,水溫降至30℃,搓掉種子上的粘液,洗淨後,放在25℃-30℃溫水中浸泡5-6h,放到25℃-28℃條件下催芽,2-3d後即可出芽。②藥劑處理。在常溫水中浸種4-6h,再用常溫的水兌成10%的磷酸三鈉水溶液,加入種子,浸泡時間15-20min,用清水反覆沖洗至溶液PH值為7時,取出種子催芽。此外,採用低溫處理種子,把浸脹後即將發芽的種子放在0℃左右低溫凍1-2d,然後緩慢升溫解凍,可促進發芽,增強抗寒性,提早成熟。

  四、播種

  1.播種期

  根據本地栽培季節,秋冬栽培播種期為6月下旬-7月中旬;冬春栽培播種期為9月下旬-10月上旬,11月下旬定植,2月上、中旬開始收穫。

  2.播種方式

  播種前,苗床澆足底水,使營養土滲透,待水下滲後,將露白的種子均勻撒在床面覆蓋0.8-1.0cm營養土,每平方米再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g,拌上細土均勻薄撒於床面上。

  五、苗期管理

  1.溫度調控

  夏秋育苗主要靠遮陽降溫。

  2.光照

  冬春育苗採用反光幕等增光措施,夏秋育苗適當遮光降溫。

  3.水肥調控

  苗期以控水控肥為主,若出現旱情,可適當澆水,若育大齡壯苗,在秧苗3-4葉時,可結合苗情追提苗肥。

  六、定植

  1.定植時間

  冬春茬番茄定植時間一般在11月下旬,定植時溫室內10cm最低地溫在13攝氏度以上。

  2.定植方式及密度

  採用大小行栽培,大行距80cm,小行距60cm。密度為株距26-27cm,一般每標準棚栽3000棵。定植選擇晴天上午進行,定植時按土坨大小挖好定植穴,放入土坨,坨面比壟面略低1cm,然後澆足定植水,澆水原則應掌握澆足不能過量。如果定植水不均勻,應補澆緩苗水。過5-7d後覆蓋地膜。

  3.溫室消毒

  溫室在定植前進行消毒,扣好棚膜後每畝用80%敵敵畏乳油0.25kg拌上鋸末與2-3kg硫酸混合均勻,分10處點燃,閉棚一晝夜,放風后無味時定植。

  4.整地施肥

  每畝施腐熟優質農家肥8-10方,硫酸鉀複合肥30kg,生物有機與無機肥120kg,基肥以撒施為主,深翻30-40cm。

  七、田間管理

  1.環境調控

  ***1***溫度管理:緩苗期白天25-28℃,晚上不低於15℃。開花座果期白天25-28℃,晚上不低於10℃。結果期 每天8-17時22-26℃,17-22時13-15℃,22-8時7-13℃。

  ***2***光照:採用透光性好、保溫效果好、防塵老化功能強的EVA三屋複合多功能防霧膜,保持膜面清潔,白天早揭晚蓋草苫。

  ***3***空氣溼度:根據番茄不同生育階段對溼度要求和控制病害的需求,最佳空氣相對溼度調控指標為緩苗期80%-90%,開花座果期60%-70%,結果期50%-60%。

  ***4***二氧化碳:冬春季節晴天增施二氧化碳氣肥,提高溫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

  2.肥水管理

  採用膜下滴灌方式,定植後及時澆水,3-5d後澆緩苗水。座果前忌澆大水,第一穗果座住前一般不澆水,墒情差時適當補水。第一穗果核桃大時開始灌水追肥,一般採用澆水衝肥法,衝肥量為每畝施複合肥15-20kg。

  3.整枝

  ***1***吊蔓:及時用尼龍繩吊蔓。

  ***2***整枝:番茄的整枝方法較多,根據品種習性不同,整枝各不相同。一般採用單蔓整枝,整枝時側枝不能超過10cm。

  ***3***摘心打底葉:當最上層目標果穗開花時留2片葉摘心,保留其上面的側枝。每一穗果全部綠熟後,摘除其下全部葉片,及時摘除枯黃老葉和病葉。

  4.保果疏果

  ***1***保果:光照、水分、肥料、溫度等不適宜番茄開花座果時,可用防落素、保果寧等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花穗,防止落花落果。

  ***2***疏果:除櫻桃番茄外,為提高產品商品性應適當疏果,大果型品種每穗選留3-4果,中果型品種每穗留4-6果。

  參考文獻

  [1] 李瑞蘭.保護地無公害番茄生產技術要點.安徽農學通報,2006***07***:10

  [2] 薛晉珍,薛錦紅.論大棚早春無公害番茄生產技術.山西科技,2010***01***:20

  [3] 劉奮凱.無公害番茄生產技術.農業技術與裝備,2011***05:28***

  篇二

  綠色食品番茄生產技術規程

  摘要:番茄作為營養價值極其豐富的綠色食品,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喜愛和重視,因此,其品質也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本文針對番茄的生產技術作了簡單介紹,望有益於大家。

  關鍵詞:綠色食品;番茄;生產技術

  中圖分類號:S64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432***2014***-01-89-2

  1範圍

  本規程規定了綠色食品番茄生產的產地環境條件、生產管理措施。

  2規範性引用檔案

  NY/T 655-2002綠色食品茄果類蔬菜

  NY/T 391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

  NY/T 393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

  NY/T 394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

  3產地環境

  應符合NY/T391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的規定,選擇地勢高燥,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地塊建造大棚。

  4生產管理措施

  4.1保護設施

  利用保護設施增溫、保溫、防寒。溫室後牆一般採用堆土的辦法,土堆底寬4.0米、高2.0米,上部寬1.5米,在防寒土堆上垛稻草或秣秸,一直垛到後坡頂,厚度0.8米。溫室兩頭也堆放稻草和秣秸,用立竿捆綁固定。溫室前窗角下挖一條50釐米寬80釐米深的防寒溝,內填乾燥的亂草或篩選的小顆粒爐渣灰,溝底及側壁用薄膜墊鋪,溝面用溫室膜外延覆蓋,以免雨水滲入。溫室屋面採用***4~8層***紙被加草苫雙層覆蓋,或用棉被覆蓋。溫室內後牆噴塗白灰或張掛鍍鋁銀膜***反光幕***以增加光照反射。棚室塑料採用聚氯乙烯無滴膜,以避免膜上面的水對光的折射和吸收,降低光的入射率。經常清潔棚面和及時揭放草苫。要有臨時加溫設施。

  4.2品種選擇

  選用抗病,抗逆性強,耐低溫弱光,連續結果能力強,優質、高產、耐儲運、商品性好的品種。

  4.3育苗

  4.3.1壯苗的標準株高20釐米左右,有8~9片真葉,莖紫色,多茸毛,莖粗5~4毫米,初見花蕾;根系強大,廣泛均勻地分於營養土方里;苗齡70天左右。

  4.3.2營養土的配製育苗用的床土要求保肥、保水、通氣性好。營養土配料應於頭年夏季就堆制,經常翻堆,充分腐熟後用。腐熟馬糞或過夏草炭5份,過夏豬圈糞3份,肥園土***蔥地土***2份;每立方米混合土中加入磷酸二銨1.5公斤、草木灰15公斤混合均勻,將配好的營養土製成寬120釐米、高10釐米畦備用。

  營養土要在使用前半月配好,加水到手握不滴水、鬆手不散開的程度。堆積膜蓋,使其進一步腐熟發酵。播種床8~10釐米厚、移植床10~12釐米厚。

  4.3.3種子處理***消毒***先用清水洗種,後加入約為種子體積5倍的50℃~55℃熱水,同時順向不停攪動,直至水溫降到30℃開始浸3~4小時。

  4.3.4催芽浸種後攤開晾3~5小時,放入瓦盆25℃~30℃恆溫催芽,5~6小時翻動一次。24小時有少數種子擰嘴時,降至25℃,半數擰嘴時***約2天***,即可播種。

  4.3.5播種在溫室裡1月上中旬播種用苗箱、架床或電熱線播種育苗***一根100米長鋪10平方米***。每畝栽培面積需播種30~40克,需播床面積1平方米。打足底水、撒播種子。上蓋營養土1釐米及地膜。播種後溫度管理,晝溫25℃左右、夜間不低於18℃~20℃。

  5苗期管理

  5.1出苗

  50%幼苗出土時撤地膜,苗出齊後白天20℃~25℃,夜間10℃~15℃,以防徒長。第一真葉展開時提高溫度,白天23℃~25℃,夜間15℃左右。

  5.2移植

  在溫室裡進行,番茄的花芽分化在2~3片真葉時***以後每10天分化一穗花芽***。催芽溫度不可低於10℃,以防產生畸形果。第一次移植應在第二真葉剛展開時進行***3.5×3.5釐米***,5片葉時第二次***10×10釐米***,有條件的進行一次移植,可縮短苗期。

  5.3溫度管理

  移後白天25℃,夜間18℃左右。緩苗後白天降至20℃,夜間降至13℃左右。

  5.4氣肥施用

  苗期如在光照較強、溫度適宜的條件下,增加二氧化碳濃度,使其從0.03%提高到0.1%~0.15%範圍,可加速幼苗生長,促進根系發育,增加花芽的數量,提高早期產量。

  5.5水分管理

  苗期土壤相對溼度保持65%左右,秧苗既不徒長,也不老化。

  5.6定植前煉苗

  既要有低溫條件,也要有較乾旱的條件。定植前5~7天左右進行低溫煉苗。白天16℃~20℃,夜間8℃~10℃,不低於5℃。

  6栽培場地消毒

  播種前2~3天,每畝用硫磺粉1公斤加3.5公斤鋸末或乾草,混合點燃,壓滅明火進行燻蒸。密閉12~24小時後通風。

  7定植

  7.1定植期的確定

  根據保溫條件和輔助加溫等設施,確定定植時間。要掌握清晨5~6時,10釐米地溫連續5天~10天以上達5℃以上,棚室內氣溫0℃以上的條件下要儘量搶早定植。大棚可在3月20日左右定植。

  7.2整地施肥

  畝撒施農家肥6000公斤,深翻30釐米左右耙平後,按50釐米行距開溝再施入20公斤磷酸二銨和硫酸鉀20公斤,2/3基肥、1/3口肥,用鎬使糞與土摻和,合成壟或兩壟高畦,畦高10釐米,如有滴灌可高15釐米,有條件最好覆膜。

  7.3定植密度

  早熟品種40~50×23~27釐米株行距,畝栽6000株。中熟品種:50×30釐米,60×25釐米或4000株/畝。

  7.4定植後的管理

  7.4.1溫度管理定植初期外溫低,以保溫為主,密閉不防風。升溫緩苗。緩苗後白天保持25℃,夜間13℃~17℃。白天超30℃由頂部放風,隨外溫逐升,加大放風量,增加放風時間。進入結果期白天保持25℃,夜間15℃~17℃,果實肥大期最低氣溫要有12℃。地溫低時***13℃***氣溫可降到10℃,可減少畸形果。

  7.4.2水肥管理蓋地膜的番茄,澆足定植水後一直到第一穗花序開花座果不需澆水。可在溝中鬆土提溫,防止莖葉徒長。當第一穗果達到核桃大時開始追肥,畝施腐熟人糞尿800公斤於壟溝中,然後灌水。膜下暗灌,灌完蓋嚴。灌水後注意排溼的效果及放風方法。

  第一穗果白熟時,及時打掉第一果序以下葉片,減少消耗,第一果序收穫後,可打掉第二果序以下的葉片。

  7.4.3整枝搭架單杆整枝,腋芽在4~7釐米內及時掐掉。吊架、直排架最好,光照均勻。

  當3~4盤果坐住,留10~12個果。花穗前3葉打尖。果實膨大後、下位葉有衰老枯黃、失去功能作用的應及時摘去。

  8病蟲害防治

  8.1生態防治

  重點調整棚內的溫溼度,創造一個適合番茄生長而不適合病蟲害發生的棚室條件。

  8.2物理防治

  採用銀灰色反光膜驅蚜,設黃粘板誘蚜及白粉蝨,加蓋遮陽網、防蟲網,杜絕外界害蟲進入;設防蟲網。在通風口處用尼龍網紗罩住,塗上黃漆和機油,掛在行間高出植株頂部,每畝30~40塊,7~10天重塗一次機油和黃漆,防治蚜蟲及白粉蝨效果達80%~90%。

  8.3藥劑防治

  8.3.1早疫病用0.3%多抗黴素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噴霧。

  8.3.2灰黴病用50%腐黴利***速克靈***可溼性粉劑80克/畝噴霧。

  8.3.3病毒病20%嗎胍、乙酸銅可溼性粉劑200克/畝。加強對蚜蟲的防治可有效地減輕病毒病的發生。

  8.3.4蚜蟲7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克/畝,進行噴霧。

  作者簡介:張亞麗,永吉縣種子管理站,副站長,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