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施工技術論文

  在道路工程建設中,必須充分考慮到道路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從工程的基礎入手,嚴格控制施工的質量。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淺析道路工程施工技術

  摘要: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我國對交通運輸業也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道路通暢是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在道路工程建設中,必須充分考慮到道路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從工程的基礎入手,嚴格控制施工的質量。在此基礎上,本文通過對道路工程施工技術進行介紹,指出了道路路基工程技術和道路路面面層的技術要點。

  關鍵詞: 道路工程; 施工技術; 路基路面

  中圖分類號:U41 文獻標識碼:A

  在道路施工的過程中,由於施工的的地理位置、施工場地的面積以及施工過程中交通量的大小等因素的影響,道路建設對施工技術的要求較高,從而造成道路施工比較困難。同時, 不同的區域,由於不同的環境,對道路工程的要求也就各不相同,在修建道路的過程中必須綜合全面的進行考慮。雖然近年來,隨著施工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許多道路是施工的難題已經得到解決,但是由於各個施工單位的施工水平以及區域差異的影響,道路施工的過程中仍存在很多難題,需要進一步解決。道路施工主要包括兩大部分,道路路基施工和道路面層施工。

  一、道路路基施工技術

  ***一***道路路基的重要性

  道路路基是整個道路的基礎,在道路工程建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地基施工的過程中,如果地基施工出現一定的偏差將會給後期的道路工程帶來十分嚴重的影響,因此在道路工程建設中必須密切注意路基的施工質量。道路工程施工技術規範中要求路基必須滿足一定的強度和穩定性要求。當所建的道路處於軟弱地基或者其他劣質地基的時候,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對道路施工進行處理。路基施工一般包括開挖和回填兩大部分。在開挖的過程中必須密切注意開挖的深度以及放坡的高度,在回填的過程中,如果不按照要求的次序進行回填必然會造成施工隱患。許多建好的道路在幾年後紛紛出現下沉等現象,嚴重影響道路的施工功能。因此在建設的過程中必須注意施工的工藝。

  ***二***路基施工中關鍵技術

  路基施工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對路段進行壓實和整平,並且壓實度不小於90%。由於這種要求,道路路基施工必須採用分層夯實。由於夯實法比較簡單,在使用壓路機進行震動壓實的過程中容易受到深度和寬度等因素的影響和限制,使得路基的壓實度達不到工程設計的要求。因此在實際的工程建設中,一般運用分層夯實法進行路基的壓實處理。

  在路基施工的過程中,還必須注意基坑邊坡的放坡高度,一般來說放坡的坡度為1:5,在工程建設中,必須注意到這一點,否則將會影響道路的平整性。在放坡的過程中,必須運用全站儀對邊坡的高度以及坑底的標高進行測定,根據施工放樣進行路基施工。路基土方採用推土機推刮,土方推刮時要由放線工指揮,按圖紙要求築成橫向坡度。

  二、道路路面面層的技術要點

  ***一***瀝青混凝土面層的施工技術

  由於瀝青混凝土與混凝土路面相比具有行車舒適、維護簡便和施工機械化程度高等優點,受到工程人員的青睞,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雖然瀝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很多的優點,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炎熱的夏季,瀝青混凝土路面容易出現車轍。當路面面層比較薄的時候,容易造成路基和麵層剝離,造成壅包現象。這些情況都是由於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區域性強度滿足不了要求所致。由於這些情況嚴重影響工程的質量以及使用情況,為此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對道路工程存在的問題進行預防。

  在夏季天氣較熱的情況下進行施工時,我們可以採用強行壓平等手段來處理輕微波浪路面的問題,涉及到一些波浪問題比較嚴重的瀝青路面,一般情況下會採用熱拌瀝青混合料對其進行填平。當涉及壅包問題的時候,可以運用剷平的辦法進行處理。當遇到坑槽的時候,必須將現在出現的坑槽開挖成矩形,在開挖基槽的內部,對基坑的周圍塗刷熱瀝青。然後運用相同批號的原材對坑進行填充。最後分層壓實即可。當壓實度滿足不了要求的時候,在陸青混凝土路面的接縫處會出現鬆散和裂縫的現象。因此,在縱橫冷接縫的地方必須按照施工技術要求處理好。當路面已經壓實的時候,將其邊緣的坍塌部分進行切除處理,然後再進行新料的攤鋪。要注意的是,在碾壓縱向接縫時,應先用壓路機在路面上行走一遍,然後在新鋪層上還要進行碾壓處理,務必要把新的接縫部分充分壓實 ,達到規範的要求 ,並且要和原路面連線緊密、平順 ;

  ***二***水泥混凝土面層的技術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由於施工技術簡單、施工要求較低以及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在城鎮及鄉村道路中得到廣泛的使用。但是它與瀝青混凝土路面相比,在舒適性以及修復成本上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新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必須定期的進行維護和保養,否則路面的外表層受到風吹日晒容易造成破損,有些角隅的地方接觸面積小,這樣一來就造成單位面積的承重量增大,相應的基層沉降量也比其他地方的大,由於兩側的沉降量不一致,從而產生沉降差,造成路面的額裂縫,為此在施工完畢後必須及時的進行切縫。除此之外,還必須對新建的路面進行鋪蓋保溼,避免風吹乾路面,養護的時間大約在15天。對於路面角隅處,要進行適時的振搗,當有必要的時候,在角隅的地方要設定鋼筋。另外,混凝土路面的脹縫兩側會出現龜裂、損壞、出坑的現象,更嚴重的時候,相鄰兩塊路面板塊會產生錯臺造成拱起,從脹縫中滲出的填料也會被過行的車輛帶走。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在填縫料時,需要選擇那些耐熱耐寒性好粘結能力強的材料,填料時不要將縫隙處填滿。在擠碎嚴重的情況下,對於那些將擠碎的部分,需用切割機將其切割成正規的槽形 ,並且將槽內的雜物清理乾淨 ,待其晾乾後,用瀝青補平並夯實。

  三、結論

  道路施工技術是一項系統複雜的工程,不僅需要設計人員在設計時,綜合考慮道路施工成本、地理環境、施工計劃等問題。還需要道路工程施工人員嚴格按照工程設計的要求,以嚴謹的態度認真施工。雖然隨著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發展,道路工程技術和規範都較過去有了明顯進步,但仍然由於各種主觀和客觀因素存在很多施工問題。這就需要廣大工程技術人員、施工人員共同努力,避免和解決施工問題,鋪設出質量合格的道路。

  參考文獻:

  [1]朱建國.淺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J].科技資訊,2009,***20***.

  [2]晉衛兵.市政道路施工階段的質量監理淺析[J].現代企業教育,2006,***17***.

  [3]卜振江.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監理措施[J].中國科技資訊,2005,***06***.

  [4]李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措施[J].長江建設,2003,***03***.

  [5]聶振海.市政道路工程質量通病的防治及監理[J].建設監理,2004,***01***.

  [6]王春豔.淺談公路工程施工監理的質量控制[J].中國科技資訊,2005,***06***.

  作者簡介:

  陳明,***1979一***,男,天津武清人,大專,助理工程師。

  篇二

  淺談道路工程施工技術

  摘要:主要描述道路路基、面層施工,穩定土質,瀝青路面施工技巧以及接縫等細節步驟的實施。

  關鍵詞:道路工程;混凝土;施工工藝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路面基層***底基層***施工

  路面基層可分為無機結合料穩定類和粒料類。無機結合料***水泥、石灰***穩定類基層***底基層***,在前期具有柔性路面的力學特性,當環境適宜時,其強度和剛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大,但其最終抗彎拉強度和彈性模量,還是遠較剛性基層為低,因此把這類基層稱為半剛性基層。在我國半剛性材料已廣泛用於修建高等級公路路面基層或底基層,因此,本節主要介紹半剛性基層的施工。

  半剛性基層材料的顯著特點是:整體性強、承載力高、剛度大、水穩性好而且較經濟。

  穩定土路面材料的強度形成原理:採用一定的技術措施,使土成為具有一定強度與穩定性的築路材料,以此修築的路面稱為穩定土路面。

  穩定土的方法有多種,按其技術措施的不同可分為:機械方法***如壓實***、物理方法***如改善水穩狀況***、加入摻加劑***粒料、粘土、鹽溶液、有機結合料、無機結合料、高分子化合物及其它化學填加劑等***。

  無機結合料穩定土,按照土中單個顆粒***指碎石、礫石和砂顆粒,不指土塊和土團***的粒徑大小和組成,將土分為下列三種:

  細粒土。顆粒的最大粒徑小於10mm,且其中小於2mm的顆粒含量不少於95%;

  中粒土。顆粒的最大粒徑小於30mm,且其中小於20mm的顆粒含量不少於85%;

  粗粒土。顆粒的最大粒徑小於50mm,且其中小於40mm的顆粒含量不少於85%。

  石灰穩定土:在粉碎的或原來鬆散的土***包括各種粗、中、細粒土***中摻入足量的石灰***水泥***和水,經拌和、壓實及養生後,當其抗壓強度符合規定的要求時,稱為石灰***水泥***穩定土。

  石灰土:用石灰***水泥***穩定細粒土得到的混合料,簡稱石灰***水泥***土。

  水泥砂:用水泥穩定砂得到的混合料,簡稱水泥砂。

  石灰砂礫土:用石灰***水泥***穩定粗粒土和中粒土得到的混合料,視所用原材料而定,原材料為天然砂礫土時,簡稱石灰砂礫土***水泥砂礫***。

  石灰碎石土:原材料為天然碎石土時,稱為石灰碎石土***水泥碎石***。

  廢渣穩定土:一定數量的石灰和粉煤灰或石灰和煤渣與其它集料相配合,加入適量的水,經拌和、壓實及養生***養護***後得到的混合料,當其抗壓強度符合規定的要求時,稱石灰工業廢渣穩定土***簡稱石灰工業廢渣***。其中,用石灰、粉煤灰穩定細粒土***含砂***、中粒土和粗粒土時,視具體情況可分別簡稱二灰土、二灰砂礫、二灰碎石、二灰礦渣等。

  2瀝青路面施工

  瀝青路面是用瀝青材料作結合料粘結礦料或混合料修築面層與各類基層和墊層所組成的路面結構。

  瀝青路面具有平整、無接縫、行車舒適、耐磨、噪音低、施工期短、養護維修簡便、且適宜於分期修建等優點,因此得到廣泛應用。在我國,高等級公路路面面層的最常見型別是瀝青混凝土和瀝青碎石。以下是瀝青路面的分類:

  2.1按強度構成原理可將瀝青路面分為密實類***級配類***和嵌擠類兩大類:

  ***1***按密實級配原則構成的瀝青混合料的結構強度,是以瀝青與礦料之間的粘結力為主,礦料的嵌擠力和內摩阻力為輔而成的。瀝青混凝土屬於此類。這類瀝青混合料的結構強度受溫度的影響較大。

  ***2***嵌擠類瀝青混合料的強度是以礦料之間的嵌擠力為主和內摩阻力為輔而構成的。瀝青碎石就屬於此類,這類瀝青混合料是以顆粒較粗、尺寸均勻的礦料構成骨架,瀝青混合料填充其空隙,並把礦料粘結成一個整體。這類瀝青混合料的結構受溫度的影響較小,但因空隙率較大,易滲水,因而耐久性較差。

  2.2按施工工藝的不同,瀝青路面可分為層鋪法和路拌法兩大類:

  ***1***層鋪法是用分層灑布瀝青,分層鋪撒礦料和碾壓的方法修築,其主要優點是工藝和裝置簡便,功效較高,施工進度快,造價較低,其缺點是路面成型期較長,需要經過炎熱季節行車碾壓之後路面才能成型。用這種方法修築的瀝青路面有瀝青表面處治和瀝青貫入式兩種。層鋪法施工宜選擇在乾燥和較熱的季節施工,並在雨季前及日最高溫度低於15℃到來以前半個月結束,使面層通過開放交通壓實,成型穩定。

  ***2***拌和法是由一定級配的礦料和瀝青材料在瀝青拌和廠***場、站***用專用裝置加熱拌和,然後送到工地攤鋪碾壓而成的路面。礦料中細顆粒含量少,含少量填料***或不加填料***,壓實後剩餘空隙率在10%以上的半開式瀝青混合料,稱為瀝青碎石混合料;若礦料中含有填料,各種粒徑的顆粒級配連續,相互嵌擠密實的礦料與瀝青拌合,壓實後剩餘空隙率小於10%的稱為瀝青混凝土混合料。廠拌法按混合料鋪築時溫度的不同,又可分為熱拌熱鋪、熱拌冷鋪和冷拌冷鋪三種。熱拌熱鋪是混合料在專用裝置加熱拌和後立即趁熱運到路上攤鋪壓實。如果混合料加熱後儲存一段時間再在常溫下運到路上攤鋪壓實,即為熱拌冷鋪,熱拌冷鋪一般用於小面積修補。當採用乳化瀝青作結合料,修築乳化瀝青碎石混合料路面時,瀝青與礦料常溫下拌合壓實,稱為冷拌冷鋪法施工。另外,瀝青表面處治也可採用拌和法施工。

  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強度高、水穩定性好、耐久性好、養護費用少、經濟效益高、夜間能見度好等優點,近年來在高等級、重交通的道路上有較大的發展。水泥混凝土路面,包括素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連續配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裝配式混凝土、鋼纖維混凝土、碾壓混凝土和混凝土小塊鋪砌等面層板和基***墊***層所組成的路面。目前採用最廣泛的是就地澆築的素混凝土路面,簡稱混凝土路面。本節主要介紹這種路面的施工。

  混凝土路面板下必須設定厚度約0.15m~0.20m的基層,或者具有足夠剛度的老路面。在水溫狀況不良路段的路基與基層之間宜設定墊層,墊層應具有一定的強度和較好的水穩定性,在冰凍地區尚需具有較好的抗凍性。

  3.1混凝土路面的構造特點

  3.1.1板厚:

  理論分析表明,汽車輪載作用於板中部時板所產生的最大應力約為輪載作用於板邊部時的2/3。因此,面層板的橫斷面應採用中間薄兩邊厚的型式,以適應荷載應力的變化。一般邊部厚度較中部約厚25%,是從路面最外兩側板的邊部,在0.6m~1.0m寬度範圍內逐漸加厚。但是厚邊式路面對於土基和基層的施工整型帶來不便,而且使用經驗也表明,在厚度變化轉折處,易引起板的折裂。因此,目前國內常採用等邊厚式路面,或在等中厚式斷面板的最外兩側板邊部配置邊緣鋼筋予以加固。

  3.1.2橫縫:

  混凝土路面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由於熱脹冷縮會在混凝土板內產生溫度脹縮應力,而在一晝夜中,白天氣溫高,夜間氣溫低,在板頂與板底之間會產生溫差,使混凝土板發生翹曲變形,當這種翹曲受阻和在汽車荷載的作用下,會在板內產生過大的溫度翹曲應力,造成板的斷裂或拱脹等破壞。為避免這些缺陷,混凝土路面不得不在縱橫兩個方向建造許多接縫,把整個路面分成許多板塊。橫向接縫是垂直於行車方向的接縫,共有三種:脹縫***構造形式***、縮縫和施工縫***構造形式***。縮縫保證板因溫度和溼度的降低而收縮時沿該薄弱斷面縮裂,從而避免產生不規則的裂縫。脹縫保證板在溫度升高時能部分伸張,從而避免產生路面板在熱天的拱脹和折斷破壞,同時脹縫也能起到縮縫的作用。另外,混凝土路面每天完工及因雨天或其它原因不能繼續施工時,應儘量做到脹縫處。如不可能,也應做至縮縫處,並做成施工縫的構造形式。縮縫的間距一般為4m~6m***即板長***,縫寬5m~10mm,深為4m~6cm;脹縫應少設或不設,但在鄰近橋樑或建築物處,小半徑曲線和縱坡變換處,應設定脹縫。脹縫寬18~25mm,上部約為板厚1/4或5cm深度內澆灌填縫料,下部則設定富有彈性的嵌縫板。

  4結束語

  本文分別對道路工程中路面的基層分析、瀝青路面與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藝及技術措施等展開探討。為建築行業做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