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設計類的學術論文

  中國的平面設計是伴隨著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中國的改革開放迅猛發展起來的,經濟的發展促進了設計作為新興行業的興起。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篇一

  住宅平面設計淺談

  摘要:研究人的居住行為規律對提高未來住宅的設計水平無疑有著積極的意義。住宅平面設計是直接建立室內生活價值的基礎工作,本文展示了住宅設計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關鍵詞:住宅平面設計;以人為本;建築設計

  Abstract: the study of human living behavior rules to improve design level of the house undoubtedly are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Residential graphic design is established directly life value foundation work of indoor, this paper shows in the process of housing design experience.

   graphic design;People-oriented; 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從福利房到商品房,衝破計劃模式,建築設計師不再只受面積的束縛,而是開始本著“以人為本”這個基本著眼點,在住宅設計中越來越切實注重人的實際需求,人在住宅中的主體作用被強調出來,住宅應該主動地適應居住者變化著的生活,居住過程也是對住宅的完善過程。研究人的居住行為規律對提高未來住宅的設計水平無疑有著積極的意義。

  但是,隨著市場的某些炒作,住宅設計中的一些作法變得很不理性。例如,有些住宅中起居廳的面積達到60~70平方米,衛生間甚至達到18平方米,空間大得令人不能接受。住宅空間的舒適程度是以人的行為尺度和心理接受尺度為基準的。過大的空間會失去家庭的溫馨感和親和力,失去家庭特有的生活氣息和氛圍,甚至會使居住者在心理上感覺自身的渺小,居住空間顯得冷漠、僻靜。其結果是,人們花錢購買住房,卻又未能獲得相應的功能與質量。住宅平面設計是直接建立室內生活價值的基礎工作,本文試圖展示住宅設計過程中的心得體會,提請廣大建築師和居住者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探究。

  一、臥室設計

  臥室主要用於人們的睡眠、休息、更衣、梳妝等活動的場所,是住宅中私密性要求最高的地方。臥室宜集中佈置在較隱蔽的安靜空間,並且應當隔聲良好,應注意防止視線的干擾。形狀應規整,便於傢俱裝置的佈置。從人的心理考慮,床頭面牆體應為實牆面,並不應朝門的方向。

  ***規範***規定“臥室的設計應使每個臥室相對獨立,臥室之間不應穿越;臥室應有直接採光、自然通風臥室使用面積不宜小於下列規定:雙人臥室為10m2,單人臥室為6m2。臥室的面積大小主要應該看傢俱裝置佈置的需要,太大的臥室會造成空虛感,也不利於節能。因此,最基本臥室面積應為3×3.3=10m2,較理想的主臥室開間在3.6m以上,面積在15m2左右。

  二、起居廳設計

  隨著居住條件的改善和人們對家庭精神生活的要求提高,人們對住宅內起居廳的使用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住戶希望起居廳成為起居、就餐、娛樂、接待客人、家庭團聚等公共活動的共用空間。因此,起居室便成為住宅的中心首腦空間和對外的一個視窗。它應該具有較大的面積和適宜的尺度,同時,要求有較為充足的採光和合理的照明。面積一般在20平方米左右的相對獨立的空間區域是較為理想的起居場所。

  起居廳是家屬聚會、娛樂和會客之處,不宜採用狹長形、異形,以方正、寬敞、明亮較佳。尤其要處理好廳內交通,防止出現交通面積過大、房門過多,影響使用功能的弊端。要使客廳具有足夠的少受干擾、相對穩定的空間,減少使用面積浪費。圍繞起居廳的空間主要佈置有***、廚房、衛生間、臥室,所有這些房間的門洞、活動區域劃分、走道佈置,這三者之間的平衡與矛盾構成了起居廳的設計。門洞的數量與位置決定了走道的多少與方向,走道的數量和方向劃分了起居廳的活動區域,所以在起居廳設計中門的數量與功能作用成反比,有二至三個門的廳,對其功能影響不大,有四個門的廳,其交通面積增多,使用功能就會降低,有五個門以上的廳,作用就很小,基本只起著過道的作用,門洞的數量與位置起著決定性作用。

  起居廳的空間組織還應考慮傢俱佈置的合理。客廳的傢俱應根據該室的活動和功能性質來佈置,整個起居室的傢俱佈置應做到簡潔大方,突出以談話區為中心的重點,排除與起居室無關的一切傢俱,這樣才能體現起居室的特點。一個房間的使用功能是否專一,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生活水平高低的標誌,並從其傢俱的佈置上首先反映出來。為了避免對談話區的各種干擾,室內交通路線不應穿越談話區,門的位置宜偏於室內短邊牆面或角隅,談話區位於室內一角或盡端。以便有足夠實牆面佈置傢俱,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獨立空間區域。

  三、過道、玄關

  過道、玄關是組織戶內的交通聯絡和空間的過渡的部分。如臥室通過一段走廊與客廳聯絡,既避免了開向廳的門過多,又減少了動區喧鬧對靜區的干擾。***規範***規定“套內***過道淨寬不宜小於1.2m;通往臥室、起居室***廳***的過道淨寬不應小於lm;通往廚房、衛生間、貯藏室的過道淨寬不應小於0.9m,過道在拐彎處的尺寸應便於搬運傢俱”

  四、衛生間的設計

  衛生間實際上由廁所、浴室、洗面化妝、家庭洗滌、儲物等空間組成。衛生間有一定的私密性,因而衛生間在住宅中的位置,不宜正對***或者直接對起居室開門。向起居室開門不僅會讓使用者感到不便,而且會把衛生間氣味帶進起居室內,從而破壞室內環境氣氛。衛生間面積應根據衛生裝置尺寸和人體活動空間來確定,並非越大越好。

  住宅中的衛生間最好採用天然採光和自然通風,採光窗地比不小於1/10,通風口面積不小於地板面積的1/20。無通風視窗的衛生間,必須設定通風道或機械等措施排氣,門下留縫或門窗下部設百葉進風。

  衛生間是住宅中用水最多的空間,應注意防水和排水。設計時應以排為主,以防為輔。地面標高宜低於室外地面10-20mm,以免積水外流,並應有不少於5‰的坡度坡向地漏。防水層應作在樓地面面層之下,四周與牆接觸,向上翻起,翻起高度一般為高出地面250mm左右,設有淋浴時牆面防水高1.2-1.8m。防水層應全封閉,宜選用無縫防水材料。地面、牆面、頂棚應選用防水、光潔、不易滑的材料。

  五、廚房設計

  廚房功能是儲存生活必備的食品和烹調食品,以提供全家人的餐飲。其空間大致可分為儲存、洗滌和烹調三個區域,廚房可以稱為家庭的工作中心。任何廚房設計,均應以食品貯藏和準備、清洗和烹調過程為依據。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的住宅設計都很重視廚房的位置、面積的大小以及烹飪的操作流線,合理的設計可以為操作方便、提高效率、節約時間創造條件。

  廚房中,通常包括三個主要裝置:灶臺、操作檯和洗滌槽。操作者在三者間的活動路線形成一個三角形,稱工作三角形。一般,三角形三邊之和應不超過6.7m,並以4.5-6.7m為宜。洗滌槽和灶臺之間的路程來回最頻繁,因此,建議將此距離縮到最短。圍繞每一裝置的工作面和貯藏櫃應因地制宜根據實際需要情況放置。

  如今,不少家庭廚房電器化程度較高,設計時要充分考慮上、下水管道、電及煤氣管道的走線,要給各種電器留出專用空間。廚房的設計應以人體工學原理出發,考慮減輕操作者勞動強度,方便使用。設計時應合理佈置灶具,必須充分考慮這些裝置的安裝、維修及使用安全。操作檯及煤氣爐灶最好為櫃體式,材料應牢固耐用並便於清理,高和寬應與水池規格相統一;灶臺與洗滌槽最好置於不同的工作臺上,以免互相干擾。洗滌槽的選用應考慮耐用、易於清潔且易與地櫃相結合,並應儘量置於窗前,水龍頭應採用有冷熱水功能的專用廚房龍頭。

  六、餐廳設計

  餐廳是一家人就餐聚會的重要場所。傢俱主要是餐桌、椅和餐飲櫃等,它們的擺放與佈置必須為人們在室內的活動留出合理的空間,這也是餐廳平面設計的依靠。

  餐廳在居室中的位置,除了客廳或廚房兼餐室外,獨立的就餐空間應安排在廚房與客廳之間,可以最大限度地節省從廚房將食品擺到餐桌以及人們從客廳到餐廳就餐耗費的時間和空間。如果餐廳與客廳設在同一個房間,餐廳應當與廳在空間上有所分隔。可通過矮櫃或組合櫃或軟裝飾作半開放或封閉式的分隔。餐廳與廚房設在同一房間時,只需在空間佈置上有一定獨立性就可以了,不必要做硬性的分隔。總之,不論餐桌布置在何地,必須儘可能地和廚房靠得近一些。

  七、陽臺的設計

  陽臺在住宅中起到重要作用,是直接接觸室外空氣、陽光之處,應儘量發揮它的綠化、休息、觀景、乘涼、健身等多個功能***相鄰廚房的工作陽臺還有助廚工作功能***,面積不要過小。有條件者,還可設計大面積陽臺、多個陽臺,以至面積比陽臺大得多的無頂蓋的露臺,使之成為空中私人小花園,讓人住得更愜意。

  八、儲藏室的設計

  隨著住宅越建越高,住宅中的儲藏空間也越顯重要;主要是充分利用閒置的角落、傢俱空腹、樓梯的下部、側部和端部、走廊的頂部等空間。面積寬裕的,則可考慮設定獨立儲藏室。儲藏室一般用幹儲藏日用品、衣物、棉被、箱子、雜物等物品,保證住宅內部空間的整齊、衛生,儲藏室的面積可大可小,一般為1.5~2m2,位置比較靈活。

  上述僅為筆者工作和生活一孔之見,希望藉此引發廣大建築師們對住宅設計中許多看似平常的細部多加探究。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