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教育教學格式論文

  作為學生初中階段需要接觸的新型學科,初中化學對學生存在化學啟蒙教育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初中化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探索

  摘 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本文闡明瞭素質教育的含義,並介紹了作者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一些有效方法。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 素質教育 全體學生 全面發展

  中央一九九九年頒佈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二OO一年教育部印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課程改革的目標”裡強調“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據這兩個檔案,2001年教育部制定了《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201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將“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確定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教育部依據以上三個中央檔案和10年課改的經驗教訓,於2011年底頒佈了修訂後的《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兩版化學課程標準都十分重視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問題。到底什麼樣的教育才算得上素質教育呢?國家教育部原領導柳斌同志說過“素質教育的要義,第一是面向全體學生;素質教育的第二要義,就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的第三要義是讓學生主動發展。”***《人民教育》1996年第6期***。我的理解很簡單,素質教育就是“兩全”教育。對自己教育教學物件的群體而言,要使全體學生中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主動發展。施教策略應是因材施教,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也就是我們常講的轉化後進生。對自己教育教學物件群體中的每一個個體而言,要使他們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實施策略就是在教學中努力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筆者就初中化學教學中怎樣實施素質教育的問題,作了一些探索,現談一些淺見。

  一、使全體學生都得到主動發展

  素質教育要求我們,對全體學生而言,要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積極主動的發展。我們在教學中要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使他們都能具備適應現代生活及未來社會所必須的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方法和必要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供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既要注重評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更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知識的生成和內化過程。既要注重筆試的解題能力,更要注重口試的交流能力以及動手操作的能力和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還要特別重視評價的教育功能力,讓後進生總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他們學好化學的信心,讓他們以愉快的心情去學習有趣的化學。如,“碳酸鈉和氫氧化鈣的反應”一課的教學可這樣設計。首先讓每位學生都進行實驗操作,讓他們享受平等的教學資源。讓每個學生用試管取少量的碳酸鈉溶液,再向試管中滴入飽和的澄清石灰水,觀察現象。

  經討論得出:Na2CO3+Ca***OH***2=CaCO3↓+2NaOH。

  觀察分析反應的特徵為交換成分。我展示下列反應:

  2HCI+Ca***OH***2=CaCI2+2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CaCO3+2HCI=CaCI2+H2CO3

  NaHCO3+HCI=NaCI+H2CO3

  觀察上述反應的共同點,得出“複分解反應”的概念並歸納出複分解反應的發生條件。

  出示下列問題,由學生自選完成,也可合作完成。***1***在你學過的化學反應方程式中,還有哪些屬於複分解反應?***2***結合教材中“部分酸鹼鹽的溶解性表”,你還能寫出哪些複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實驗中得到的溶液呈酸性、鹼性,還是中性?用實驗加以檢驗。***4***實驗中得到的白色沉澱,如何證明是碳酸鹽?設計實驗方案。***5***實驗中得到的溶液的溶質可能是什麼?設計實驗探究的方案。

  學生自主探究上述問題時,教師巡視指導,關注後進生,適時給予鼓勵性的評價。要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除此之外還要管教管導,課內課外相結合。前年我教學的班級有一名男生,父母外出打工,同爺爺奶奶一起在家留守。聽說他對學習不感興趣,一心只想外出打工。但我瞭解到他愛勞動,節假日幫爺爺奶奶幹農活,使用農藥、化肥時能夠看懂說明書。於是我找他談話,肯定他熱愛勞動是優秀品質,並說明生產農藥、化肥需要化學知識。我們化學課本里都有,你現在就會看說明,就能按說明書使用,真是了不起!但是將來不論務農、務工或當兵都是需要文化科學知識的,必須努力學習才行。後來我又指定他為化學實驗小組組長,中考時不論筆試,還是實驗操作他都得了較高的分數。就這樣我每年所教的班級化學成績都實現了三高,及格率高,平均分高和優秀率高,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好評。

  二、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

  素質教育的第二要義,就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作為化學教師來說,就是要在每個單元,每個章節的教學中盡力達到三維課程目標的要求。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裡知識與技能的教學目標,是中國教育的傳統,基礎知識的學習撐握,基本技能的訓練生成是我們所熟悉的,實施起來也得心應手。但過程與方法是我們需要改進的。學生的知識的形成不是老師填鴨式地硬塞死灌,而是要通過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動手動腦,相互交流中去體驗、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並將知識內化生成為自己的知識。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雖然是2011年修訂課程標準時新提出來的。大家都感到陌生,我認為只需將它與我們所熟悉的化學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或化學課教學中的非智力教育相比較,就知道如何實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了。三維目標並非相互孤立,而是相輔相成的。過程與方法是知識與技能獲得的途徑,同時孕育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識與技能是過程與方法培養的載體,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育的基礎。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知識與技能學習的動力,對過程與方法具有促進作用。三維目標如何有效地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地匹配融合呢?現以“燃燒與滅火”一課的教學為例加以說明。本節課知識與技能目標應為:***1***能認識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2***能說明或解釋燃燒現象和滅火方法,***3***能設計或操作燃燒與滅火實驗,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實驗探究,體會探究學習的基本過程,初步學會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方案並動手操作,學會觀察、分析、推理得出結論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通過本節教學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2***感受自然規律並體會人類利用自然規律創造美好生活的意義。三維目標確定以後,對準三維目標開展教學活動。在組織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動手實驗操作、觀察、分析實驗現象、假設結論和驗證結論幾個方面下功夫,花氣力。三維目標自然就接近或達到了。尤其第二維、第三維目標是隱形目標,要在長期的學習訓練過程中逐步接近,最終達到。

  範文二:淺談初中化學教學中創新教育的實施方法

  [摘要]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的關鍵在人才,人才的成長靠教育。培養具有獨立人格和創造性的人才是國家、社會、時代發展的必然和迫切需要。本文針對在化學教學中怎樣實施創新教育進行探討。

  [關鍵詞] 化學教學 創新教育 實施方法

  創新教育中的“創新”,是指通過對學生施以教育和影響,使其作為獨立的個體,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能夠善於發現和認識有意義的新知識、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創新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高素質的創新人才。具體的目標定位就是要以人為本,以受教育者為中心,通過形式多樣和生動活潑的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開發具有不同稟賦的學生的潛能,促進其全面素質的養成。

  下面,針對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實施創新教育談幾點實施方法。

  一、通過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探求知識的原動力,也是發明創造的精神源泉。初三學生正處於興趣廣泛、求知慾旺盛的時期。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注意激發和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並因勢利導,使學生把興趣轉化成樂趣,進而轉化成志趣,並促使學生去探索、去創新。那麼,如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呢?

  首先,要營造一個自然和諧平等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去學習。在這個環境中,不是你講我聽的簡單交流,而是允許學生對教師的講話、觀點提出異議,允許學生相互討論。這樣的氛圍,有利於消除學生上課時拘謹的場面,調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勇於提出問題,渴求解決問題,他們的創新意識,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養和發揮。如在講“分子”這一課題時,以100ml酒精與100ml水混合總體積縮小的實驗探究分子性質時,就有學生提出:是不是所有兩種液體混合總體積都縮小呢?這個問題的提出,就體現了學生有著強烈的創新意識,孕育著可貴的創新精神。此時,及時表揚學生敢於質疑,敢於探索的精神,促其創新能力得到不斷的培養。

  其次,教師要在教學中創設新穎有趣的問題情景,在問題中不斷思考、不斷探索,從而培養創新意識。如在化學教學中可以利用現象生動逼真的化學實驗、曲折多變的問題情景來刺激學生,對教學語言進行精心的設計安排,力求生動、形象、幽默、風趣,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去探討和解決問題,使創新意識不斷增強。例如,在講“走進化學世界”時,首先利用多媒體,讓學生了解化學世界的奇妙無窮,並做幾個趣味實驗。如“噴霧顯字”、“清水變葡萄酒”、“晴雨花”等,將學生帶入無比美妙、神奇的化學迷宮,使他們從這些妙不可言的現象中產生學習化學的渴望之情,然後引出新課內容。這樣緊緊扣住學生的心絃,進入化學學習之旅。

  二、引導學生探究問題,培養創新精神

  創新精神也稱創新意識,指追求創新、以創新為榮的觀念和意識。只有在強烈的創新精神的引導下,學生才可能產生強烈的創新動機,樹立創新目標,充分發揮創新潛能,進行創新活動。這是素質教育的核心,也是化學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基礎。教師平時要多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敢於去質疑、去發現、去追蹤概念和理論的形成過程。如在進行“元素符號”含義教學時,教材中明確指出“元素符號既表示一種元素,又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但在學習化學式涵義後,再次研究就會研究出多種化學涵義。以“鐵”為例,學生可以說出:它表示鐵元素;它表示一個鐵原子。此時激勵學生想一想還能表示什麼?於是從巨集觀、微觀、量的方面進行了分析,發現有多種涵義。這樣教學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在學生髮表不同見解所獲得的成功心理體驗中,會凝聚成敢於向問題挑戰,樂學、善學的精神狀態,即創新精神。

  三、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反映創新主體行為技巧的動作能力,是創新活動的工作機制。對中學生而言,主要體現在自學、探究、表達等方面,有效的預見性和主動參與性是創新教育作用於學生的兩大特徵。而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於學生理解化學原理、概念,鞏固化學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創新精神的發展,培養創新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實驗教學:

  1.養成良好實驗習慣,指導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注意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是培養學生科學態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實驗習慣應包括:正確使用儀器、規範的實驗操作、認真觀察並記錄實驗現象、如實完成實驗報告、遵守實驗室規則、注意節約藥品和實驗安全等。在教學中注意從科學態度、規範操作上給學生進行示範,對科學的學習方法加以訓練和培養。如學生初學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時,教師在課堂上要演示規範的實驗操作。又如,在探究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時,設計三個分組小實驗:***1***塊狀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2***碳酸鈉粉末和稀鹽酸反應;***3***塊狀石灰石和稀硫酸反應。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做實驗,進行觀察、比較三個反應的快慢,從而得出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最佳藥品是石灰石和稀鹽酸。在製取二氧化碳氣體的實驗裝置的探究上,引導學生不僅僅侷限於課本上的儀器和裝置圖,通過分析每種儀器的用途,補充學生熟悉的可以代用的儀器或者學生從日常生活中自制的儀器,這樣儀器裝置可以組裝十幾種,並討論不同的裝置各有什麼優缺點。通過這樣分析後,學生的思維開闊了許多,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科學的學習方法的指導應當緊密結合實驗教學實際,循序漸進,不可能一蹴而就。

  2.鼓勵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在實驗探究中提高創新能力

  設計實驗是培養學生進行科學實驗研究的初步嘗試。這類實驗體現了學生綜合運用化學基礎知識,實驗技能和實驗方法來解決化學問題的獨立工作能力。逐步增加這類實驗的次數、難度,引導學生自覺地、積極地、獨立設計並完成實驗,可使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3.通過課外實驗探究活動,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陣地。初中學生適於形式生動活潑,所需時間較短的課外實驗。活動時,我們要把重點放在開展家庭小實驗和實驗的改進創新等活動上。如:開展家庭小實驗。教學實踐表明,家庭小實驗的引入使課堂教學延伸至課外,它對激發學習興趣、鞏固知識技能、培養創新能力、開發智力起到一定作用。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結合本校實際,儘可能地做一些有意義的實驗。如學習了石墨可作潤滑劑的性質時,可用鉛筆芯的粉末加入鎖孔,去開啟因長期未用而難以開啟的鐵鎖;在學習了木炭的吸附作用後,可動員學生回到家中自制一個簡易的冰箱的“除臭寶”;學習了有機物的知識後,指導學生去學會鑑別羊毛衫的真與假等。家庭小實驗與課堂教學內容同步,既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起到促進作用,而且又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提高了創新能力。

  總之,創新教育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教師要以創造充滿活力的化學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己任,把創新教育推向全面發展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