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美術教育教學論文

  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需求,我們開始逐漸關注素質教育並瞭解到它的不可替代性。美術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審美素養,陶冶學生情操,還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和全面發展能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試論新課改中的中學美術教育改革

  論文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美術教育 問題 途徑

  論文摘要:課程改革已成為21世紀全球教育改革的一個熱點,新世紀的美術教育既不是“應試教育”,也不是專業知識教育,而是彙集文化百科,使知識具有廣度、深度及綜合性的“智慧式”素質教育。本文試從幾方面對我國中學美術教育在改革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一些看法。

  傳統的中學美術教育都沒有得到學校很高的重視,被看做是其他科目的休息課,甚至很多時候美術課的時間都被那些重點科目無情的佔用,使得學生的美育教育的時間大大的流逝,也讓學生在美術教育這方面的知識缺失甚多。

  實施中學美術教育是為了可以使我們的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發展,基礎知識的培養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忽視藝術培養對於一個學生的重要性,中學美術教育可以讓我們的學生的藝術素質和其他方面能夠更好的發揮。實施美術的教育不僅僅是為了使得學生對於藝術有一個直觀的感知,更多的是為了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求學生能夠得到自身素質的全面提升,使學生的潛在的心理要素得到最好最大的發揮。中學美術要跟隨素質教育的重要理念,把創新教育這個理念很好的貫穿在中學美術教育當中,鍛鍊學生的藝術感知力和藝術實踐創造力。

  1、現階段中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1.1部分學生對美術不感興趣

  作為專業美術教師我們常常希望中學生會像我們一樣關心和熱衷於美術,這種設想導致我們從學科本位出發看待美術課程,過於強調學科中心,過於關注美術專業知識與技能。我們知道,興趣在學習活動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興趣可以變為學習的動力,但興趣是不能強迫的,而是發自內心的,只可激發,不可以強迫。我們給予學生的美術知識與技能的難度一定要與大多數學生對美術的興趣相吻合,否則,將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進一步衰減。

  1.2學生學習美術的時間不充裕

  從美術課程來看,學習內容。幾乎涉及美術學科的所有門類。而學生課內的學習時間很少,初中每週只安排一節美術課。短短45分鐘,教師要傳授知識,學生基本不能在課堂上完成作業,即使能完成那質量也可想而知。學生也不可能在課餘投入太多時間學習美術,所以熟練要掌握技法幾乎是不可能的。由於存在著這麼幾個基本事實,我們向學生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要形成一種專業能力,是不現實的。在目前的課程設定的狀況下,學生學習美術只是一種體驗性的活動,能夠掌握的也只是一些無需長時間訓練的技能。

  1.3教師隊伍建設不完善

  一般意義上的教師角色是指教師在學校中專門從事教育活動的角色。教師們要想在這個特定的職業舞臺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必須對此角色所屬的劇本背景***社會環境***、導演要求***社會期望***、身份***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及人物的性格***被期待的社會性格***等都有深切的體悟,這樣方能贏得觀眾的喝彩與讚賞,才稱得上專業演員,即專業的教師。在中學美術教育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美術、啟發學生智慧、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引路人。然而目前普通中學的美術教師相對較少,而農村的美術教師不僅數量嚴重不足,而且素質偏低,很難完成美術學科的教學任務。

  2、中學美術新課改在現階段的實施途徑

  2.1美術教育要多方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校美術課向來被大家認為是“副課”,不受學校學生的重視。很多學生認為美術的專業性太強,很難掌握。我認為,美術課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提高學生的興趣了。記得在上《風箏製作》一課時,我答應學生做好後可以到操場放飛,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做得又快又好。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根據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特點,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或討論,或寫生,以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輕鬆自然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學習美術。充分挖掘學生的審美意識,讓他們體驗到教材之美。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生機勃勃地學好美術。

  2.2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美術課堂教學

  美術課以欣賞、瞭解美術作品為切入點,以表現美術作品的實踐與體驗為探究重點,加深學生對錶現性作品的理解,激發學生欣賞藝術、熱愛生活的熱情。因此,應讓學生有意識地運用所學“美術可以表現主觀感情”和“美術可以再現生活真實”等知識來賞析美術作品。培養學生具有初步的審美素養是美術課的難點,而現代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和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有些課程內容通過講授不易理解,可以製作成課件或者投影片進行輔助講解;有些課程內容也可以運用計算機技術,如FLAS***製作技術將其製作成精美的課件,創設一系列情境,同時結合遊戲、表演等活動,會取得良好的效果。當然,這一改革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角色將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2.3增強教師的知識結構素質

  2.3.1具備紮實、系統的教育理論知識“教師應該對本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本學科的內在體系、必然規律有廣泛而深刻的掌握和理解。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掌握教學的主動權,才能把學科的新知識、新觀點深入淺出、融會貫通地傳授給學生,教得更主動、更生動。”美術教師只有掌握了紮實和系統教育理論知識,才能掌握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瞭解學生的認識發展水平,增強教學活動的預見性和科學性,從而把握教育教學方法、策略的適切性。

  2.3.2掌握一定現代資訊科技領域知識新課程改革要求實現資訊科技與課程的整合。因此,美術教師應具有運用計算機裝置與技術、影像裝置與技術以及利用網際網路絡收集資訊的能力,從而幫助學生體驗現代媒體在藝術表現活動中的獨特魅力,提高學習和參與藝術的興趣和積極性。

  總之,新的課程改革要想取得成效,必須經過對藝術課程計劃的研究、反思綜合實施。美術新課程標準能否順利實施,關鍵是看它直接的使用者——美術教師能否能領會它的精神並運用到教學中。作為新時期的美術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責無旁貸地擔起課程改革的重任。雖然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和困難還有許多,但是,只要能夠將自己融入課程改革的洪流中,不斷探索,我們就一定能在現有的基礎上取得令人欣慰的成果,也一定能夠無愧於時代對我們的期望。

  參考文獻:

  [1]王玉峰.中學美術教育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0,***01***.

  [2]尹莉.論中學美術教育的出路及對策[J].華章, 2010,***26***.

  [3]許光軍.新課改下初中美術作業評價研究[J].新課程***教研***,2010,***05***.

  範文二:淺析中學美術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分析

  論文關鍵詞:中學教育;美術教學;審美教育

  論文摘要:中學美術教育應當以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力、健康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繪畫創造力為教學目標。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要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具備一定的繪畫實踐能力。

  《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美術教學大綱》中指出,中學美術教育的目的是“在教學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並且要“逐步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在目前“一綱多本”的教材使用現狀下,《大綱》是我們教學活動的準繩。但是,如何圍繞大綱組織教學活動卻成為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筆者認為,要做好中學美術教學的審美教育,首先要把握審美教育的內容和任務,其次要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在教學活動中,將中學審美教育和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聯絡起來。

  一、中學美術教學審美教育的任務和主要內容

  審美教育,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美育,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這裡所說的審美能力不侷限於藝術美,而應當像陸廣智在《基礎美學》所指出的那樣,包括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我國審美教育的根本任務是要培養各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具體看來,應當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培養提高學生的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二是使學生樹立、端正正確的審美觀念、審美理想和審美情趣;三是陶冶學生的性情、淨化學生的情感,美化學生的生活,使學生更加熱愛美,熱愛生活。

  根據中學生的心理髮展特點,我們認為,在中學階段,審美教育的主要任務包括以下幾點:一是初步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力,即審美能力;二是在此基礎之上形成對美醜的初步分辨能力,初步形成健康的審美理想;三是在一定的審美能力和審美觀的基礎之上,通過一定的美術技能訓練,讓學生進行一些簡單創造美的實踐,即培養學生創造美的能力。

  二、中學美術教學中審美教育的主要途

  1.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美感

  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應當從形式美感的培養入手。形式美感即學生對構成美術的各種基本語言要素的感受力。這些語言因素包括線條、色彩、質感、肌理等等。並不是所有的學生在初次欣賞美術作品的時候,都能將美術語言作為審美物件。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通過課堂的講解可以將學生潛在的對形式美感的認識明晰化,從而加深對形式美感的理解,提高欣賞美術作品的能力。

  我們認為,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應當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手段。音樂也是審美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在美術教學中,完全可以將美術和音樂有機地結合起來。具體來講,就是通過將中外名畫製作成精美的幻燈片並配上音樂,通過音樂節奏激起學生豐富的想象,這樣便可以達到圖文並茂的效果,配合教師的講解,便會受到很好的課堂效果。比如,在欣賞列賓的名畫《伏爾加河上的縴夫》時,就可以配以《黃河號子》等一些激昂的音樂,教師在音樂的伴奏下聲情並茂的講述作品的產生背景,並對作品中的美術語言進行一定的賞析。從分析名畫中線條和色彩的運用開始培養學生初步分析美術語言的能力。這一堂課下來,學生不僅接受了一定的審美感受,而且還獲得了分析美術作品的基本能力。

  2.發揮自主性,培養審美情趣

  審美情趣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課堂教學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大量的時間還需要學生在今後的人生中去自己培養。所以,在美術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學會欣賞美術作品,從而培養審美情趣便顯得尤為重要。我們認為,在美術教學中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比如,在上課之前,應當給予學生一定的預習任務,讓他們通過網路、圖書館等渠道收集和欣賞相關內容。在課堂上,可以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初步的欣賞,比如畫面的主色調是什麼?冷色調還是暖色調?畫面主要傳達了一種怎樣的情感?學生蒐集資料進行預習以及課前對藝術品初步欣賞的過程也就是發揮主觀能動性,運用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自主探究的過程。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一定的講解,便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加強實踐,培養創造美的能力

  審美教育不僅僅是要培養學生對美的欣賞力和感受力,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力,使他們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去。在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所以,在中學美術教學中,繪畫技能的培養仍然是教學的重心。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加強對繪畫技巧的講解,其次還應當通過佈置一定的繪畫任務,使學生運用所學到的基礎的美術知識,如線條的勾勒,色彩的運用,比例的協調,構圖方法、以及透視技巧等等。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通過教師的點撥,學生很快就能發揮想象,將自己的想象力轉化為紙上可視的繪畫作品。

  【參考文獻】

  [1]宋士明.中學美術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新課程***教研版***.2009,***07***.

  [2]孫蕾.淺議中學美術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04***.

  [3]任慧萍.淺談中學美術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