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家庭教育文化差異論文

  家庭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文化,中西文化的差異在家庭教育中的體現也是方方面面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中西家庭教育的差異對比與分析

  摘要: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歷史程序與文化背景孕育出的家庭教育風格自然也不盡一致。

  對比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異,有助於我們瞭解西方文化下西方家庭教育的特色與優勢,得到一定程度的借鑑,從而思考我們國家的家庭教育,研究更科學的教育方法與手段。

  關鍵詞:家庭教育 中西方 差異

  1.家庭教育觀念的差異

  中西方價值觀的不同,決定中西方家庭觀念的差異。孩子的成長過程猶如在白紙上作畫。在中國,父母習慣於為子女設計各種各樣的模板,當子女在此模組上臨摹發揮到極致時,便認為父母的教育取得了偉大的成功;而對比之下,西方父母在提供給子女最好的畫筆之外,更側重於循循善誘式的引導子女去描繪他們自身最喜愛的圖畫,這些色彩不一的圖案往往給世界驚喜和衝擊。在這種情況下,中西方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在行為習慣,思維模式,能力素養方面便體現出了不同的風格和明顯的差異。

  中西方家庭教育存在重心上的差異。重心的不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育的核心,二是教育的內容側重。在中國,我們常說“養不教父之過”,父母應對對子女的教育負起責任,在子女的行為失當時,父母也要承擔責任***有時候可能輿論認為父母需承擔主要責任***。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必定會對子女的一言一行加以約束和規範,避免成為輿論的針對物件。另一方面,受到歷史發展和傳統文化的影響,子女的出息和作為可以給家庭帶來巨大的榮譽和聲譽,為父母帶來巨大的成就感。於是,父母對子女的培養又往往會受到這一利好趨勢的引導,融於父母更多的意志和思考,家庭教育自然會逐漸趨向於以父母為中心,而不是孩子。

  而西方相對民主和自由的文化風格薰陶下的家庭教育,父母與子女有著更多平等對話的機會。家庭成員各自認為也相信各自的成長和發展應受到自身意志的體現。儘管子女在還未形成自身想法之前是不會考慮也做不到這麼多的,但社會整體意識和輿論導向在父母的教育方式上便會得到體現,子女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自然也會將這種思維方式進一步傳承下去。

  2.家庭教育內容的差異

  2.1理財觀念教育

  在中國,很少有父母主動對子女進行關於理財的教育。這一方面是因為社會發展的階段性,很多家長自身也沒有建立起較好的理財觀念;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很多家長認為掙錢養家和管理錢財是大人的事,孩子離這些還很遠,子女沒錢時便伸手向父母要。這種現象甚至是子女成家立業後仍然存在,家長和孩子都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中國觀念裡,中國父母覺得為孩子留下財產是必要的,而小孩則以父母的財富沾沾自喜和驕傲。這值得我們深思,這樣的習慣會更加導致我們的社會失去平衡,物慾橫流,攀比心加重和減弱中國年輕一代創造力。這種習慣和觀念從他們的父輩便是如此,子女習慣於此,在日後為人父母時勢必仍然會將這個習慣延續下去。

  在西方,理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個分支。西方父母一般不會不正規、無計劃的給孩子錢,而是定期發給孩子一份固定基金,並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理財意識,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西方的小孩獨立性較強,會早早就意識到“財富要靠自己創造的道理”,父母的財產是父母的,與自己本身沒有什麼關係。西方小孩在很小的時候就會說,“這是爸爸媽媽的家,我是暫時住在這裡的。” 在西方小孩長大成年後,會以倚靠父母生活為恥,他們炫耀的是自己靠自己艱難創業成功通過努力得來的財富。

  2.2宗教思想教育

  西方的宗教傳統直現代仍保留著新鮮的活力,它滲透到教育活動的各個方面,不僅使教育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更重要的是它賦予了西方教育以內在的精神價值。

  相比而言,除了民族風俗要求之外,中國的家庭教育則較少的融入宗教思想教育。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宗教思想還不能滿足提供給人們信仰和精神力量的需求。

  3.中西方家庭教育的綜合對比評析

  從以上對中西家庭教育差異的比較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中西家庭教育存在比較明顯的區別,二者各有所長各有侷限。

  3.1中方家庭教育優勢與不足

  3.1.1中方家庭教育的優勢

  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中方的教育觀念中,一個人更多的是作為社會人,而不是自然人的存在。而作為社會人的存在,個人的成長將更多得受到家庭,家族和所在集體或者社會群體的約束和影響。這種環境往往能夠培養出集體觀念和紀律觀念強,樂於奉獻,堅忍質樸的性格。目前中方家庭教育的重心仍在於智育,孩子們往往基本功紮實,能夠鍛煉出勤奮刻苦的習慣品質。

  3.1.2中方家庭教育的不足

  作為社會人的存在,為更好的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個體的個性特徵的發展必然會受到制約和限制。在集體利益先於個人利益的情況下,彰顯個性的空間也就變得更加狹小。所以,中國的小孩子往往更顯得靦腆和內斂,不擅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展現自己的特長。

  教育重心有失偏狹,對孩子其他方面的培養往往十分薄弱。孩子的情商培養,動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自理自立能力,理財觀念,成長規劃都沒有得到更好的重視,以至於“高學歷低能力“的現象頻頻出現。

  家庭教育的中心有所偏失。正如在前面中西教育方式對比中所提到的,中方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佔據權威地位,教育的物件是孩子但教育的中心卻是家長。家長的能力與想法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過於重要的作用,這就給孩子的成長成才帶來了比較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3.2西方家庭教育優勢與不足

  西方家庭教育注重孩子自身特長與個性的發掘與培養。父母更多的是在子女犯錯誤時對其行為加以規範和約束,但對孩子自己的想法總是採取鼓勵與支援的態度。因而西方家庭的孩子往往顯得更為活潑,個性張揚,思想開闊,充滿想象力。

  和中方以學業為重心的家庭教育不同,西方家庭教育的側重點是在於如何讓孩子更好的適應社會生活,追求自己的生活。理財觀念和宗教信仰觀念等等方面的培養,有利於子女儘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建立正確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思想上的自由和獨立。

  西方家庭教育培養出的孩子,往往擺脫了對父母的依賴,能更好更快的適應社會生活,更加富有開拓精神,更為自信。

  4.結語

  由於歷史、政治、地域、價值觀、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巨大差異,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家庭教育也表現出顯著的區別,展現了各自鮮明的特色。針對目前我國教育事業表現出來的許多問題,參考西方成功的教育經驗和教育方法,開拓和完善我們的教育觀念,改善和發展我們自身的教育事業顯得愈發的緊迫和必要。

  篇二

  中西教育差異對感覺統合訓練產品的影響

  摘 要: 本文就中西兒童教育模式的不同進行了簡要分析,對感覺統合進行了簡要介紹,從兒童感覺統合訓練的角度從中西方教育理念的以及中西方教育中對結果和過程的重視程度兩個角度分析,及結合現有感覺統合訓練產品在中西方訓練中的不同的分析,同時針對中國兒童心理髮展的特點,以尊重兒童個性發展,關注兒童的興趣,激發兒童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目的,總結出適合中國兒童感覺統合訓練的理論指導。

  關 鍵 詞:中西教育 感覺統合 行為訓練 協調發展

  前言

  由於獨生子女的增加以及其他一些社會因素的影響,不少兒童過多的脫離群裡,缺乏與同齡孩子的交流從而會引起的感覺統合失調現象引起了不少家長及教育專家的注意,感覺統合訓練對於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通過訓練可以開發兒童的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其與他人的關係建立一個良好的社會認知。

  一、感覺統合問題的提出

  感覺統合指的是人的大腦對外界傳來的各種訊號進行整合,然後再指導我們做出正確反映的一個過程,簡單來說,感覺統合就是處理資訊的一個整合的過程,因為我們的資訊來源是通過各個感覺器官呈現來的,比如視覺、聽覺、觸覺、前庭覺、運動覺,整個過程如果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處理能力下降,不能把人體器官各個部分感覺資訊整合起來,我們就稱之為感覺統合失調。

  兒童感覺統合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過一整套感覺統合訓練來實現,感覺統合訓練將孩子的發育問題融於遊戲的過程,也就是寓教於樂,因為兒童的學習過程是他身體力行,是他學習、操作,體驗的過程,任何東西學習了,體驗了,做了,他就學會了,孩子任何事情要經過他親身的體驗,感覺統合失調通過運動器材通過感覺的處理,讓他在遊戲過程中經歷遊戲,通過學習體驗改善協調性。

  二、對比中西教育的差異及對現有兒童感覺統合訓練產品的分析

  兒童的感覺統合教育是兒童教育的一個特殊方面,但總體上不會脫離兒童教育的四個方面:目標、內容、原則和方法。中西在兒童的教育觀上存在著許多的差異,分析這些差異對兒童感覺統合教育給出正確的理論指導。

  1.中西方教育理念之比較

  在中國,教育傳統受到封建等級和論資排輩等觀念的影響,兒童的學習基本上是按照成人的要求進行學習和效仿,傳統文化教育中比較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重視倫理、講究道德、遵循共同準則是中國教育的特點。***1***《說文解字》裡面有提到“教,上所施,下所校也;育,養子使作善也”大概可以概括我們對教育的理解。

  在西方,父母和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多受兒童中心論的影響。他們普遍認為兒童都是作為一個獨體的個體存在的,他們有自己獨立的意願、需求和個性,父母、老師等成年人都沒有特權去支配或限制他的行為。***2***杜威在其專著《兒童與課程》中強調,要把兒童現在的生活經驗作為課程的中心。他批評傳統學校的教師消極對待兒童,機械地使兒童集合在一起,而對兒童的興趣和經驗考慮太少等弊端。提出了學校生活應以兒童為中心,同時,他也強調教師的作用,作為教師的任務就是為兒童提供一個實際的經驗情境,引發兒童探究的興趣,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和兒童藥共同參與、相互合作,並且雙方都是作為平等的學習者來參與的,這種密切的關係會使兒童得到教師更多的指導。

  2.中西方教育中對結果和過程的重視程度對比

  對比中西方兒童教育來看,中國的父母和老師,會以“最短的路線和時間”讓孩子走完他們“安排好”的路,他們不太關注路邊的“風景”,只想以“最快的速度”拿到他們認為能夠給他們帶來榮耀的結果,就是由於他們對孩子過高的期盼,只重視整個教育的結果,而忽略了整個教育的過程,使孩子從生下來就失去了自由的天性,天生的好奇心和創造力也隨之被抹滅,從而導致他們在發散性思維及創造性方面的表現差強人意。

  西方教育則強調孩子的個性發揮,讓孩子順其自然的成長,注重學習過程和能力的培養,西方教育重在參與,注重於孩子在各項活動的過程中所學習的知識、體驗的感受以及發展的能力,注重孩子的創造力和探索精神,由於束縛較少,在發散思維和創造性方面往往優於中國兒童。

  3.中西方教育差異在感覺統合訓練中的體現

  一個成功的兒童訓練產品設計不止是依靠現代高科技內容,而是更多關注產品強大功能對於兒童實際訓練的有效性,要向安全、舒適、成長、創新、甚至能夠在產品使用中愉悅身心等多層面滲透。

  兒童前庭功能的訓練是感覺統合訓練的主要內容,國外所使用的訓練器材是一款鞦韆式高度適應儀***見圖一***,這款訓練產品可以在不同的環境下使用,包括家裡、學校、培訓機構,其主要採用鏈條式的連結結構代替傳統繩索的連線,每次訓練的時候可以每一英寸增加一個高度,這樣兒童可以找到最佳的適應高度,符合兒童產品設計原則中成長性中的可調節性,兒童通過根據身體的擺動控制鞦韆的晃動幅度,整個訓練過程能夠提高兒童的前庭固有感覺的協調能力,運動策劃能力,身體協調能力,從而使兒童的前庭功能神經系統得到改善。

  國內採用的是圓木馬吊纜***見圖二***來訓練兒童的前庭功能,整個裝置離地面在相對安全的範圍高度內,周圍環境使用泡沫拼圖保護起來,材料使用麻繩和皮質柔軟的安全材料,而兒童在這樣一個完全保護的環境中,卻還是膽怯的趴在圓筒上,不敢坐直身子,如果再讓裝置擺動起來更是加劇了兒童的恐懼心理,這樣不但達不到訓練兒童的目的,反而讓兒童對訓練產生牴觸心理。通過以上中西方感覺統合訓練的對比,不難看出西方兒童大膽探索,勇於嘗試的精神在中國兒童身上很少能表現出來,而中國兒童相對保守的個性,求安全,求穩定的自我保護心理完全是兒童內心的寫照。要想實現通過感覺統合訓練達到訓練兒童內心的目的,必須總結出適合中國兒童發展的感覺統合訓練產品,在符合中國兒童心理特徵的前提下,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去經歷、去感受。

  三、根據中西教育的不同從而對中國感覺統合訓練的理論指導的影響   由於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而對孩子造成不同的影響,中西方孩子對一個產品的興趣點是不同的,中國市場上現存的一些感覺統合訓練產品,由於缺乏對本國兒童心理和生理需要的探索研究,這些訓練比較機械,缺少互動性,有很多都是是借鑑國外的產品,忽略中國兒童的實際承受力,像這樣單一的把產品照搬過來很有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對孩子造成害怕、牴觸的心理,市場上真正適合中國兒童訓練的產品相對來說很少。通過以上對中西教育差異的分析及現有感覺統合訓練產品的總結,以中國兒童教育應該尊重兒童作為獨立個體之自主發展權力為前提,提出了中國兒童感覺統合訓練產品的理論指導。

  1.產品的系統性

  感覺統合訓練產品的設計應把功能、人機環境、美學三大要素有機結合起來,進行系統性的考慮和應用。感覺統合產品的主要功能是訓練兒童的身體平衡能力,手眼協調能力,運動企劃能力等,想要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必須清楚的界定出哪些產品對前庭功能的提高有效,哪些產品是發展兒童的本體感覺的,不論是從整體造型上的統一方面還是色彩的設計上,都應該符合整個訓練產品的系統性,統一的造型顯得和諧,有條理性,不統一的造型使產品顯得雜亂無章,為讓其達到形式和功能的統一,設計者不能單從“一個”產品考慮,而應該是形成“一類”產品的系統性設計。

  2.兒童產品形式過於單一

  兒童的感覺統合訓練產品不論從造型、色彩、趣味性等方面都直接影響了產品的使用功能的實現,現有的兒童感覺統合訓練產品在造型設計上大多還是以圓球、圓筒訓練,或者是長形的平衡板等原始的符號位主,缺乏新穎,而如果想吸引兒童的關注力,就要增強趣味的互動性,提到趣味性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卡通形象這個元素,如果單以一個卡通的形象作為蓋子或者以印著的形式附著在產品表面估計對趣味性的增加上沒有太大的意義,我們可以增加一些三維立體造型,或者適當的提取卡通的主要元素,通過兒童的角色扮演實現卡通形象的完整性,幽默新穎的設計可以達到“先聲奪人”的效果,可以很容易的吸引兒童的目光,在這種充滿情趣和趣味性的設計中,兒童可以歡樂、有趣的提高兒童的各方面功能。

  3.兒童的主動參與性

  兒童的主動參與性是指在教師或者家長的引導下,讓兒童以自己的方式參與到課程的實施、開發、管理和企劃,探究自己的成長需要,讓兒童發覺自己的潛能,讓兒童共享同伴學習方式,構建群體意識。感覺統合訓練產品的訓練是個體學習的過程,也是同伴“互教”的過程,我們要讓兒童主動的參與到其中,而不是被動的去接受。感覺統合訓練產品的設計不論從外形上還是功能上,應該給予兒童以刺激,吸引兒童的注意,讓兒童有主動參與到其中的興趣,讓其在與人共處中學習,甚至在與同伴玩耍中學習,在他們的交往中,不僅能互相學到自己不懂的知識,而且懂得傾聽和交流,懂得尊重和寬容等等。

  4.成年人對兒童的過度保護

  當前我國家庭教育的主要弊病就是“過度”:父母對子女傾注過量的愛,寄予過高的期望,給予過多的幫助,提供過分的保護,而這些都會使絕大多數兒童變得更任性、自私。在學校教育中教師干預過多是過度保護的變相形式,常常把一些學生稍微經過努力就能很好做到的事情,變成教師自己動手為學生完成。在一些感覺統合訓練過程中,我國家長不敢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體驗,而是在一旁陪著,保護著孩子,這樣非但達不到訓練的目的,反而讓兒童的心理上更加依賴,訓練機構的老師更是以“安全”為由作為訓練課程中的重中之重,不讓孩子自己去做,手把手的教孩子,這樣看似保護了孩子,實際上是在剝奪孩子歷練的體驗過程,扼殺了孩子的創造性,要想實現感覺統合產品訓練的目的,家長和老師必須先學會從“放手”開始,不要讓“保護”影響孩子的成長。

  四、結語

  由於各國不同的社會環境造成的中西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不同,但他們卻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在一個健康的教育環境中成長,使孩子能夠適應社會。兒童感覺統合教育就是訓練兒童的各個感官,通過對兒童的早期干預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社交能力,為其一生的發展打下良好的生理基礎,因此兒童感覺統合訓練產品設計時要從兒童的角度去思考,理解他們的特殊需求,使訓練過程變得輕鬆,最終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註釋

  [1] 自處引自東漢許慎撰《說文解字》

  [2] 美國教育家杜威***1859-1952***《兒童與課程》

  參考文獻

  [1] 李彬彬.設計心理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2] 何人可.工業設計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

  [3] 高建紅 對中西方文化教育差異的思考[J].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2009***8***

  [4] 任立生.設計心理學[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5] 李鋒,基於多學科交叉的創新設計教育初探,2008

  [6] 朱智賢.兒童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 胡秀傑.感覺統合訓練融入幼兒園課程的策略研究[J].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05

  [8] 任桂英.兒童感覺統合與感覺統合失調[J].中國心理衛生.1994

  [9] 吳志巨集.多元智慧:理論、方法與實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篇三

  淺析中西文化差異與漢語國際教育
  摘要:當今世界日益成為一個相互聯絡的統一體,但在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融合的背後有著差異與衝突,人們也越來越關注這些差異產生的原因和解決辦法。本文就以電影《刮痧》中主要的兩對矛盾為核心簡要分析中西文化的差異及原因,以及中西文化差異對漢語國際教育產生的影響和啟示。

  關鍵詞:《刮痧》 文化差異 漢語國際教育

  中圖分類號:H1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11-0000-02

  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不同的語言反映著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的語言代表著不同的民族習慣和文化風俗。

  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個國家、民族的交往日益密切,在交往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著差異與矛盾,這主要是由不同的地域文化帶來的。在文化衝突和融合的當今社會,很多領域都開始積極關注這一現象,我們日常生活中就有許許多多展現了有關跨文化差異的電影電視,它們繪聲繪色的訴說著一個又一個故事。

  鄭曉龍導演的《刮痧》就是一部經典的講述跨文化衝突的產生與解決的電影,電影主要講述了在美國生活了八年的中國人許大同的遭遇,因為“刮痧”引起了一系列的事情,被迫與孩子分離、與朋友吵架、與妻子分居等等,而這一切的發生都離不開文化衝突。然而這些文化衝突的產生與解決又為漢語國際教學提供了參考和啟示。以下就先簡要分析電影中的矛盾及其產生的原因。

  跨文化差異及原因

  第一對矛盾是許大同和約翰。他們倆的矛盾貫穿了整個電影。

  電影開始,許大同的兒子丹尼斯和他老闆約翰的兒子保羅一起玩電子遊戲的時候產生了衝突,丹尼斯打了保羅,許大同堅持讓丹尼斯給保羅道歉,約翰則一直說“這不算什麼”,“孩子打架一會兒就好”,“算了吧”等話,但是丹尼斯不認錯,許大同就當著約翰一家和自己的妻子打了丹尼斯。在影片的後面,許大同向約翰辭職,說約翰出賣了他。約翰爭辯著認為自己只是說出了事實,許大同不該打孩子。許大同面紅耳赤的迴應:我打他是尊重你,給你面子。然而約翰不以為然的說:“什麼亂七八糟的中國邏輯,你打孩子是為了對我的尊重?

  這個現象的產生有兩個原因。首先,中國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習慣性的認為孩子是屬於父母的,父母有權力管教自己的兒女,“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好人”,所以在孩子犯錯且不認錯的情況下,一般會用打罵的方式教訓小孩。而西方國家崇尚民主、人人平等,即使是父母和子女,也都是獨立平等的個體,不論事出什麼原因,都不能打孩子。這是約翰和許大同不能相互理解的第一個原因。第二,約翰怎麼也想不通許大同打孩子是因為要給自己面子。而這是中國人長期以來的面子思想和重朋友的表現。

  他們的另一個矛盾,許大同請約翰當他的律師,他說約翰知道他有多愛丹尼斯,而且是最好的律師,又是他最好的朋友。約翰很猶豫,說家庭法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領域,要求許大同最好延遲聽審,好找個真正懂家庭法的律師,但是經過許大同的勸說他還是答應了許大同。在聽證會上,約翰本來在為許大同說好話,但是看到對方提供的有丹尼斯背部傷痕的照片時,就生氣的問許大同:“你怎麼能這麼對待你的兒子?”許大同解釋這是一種中醫療法。約翰不能理解,認為這個如果都算作治療,不知道什麼才算是虐待兒童。

  這跟上一個關於朋友的原因是有聯絡的,中國人重視朋友,這在古代就是有根據可循的,“士為知己者死”,大同之所以沒有找家庭法的律師而尋求約翰的幫助,是因為他相信約翰作為他的朋友會盡全力的幫他,即使約翰只是一個版權法律師。而西方的個人主義更為突出,並且相信證據,什麼都需要證據,證據是高於人情的,所以當對方拿出了丹尼斯背部的照片時,約翰選擇不再辯護。

  還有一個突出的矛盾,在第一次聽審會法官問許大同是不是他對丹尼斯刮痧,他為了掩護他爸爸撒謊說是他做的。但是後來許大同的父親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找到約翰,用圖畫告訴約翰,給丹尼斯刮痧的是他而不是許大同。約翰問簡寧許大同為什麼不告訴法官而要自己承擔呢?簡寧說:“因為他是中國人。”

  這雖然不是許大同和約翰的正面衝突,但是卻體現了中西文化的另一個顯著的差異,就是對待父母的方面。在中國人的心裡,“百事孝為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根深蒂固,我們認為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那麼他也不會真心的對其他人好。許大同要給爸爸辦綠卡,所以這個時候一定不能有任何閃失,他替爸爸擔下了責罰,寧願自己受苦也要瞞著父親,不讓父親擔心,這是一箇中國人對孝的詮釋。也就是那句“因為他是中國人”的含義。而在西方,老人和兒女也是平等自由的個體,兒女成年後一般不會跟父母一起住,父母就算年邁也不會要求必須跟子女住在一起。而為了父母在聽證會上撒謊也是違法的,法律就是法律,即使再大的人情也無法撼動。

  許大同和約翰鮮明的代表了兩種文化,他們的衝突絕對不是個人的,而是中西方文化在融合中不可避免的。

  第二對大的矛盾是許大同和兒童福利局為代表的一群人的矛盾。

  丹尼斯由於摔到了頭被送進醫院,醫生在檢查時發現了他背上的傷痕而通知了兒童福利局。兒童福利局認為孩子長期受體罰和忽視,應該由州兒童寄養中心監護,並將許大同告上了法庭。他們主要有兩次交鋒與矛盾:

  第一,兒童福利局認為孩子長期生活在危險的環境中,證據就是丹尼斯背上的傷痕。這一點引出了電影的主線:刮痧。照片一出,連約翰都相信許大同在虐待孩子。許大同向法官解釋刮痧是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可以治療各種疾病,幾千年來中醫認為人有七經八脈等等,但是這樣的解說外國人無法理解。

  前面也提到證據在西方社會的重要性,許大同並沒有舉出“經”和“氣”的科學依據,“刮痧”在美國的法律中也是不被承認的,唐人街的中醫更沒有人願意出來作證,所以法官不相信許大同也是情有可原的。

  第二,第二次聽證會上兒童福利局傳一個護士,護士證明在丹尼斯要出生的時候許大同並不在場,當時簡寧羊水破了,胎位不正,需要進行緊急剖腹產。護士傳呼他,但是許大同在開會,說要保住妻子,不管孩子。護士便認為許大同的會比孩子更重要,一點不在乎孩子的生命,不給孩子出生的機會,甚至怒吼:“你們這些東方人真野蠻。”這可以算做是電影的又一個點題之筆。   關於這一矛盾的原因,許大同用中國的一句諺語說“留得青山在,哪怕沒柴燒”告訴他們“那是人之常情”,在中國人的心中,孩子的生命是父母給予的,只要妻子活著,他們還會有孩子的。而西方注重人權,無論怎麼樣都不能輕易的扼殺一個生命。這又是一個無法避免的差異。

  電影中所展現的文化差異不止這些,這些矛盾還產生許多其他的後果,比如大同的父親被迫離開了美國,即使他很想與兒子生活在一起,但是他說的一句:“那的人至少講的都是中國話”,道盡了文化衝突給人帶來的不適應。為了能將 丹尼斯接回家,許大同和簡寧選擇分居。丹尼斯住在福利院以為爸爸媽媽不要他了,這些都是跨文化交際帶來的。

  對漢語國際教育的影響與啟示

  正是因為在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有這麼多的差異和由此帶來的衝突,我們在進行語言教學的時候才需要特別注意。

  第一,加強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文化教學。

  我們常常會在一些外國人口中聽到帶有地方方言的普通話,這樣乍一聽來覺得他們學習得非常地道,但是細細想來卻會發現很多問題。比如說,他們可能會在不該用的地方用了,或者掌握不了其中的褒貶,以至於讓聽的中國人啼笑皆非。這就是沒有體悟到真正的文化含義的後果。文化教學近幾年被提到了很高的位置,特別是那些與語言息息相關的文化內容更是教學中的重點。我們需要遵循有針對性的原則,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文化教學。

  第二,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積極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跨文化交際學是一門新興學科,該學科介紹了很多語言與文化的關係,可以讓學生充分了解自己的文化與其他文化的異同之處,旨在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與交際能力。而且在未來國際化的社會競爭中,只會那種語言的寫法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要能說能交際,這樣才能成為國際化的人才。為什麼說要學生大力培養自己的跨文化意識呢?因為語言、思維、文化三者都是聯絡在一起的,息息相關的。雖然說思維模式是一個人從小就形成的,很多人也認為思維模式很難改變,但是留學生若能首先嚐試著以漢語思維來思考,或許阻礙也就能小很多。例如,在西方文化中,“老”字是非常忌諱的,因為這個字容易使人聯想到“遲鈍”、“生病”、“頑固不化”等不好的意思。但是在中國卻正好相反,中華民族講究長幼有序、尊卑有別,“老”一般是用來尊稱有地位的人,例如“老前輩”、“元老”等等。又比如說在隱私方面,中外文化差距巨大,中國的大多數人在朋友家人之間隱私是很少的,朋友見面經常談論的就是工資、子女之類的事,並且這樣做也顯示你交朋友是誠心誠意的。但是在西方人看來這些東西純屬個人隱私,若是被直接問到了這些問題,就會使場面非常尷尬。所以,不論是留學生還是在自己母語國學漢語的學生都應該培養起中國文化思維模式,用另一種思維模式學那個國家語言是很有好處的,這樣能使自己對漢語與其母語之間的文化差異產生敏銳性和處理的正確性,減少母語的負遷移。

  雖然文化差異無法完全消除,就像許大同和簡寧意識到他們始終有著中國人的性格,於是開始教丹尼斯說中文一樣。而且這些差異如不努力克服還會持續較長的時間,但是在人們不斷的努力和趨同中它會慢慢減少,存有文化衝突的人會逐漸理解對方的想法。影片中也無時無刻不灌注著這種思想,比如許大同的父親在北京買了幾本刮痧的書寄給他們,還託人去複製關於刮痧的資料片,希望對問題的解決有幫助。兒童福利局的工作人員也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做對了。影片的最後約翰去體驗了刮痧,理解了許大同說的話,並找到兒童福利局的工作人員解除了誤會,法官也取消了禁令。

  許大同的名字裡也包含著中國古代儒家“天下歸一”、“天下大同”、“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思想,這也是這部影片的精神核心,只要人們不斷的努力,永遠用一種跨文化交際的思路來看待和理解異文化,那麼,我們終將擁有一個永遠和諧的世界。同樣的,漢語國際教育是一門蓬勃發展的學科,如果我們在教學中時刻保持高度的文化敏銳性,注意將有差異的文化內容講解給學生,並有意識的培養他們的跨文化交際意識,那麼,國際漢語教育也會越來越順暢、成功。

  參考文獻

  [1]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2]肖仕瓊.從霍夫斯塔德的文化價值觀看電影《刮痧》的中美文化差異[J].綏化學院學報,2009***6***.

  [3]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較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4]梁漱溟.東方文化及其哲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5]劉.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簡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2.

  [6]張鵬蓉,趙俠.難以消除的紫痕―電影《刮痧》折射的東西方文化差異探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

  [7]周淑萍,賈曉青.跨文化交際視角下語境文化的固性演繹[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09***12***.

有關推薦:
1.淺談家庭教育論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