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幼兒教育論文

  中國現代幼兒教育的發展走著一條不斷尋求和探索將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的優秀遺產與世界各國和各民族幼兒教育先進的科學的成果逐步融合的道路。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中國傳統文化與幼兒教育》

  [摘要]中國現代幼兒教育的發展走著一條不斷尋求和探索將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的優秀遺產與世界各國和各民族幼兒教育先進的科學的成果逐步融合的道路。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基本內容是倫理道德規範和生活常規的基礎訓練,主要原則和方法有“蒙以養正”“早喻教”“嚴慈相濟,教愛相輔”“順其性情,激發興趣”“量資循序,隨其分限所及”“保教並重”。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幼兒教育;中國現代幼兒教育;幼兒教育;家庭教育

  中國現代幼兒教育是在19世紀中葉後逐步從西方引進的。西方幼兒教育是在義大利文藝復興、英國工業革命、德國宗教改革和法國大革命的歷史條件下,伴隨著資本主義文明的興起而發展的。

  中國引進西方幼兒教育,實質上是引進西方資本主義文明條件下形成的幼兒教育。中國之所以引進西方資本主義幼兒教育,一方面是由於外國歹U強的侵入,包括經濟掠奪和文化滲透,從這個意義上說,這種引進對中國而言是被動的;另一方面也是由於西方資本主義幼兒教育比中國傳統幼兒教育更先進、更科學,引進西方資本主義幼兒教育可以糾正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的弊病,從這個意義上說,這種引進對中國而言是主動的,反映了中國人“睜開眼睛看世界”的覺醒和“向西方尋求真理”的胸懷和願望。

  歷史反覆證明,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必須不斷引進和吸收世界各個國家和民族的先進文明成果,閉關自守必然落後。但是,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引進和吸收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明成果,必然要立足於本國和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努力實現本土文化與世界先進文化的有機融合,創造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而又極富民族特色的新文明成果,否則就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中國幼兒教育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客觀規律。

  中國現代幼兒教育的發展,走著一條不斷尋求和探索將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的優秀遺產與世界各國和各民族幼兒教育先進的科學的成果逐步融合的道路。為了更好地推進和實現這種融合,除了更全面、更充分地瞭解和吸收世界各國及各民族幼兒教育的先進成果之外,必須更深入、更準確地研究和認識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的歷史遺產。

  中國傳統幼兒教育是在中國傳統社會和傳統文化中形成和發展的。中國傳統社會有三大支柱。經濟上以傳統農業為主,傳統社會的農業是土地私有,以家庭為單位個體經營、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商品交換不發達,科學技術含量較低。政治體制和社會結構是中央集權,皇權至上,等級分明,血緣紐帶緊密,以家族、家庭為社會基本細胞。思想文化和意識形態以儒家學說為主體,強調倫理本位,以德治國,忠孝為本。中國傳統社會的三大支柱,特別是以儒家學說為主體的思想文化和意識形態,構成了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的社會基礎和文化背景,決定著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內容、組織形式和實施原則。

  ***一***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的基本形式:家庭教育

  家庭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是由中國傳統社會的二大支柱決定的。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家”和“國”是合二為一的,“家”是“國”的縮影,“國”是“家”的放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成為中國傳統教育的固定邏輯。家庭的興衰與國家的命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家庭的興衰主要靠子子孫孫代代相繼,家庭教育好壞極大地影響甚至決定著這個家庭的興衰。因此,家庭教育受到高度重視。幼兒教育是個人成長的基礎,家庭教育也就必然成為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的基本形式。

  在幼兒家庭教育中,母親扮演著重要角色。中國歷史上流傳著許多母親教子成才的故事,相夫教子也成為中國古代婦女的典型形象。如:孟母教子,“子不學,斷機杼”和“孟母三遷”;歐陽修少時家貧,不能上學讀書,其母便親自教他識字,無錢買紙筆,便用木棍在沙地上寫、畫。

  中國古代不少教育家論述了家庭對幼兒所具有的特殊優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顏之推認為:“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謔,則師友之誡,不如付婢之指揮;止凡人之鬥鬩,則堯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誨諭。”幼兒自出生就在父母身邊成長,與父母長時間相處,有很深厚的感情,父母對幼年子女的教育容易奏效,孩子天然地願意聽從親人的教誨,因此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可以發揮比教師和任何聖賢更有效的作用。當然,對此也有不同的認識,認為父子之間,親情深厚,子女有過,父母呵責,易傷害親情,易造成關係疏遠,教育效果反而不佳。同時,父母與子女感情深厚,沉於溺愛,不易發現子女的過失,貽誤教育最佳時機。所以,有人主張“易子而教”,“父子至親,相責離恩,易子而教,相成以仁,教之義也”***《古經解鉤沉》***,提倡“君子之教,不私其子”,追求“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世界”。

  ***二***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的基本內容:倫理道德規範和生活常規的基礎訓練

  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安身立命、子傳父業、光宗耀祖。傳統幼兒教育的基本內容是以倫理道德規範的初步訓練、待人接物、為人處事、灑掃應對等日常生活的常規訓練為主,輔以簡單的文化知識學習,為人學作準備,為長大成人打基礎。

  《禮記・內則》記載了―――種比較完整的幼兒教育內容安排。“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六年,教之數與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門戶。及即席飲食,必後長者,始教之讓。九年,教之數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學書計。”這是一種宮廷內幼兒教育內容的安排,對民間有廣泛的影響。

  明代醫師萬全在《育嬰家祕・鞠養以慎其疾》中,按幼兒發育階段提供一個保教結合的育嬰計劃。“小兒能言,必教之以正言,如鄙俚之言,勿語也。能食,則教以恭敬,如褻慢之習,勿作也。能坐、能行,則扶持之,勿使傾跌也。宗族鄉黨之人,則教以親疏、尊卑、長幼之分,勿使諜熳也。言語問答,教以誠實,勿使欺妄也。賓客,教以拜揖、迎送,勿使推避而也。衣服器用、五穀六畜之類,遇物則教之,使其知之也。或教以數目,或教以方隅,或教以歲月、時月之類。如此,則不但無疾,而知識亦早也。”

  中國古籍中儲存著多種“幼儀”“童子禮”之類的文獻。總的精神是教幼兒守禮,坐、立、行、跪、拜、起居、飲食等都有明確而具體的規範。例如:坐應齊腳,斂手,定身端坐,不得靠椅背、伸腿、翹腿、支頤***手托腮***,欠伸及廣佔坐席;站立時應垂手正身,雙足相併;不得挑食、撒飯剩飯,不得說話,左頤右盼,手足亂動,發聲嚼啜,等等。

  尊老敬長是幼兒道德教育的重點。朱熹在《童蒙須知》中提到:“若父母長上有所喚召,必當疾走面前,不可舒緩。”至長輩面前,“立必正方,不傾聽”***不能側著身、歪著頭***。長輩有所教誨,必須低頭聽受,不可妄發議論。回答長輩問話時,要站立,語言要詳緩,不可打斷長輩的話,聲音不過大或嬉笑不肅,更不得頂嘴抗辯。

  培養幼兒分辨善惡是非、端正志向、向善背惡、行善積德,倍受重視。東漢學者王充曾說:“子初生意於善,終以善;初生意於惡,終以惡。”南宋呂祖謙在《少儀外傳》中說:“幼學之士,先要分別人品之上下,何者是聖賢所為之事,何者是下愚所為之事。向善背惡,去彼取此,此幼學所當先也。”所以,必須自幼“教告率勉,使之為善”***王充:《論衡・率性》***。

  在幼兒品德教育中特別強調培養誠實、禮讓的美德。萬全在{育嬰家祕》中提出對兒童“言語問答,教以誠實,勿使欺妄”。東漢孔融四歲讓梨;南北朝時傅亮四歲時能解衣與人;徐湛幼時與弟弟共坐牛車,車壞傾倒,徐湛讓先救弟弟脫離危險。這些故事都成為歷代幼兒教育的生動教材。

  重視培養勤勞節儉、整潔有序的生活習慣也成為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批評“貴遊子弟,多無學術”,卻“無不薰衣剃面,傅粉施朱,駕長簷車,跟高齒屐,坐棋子方褥,憑斑絲隱囊,列器玩於左右,從容出入,望若神仙”。朱熹在《童蒙須知》中提出:“大抵為人,先要身體端整,自冠巾、衣服、鞋襪,皆須收拾愛護,常令清淨整齊”,“飲食照管,勿令汙壞,行路看顧,勿令泥漬”,並進一步要求“當灑掃居處之地,拂拭几案,常令潔淨”。清代的《朱柏廬先生冶家格言》***俗稱《朱子冶家格言》***流傳甚廣,不少嘉言名句從生活起居,為人處世入手,通過正反對比,教育子女勤勞節儉、正直、謹慎,成為許多人***特別是士大夫***治家教子的典範。

  不可否定,中國傳統幼兒教育內容中也充斥著許多消極、頹廢、沒落的東西,如:宣言“聽天由命,安分守己”,強調“男女有別,重男輕女,男尊女卑”,“三綱五常”,“三從四德”,教人“愚忠愚孝”等封建意識。

  ***三***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的主要原則和方法

  中國古代在長期的幼兒教育實踐中,總結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摸索出許多幼兒成長和教育的規律,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原則和方法。

  1.蒙以養正

  《易經》稱:“蒙以養正,乃聖功也。”意思是要以正當、正確、正面的內容和方法教育蒙童,儘量減少以至杜絕後天或外界的不良影響,保證幼兒健康成長。這是儒家學者一貫堅持的原則,也成為古代幼兒教育的根本指導思想。明朝丘溶在《大學衍義補》中指出:“古人為教,方其子在胞胎之中,已謹其所感。及其子在孩提之日,尤謹其所示。稟之於初者,純全而無偽;養之於幼者,端正而無邪。所見必正事,所聞必正聲,所視必正色,所言必正理。非但男有教,而女亦有教。非但養其心,而又養其身。古之人家,其豫於教育如此。是以他日出而就教於學校,服役於官府,執事於朝廷,無所往而不可。”呂祖謙曾就此作了進―步解釋。他認為,“教小兒當以正”,因為幼兒分析、辨別能力低,又喜歡模仿,所以接觸到的入以身作則,躬行正道,可以有效地發揮教育作用,否則就容易受壞的影響。清代陸世儀在《思辯錄》中也稱:“教子須好似一身率先。每見人家子弟,父母未嘗著意督率,而規模動定,性情好尚,輒酷肖其父,皆身教為之也。”堅持正面教育,為幼兒成長創造良好環境,教育者包括父母在內都應以身作則,成為為人處事的楷模,實現“蒙以養正”。

  2.早喻教

  提倡幼兒早期教育的思想淵源出自儒家“正本”“臣始”的哲學觀。《大戴禮記・保傅》中引《易經》稱:“正其本,萬物理。失主亳釐,差之千里。”朱熹也認為,“子之初生,不可不慎:”《大學衍義補・家鄉之禮上》指出:“人之初生,童孺之時,元氣未漓,天真未散,善性未斫,情竇未開。當此時而開導之,則順而易;過此日、十而防閒之,則逆而難。”流傳極早的俗諺“教婦初來,教兒嬰孩”講述的同樣是這個道理。朱熹強調,“幼稚之時,使其習與智長,化與心成”,必能“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顏之推也曾指出:“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以後,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中國古代流傳著許多“幼慧”“少成”的典型,被人們稱之為“神童”,為人所羨慕,也導致長期存在著盲目追求幼兒教育愈早愈好,學的東西愈多愈難愈好的偏向。這樣做不僅未必使幼兒成才,反而摧殘幼兒的身心健康,這是值得後人警惕的。其實,中國很早就有人懷疑或不贊成過早施教。《世說新語・夙惠》載一古諺稱:“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宋代王安石寫《傷仲永》一文,講到他家鄉有一個五歲能作詩的“神童”方仲永,名噪一時,其父帶他四處炫耀,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與同齡人的差距越來越小,至成人,與常入無異,“泯然眾人矣”。由此可見,提倡早期教育還應持科學的態度。

  3嚴慈相濟,教愛相輔

  慈愛幼兒是人之天性。宋代袁採在《袁氏世範》中作了分析:“父母於其子嬰孺之時,愛念尤厚,撫育無所不至。蓋由氣血初分,相去未遠,而嬰孺之聲音笑貌,自能取愛於人。亦造物者設為自然之理,使之生生不窮,雖飛有微物亦然。”出於“養兒防老”的期望,更有“望子成龍”的企盼,自然對子女慈愛有加,導致對子女的過分溺愛,反而對幼兒成長極為不利。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指出:“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反獎,應呵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驕慢已習,方複製之。捶撻至死而無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於成長,終為敗德。”他主張:“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及數歲,可省笞罰。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古有諺語“嚴家無悍虜,慈母有敗子”。袁採也說“慈父固多敗子”,在《韓非子・兒說》中有段話頗有哲理:“慈母之於弱子也,愛不可為前。然而弱子有僻行,使之隨師。有惡病,使之事醫。不隨師則陷於刑,不事醫則歸於死。”這些主張對於我們理解嚴慈相濟,教愛相輔,會有很大幫助。

  4.順其性情,激發興趣

  在中國傳統幼兒教育中,有不少教育家深刻認識到,必須適應幼兒的身心特點,順其性情,反對束縛、壓制幼兒個性。王陽明指出:“近世之訓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讀課仿,責其檢束,而不知導之以禮;求其聰明,而不知養之以善。鞭撻繩縛,待若拘囚。”採用違天性、逆性情的做法,“蓋驅之於惡,而求其為善”,結果是與教育者主觀願望相反,“偷薄庸劣,日趨下流”。他認為,幼兒教育最有效的方式是“誘之以詩歌”。“凡誘之詩歌者,非但發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洩其跳號呼嘯於詠歌,宣其幽抑結滯於音節也。導之以禮者,非但肅其威儀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讓,而動盪其血脈,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諷文讀書者,非但開其智覺而已”。他強調幼兒教育必須使幼兒“趨向鼓舞”,“心中喜悅”。詩歌、故事、舞蹈、遊戲、旅行是幼兒教育的最好形式。明朝呂德勝編《小兒語》“使童子樂聞而易曉”,清朝陸世儀強調“因其歌舞而之以禮樂”,是“因其勢而利導之”。林之望在《養蒙全鑑序》中說:“以童子之典教童子”,不僅“易記”,而且“易生其感發之心”,以產生共鳴,興趣盎然。王筠還提出,為了維護幼兒學習興趣,應有勞有逸,注意調節。“小兒無常精神,必須使有空閒。”崔學古在《幼訓》中也主張要使幼兒“優而遊之,使自得也”。

  5.量資循序,隨其分限所及

  幼兒教育必須適應兒童的身心特點,同時必須遵循學習內容自身的客觀規律。量資循序,隨其分限所及,正是這一客觀規律的體現。孔子講“欲速則不達”,孟子早就批評過“揠苗助長”的愚蠢做法。朱熹指出:“教小兒,只說個義理大概,隻眼前事。或以灑掃、應對之類作段子,亦可。”唐彪在《教女遺規》中指出:“子弟幼時,當教之以禮。禮不在精微,止在粗淺。”王筠在《教童子法》中指出:“學字亦不可早。小兒手小骨弱,難教以拔蹬法,八九歲不晚。”崔學古在《幼訓》中專寫“量資循序”一節,指出:“為師父者,不量子弟之資稟,不顧學向之生熟,而惟欲速以求成。不知功夫有序,何可一旦助長?故昔謂教子弟不必躐等,當知循序;不必性急於一時,而在操功於悠久。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毫不放空,亦不逼迫。優而遊之,使自得之。自然慧性日開,生機日活。”王陽明對此更有精闢的論述。他說:“與人論學,亦須隨人分限所及。如樹有這些萌芽,只把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長,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隨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盡要傾上,便侵壞他了。”“凡授書,不在徒多,但貴精熟,量其資稟,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餘,則無厭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這是值得重視的。

  6.保教並重

  在幼兒教育中,開發心智固然重要,而身體健康尤為重要。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積累了許多嬰幼兒保健的經驗。

  ①戒飽暖。父母往往擔心子女餓著、凍著,這本是人之常情,但做得過分了,反而有礙孩子健康。元代張從政在《儒門事親》中批評一些人養育幼子,盛夏之時,還用棉襖兜肚,天稍轉冷,即將幼子封閉於密室,生起爐子燒熱炕,惟恐寒氣襲人;飲食則不管孩子腸胃,一聽啼哭即餵乳,使之腸滿肚圓。他認為“此二者乃百病之源也。”古人歷來強調“撫育子女,切戒飽暖”,“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飢和寒”。唐彪在《教女遺規》中說:“乳飲須有節,日不過三次,夜惟雞將鳴,飲一次。衣用稀布,寧薄勿厚。”另外,過飽過暖還容易使兒童從小滋長奢侈之心,不利成長。

  ②節嗜食。幼兒常有偏食、嗜食的習慣,這對孩子健康發育極為不利。徐春甫在《古今醫統・嬰幼論》中指出:“大抵愛子之偏,無出於母所嗜之食任其飽,足以致所傷。”元代朱震享在《格致餘論・慈幼論》中主張幼兒飲食以清淡為宜。他認為,兒童“血氣俱盛,食物易消,故食無時。然腸胃尚脆而窄,若稠粘乾硬,酸鹹甜辣,一切魚肉、木果、溼面、燒炙、煨炒,但是發熱難化之物,皆宜禁絕,只與幹柿、熟菜、白粥,非惟無病,且不縱口,可以養德。此外,生慄味鹹,幹柿性涼,可以為養陰之助。然慄大補、柿大澀,俱為難化,亦宜少與”。這些有關控制飲食的主張,不只是出於幼兒健康的考慮,而是試圖藉此來培養孩子清心寡慾的生活習慣,從而達到涵養道德的目的。不過,應當提出,這裡所說限制兒童食用和鼓勵兒童食用的食品,未必科學,必須用現代幼兒營養學加以驗證。

  ③任啼哭。啼哭是嬰幼兒表達感情和需要的主要方式之一。張從政在《儒門事親》中指出:“夫小兒初生,別無伎倆,惟善號泣為強。”父母疼愛子女,一見孩子啼哭不止,便大為不忍,百般撫慰,以致無不滿足其要求,久而久之,啼哭就成為孩子要挾、制服父母的有效手段。古人強調不要因幼兒啼哭而滿足其無理要求,這成為一條重要教育原則。古人認為啼哭不僅對兒童無害,而且還有利於健康。啼哭可以清火洩熱,是中醫的傳統觀點。張從政說:“號哭者,乃小兒所以洩氣之熱也。”唐彪在《教女遺訓》中指出:“小兒初生,勿勤抱持,裹而置之,任其啼哭可也。”當然也應注意,嬰幼兒啼哭不止,可能是身體不適,父母宜細細觀察。

  ④絕驚擾。避免用外界異物、怪聲驚嚇兒童。萬全《育嬰家祕》中說:“小兒神氣衰弱,忽見非常之物,忽見未識之人;或聞雞鳴犬吠,或間牛馬禽獸,嬉戲驚嚇;或聞人之叫呼,雷霆、銳爆之聲,未有不驚動者,皆成客忤驚癇之病。”萬全認為,“凡小兒嬉戲,不可妄指他物作蟲、作蛇。小兒啼哭,不可令裝扮欺詐,以止其啼,使神志昏亂。”徐春甫在《古今醫統・嬰幼論》中強調,不要猛然將小兒高舉或放倒,這時小兒表面雖在強笑,內心則受到驚駭,會造成今後不良性格,乃至釀成疾患。這些多為經驗之談,有無科學根據,也當認真驗證。

  ⑤避險物。幼兒生性好動,富有好奇心,不知識別和躲避險物、險情。因此,在幼兒生活環境中要儘可能消除危險因素,避免傷害事故發生,至關重要。《小兒語》中強調幼兒忌諱接近“水火剪刀,高下跌磕”。萬全在《育嬰家祕》中也指出,“小兒玩弄嬉戲,常在目前之物,不可去之。但勿使之弄刀劍、銜銅錢、近水火、見鬼神耳。”這些經驗和善意提醒確有價值。

  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留下了許多寶貴的遺產。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經驗和遺產中也充滿消極的、陳腐的、不科學的內容。隨著中國傳統社會的衰落,中國傳統文化的缺陷也日益顯露,中國傳統幼兒教育的弊端也更加突出。我們極有必要認真加以清理,精心地進行研究分析,以現代幼兒教育的現實需要和未來發展為出發點,繼承和弘揚傳統幼兒教育的優秀遺產,清除和防止腐朽的歷史糟粕氾濫,使中國現代幼兒教育更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更健康、更有生氣地向前發展。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