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發展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從來是和經濟建設緊密相連的,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經濟的發展不能不影響職業教育的發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職業教育的發展》

  摘要:本文闡述了職業教育與經濟建設的關係和在科教興國中的地位,指出了目前職業教育 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發展職業教育的方法措施。

  關鍵詞:職業教育;地位作用;存在問題;方法措施

  Abstract: We describe the position of occupation education and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revitalizing the nation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point out the present problems of occupation education, and propose the measures to solving problems, developing occupation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 occupation education; status; problems;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職業教育從來是和經濟建設緊密相連的,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經濟的發展不能不影響職業教育的發展。當前在思考中等專業學校的改革時,必須對已出現的新情況有充分的認識;科教興國戰略已逐步深入人心,提高受教育程度已成為人們的共識。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擇業的自由度,收入的豐厚程度,都和受教育的程度密切相關。努力擴大教育能力,不僅可以滿足日益高漲的教育需求,而且能緩解就業壓力,拉動經濟增長,提高未來勞動者素質和職業技能,確保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歷史時期,經濟發展正面臨著社會勞動力就業需要加強技能培訓,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需要培養更多高階技工這倆個大的變化,這正為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戰略機遇。但在我國的許多地方,特別是在不發達地區的中小城市 中職學校辦學條件還不能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的要求。有待加強。

  1.中等職業學校存在的問題:

  1.1教學設施依然薄弱,教學裝置不足,不能適應現代職教小班化、實訓化的要求。

  1.2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實踐能力不強,教學理念落後,雙師型教師極少,嚴重製約了職教的發展。

  1.3管理模式不符合現代職教的要求,許多職教教學和管理仍沿用普教的模式。講書本理論多,實訓操作少。

  如此種種都嚴重影響了職業教育的發展。

  2.提高職教水平的方法措施:

  2.1面向城鎮發展,尋求專業建設新的落腳點

  在學校專業的建設中應當十分注意城鎮的發展,思索如何為城鎮的發展做出貢獻。我們應當認真開展調研,設定那些城鎮建設和產業發展所需的專業,切實為城鎮和鄉鎮企業的發展服務,積極探索為農業和農村工作服務的路子。在開設新專業時,除注意到向企業和事業單位輸送畢業生外,還應儘量考慮設定學生畢業後可以個體從業、獨自創業的專業。這樣做,既符合國家政策,有易於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

  2.2深化教學改革,為與高等職業教育相溝通創造條件。要加大對教學改革的指導力度,明確辦學方向,突出專業特色,進一步調整和規範專業設定,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新路子。

  這就要求我們在專業設定上,要根據地方經濟建設對實用型人才的需求及時進行調整。及時發現潛在的人才需求,適時開辦相應的新專業,形成適應社會需求的優勢專業。教學內容要以培養一線人才的崗位技能為中心,充分體現培養目標,按照理論與實踐相互滲透的原則,文化課以夠用、適用為度,強化專業技能、實行彈性學制。即與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出發點,組織行業管理專家,技術專家積極構建新的課程目標、修改相關方案,改革教學模式、迴歸職業教育的本質。

  2.3以就業為導向,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突出執教特色。一定要轉變辦學理念,緊跟社會需求,強化技能訓練,就業是反映辦學方向和教學質量的風向標,職業學校要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面向社會,面向市場辦學,在研究市場中,尋找適合自身發展的著力點,增加時間,增強動手能力,使學生提高專業技能,尋求職業學校學生就業的多渠道合作方式。學校要根據市場來安排課程,並由此來加強實踐環節的教育。一方面加強實踐教學的管理,尤其是積極發展雙師型教師隊伍,要讓他們從思想上將這一教學環節上升到一個高度,重視起來;另一方面改善實踐場所,增加實踐器材,充分利用現有的裝置,讓每一臺裝置運轉起來,真正做到教學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2.4要重視創業教育的方式方法。在職業學校的職業指導中,強化創業教育,既具有現實意義,也具有深遠意義,創業不能只停留在書本上,要多創造實踐體驗和實踐活動的機會,包括模擬職業環境實踐、專業學習社會調查與社會實踐等多種方式。通過開展職業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獲得職業體驗。學生能夠切身感受職業工作環境及所面臨的各種實際問題,真實瞭解職業的性質及職業活動中的人際關係。"知識為基礎,能力為本位"是職業學院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職業指導不應該是空洞的說教,而應以能力的形成為主線組織豐富多彩,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充分體現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5職業教育要保持連續性職業學校的職業教育應建立以合理的知識和能力結構為基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真實的職業環境為背景,以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為中心的學生職業輔導體系,並付出時間。總結不同職業學校職業生涯教育的內容,職業指導從學生一進校就應抓起。一年級"擇業指導"教育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應放在"學生今後就業情況以及所學專業在社會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上,重點放在"未來社會和職業發展對學生的素質要求"、“全面認識自己和社會的問題上”。使學生了解本專業對應的職業群有關的職業資格,通曉科技進步對本專業對應職業群及相關職業群的影響以及這些職業群的演變趨勢;使學生明確,現行的職業資格標準是職業崗位的現實需求,職業會對科技進步而演變,職業資格標準也會不斷調整"創業指導"。"創業"是開創新的事業,為社會創造財富,為個人開闢新的生活道路的社會活動。把"創業"作為職業指導課程的內容,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學生在激烈的市場經濟大潮中求生存、求發展的必經之路。

  現代社會和市場的競爭日益劇烈,學生要靠自己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謀取職業。然而,由於當前我們的學生大部分從小收到磨練的機會較少,不願、不敢、也不去創業,對今後就業,更多的是想得到父母、親戚,學校的幫助,缺乏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因此在二年級進行創業教育十分必要。起終點要放在學生創業意識的樹立、創業品質的培養、創業知識的學習、創業能力的形成上。"創業指導"課的主要內容,應以"創業"教育為中心對學生進行必要的禮儀教育、人際關係教育、挫折教育。創業教育包括創業的意義、創業的基本素質要求、創業的心理障礙及克服、創業的方法和途徑、創業小型企業的基本條件和步驟的"就業指導"。職業指導課程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學生就業,而學生要實現就業,除了要掌握必要的專業專業知識之外,還必須有一個明確的擇業觀念懂得求職就業的有關知識和技能。因此,"就業指導"課主要內容應以就業為目標,以求職知識和技巧為手段,以調整就業心態為主線,使學生充分認識當前我國的就業形勢,轉變落後的就業觀念,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理想與現實、主動與被動的關係,掌握求職就業的一些基本知識和技能、自謀職業的方法和途徑,在摸清當地經濟特點和就業市場的情況下,根據自己的實際做出職業決策,儘快的適應社會,轉變角色,找到自己的職業位置。

  總之,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方面。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加快職業教育發展,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開創社會主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重大舉措;也是把我國巨大的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提升我國綜合國力,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