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文明禮貌教育論文

  面對剛接觸社會的孩子,應當從小就教育他們講文明、懂禮貌。家長們對孩子的寵愛都變成了溺愛;往往忽視了對孩子的文明禮貌的培養和教育。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小班幼兒文明禮貌的培養》

  摘 要:俗話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面對剛接觸社會的孩子,應當從小就教育他們講文明、懂禮貌。家長們對孩子的寵愛都變成了溺愛;往往忽視了對孩子的文明禮貌的培養。

  關鍵詞:文明禮貌 習慣 多種方法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1-0261-01

  現在的社會獨生子女越來越多,一家一個寶,家長們對孩子的寵愛都變成了溺愛;家長們都想把最好的留給孩子,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往往忽視了對孩子的文明禮貌的培養。例:孩子對待長輩沒大沒小,不願意叫長輩等。

  俗話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面對剛接觸社會的孩子,應當從小就教育他們講文明、懂禮貌。許多人都感嘆:一代不如一代了,從小班幼兒剛入園的情況明顯可以看出家長投射到孩子們身上寵愛的影子。為此,針對班上孩子們各種不禮貌的行為,筆者採取了一定的措施和方法。

  1 入園開始,體驗感知文明禮貌

  每天早晨,我和搭班老師阿姨主動問早,以十分的精神面貌熱情地接待孩子:“寶寶,早上好!”並關心的與他們交流,如:“寶寶,你在家裡有沒有什麼好玩的事情想和老師說說呀?”、“謝謝寶寶願意和老師分享”等言語來掃除幼兒對陌生老師的恐懼心理。久而久之,孩子們熟悉了,漸漸地就會在我的引導下,向老師、小朋友問早。在日常生活中,我不會錯過任何一個機會,觀察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表現,抓住每個教育契機。有次隔壁班級的老師向我借小動物的卡片,她有禮貌的說道:“朱老師,請你借一下動物卡片給我好嗎?”我熱情的回答:“好的,給你。”隔壁老師伸出雙手接過卡片,說:“謝謝,小朋友們再見!”幼兒這時候很自然的伸出小手向隔壁的老師搖手說再見。通過教師與幼兒的互動,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讓幼兒在潛移默化的情境中體驗並感知文明禮貌。

  2 根據實際,採用多種教育方法

  2.1遊戲法

  教育學家杜威認為:“遊戲有其巨大的教育價值。兒童首先是由遊戲來認識世界的。”遊戲前,強調使用禮貌用語的重要性,通過情境表演讓幼兒也逐步養成了說“歡迎光臨”、“請問您需要買點什麼?”、“請坐”、“請稍等”、“再見”、“歡迎下次光臨”等禮貌用語。如開展娃娃家遊戲時,小亦提著滿滿一籃筐的水果去做客,只見他急匆匆的大聲的敲門,結果小門被敲歪了。娃娃家主人急忙跑過來告訴我,並表示不願意小亦再去做客了,這時候的小亦急壞了,於是,我也以小客人的身份參與進來,鼓動小亦快給主人道歉,小亦含著眼淚說:“對不起,下次我輕輕敲門。”小主人說:“沒關係,我們還是好朋友。”我在遊戲後的講評中讓其他幼兒交流小亦的做法對不對,最後小主人為什麼會原諒他,在幼兒的討論中,讓他們知道敲門要輕,懂得禮貌做客,讓幼兒在角色扮演中加深對禮貌用語的理解。

  2.2故事法

  對小班的幼兒來說,帶有情景式的語言活動更加受小朋友的歡迎。如故事《寶寶有禮貌》中,運用多媒體的輔助,加上老師的啟發引導:“故事中的寶寶在做什麼呀?他為什麼會這麼做呢?為什麼他會有這麼多好朋友呢?”等問題來幫助幼兒思考故事中孩子的行為,讓他們在故事中知道有禮貌的孩子所有人都會喜歡。孩子們紛紛表示願意學做故事裡的寶寶,讓大家都喜歡有禮貌的自己。在之後幾天中觀察到,阿姨在幫他們穿衣服時,孩子們不是像以往只看不動手,學會了說“謝謝阿姨”等禮貌用語。通過這樣簡單的小故事,不僅讓幼兒容易接受,而且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2.3榜樣法

  我園開展了每月“小熒星”的評比活動,其目的在於培養幼兒良好習慣的同時為幼兒樹立正面的榜樣。比如,在評比“禮貌星”的時候,一個幼兒問:“為什麼他是禮貌星呢?”我回答:“因為這個寶寶每天高高興興的上學,看到老師阿姨能夠主動說‘早上好’,玩遊戲的時候會主動邀請客人做客,會用‘謝謝、你好’這些好聽的話呀。”於是,他一邊點頭一邊小嘴巴里嘀咕著,“我以後也會說這些好聽的話,我也要得禮貌星”。以一個被評到“禮貌星”的幼兒作為榜樣,充分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帶動全班幼兒做禮貌事、說禮貌話,爭做“禮貌星”,從而培養幼兒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

  3 以身作則,教師作為幼兒表率

  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教師態度神色上的少許變化,兒童都能看到或感覺到,教師思想上的一切轉變,無形之中都會影響到兒童。”小朋友們喜歡觀察老師,並喜歡模仿老師的一言一行。

  例:我組織小朋友在圖書角看書,這時,小冰手拿一本兒童漫畫,一邊和旁邊的孩子嬉笑不止,還總是搬動著小椅子發出一些奇奇怪怪的聲音。我觀察了她一會兒後走過去,說:“小冰,你在幹嘛呀?我們都很認真很安靜的在看書,你總是發出不好聽的聲音,我們都不能認真看書了呢,這樣很不禮貌哦!”這時候,小嘉輕輕在我耳邊說:“等會兒老師不要把我帶來的喜羊羊貼紙送給小冰,我要給看書安靜的小朋友。”看書結束後,小朋友們開心的交談著自己得到了什麼樣的貼紙,小冰這下低下頭不開心了,問我為什麼她沒有。於是,我當著全班小朋友說:“因為剛才你沒有安靜的看書,這樣做很不禮貌,看書的時候應該輕輕的翻書,輕輕的和旁邊小朋友交流。”過了兩天,我們又如約來到了圖書角一起看書。結束後,我請小朋友們把自己帶來的貼紙分享給小朋友,想要得到貼紙的幼兒自然表現的很好,可是總有那麼幾個小淘氣,於是一名在發貼紙的幼兒走到他面前說:“你剛才看書的時候很大聲的說話被我聽到了,貼紙才不能給你呢。”小淘氣一聽這話,馬上就著急地說:“我以後不會了。”期待著同伴的獎勵。在孩子們眼中,遇到問題首先都會想到老師是如何解決這樣的事情的,老師又是怎麼說的,把自己當成了小老師,這樣也就讓教師無形地成為了幼兒的榜樣。

  4 家園共育,營造文明禮貌空間

  幼兒在家中的時間要多於在幼兒園的時間,孩子們身上的特點往往都能看到這個家庭成員的習慣,因此,我們也需要家長配合,請家長不大聲跟孩子說話,遇到事情要採取正面積極的教育方式和孩子交流,也應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把“請、謝謝、對不起、再見”等文明禮貌用語掛在嘴邊,讓幼兒時刻身處家長為幼兒營造的講文明、講禮貌的空間。

  俗話常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所以我們要抓住孩子的關鍵時期,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使幼兒終身受益。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