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學前教育大專論文

  學前教育屬於基礎教育,其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師、學前教育專業的一些學生對幼兒教師這一職業認同感比較模糊,甚至缺乏職業認同感。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幼師、學前教育專業對學生職業認同感的培養》

  論文關鍵詞:幼師;學前教育;職業認同感;表率;課程設定;校園文化

  論文摘要:幼師、學前教育專業的一些學生對幼兒教師這一職業認同感比較模糊,甚至缺乏職業認同感。職業認同感的培養途徑:首先要充分發揮幼師、學前教育專業廣大教師的表率作用。其次,以各種手段和方法幫助學生對幼師職業有一個全面正確的認識,使他們樹立良好的職業價值觀和堅定的職業信念。第三,確立明確的培養目標,課程設定科學合理。第四,利用校園文化建設培養學生的職業認同感。

  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頒佈。伴隨著國家對學前教育的重視,我國的學前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全國各大中專院校幼師、學前教育專業紛紛出現了熱招局面。怎樣辦好幼師、學前教育,培養出合格的幼兒教育工作者,已經是擺在我們廣大幼師、學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光榮而艱鉅的任務。

  筆者所在的學校,近兩年來,幼師、學前教育專業的招生人數逐年增加。作為一名工作在幼師、學前教育專業教育教學一線的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在與學生的接觸中,發現了一個被忽視的問題,那就是不少學生對幼兒教師這一職業認同感比較模糊,甚至有些學生根本就缺乏職業認同感。

  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感就是指幼兒教師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在內心裡認為它有價值、有意義,並能夠從中找到樂趣。可以這樣說,職業認同是幼兒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前提與基礎,是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起點,認識到這一點,學生職業認同感的有無與高低,其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了。

  那麼,幼師、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他們的職業認同感又是怎樣呢?筆者通過問卷的方式分別對中專幼師和高職大專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就這一問題進行過調查,其結果很不樂觀。在問題“你為什麼選擇幼師、學前教育專業?”,回答“喜歡或熱愛”的,僅佔百分之四十左右;更多的回答是“好就業”、“是家長的意見”、“天天和孩子在一起,覺得好玩。”等等,甚至有的回答是“中學畢業了,成績又不好,總得有個學校讀啊”。尤其是中專幼師學生的問卷反應出的職業認同感的問題更為突出。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主要是長期以來社會和家長對幼兒園和幼教工作者認識上的偏頗影響了這些學生,使他們對於自己將來的崗位缺乏正確全面地瞭解和認識。

  怎樣在幼師教育階段培養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呢?筆者認為有如下途徑:

  首先,要充分發揮幼師、學前教育專業廣大教師的表率作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各級各類院校的幼師、學前教育的教師雖然與學生們將來所做的幼兒教師有所不同,但對崗位的熱愛,對學生的熱愛,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的自豪感應該是一致的。一個合格的幼師、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本身就應該有高尚的師德、豐富的知識和高超的教育教學水平。因為“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範、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

  其次,以各種手段和方法幫助學生對幼師職業有一個全面正確的認識,使他們樹立良好的職業價值觀和堅定的職業信念。學校

  除了通過必要課程的課堂教學來實現這一目的外,還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到幼兒園參觀,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幼兒園的家長會,可以邀請優秀的幼兒教師來校做報告、開講座等等。著名學者周國平說過:“你做一項工作,只是為了謀生,這項工作就只是你的職業,你做一項工作,只是因為喜歡,並不在乎它能否帶來利益,這項工作就是你的事業。”“現在許多年輕人對職業不滿意,然而,可悲的是,真給了他們選擇的自由,他們卻只有一個標準,除了掙錢多一些,謀生得好一些之外,就不知還要什麼了。”我們的幼師教育就是要培養我們的學生把職業與事業融為一體,也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生才能在未來的幼教崗位是有所發展,有所成就。

  第三,確立明確的培養目標,課程設定科學合理。各級各類院校,一定要明確我們培養目標的首要一點就是培養有職業理想的幼兒教師。這一點,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或只寫在人才培養方案裡,是要確確實實落實到實際行動中的。各級各類院校在課程設定上就要科學合理,保證師德及人文素養方面的課程的課時量。筆者通過網路查詢一些院校該專業的課程設定及教學計劃,發現目前我國的各級各類院校***包括筆者所在的院校***更多的是重視學生藝術技能的培養,或多或少地忽視了學生的師德及人文素養的培養。其直接結果就是學生對自己即將從事的職業認識不足,準備不充分,缺乏對崗位的適應性。近年來,全國各地幼兒園虐童事件時有發生,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除了當事人的心理因素外,主要還是幼教工作者缺乏基本的師德和必要的人文素養,也就是缺乏職業認同感。

  第四,利用校園文化建設培養學生的職業認同感。校園文化建設,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有效途徑,而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有助於學生職業認同感的形成。各級各類大中專院校,要重視校園文化的建設。學校要著力營造人文情懷與科學精神相融合的校園文化,要利用校園網路、櫥窗、廣播電視、標識牌等營造富有文化內涵的環境,定期開展文藝匯演、書畫展覽、演講比賽,要讓學生有更多的活動,更多地感受到被人欣賞、被人關愛的溫暖與幸福。在這種校園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學生,其職業認同感必定很高。

  2010年11月,《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簡稱“國十條”***出臺,其中對幼兒教師隊伍的建設有專門的要求,提出要加快建設一支師德高尚、熱愛兒童、業務精良、結構合理的幼兒教師隊伍。我們廣大幼師、學前教育戰線上的教師要肩負起這份使命和責任。

  參考 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2]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