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德育教育工作論文

  德育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拓寬德育教育,美化德育教育的環境,加強師資力量,是現在小學德育教育的關鍵。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小學德育教育工作》

  摘要:德育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拓寬德育教育,美化德育教育的環境,加強師資力量,是現在小學德育教育的關鍵。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人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及個性心理品質,只有從基礎教育做起,採用正確的教育教學方法,才能培育出正常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因此,抓好小學德育教育工作非常重要。

  關鍵詞:小學德育教育;重要性;作用;校園文化

  小學教師教學中的思想教育,應該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注重內外部因素相結合.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要求滲透於教學過程之中,以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養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筆者認為學生良好的道德和品行最終形成,必須通過教育者組織適合受教育者品德成長的價值環境。促使受教育者在德的方面不斷建構和提升的教育活動來完成。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堅持以人為本,採用小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方式進行教學,把傳授知識同陶冶情操、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起來。要因地制宜,積極開展各種富有趣味性的課外文化體育活動、怡情益智的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和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勞動,培養勞動觀念和創新意識,豐富課外生活。

  在行為習慣的養成方面,教師不但要耐心,而且還要細心現在的小學生都喜歡聽一些表揚和讚美的話,但是正確的表達方式是教育學生的關鍵教師可用表揚某個學生道德品質思想行為上的有利因素去激勵和鼓勵學生的學習動力和思想品德這樣有利於學生們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達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目的例如:在自習課上,存在著學生隨便說話的現象,這時教師要通過合理的方式和恰當的方法來教育學生,比如教師可以表揚某個同學做得非常好,以此來鼓勵好的同學,同時也影響並教育了那些說話的同學,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學習和良好的品德的修養。

  二、發揮教師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教師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他們思想道德上出現問題,學生們受到的影響最大。因此,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必須充分發揮教師在德育中的作用,依靠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把德育教育貫穿於學校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小學裡,各個班的班主任接觸學生的時間最長,很多活動都是他們組織開展。小學生離開家庭步入校門,主要的教育者就是老師,老師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很大。因此,規範學生的行為,首先要規範教師自己的行為;提高學生的素質,首先要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帶頭做到。也就是說,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

  三、重視課堂內的常規訓練

  農村小學生家長外出打工,孩子都由祖輩照顧,老人又容易溺愛孩子,使這些孩子在學前就養成了一些壞習慣。因此,每學年入學的新生,筆者首先要對他們進行常規教育和訓練,嚴格要求,一抓到底。首先訓練學生正確讀書和寫字的姿勢,讀書時要求全班同學都拿起書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業,就不停地提醒糾正不良姿勢。當學生起來發言時,則要求他們站端正,兩眼平視前方,態度自然大方,並且說話時聲音要響亮,吐詞要清楚。在聽的方面,要學會傾聽,當別人讀課文或回答問題時,要聽得仔細,聽得認真,還要尊重別人,有意見舉手說。

  四、建立誠信、勤儉、禮貌待人的制度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應該從孩子抓起。針對低年級兒童特點主要學會自己洗臉、洗腳、洗小件衣服,會幫助父母掃地、倒垃圾。總之讓孩子通過勞動來理解勞動的意義,體會勞動的艱辛,體貼父母的辛勞,體現尊老敬老的美德。這些教育活動,使學生成為生活的小主人,學習的小主人,班級的小主人,培養出一批有工作能力的小幹部,也湧現出一大批好人好事。班上學生生病,同學互相關心;同學有困難,互相幫助,同學吐了,不怕髒臭主動打掃。我班學生表現十分積極,充分體現了學生熱愛集體,關心他人的優秀品質正在逐漸形成。

  五、在德育教育中建設好校園文化

  校園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基本環境整潔優美的校園環境,不僅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條件,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和促進學生的德育水平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有經驗的教師都十分重視校園環境和班級環境的建設,他們認為優美的環境會促進學生良好的品德的形成通過改變校園環境和班級環境,影響師生的精神風貌,培養學生講文明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良好習慣;利用校園中的花草樹木,各種校園文化的佈置等創造教育氣氛由此可見,創設良好的校園環境不僅可以為實施德育過程提供重要的條件,而且也是實施德育的重要內容和手段。因此,我們應該從本校的實際出發,努力為大家營造一種開放的、人性的、民主的、平等的、競爭的、合作的文化氛圍,旨為全校師生創造一個主動發展的環境。懸掛校訓,張貼獎狀、獎牌,在校園內、教室內有意識地佈置一些歷史人物、名人箴言等,通過多種形式向學生滲透各種道德教育,同時,各班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可以在教室裡佈置一些圖書、玩具等活動角,來啟迪他們的心靈,陶冶他們的情操。把學校變成一座探索、求知的學園,生動活潑的樂園,充滿溫情的家園,整潔漂亮的花園。從而,使師生的個性得以盡情的飛揚。

  總之,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國家的希望,是國家建設事業的接班人,他們的健康成長,關係到國家的前途,民族的興衰和事業的成敗,為了把他們培養成才,就必須加強對他們的德育教育,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尤為重要,小學階段是學生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它關係到學生今後的成長,關係到學生在做人、求知的過程中能否成功地完成由他律向自律的過渡德育的根本任務在於影響人格,形成良好的道德和品行。有一位教育家曾說過:“一個人如果在短時間內提高成績並不是件難事,但要想改變一個人的行為習慣,改變一個人的思想則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在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中,只有抓好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學生的小學學習階段,在學生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過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並且方方面面、時時刻刻的貫穿於孩子成長的全過程。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