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育探索論文

  舞蹈教育是大學階段的美育、德育的一個有力補充,對培養高職生形成正確的美學觀念、心理及非智力因素有著積極地影響。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高職院校開展舞蹈教育活動探索》

  摘 要:舞蹈教育是大學階段的美育、德育的一個有力補充,對培養高職生形成正確的美學觀念、心理及非智力因素有著積極地影響,有助於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助於他們成為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全面型人才。

  關鍵詞:高職院校;舞蹈;大學生;素質教育

  一、引言

  高職院校舞蹈教育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的是為國家培養更加優秀的人才。我國高職院校舞蹈教育雖然比其它藝術教育的開展起步晚,但隨著藝術教育在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作用日益重視,高職院校舞蹈教育也隨之發展起來,併成為高職院校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舞蹈是一種展現人體美的藝術,通過美的動作、美的姿態、美的造型來表達作品的思想感情。在對舞蹈藝術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有效提高審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舞蹈教育的美育功能和教育功能是其他課程所不能替代的,它對於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重要意義。

  二、舞蹈教育對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影響

  ***一***舞蹈藝術教育對學生身體素質和身體機能的影響

  舞蹈動作不同於日常活動的動作,需要達到美的要求,一般動作幅度較大,肢體要求舒展,動作要流暢,所以學生通過幾個學期系統的練習後,身體的柔韌、靈敏、力量和其他身體機能得到了促進和提高。美國著名舞蹈家沃爾特·特里通過自身的觀察和分析,從多方面探討了舞蹈藝術的社會功能,他強調舞蹈藝術對人的體力和情感、對人的協調和健康都有一定的作用。高職院校舞蹈教育對於人體的形態要求不象專業舞蹈教學那麼嚴格,但也在不斷的訓練過程中糾正學生不良的自然體態,有助於訓練和保持良好的體形和姿態;同時舞蹈還可以增強體質,健身祛病。舞蹈教育不僅可以提高大學生肢體的協調性、體態的韻味、舉止的高雅度更有助於塑造他們的情感和靈魂。

  ***二***舞蹈藝術教育對學生心理髮展的影響

  舞蹈動作的完成不僅要依賴身體的生理機能協調能力、控制能力等,同時,還需要人的感知覺、記憶和判斷、情緒等心理因素的調動和發揮,因此,舞蹈既是一種身體活動,也是一種心理活動,在人的心理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心理諮詢與輔導時,當人們處在急躁狀態下通過聽一些舒緩的音樂,做一些慢節奏的舞蹈動作來進行情緒調節,當人們處於低落下時通過快節奏的音樂、舞蹈來激發性情。總之,舞蹈藝術教育在促進學生身心和諧、良好習慣養成等心理健康發展具有一定的影響。

  ***三***舞蹈藝術教育對學生心靈世界的影響

  舞蹈教育是以藝術與審美的方式進行特殊身體訓練,他的教育形式在於以審美的眼光選擇符合人的審美理想動作和運動方式,為陶冶人的心靈與美的情操服務。在生活中美是無處不在的,羅丹曾經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走進舞蹈世界,大學生能充分體會到人體語言的美妙,內心的體驗上升為人體的自然流露,青年人應有的活力得到盡情的展現。舞蹈藝術不僅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蘊涵著人文思想、哲學和美學思想,更以和諧優美的運動使內在心靈不斷受到影響,讓人在美感的體驗中享有美好的生活。

  三、舞蹈教育提高大學生素質的功能

  ***一***通過用舞蹈來激發情感,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舞蹈是人的情感產物,它傳達思想、表達情感著眼於人的心靈的淨化,它作為陶冶心靈的藝術具有獨特的素質教育功能,它的優勢在於以情感人、以情動人。高職院校開設舞蹈課程能夠陶冶、美化人的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對培養人的團結友愛精神,加強禮儀規範,以及增進身心健康,都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當一部優秀的、積極的舞蹈作品展現在學生面前時,學生們內心深處的善良、高尚品質便會滋生蔓延,從而轉化為主導動機而推動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展。舞蹈《畢業照》即是這樣的作品,運用生活中的“椅子”為道具,又用生活化的動作表現同學們在校園中的各種場景,激發大學生們的情感釋放,深受學生們歡迎。

  ***二***通過舞蹈中豐富的知識結構,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

  舞蹈是一種文化,能夠抒發情感,培養審美感覺,而受到人們的歡迎。從上古圖騰舞蹈,到吉普賽歌舞;從中國宮廷“長袖善舞”,到西歐歌劇院上演的現代芭蕾等等,無一不是以人類的肢體為工具,或隱逸、或直白地表達心靈體驗與精神要求。人們在舞蹈中獲得審美體驗,生動的舞蹈是對社會和人生的淨化和美化,從某種意義上說,舞蹈是對物質躁動的一種濾化,是對精神文明的一種張揚。

  舞蹈是人用有節奏的動作對各種野獸動作和習性的模仿。有些舞蹈還是對一些自然景物動態形象的模仿。如柳枝搖曳、海浪翻滾、風飄蕩旋轉等等,楊麗萍的《兩棵樹》講的是傳說中的兩位戀人生前不能相愛,死後也沒能葬在一起,但他們的墳墓上卻同時各長出了一棵樹並緊緊地纏繞在一起,這就是人們傳說的連理枝,《兩棵樹》曾被評選為中國最受歡迎的舞蹈作品。

  舞蹈通過這些動作的排列、變化、延續,向觀眾傳遞資訊交流情感。但是舞蹈動作所表達的含意又不是唯一的。比如,舞蹈中最常用的跳躍和旋轉動作可以表示人物的興奮、熱烈的情緒,也可以表示人物痛苦和不安的心情,觀眾可根據劇情或是內容的前後關係去體會和感受。所以當人們難以用語言或歌唱表達心中的情感的時候,就會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來宣洩。

  ***三***用舞蹈訓練提高身體素質,在舞蹈活動中促其身心健康

  遠古的人們可以隨時隨地擊打著石頭、跺腳進行舞蹈。而在以後的發展過程中,舞蹈動作不斷地被加工和美化逐漸形成了一種規範性的動作體系,有了相對穩定的形態特徵,這就是的“舞蹈語彙”。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演員在臺上表演下又或者彎腰的動作,這些動作都屬於軟開度訓練。而舞蹈的軟開度訓練不僅提高了大學生身體的柔韌性、協調性、靈敏性,而且還促進了他們骨骼、肌肉、呼吸、神經系統和迴圈系統的生理肌能發育,加快新陳代謝,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舞蹈訓練主要是通過基本站立姿勢,手位腳位練習,腳步動作舞蹈組合練習以及把杆、墊上一系列基本功練習組成,主要是訓練同學們正確的立、坐、走等姿態和表現能力。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身體不正,弓背含胸等不健康的體態。通過舞蹈訓練,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練習一段時間就會練就健美的體態。另外通過舞蹈訓練可以充實頭面部姿勢和神態的美,培養了人的內涵修養,使人的精神和形體之美達到統一,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氣質和高雅風度。

  四、高職院校開展舞蹈教育幾點建議

  ***一***多借助現代化工具,讓學生體驗美

  現代舞蹈教學中,可以採取先進的教學手段用多種美育形式開啟學生的心扉。如集影象、聲音、文學、動畫於一體的多媒體教學,能起到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觸其物、如聞其聲的效果。比如在學習藏族舞蹈時,可以播放騰格爾的音樂,讓學生欣賞青藏高原的美景,用大自然和音樂的無窮魅力開啟學生心扉,然後再進行下一個舞蹈教學環節,這樣會讓學生得到更多的情感體驗和領悟,從而在學習舞蹈時融入情感,更深的把握每個運作的內涵,增強學習學趣,激起學習熱情,提高美的鑑賞能力。

  ***二***多給學生自主空間,讓學生創造美

  對教師來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以漁”。舞蹈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能提升大學生的創造力,但在你教我學填鴨式的教學中,改變讓學生單純模仿的教方式,而要注重激發創造意識,如在教學過程中鼓勵、提倡學生大膽質疑,善於發現問題。在舞蹈編排中對於某些舞蹈動作加以討論完善,引導學生從實際體驗中去尋找最能表達自己情感思想的動作詞彙等,從而培養、鼓勵、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創新能力。

  ***三***多支援舞蹈團隊,培養團隊凝聚力

  大學生舞蹈團隊作為舞蹈教育的輔形式,不僅有助於挖掘和培養學生的藝術潛能與興趣,還是培養學生的團隊凝聚力和責任感。高職院校應最大限度地支援和鼓勵學生自發組建藝術團隊,教師扮演指導者角色,幫助學生實現在藝術領域自由表現的願望。以大學生舞蹈團活動的影響力來帶動力學生對舞蹈的興趣,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們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比如,多安排一些集體表演訓練,或是給一些自由交流、互幫互學的時間,從而達到提高他們社會適應能和交往能力的目的。

  ***四***切實採取有效措施加強藝術教師隊伍的建設

  建設一支以專職教師為主,數量和質量都能夠滿足學校藝術教育需要的舞蹈教師隊伍,一方面要深化高等藝術師範教育課程教材改革,進行因材施。另外要採取有效措施,加大藝術學科研究生的培養力度,儘快提高各級各類學校藝術教師的學歷層次,以達到國家要求的學歷標準。只有培養出具有複合性知識結構的教師,才能培養出複合性的人才。

  五、結論

  舞蹈教育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才能的一種教育。舞蹈不僅從視覺上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從精神上也使學生得到更進一步的提高和昇華;而且舞蹈教育是高職院校公共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文素質教育的實施平臺,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劉榮蔚.利用舞蹈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5***.

  [2]劉桂芳.高等師範院校舞蹈教育研究\[J\].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4,7***4***.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