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主任教育論文

  小學班主任是小學教育隊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班級工作的領導者、組織者、指導者,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力量。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析農村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要想加強小學德育教育工作就必須要堅持“德治”的管理理念。學校要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開展德育工作,從小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抓起,充分挖掘本校的德育特色資源,讓小學德育教育工作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就如何開展小學生德育教育工作新途徑進行探討,並提出相關措施。

  【關鍵詞】小學生 德育教育 新途徑

  在當前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只依靠原有的德育教育途徑已經不能很好的滿足當前教育形勢的發展了。學校必須以人為本,將德育教育作為一個重點,根據網路時代小學生的特點,創新德育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小學德育工作新局面。

  1 對德育教育目標進行明確,進一步充實德育內容

  班主任在考慮構建班級的德育目標時,不僅僅需要考慮到國家與學校所制定的目標,將其作為前提,同時還需要聯絡到自己所管理的班級上學生的具體思想狀態,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所構建的德育目標具有更強的針對性,為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明確的指導。在制定具體目標時,必須要擁有明確的思路,目標的層次需要分明,從班級的實際情況出發。如果所構建的班級德育目標太過於模糊,那麼就會對班級的德育工作的開展產生阻礙作用,對於班級的發展難以發揮出相應的作用。為此,在開展班級德育活動選取材料時,需要注意多選擇那些細小、與生活和實際相貼近的具體內容,這樣才能夠讓選取的材料和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產生緊密的聯絡。

  2 對學生進行關愛,多采用正面教育

  對學生進行關愛。作為班主任必須要給予每一個學生充分的關愛、尊重與信任,對每一個孩子都不能夠有偏見,要從感情上去貼近學生,儘可能的消除和學生之間的陌生感。讓學生能夠從精神上感受到教師所給予的鼓勵與支援,感受到來自於班主任的溫暖和呵護,讓他們能夠真正的體會到教師偶爾的嚴厲也是希望他們更好的成長。

  多采用正面教育。在孩子進行德育教育時,需要多從正面進行正確的引導,小學生的心理與生理都還處於起步階段,對於很多事物都難以作出正確的判斷,這樣的情況下,班主任就應該從旁給予協助,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將學生引導向正確的方向。

  3 多層次實施感恩教育

  一是感恩父母。這是小學生德育教育首先應該提倡的。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對孩子進行感恩父母的教育,讓他們記住父母親的生日,為父母做家務。還可以利用感恩主題班會的機會,讓家長參與,讓父母和孩子進行情感互動。二是感恩師生。教育學生要感謝老師的教誨、同學的幫助,使他們懂得如何尊師重教,相互友愛互助。比如讓學生扮演教師的角色批改作業,體驗教師的辛勞,讓他們尊重、理解教師,在教師節向老師獻真情;還可以開展同學之間表達友愛的活動,如徵文比賽、演講比賽,幫助同學或者班級做好人好事等等,增進同學之間的友情。三是感恩社會。組織學生開展愛國愛人民的社會主義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讀書和社會實踐的形式,讓學生去體會社會的真情和愛;還可以通過志願者活動、社會公益活動、學雷鋒活動來引導學生表達對社會關懷的報答之情,提高他們的責任意識。

  4 用故事傳遞德育思想

  小學生德育教育要以情感教育、心志教育為主,通過故事來教育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用故事教育學生,由此培養學生優秀的道德情操。故事傳播著思想,是一種文化傳承的載體。通過精彩故事的演繹滲透德育教育,對於小學生德育工作也是一種新的途徑。利用故事進行德育教育,並達到良好的效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師一定要有一定的語言能力和演講能力,在課堂上講故事不能影響正常的教學進度,還要將故事的價值充分體現出來。用故事教育學生的德育工作形式簡單而有效。選擇的故事需要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有關聯,能夠打動學生。

  5 對德育模式進行改進

  在對孩子進行德育時,很多教師都喜歡採用說教的方式,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只能夠被動的去進行接收,因此往往都難以得到良好的效果,在某些時候甚至是會產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埋下隱患。為此,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們的德育教育模式和教育途徑都應該進行適當的改進與拓展,在教育的過程中儘可能的減少說教的方式,多利用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讓學生能夠在無形之中就接受德育教育。例如可以利用和德育相關的故事資料、開展演講、組織進行討論、小品表演等多種形式,在其中穿插德育問題,讓學生能夠在娛樂的同時,受到較好的德育教育,這樣的德育效果要遠遠的比單純的說教要好。還需要多利用課外的時間開展自我教育、心理諮詢等多種活動,讓學生能夠在大環境中加強自身修養,自覺遵紀守法,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6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德育教育工作新途徑的開展方式有很多。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該突出學生的核心地位,將德育資源充分運用到學生的日常行為教育中去,聯合學校、家庭、社會等方面的力量,通過探索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手段來構建學生的德育意識,並付諸到德育教育實踐工作中,全面提高小學生的德育觀念,為學生未來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