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家庭教育功能對兒童社會化的研究論文

  一個人在兒童階段***通常指 0~14歲***通過個人和社會的互動作用,獲得語言、思維、情感等能力和最初行為的方式,逐步瞭解社會、掌握生存能力的過程。兒童社會化是人的社會化過程中的第一步,是兒童社會學研究的核心內容。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基於家庭教育功能對兒童社會化的研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基於家庭教育功能對兒童社會化的研究全文如下:

  一、家庭及家庭教育功能

  1. 家庭

  家庭是永恆的社會現象,是典型的首屬群體。每個人來到世界上,首先接觸的是家庭並藉助家庭生存與發展。個人生存、種族延續、民族興衰、國家建立與發展、經濟的繁榮、社會秩序穩定都是以家庭為基礎的。“每日都在重新生產自己生命的人們開始生產另外一些人,即增殖。這就是夫妻之間的關係,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也就是家庭”。《中國家庭史》認為: 所謂家庭,是以婚姻關係為基礎、血緣關係為紐帶 *** 收養關係被當作血緣關係看待*** 建立起來的一種同居共財、共同生活的親屬組織。其中包括三種基本要素: 一是婚姻關係,二是血緣關係,三是同居共處的生活 *** 包括共同的物質和精神生活*** 關係。家庭在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發展方面起著很大的作用。

  2. 家庭教育功能

  家庭的功能是指家庭在人們生活和社會發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家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為: 經濟功能、生育功能、性生活功能、撫養和贍養功能、教育功能、感情功能、休息和娛樂功能、政治功能、宗教功能等。其中教育功能是家庭最主要的社會化功能,是家庭內在的,固定的功能之一。

  所謂家庭教育,一般認為是在家庭生活中發生的以親子關係為中心的,以培養社會需用的人為目標的人的社會化的活動。廣義上講,既包括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以幫助其實現社會化,以及家庭成員相互教育以完成再社會化兩個方面。然而,在一般情況下,父母的身心成熟水平以及社會生活經驗,總要先與子女,這就決定了對家庭教育的狹義理解,是指父母對於子女,特別是對於成長髮育中的兒童青年子女的教育影響而言。這就與本文的意指相吻合,所以本文將採用家庭教育的狹義理解。教育為樹人之本,家庭教育乃教育之源。只要家庭存在,家庭的教育功能就不會消失。可見,家庭教育是家庭的永恆功能。

  二、社會化及兒童期的社會化

  1. 社會化人,作為一個生物體的個人,從剛生下來,就被置身於一個複雜的社會環境之中,任何時代的社會都會使用種種方法對其施加影響,使其成為一個符合該社會要求的成員,這就是從屬於人的社會化範疇。對於社會化的含義,學者們曾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界定,但總義就是說,社會化是個體通過與社會的互動作用,適應並吸收社會文化,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成員的過程。

  2. 兒童期的社會化

  個體的社會化並不會在某個特定的年齡結束,它會在人的一生中進行,是一個持續終生的過程。可把這一歷程分為兒童期、青春期、青年期、以及成年期。國外有研究證明: 學前期是兒童接受社會變革的最佳時機。兒童的社會化也有學者成為基本社會化,是指學習生活知識,語言,文化等認知能力的個體在童年,對行為的掌控,建立關係的規範,樹立道德和價值判斷標準。個體的社會化從出生就已經開始了。新生的嬰兒生理功能 *** 特別是高階神經系統組織*** 很不完備,心理活動處於萌芽階段,但在最初的幾個月裡父母對其基本生物需求的滿足已經響應了嬰兒的情感需求。大約三個月,嬰兒就能辯認出人的外貌,此階段他必須開始發出和接受強烈的情感資訊。

  到 12 -18個月時,兒童對外部世界產生興趣。隨著語言的發展和對符號的理解,兒童的自我概念開始逐步發展,從這時候起的社會化過程對個體意義重大。3 - 6 歲期間,兒童開始形成最初的人格傾向,這一時期的兒童心理活動帶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抽象概括能力還比較差。而到了學齡初期,兒童社會化發生了質的改變,學校是兒童的身心得到了家庭之外的集體鍛鍊,兒童社會化有更強的目的性和系統性,兒童的心理向更加抽象的邏輯思維過渡。

  三、家庭教育對兒童社會化的影響

  在人類的歷史中,最重要的社會團體就是家庭。這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童年時期是影響一個人一生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智力水平,性格特點,社會素質以及他們的社會時間品質的形成和發展,對後來的社會化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中國著名心理學家陳鶴琴早就指出: “從出生到七歲,是人生關於生活習慣,語言,技能,觀念,態度,情緒都在這方面形成的基礎的最重要的時期。如果基礎不穩定的,那麼是不容易的構建健全的人格。這一點可以從 “狼孩”的情況進行證實。其次,這個時期是孩子們在對家庭的生理和心理依賴時間就是生命中最強烈的時期。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們有足夠的權力和引導的作用。在此期間,大部分孩子在家庭中度過大部分童年時間。

  第二,家庭是社會結構的基本單位,通過家庭社會關係反映到孩子身上。因為家庭是一個小的社會群體,有其成員之間有大量的面對面接觸的機會。父母的生活態度、行為方式及其他可能存在的社會關係等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傳授給孩子,構成孩子社會化內容的一部分。家庭中影響個體社會化的因素有很多,但是由於家庭教育因素具有明顯的奠基性、針對性或感染性、長期性和社會性等特點,對兒童社會化成敗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 依戀模式——家庭教育的雛形

  健康的家庭教育首先幫助兒童建立安全型的依戀模式開始。依戀理論假設,兒童在生命早期基於父母在社會情境中對他們的教育態度、教養方式會發展出一種安全感或不安全感。這種安全感或不安全感繼而決定了兒童與他人建立關係時的模式。依戀理論根據兒童在接近或遠離依戀物件時的情緒表現區分為四種依戀型別: 安全型、不安全——反抗型、不安全——迴避型和混亂型。擁有安全型依戀的個體在依戀物件接近與適度遠離時都感到舒適,但是太遠的距離也會使他們痛苦 *** 父母在視線之外或者不能很快到達父母所在之處*** 。

  這種型別的依戀被認為是最好的,因為這種依戀保證了接近與親密的關係,又鼓勵孩子探索自己的環境從而更有效地認識這個世界並更好地獨立行動,同時也不會因為有離父母太遠的風險。不安全——抗型依戀的孩子在父母接近時會感到非常不舒服並極度渴望保持距離。這種依戀型別是適應不良的,因為這會使得孩子暴露在危險的環境中,減少了孩子從父母那裡學習的機會 *** 孩子較少在意父母並較少受到父母的影響*** ,不利於兒童後期和成年後親密關係的建立。不安全——避型同樣是適應不良的,但理由不同。具有這種依戀型別的孩子極度渴望親近,只有父母稍微遠離便會感到極度不安。但是當父母與之分離後再次接近時,他們又會報之以憤怒的反應。這種風格不利於探索行為、學習和獨立,並且很可能導致將來糟糕的親密關係。這種型別的兒童往往太過於依賴,並試圖控制反覆無常的父母。

  2. 家庭教育的方式

  根據勒溫 *** Lewin,1939*** 的領導風格理論探討了父母的教育風格對兒童的人格、行為發展的影響,發現有四種教育風格:第一,寵愛型。孩子的人格成長的教育表現出較強的依賴性,遇事退縮,缺乏同情,情緒不穩,自控能力和窮人的自信,容易受別人的意見。第二,放任型。以這種方式,兒童不能發展的概念,缺乏兒童教育的概念,並且因此它是難以適應集體生活。第三,專制型。這種家庭的孩子性格的,性格更誠實,禮貌,細心,有責任心,但在其他方面,表現害羞,自卑,敏感,無個性。第四,民主型。這種家庭背景的孩子表現為自立,自信,能主動解決自己的困難,情緒穩定,容易理解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