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池田大作人本教育思想對大學生成長的啟示論文

  人本思想的提出可以上溯到孔孟,“仁者愛人,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這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精華,西方文藝復興時啟蒙運動把人本主義提高到空前高度,這都說明人本思想是社會文明程度的標誌,如今人本思想已成為社會一種主流的價值取向。在中國,人本思想經歷了兩次大的演變。一次是由人本到民本的演變,一次是由民本到人本的演變。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析池田大作人本教育思想對大學生成長的啟示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析池田大作人本教育思想對大學生成長的啟示全文如下:

  摘 要:日本著名教育家池田大作提倡的“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貫穿著對生命的重視、對人的重視、對人創造價值謀求幸福人生的重視。這對於目前解決“大學生主體地位的缺失、價值觀的扭曲、人格的缺失”等諸多的教育問題有著極其重要的參考和借鑑價值。文章通過對池田大作人本教育思想的內涵的分析,提出對大學生如何“成人”、“成才”、“成功”的啟示。

  關鍵詞:池田大作 人本教育思想 大學生 啟示

  目前,我國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存在著各種問題。比如:作為90後很多人缺少前輩們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90後當中部分人過分追求物質利益的滿足而忽略精神層次的提高;容易放棄、容易氣餒;缺少如何為社會和國家做出貢獻的思考;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與同學相處時缺乏寬容――總之,還存在很多不足和問題丞待解決。而通過挖掘池田大作的人本主義思想的內涵,能夠讓他們對人生、對大學生活有了新的思考,也能夠讓他們的心靈得到昇華。

  當前,國內對池田大作教育思想進行研究的著作及論文也為數不少,著作如:社會科學教育學院“池田大作與亞洲教育”研究所副所長王麗榮在《池田大作德育理論及其實踐》***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2.9***一書中,分別以池田大作德育思想淵源篇、多維度研究篇、實證考察篇三部分,從池田大作人本教育入手,深度挖掘其德育思想,以創價學園、創價大學教育為實證個案,考察其德育實踐活動,提出了池田德育理論的新思路;同時,北京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大學、遼寧師範大學等單位都舉辦過池田大作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專家、學者對池田大作的以人為本思想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在西方,人們所看到的人本思想,儘管來自於心理學與教育學,卻更多的體現在人力資源上,成為“人本管理思想”。如果可以將這個稱之為西方教育中的“人本位”思想,那麼顯然將這種思想滲透到具體的教育實踐中的行為,與人們所探討的人本教育觀和尊重學生主體性的教育理念是完全不同的內涵。該文基於以上背景,對池田大作人本教育思想理論進行進一步的深刻分析,闡述其對大學生成長的作用的現實意義,對正確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培育出具有高素質和創新精神的大學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學會如何成人

  池田大作認為教育不應僅僅注重文化的傳授和知識的傳承,更應多關注學生的人格和心靈,他說:“如果進一步深談教育的內容可以說‘知性’和‘感情’的教育。所謂知性,從根本上來說,則是作為個人的人格方面的知性。更具體地說,則是為了造就社會人、職業人而給予和吸取知識和智慧的教育。另外,我之所以稱之為‘感情’是因為它意味著人的心靈的豐富,這也是做人的條件。”在這段話裡,池田大作主要強調了教育應當培養知性和德行相統一的人。

  “成人”是對學生政治思想和道德方面的要求,即學會做人。去年,以“池田大作教育思想研究所”為依託,大連藝術學院成立了由43名學生所組成的大學生社團“池田思想讀書會”。本著“以人為本”、“志在實踐”的宗旨,作為會長的筆者與社員們共同開展了讀書、研討、迎接訪問團等一系列有意義而卓有成效的活動。通過活動,深刻領會了池田先生的先進的教育思想;通過讀書,從理論上塑造了人格;通過實踐活動,從行動上塑造了人格,並在與他人不斷交流與交往的過程中,消除了平時以自我為中心,斤斤計較的個人觀點,能夠盡力做到處處為他人著想,正確理智的處理好個人集體和社會的利益關係,並能以此來研究和認識自我,加強人性、人格的修養,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從思想上得到了昇華。

  2 學會如何成才

  池田大作一直認為大學應該成為育人的高等學府,成為建設新的偉大文化的搖籃,而不僅僅是單純傳授知識和技術的場所。學校作為培養和教育人的聖地,應該超越現實生活中的功利色彩,這一點,池田在談到高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時就有明確表述:“教育的根本課題是在於說明和回答人類應當怎樣存在,人生應該怎樣度過這些人類最重要的問題……就教育來說,確實可以從中得到很大的實利效果。但這終歸是作為結果而自然形成的,光把實利作為動機和目的,不是教育應有的狀況。在現代技術文明的社會中,不能不令人感到教育已成了實利的侍女,成了追逐慾望的工具”。在這段話裡,池田主要強調了大學應該是培育人才的地方,應該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學府。

  “成才”是對學生學業方面的要求,即學業有成。平時我注重與老師和同學間充分的交流和學習,促進生生、師生間的和諧關係,通過社團與國際交流,開闊了研究視野;通過大學生創新創業等活動,提高了研究能力,從根本上激發和調動了自主獲取知識的積極性。在學習過程中,能注重發揮個性,認識到自我選擇權利,學會了自主的選擇學習內容。

  3 學會如何成功

  池田大作認為人本教育的成功實施,不是一個人、一個家庭或短時間就能一蹴而就的,而是靠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共同參與,合力打造一個全方位立體化的多元教育模式,才能最終實現。池田重視並強調家庭、學校和社會三位一體,共同營造一個德育教育的大環境,使個體的教育形成一股合力,以更有利於學生的教育。在這裡,池田主要強調了教育應當多元化,為學生營造多元的環境。

  “成功”是對學生擇業、就業和創業方面的要求,即畢業能就業,就業能勝任本職工作,在本職工作上有所成就。通過學校的實踐課程,以創新思維鍛鍊自身的綜合素質。注重把實踐環節延伸到第二、三課堂,經常參加學校舉行的講座和演講,鍛鍊就業能力,使專業的課程更加貼近社會需求,為順利就業,快速適應工作打基礎。平時參加了學院的學習型組織、網站宣傳部、校史館解說隊等,為畢業後順利走向工作崗位鍛鍊了自我。

  日本著名教育家池田大作提倡的“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貫穿著對生命的重視、對人的重視、對人創造價值謀求幸福人生的重視。這對於目前解決我們“大學生主體地位的缺失、價值觀的扭曲、人格的缺失”等諸多的教育問題有著極其重要的參考和借鑑價值。他的人本教育思想具有育人作用,能給教師提供很好的借鑑價值,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如果能夠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深刻反思池田人本思想對於大學生的思想有何啟發,並以此思想為指引,必將形成更加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如果教師學生雙管齊下,相信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習和研究池田人本思想的內涵,能從真正意義上指導大學生如何成才、成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