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高等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及教育質量保障探討論文

  隨著我國工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在推進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改善人們生活質量以及普及高等教育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促使高等職業教育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以滿足社會和企事業單位的要求。以下是小編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現代高等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及教育質量保障探討相關論文,具體內容如下,歡迎閱讀!

  現代高等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及教育質量保障探討全文如下:

  摘要:高職教育的質量,在很多程度上會受到高職教育教師師資水平的影響。因而,做好高等職業學校師資隊伍建設工作,有助於提升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但如何採取措施,保障現代高等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及教育質量,則成為了各高職院校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文章從高等職業教育現狀著手,重點分析了師資隊伍建設及教育質量保障問題。

  現代化高等職業教育隊伍建設要求從重視數量、重視理論水平向著重視質量、重視實踐技能與專業理論相結合的師資力量建設方向發展。師資隊伍建設與教育質量保障目標密切相關,師資隊伍建設必須以保障教育質量為目標,以培養高素質、強技能的專業化人才為目的,以提升教師的素質和實踐能力為導向,以均衡教師結構,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為內容,從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出發,深入研究教師隊伍建設問題,推動教育質量保障目標的實現。

  一、現代高等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教師結構不平衡,不能滿足專業化及實踐性要求

  高等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基礎是教師的結構和數量。但是當前高等職業教師的結構並不平衡,教師結構未能滿足專業化及實踐性的要求,也與現代高等職業教育要求的教育質量保障目標不相符。從教師學歷上看,教師隊伍整體的學歷水平不高,大多數教師甚至是大專學歷,具有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的教師較少。而從年齡上看,近年來大量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老教師退休,而新教師則主要是剛畢業的本專科學生或者研究生學生,其缺乏必要的實踐操作能力,另外,雙師型教師嚴重缺乏,實踐性教學目標無法實現。從教師結構上看,高職院校為了節省師資隊伍建設開支,大量聘請兼職教師,導致兼職教師所佔比例過大,而專職教師較少。教師結構不平衡問題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教師師資隊伍建設工作的開展,理論化、年輕化、兼職多的特徵使得教師的專業化程度和實踐水平都不能與教育質量保障目標相符合,嚴重影響了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

  ***二***職稱評定製度設定不合理,獎懲激勵制度設定不合理

  師資隊伍建設與考核激勵制度建設密切相關。但是當前高等職業院校的職稱評定製度和獎懲激勵制度都與教育質量保障目標不符。高等職業院校的職稱評定將發表文章的數量作為主要的評定標準,且其目標設定也主要圍繞著理論教學實施,教師的科研水平影響著教師的職稱評定,這種職稱評定製度設定忽視了教師的實踐指導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也必然影響教育質量保障目標的實現。當前高等職業院校的獎懲激勵制度設定更加重視對教師的責任分配和懲戒問題設定,而缺乏了必要的激勵措施設定。因此,許多高校的工資水平和福利待遇狀況不能滿足教師的需要,導致教師只能從事兼職來滿足日常需要,甚至會在其他崗位提供優厚待遇時立即跳槽,從而導致教師流動人員較多,教師隊伍不穩定。

  ***三***教師缺乏實踐指導能力,院校培訓力度投入不足

  高等職業教育主要是由原先的中專教育發展而來,因此其以專業學科建設為主,其人才的培養只要是以培養專業性理論性人才為目標,而教師的教課方式也主要以傳統講授模式為主,最多輔助以案例教學或者是實習培訓。而對於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現場就教學模式或者是實訓教學模式卻很少採取,教師們也主要以理論教學為主,而以實踐教學為輔,教師們的實踐技能較差。因此,教師的培訓制度也以教師們的理論水平和科研能力為主,而忽視了對教師實踐能力的培訓。另外,由於當前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師數量不斷增加,培訓費用投入不足。部分院校引進的教師仍然主要以剛畢業的本科、研究生為主,培訓這些教師需要以加強專業技能培訓為主,其所需要的費用相對要高。而原有的操作技能型教師又缺乏必要的專業理論知識,院校未能對教師分類進行培訓,其培訓制度都存在片面性,不能有針對性的對教師隊伍實施培訓工作。

  二、現代高等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發展的對策分析

  ***一***強化教師實踐技術培養,提高教師專業性

  高職學生專業技能的掌握情況與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的專業技能有著重要的聯絡,一般來說,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的專業技能更強,那麼其帶出來的學生也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為此,高職院校一方面可以通過鼓勵任職教師進行學歷進修來提高整體教師隊伍的學歷層次以及知識儲備;另一方面要定期對教師隊伍展開相關技能培訓,從而保障教師隊伍知識的不斷更新,促使其具有更完善的知識結構以滿足高職教育的需求。在重視高職院校教師學歷層次,提高其專業理論知識培養的同時,也要注重其相關技能崗位實踐經驗的積累。我們高職院校既要保證師資隊伍有著過硬的專業技能知識,同時也要鼓勵其儘可能地進行實踐操作以完善自身知識儲備,如此一來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我們高職院校走上重理論而輕實踐的傳統高校教育培養模式的困境。

  ***二***重視產學研相結合,強化骨幹教師隊伍建設

  以往我國的教育行業是較為封閉的,與企業缺乏應有的溝通交流,致使我們的教師實踐經驗較為缺乏,從而出現知識儲備易老化的不良現象。同時我們許多高職院校是許多中專學校合併之後,提升為職業技術學院的,因此高職教育缺乏一支有著較強針對性並具備明顯高等職業特色的隊伍。對此,在進過多年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相結合的探索之後,教育部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方法方案》中明確提高了高職院校教師隊伍的建設目標和方向,內容主要有建設一支數量適當、素質精良、結構合理、具有敬業奉獻精神病敢於創新的高職院校師資隊伍,推動校企合作,促進產學研相結合,立足於教師的專業技能,提升骨幹教師力量,充分提升教師隊伍的實力。

  ***三***制定優惠政策引進人才,加大投入優化教師隊伍

  高等職業院校與我們經常說的“高校”有明顯的不同,具體表現之一就是缺少人才優惠政策的支援以及資金的投入較小,對高學歷、高職稱人才的吸引力較小。目前我們多數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師學歷水平仍停留在本科,碩士及以上學歷的教師佔比明顯較低,具備高等職稱的教師數量更少,很難滿足開展高等職業教育的需求。為此,高職院校要爭取更多的人才優惠政策,對高學歷、高職稱人才給予更高的待遇,從而吸引更多的高學歷人才加入到高職院校教學工作中,保證我們高學歷、高職稱教師隊伍的建設。在我國,高職教育的目標定位在對學生進行高等教育上,因此師資隊伍的構造要著重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師資隊伍的起點要高,就是說要更多的錄用以及培養高學歷、高職稱的教師資源,儘量參照高校教師隊伍的結構特點來配置師資隊伍;另一方面是師資隊伍要能夠體現職業教育特點的本質要求,也就是說要儘可能地使專任教師具備傳授知識與技術的本領。

  三、總結:

  綜上,我國的高職教育師資隊伍的培養以及教育質量的提高還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儘管仍存在和麵臨著一些問題,但相信只有我們高職院校明確其師資隊伍的培養目標以及教學目標,在做好職業技能教育,體現職業技能特色的同時,以發展的眼光用更高的標準來要求我們的師資隊伍隊伍建設,相信我們高職院校的教育質量會得到更加迅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