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教育自考畢業論文範文

  法律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使受教育者尤其是非從事法律職業的人學習多少法律知識,記住多少法律條文,而是通過學習法律知識這種手段讓受教育者能夠有效遵守法律,運用法律,即切實承擔應盡義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法律教育自考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高校大學生法律教育論文

  摘要:前文說到大學生犯罪的種種表現其實歸根結底都是因為法律意識淡薄,導致其內心發展有些扭曲,除了上課之外,法律意識的培養還可以通過心理諮詢、心理教育等活動,使學生對許多心理知識有了瞭解,對法律的認識也就提高了。

  關鍵詞:法律教育;大學生

  一、當今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情況

  其實對一個人的法律教育是一個漫長的、困難的過程,而在高等教育階段,想要培養出一個專業知識和法律知識同樣優秀的人才更是難上加難。就像前文所說,一門思修公共課就作為整個大學階段的法律教育是不夠的,如果都以應付考試的態度來對待這門課,那麼這門課的存在沒有任何意義。也就是說,一旦自己的權利受到損害,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是違法的,應該通過法律手段來維權,不會把學到的法律知識運用於實踐,這樣的教育是失敗的。法律意識淡薄甚至可能導致犯罪很多學生法律意識淡薄到分不清犯罪和不道德行為的區別,這導致了近年來大學生的犯罪率越來越高。對大學生犯罪的研究表明,原因各種各樣,可能是因為貧富差距,可能因為日常小事的矛盾、感情破裂、極端主義、報復心理,等等,但這些原因,歸根結底還是由於學生的法律意識淡薄,對法律的嚴肅和不可侵犯性認識不夠,連一些行為能不能做都不清楚。

  二、對高校的法律教育進行改革,從而培養出學生優秀的法律意識

  對高校的法律教育進行改革是培養學生法律意識的一個主要途徑,改革主要是針對法律教學方面,首先是對思修這門課的重要程度進行大幅提升,對教學內容也要進行改革,不再以枯燥的法律條文作為上課的主要內容,而是把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當成主要教學目標,對一些死的法律條文,可以當做課外讀物。這樣的改革會使得課程更加精煉,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

  ***一***學校應營造良好的法律教學氛圍

  高校應和國家保持步調一致,每個學校都應有自己的規章制度去要求學生遵守,如果學生違反了相關制度,就應該根據規章做出適當的處罰,不能因人而異而讓學生產生法律可以講人情這一錯覺。當然,這些法律法規一定是科學合理的,這樣就能在校園裡營造出一種良好的法律氛圍,讓學生感受到法律就在身邊,慢慢提高法律意識,對學生日後走上社會起到巨大作用。

  ***二***加大法律的宣傳工作的力度

  法律的宣傳工作是很重要的,可以定期進行法律知識講座,在高校建立法律援助中心,違法情景演練等,這些能把枯燥的上課內容形象生動地表現在學生的面前,使學生對其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舉辦心理教育活動

  前文說到大學生犯罪的種種表現其實歸根結底都是因為法律意識淡薄,導致其內心發展有些扭曲,除了上課之外,法律意識的培養還可以通過心理諮詢、心理教育等活動,使學生對許多心理知識有了瞭解,對法律的認識也就提高了。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發展中的中堅力量,他們擔負著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使命,擁有良好的法律意識是一個大學生必備的素質。只有同時擁有優秀的專業知識和法律知識的人才,才能真正為祖國的建設做出巨大貢獻。由此可見,大學對學生的法律意識的培養和教育是十分重要而且不可缺少的。

  參考文獻

  1、法律教育的雙重性與中國法律教育改革周漢華比較法研究2000-12-30

  2、新生代農民工法律意識教育研究範少虹湖南師範大學2013-05-01

  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法律教育論文

  摘要:提高教師隊伍建設,積極對授課老師進行培訓。加強大學生法律素養教學的重中之重就是授課者的法律素養。

  關鍵詞: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法律教育

  一、“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法律教育部分存在的問題

  ***1***教師教學方式。在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進行講述的過程,往往以教師單方面的授課為主要方式,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加之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認識不深,思想上不夠重視,經常有逃課或不認真聽講的情況發生,課堂效率較低,學生們往往都是在老師的灌輸下被動地接受法律知識,而不是自己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2***課程設定。“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在2006年課程改革之前是分開的兩門課程——“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但是在兩門課程合二為一之後,由於將“思想道德修養”的內容排在“法律基礎”之前,教師在授課的過程往往習慣於把教學重點放在教材的前半部分“思想道德修養”上,而忽視了有關法律知識的教學,教師的不重視就導致學生對於這部分知識的忽視,甚至是無視。除此之外,教材中有關“法律基礎”部分的知識編寫不夠精確、概念含糊不清,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再者,整本教材通篇採用文字形式進行編寫,理論概念性較強,知識分佈過於緊密,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疲勞感。

  二、改善法律教育部分存在的問題的措施

  1.教材改革

  ***1***保障教材編寫的嚴肅性。

  ***2***增強法律部分教材的趣味性。

  ***3***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平衡性。

  2.教學改革

  ***1***完善我國大學生法律素養教學的機制。根據我國目前法律教育發展現狀,建立起一個從小學開始至初中、高中、大學的完善而銜接有效地法律教學體系,從小就開始培養學生一種法律意識,真正地體會到法律學習的重要性,自覺地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2***提高教師隊伍建設,積極對授課老師進行培訓。加強大學生法律素養教學的重中之重就是授課者的法律素養。目前,高校中講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教師可能會出現知識斷層的現象,由於他們往往自身並不是法律專業出身,對於我國法律制度、法律變革也不甚瞭解,因此,高校就需要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培訓工作,隨時更新他們的法律知識體系。

  ***3***活躍課堂氣氛,改革授課方式。傳統的法律授課方式往往以老師講、學生聽為主,難以調動學生進行積極思考,課堂效率較低。因此,授課老師應當在法律素養的課堂中充當引導者而不是決策者的形象,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

  參考文獻

  1、"診所式法律教育"本土化的思考王菊英河北法學2005-03-30

  2、美國法律教育的經驗與啟示周學峰; 王偉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