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畢業論文範文參考

  近年來,隨著多元化教育、素質教育的日益推進,美術教育對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大專美術教育

  一、、大專美術教育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1.理論與實踐不完全契合雖然大多數大專院校已經深刻認識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性,並且確確實實採取了一些措施,但是新的教學要求往往與以往的管理體制發生衝突。

  2.教育理念與時代要求不完全契合如今,大多數大專院校在新形勢面前,美術教學還停留在以教師講授為主。在美術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極為關鍵,教師必須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如果採用“填鴨式”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只能是紙上談兵。

  二、大專美術教育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實施策略

  1.開設靈活多樣的選修課大專院校可以在美術教學中開設靈活多樣的選修課,並在美術教學中加強針對性,有利於為學生就業奠定基礎。如,在學繪畫和書法的人日益增多的背景下,裝裱這一美術行業開始走俏。以這一市場經濟現象為依據,通過增設字畫裝裱選修課,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有利於學生掌握適應市場需求的技術。

  2.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而且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環節。

  3.營造開放式學習環境面對時代的新要求,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的不適應性日益凸顯,營造開放式的學習環境是滿足時代要求的必然之舉。如,教師可以舉辦書畫、攝影比賽,帶領學生外出寫生,等等。這些活動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4.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認識到評價的重要性,不能把評價作為形式,而應該充分發揮其功能。有效的評價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便於教師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所以,當前教學工作的當務之急是建立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建立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社會名家評價等評價體系顯得極為必要。

  三、結語

  大專美術教師應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放在首位,深刻認識其在學生就業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重視社會調查和市場研究,在實踐基礎上不斷完善與改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通過不斷提高自身水平,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從而培養出實踐能力強的人才,這是教師的職責,也是歷史賦予教師的使命。筆者重點分析了大專美術教育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意義,並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策略,以期提升大專美術教學質量。

  篇2

  淺議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學生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複雜的過程。要提高學生學習的成績,不僅需要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和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的積極參與,也需要興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積極參與。《美術課程標準》提出:“通過學習美術,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發展學生的空間思維和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以及美術的實踐能力,達到能用美術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完善人格。那麼,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呢?

  一、放飛情感,樹立信心

  每個人都喜歡受人稱讚和鼓勵,渴望獲得成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激勵顯得更加需要和重要。因此,教師在組織美術活動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多激勵學生,增強學生自信心。在美術繪畫活動中,經常發現有些學生落筆不夠大膽,很拘束;有些學生在活動時,往往拿不定主意,不知道從何下筆;有些學生則非常緊張,還沒有動手畫畫就說:“老師,我不會畫,請你幫幫我吧。”其實像以上這些小學生,他們不是不會繪畫,而是他們在作畫之前存在一定的疑慮,不敢落筆。長期以往,這些小朋友,往往會導致自信心缺乏,不能形成健康心理。對於這樣的學生,教師應通過仔細觀察,瞭解學生的作畫水平,認真分析每個學生的繪畫能力,並採取相應的措施,才能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進步。可採用的方法有:

  如筆者組織一年級小朋友在雨天畫“小雨沙沙”。靜靜小朋友畫的畫雨點很拘束,而且整個畫面都很亂,有些下雨甚至是從下往上走的趨勢也有。靜靜認為畫得不好,顯出難為情的神色,想撕掉,不讓我看,這時,筆者對他說:“你看外面正下著雨,仔細看看雨是從哪個方向下下來的,而且是有節奏的。”在筆者的鼓勵下,靜靜終於大膽地把下雨畫的從烏雲的下面下著而且還很有節奏地下著,筆者馬上給他的畫上貼了一朵大紅花。靜靜高興極了,每天有空,就跑到“作品欄”欣賞他的《小雨沙沙》作品,觀看他作品上的大紅花。自從他得了大紅花後,對美術活動有了很大的興趣,積極性提高了,自信心也增強了,性格也比以前開朗了,如此大的變化,只緣於一朵“大紅花”。可見,鼓勵作用之大。

  由以上案例可見,一句鼓勵的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觀念與行為,甚至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一句負面的話,可刺傷一個人的心靈與身體,甚至毀滅一個人的未來。所以,我們要給孩子鼓勵,去關心、去激勵孩子,讓他們知道,教師和他們站在一起,教師一直為他們而驕傲。特別對於在繪畫時落筆不夠大膽、很拘束的小朋友,教師引導時,還可以撫摸學生的頭,用信任的眼光看著學生,用鼓勵的語言如:“你真棒!”“好的,有進步!”“太好了!”等激勵幼兒上進心,或者拍拍孩子的肩膀,豎起大拇指,用身體語言表示鼓勵。

  實踐證明,只有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學生才不會那麼害羞,落筆大膽,繪畫內容豐富,色彩鮮明,主題突出的畫或製作的手工作品也能主動給教師,對美術活動比以前有興趣。人有了自信心才敢於探索世界,去做他想做的事,性格開朗、活潑,能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

  二、改變評價方式,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評價是美術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科學的評價會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否則,會打擊和傷害學生的自信心。因此,教書要把握好評價的環節,改變評價方式與內容,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

  1. 根據學生個性實施評價

  評價本是一種非常客觀的評定行為,有一定的標準且要求公正合理。評價是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的,而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學生髮展最重要的基礎和保證。因此,評價要有利於學生心理健康,內容和方式可以不拘一格。

  例:“各種各樣的車”

  那天下午,我們的美術是“各種各樣的車”,有許多小朋友把自己也畫在車中,婷婷也畫了,但她的作品一展示出來,馬上引起小朋友的大笑,許多小朋友不約而同地說:“婷婷真難看,頭尖尖的,像一部破飛機。”婷婷生氣了,大聲叫嚷:“不,誰說我像破飛機我就打死他。”說完就大哭起來。可見,小朋友的評價嚴重傷害了她的自尊心。為了安慰她,為了引導小朋友學會評價作品,筆者抱著她對小朋友說:“你們聽聽婷婷講一講她畫的是什麼。”婷婷說:“我畫的飛機車,為了不讓壞蛋看到我,我就把自己畫在飛機裡了。”筆者接著說:“原來你是戰鬥英雄。”說完,把畫展示給孩子看,孩子們聽了都跑來看她的畫,不再說她的畫難。

  因此,作為教師,在評價過程中首先要尊重孩子。評價兒童畫並不是一個死的標準,每個學生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他的畫也就有與眾不同的特點,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說的清,因此,教師在評價學生美術作品時要尊重學生、善於發現學生作品中的精華所在,表現出接納、讚許的態度,只有這樣才可能和學生溝通。

  2. 積極引導學生互相評價和自我評價,成為主動型的評價者

  引導學生積極地發現同伴值得學習的地方,他們也能成為主動型的評價者。在以往的教學中就出現有的孩子評價時帶著一定利己心理,希望由於自己說別人好,這個人也能說自己好。有的孩子純粹出於“朋友義氣”,因為某人是自己的好友,就說他好。也有些心高氣傲的孩子不大願意去看別人的作品,甚至故意恥笑人家。針對這些情況,筆者首先鼓勵他們真誠地、實事求是地評價,並教給一些評價的方法,如需要請孩子說明作品的優點、特點、喜歡的理由。要知道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使學生多向交流,進行互相評價、互相學習、模仿共同體驗和提高心理素質。

  美術學習具有重個人感悟和情感體驗的特點。在美術教學中,面對相同學習內容和學習步驟,學生的作品表現是千差萬別的。生活體驗的不同,情感活動的樣式各異,而且掌握美術技法的水品也不一樣。因此,美術學習極具個性化。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自我評價,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獨特的主觀感受和獨特見解。這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創造力。

  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在美術教學中無處不在,要使非智力因素和美術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關鍵是教師要做有心人,有健康教育意識,真誠地關心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