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學年論文範文

  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社會全面發展對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要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學年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創新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現狀,接著提出一些創新教育模式的方法,最後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意義進行說明。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創新

  大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樑,是實現國家長盛不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大學生又處於一個叛逆期,在他們的心理不斷走向成熟的過程中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需要學校、家庭乃至社會給予一定的幫助與引導,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現狀

  ***一***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服務體系不夠完善

  根據筆者對全國各地一些高校的調查發現,在各高校中普遍存在著心理健康服務體系不夠完善的問題,工作人員一般身兼數職,心理諮詢老師可能同時也是輔導員、校領導,這會使得他們混淆工作。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問題,是因為缺少專業的大學生心理輔導工作者。由於各種原因,在我國各高校中輔導員一般是充當著心理輔導老師的角色。這使得輔導員的工作量極大,不能做到對每個學生都能進行深入及時瞭解。還有就是對一些沒有學習過心理諮詢相關知識的輔導員來說,對於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會產生困惑,不懂得如何處理,造成一些不好的結果。

  ***二***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關注度不高

  筆者還通過調查發現,當前我國的很多高校對心理健康教育都不夠重視。儘管我國的高校基本都有大學生心理諮詢服務,但是學校不願意花心思去經營,學生願意去進行諮詢的也是少數,甚至還有許多人表示不知道學校有這個服務,去進行諮詢的學生就更少了。對心理健康的認識不夠,重視程度不高,使得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務形同虛設,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起不到任何作用。

  二、如何創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學校要加大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

  高校應重視對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建設,建立一套完整的心理諮詢體系,加大對一些硬體設施的投入,例如發洩室、心理測評室、治療室等,這些硬體設施在幫助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過程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學校還應對心理健康工作進行定期檢查,監督工作人員的工作,建立獎懲機制,對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表現優異的人員進行獎勵,提高工作人員的動力,讓他們在心理健康工作中做得越來越好。

  ***二***加大師資隊伍建設

  高校的教師是和大學生相處最為密切的成年人,這些老師可以與學生直接接觸,並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健康問題。所以,高校要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體系中師資隊伍的建設。除了引進專業人員之外,學校也可以鼓勵本校心理專業大學生及研究生參與其中。對剛開始進行心理輔導工作的老師進行一些專業培訓,提高整個師資隊伍的素質與能力,也就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

  ***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心理健康教育

  很多大學生怕受到外人異樣的眼光或不想承認自己心理有問題,對心理教育工作有所牴觸,這使得許多高校的心理輔導工作展開得並不順利。然而,我們要讓學生知道,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代表自己就有心理問題,許多成年人也會進行心理諮詢。所以我們要讓學生認識到:只要在日常學習生活過程中有困惑,都可以進行心理諮詢。為了讓學生認識到這點,高校的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可以定期舉辦心理健康講座,組織心理健康知識競賽等活動,讓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有個正確的認識。

  ***四***豐富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一般都是通過開設心理健康公共課的方式,但僅僅靠一門課是遠遠不夠的,而且隨著學生心理問題不斷增多,很多情況下,僅僅這一種方式已經不能滿足需要,這時就需要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進行創新。例如: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心理健康知識競賽、網路諮詢、案例分析、遊戲等活動,去營造一個輕鬆愉悅的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更容易敞開心扉,從而有利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進行。

  三、創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意義

  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棟樑,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為了讓他們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大學生正處於青春期,他們會遭遇各種問題:情感方面、學習方面、就業方面等等,這些問題會困擾他們,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壓力。如果能夠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問題,也就能讓他們更加健康地成長。

  四、總結

  大學生是一個重要而又容易出現問題的群體,為了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困惑,高校必須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而高校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建立又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協同合作,同時還需要與時俱進、創新模式、完善體系,以便更好地幫助大學生解決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作者:劉靜 單位:遼寧建築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餘秋梅.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2***03***.

  [2]劉志芬.高職院校心理諮詢工作現狀調查分析及對策[J].考試周刊,2008***49***.

  二:多維新增畫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應用

  [摘要]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新時代背景下,該課程教學的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已迫在眉睫。多維新增畫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極大的激發了大學生們透過多維新增畫多維度的自發的去了解自我、自覺的去探索自我的興趣,增強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多維新增畫;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

  近年來,為了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實效性,各高校紛紛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進行了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隨著手機網路的普及,各高校的課堂教學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在完形治療界中有句話“人的日常運作,總是憑內裡對世界的看法”。這也給我們的課堂教學一個新思路,使用多維新增畫這種繪畫心理技術,來激發學生探索的慾望,促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一、多維新增畫的理論

  多維新增畫屬於繪畫心理技術的一種,繪畫心理分析與治療已經成為一門重要的心理諮詢與治療技術,在眾多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該技術的形式和內容不斷得到創新和發展,多維新增畫就是由繪畫心理技術衍生的果實。

  ***一***多維新增畫的理論闡述

  繪畫心理分析是從對兒童的觀察開始的。20世紀40年代和60年代巴克和哈默提出了“房-樹-人”***Tree-House-Person***,又稱屋樹人測驗。最近幾十年來國內外以“房-樹-人”為主題的繪畫測驗已經成為人們最為常用的繪畫心理測驗之一。在近代的繪畫測驗內容逐漸豐富起來,繪畫的主題、工具、環境、指導語上面都有了新的突破,力圖為畫者的潛意識的表達創造更大的空間。多維新增畫就是一種全新的繪畫心理技術。

  ***二***多維新增畫的特點

  “新增畫”就是給出一個圖形畫者將它擴充為更加完整的畫面。“多維”是指這些圖形不止一個,確切的說本文采用的是六個維度。每個維度都有著簡單而明確的探索意義。1.真實的觸控未知的自我一幅畫勝過千言萬語。圖畫是能和潛意識直接溝通的語言,多維新增畫相比其他繪畫心理測驗更易於打破防禦、突破阻抗。作畫者畫畫時會經歷抽象、提煉最主要情緒來嘗試表達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學生自我整理、自我表達的過程。這是其他技術所達不到的一個優勢。2.多維度瞭解自我的獨特方法多維新增畫是以心理投射為原理,來解碼繪畫者內心深處的很簡潔有效的獨特方法。分別是“平行線”“波浪線”“豎線”“叉線”“半圓”“曲線”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從心路歷程、情緒狀態、學習心態、人際關係、愛情觀、抗挫能力等特質全方位的深入的瞭解認識自我、完善自我、抒解壓力、調節情緒、促進身心健康等方面發揮很大的作用。3.拉近師生心理距離、增強師生互動在教學中,無論是哪個專業的學生都對心理測量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尤其是心理投射測驗,因為這讓他們發現自己未知的一面,而相比較其他繪畫心理測驗,多維新增畫給出了一定的刺激物,使繪畫變的更簡單,學生們的參與程度全所未有的高。極大的活躍了課堂氛圍,更能引發學生探索自我的積極性。4.使用簡單、操作方便多維新增畫僅需畫紙就可進行,不僅是繪畫所需時間較短,多維新增畫的分析解釋也簡單易懂。對於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操作簡單方便無疑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首選。

  二、多維新增畫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繪畫是一種讓潛意識“視覺化”的過程,每個人都是一個多維度的複雜存在,理性的語言難以盡訴其中的精妙。多維新增畫穿插在課堂教學中,使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人性化,同時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多維新增畫主題、目標和實施要點

  “平行線、波浪線、豎線、叉線、半圓、曲線”每個圖形都代表一個維度,連線成通往內心的一座橋樑,將我們引向深層的潛意識世界。探究我們的心路歷程、情緒狀態、學習狀態、人際關係、情感關係、抗挫能力等方面。下面將詳細的介紹各個維度的主題、目標和實施要點:1.“平行線”維度的意義與指導語“平行線”維度就像我們人生旅程的縮影,大學生剛剛進入一個新的環境對大學生生活是有迷茫、徘徊還是留戀過去的高中生活,不想面對未來?還是準備好了開始新的大學生活?“平行線”維度新增畫表示心路維度,主要用來測試畫者的心路歷程、目前的心理狀態或者心中追求的目標。指導語:請你在A4紙上畫出兩條平行線,方向隨意。並在上面新增任何你想新增的東西,使畫面更完善,最後請給你的這幅畫作命名。2.“波浪線”維度的意義與指導語“波浪線”如同我們內心湧動的思緒,如同我們起伏的情緒。在面對萬千思緒的時候是積極應對還是愁容滿面?大學生情緒管理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重要內容。瞭解自己情緒管理的方式,有助於大學生開啟自己的心門、調節自我的狀態。“波浪線”維度新增畫表示的情緒狀態維度。指導語:請將半張A4紙橫著放並在中央畫出6-8個波峰的波浪線,波幅平緩,波浪線佔紙的長度的二分之一,波浪線位置位於紙的正中心。在波浪線上新增任何你想新增的內容,使畫面更完善,最後請給你的這幅畫作命名。3.“豎線”維度的意義與指導語“豎線”預示著你已經規劃好你的大學學習生涯了,你已經在為你的目標付諸行動了?還是空想著目標自己會實現?“豎線”維度測試的是學生的學業狀態維度。使學生可以更好的找到自身的原因更好的向前。指導語:請將半張A4紙橫著放,在紙的中央畫一條豎線,豎線大小為紙的二分之一高。豎線位置應位於紙張的正中心。在豎線上新增任何你想新增的內容,使畫面更完善,最後請給你的這幅畫作命名。4.“叉線”維度的意義與指導語“叉線”把紙分成了四個部分像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的不同角色,在“社會化”過程的大學生們如何勝任不同的角色。“叉線”維度測試的是大學生的人際關係維度,讓學生們更好的瞭解自己的人際交往狀態以及人際交往去向。指導語:請將半張A4紙橫著放,在紙的中央畫叉線,叉線大小為紙張的四分之一大小且兩條叉線應相互垂直,叉線位於紙的正中央,在叉線上新增任何你想新增的內容,使畫面更完善,最後請給你的這幅畫作命名。5.“半圓”維度的意義與指導語“半圓”的呈現預示著半邊天,大學生都在追問:大學時期談戀愛是“選修課”還是“必修課”;還有戀愛狀態中的少男少女在問:如何和親愛的他***她***相處啊,其實愛情這個主題從來都是讓人歡喜讓人憂的。半圓新增畫表示情感維度,主要用來了解大學生對待戀愛的觀念及對另外一半的態度。指導語:請將半張A4紙橫著放,在紙的中央豎著畫圓的直徑再畫出左半圓,半圓大小為紙張六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大小。在半圓上新增任何你想新增的內容,使畫面更完善,最後請給你的這幅畫作命名。6.“曲線”維度的意義與指導語“曲線”宛如一座山,一座前進中的阻礙、前進中的挫折。大學生們在離開了熟悉的環境來到新的環境沒有了家長的庇佑開始了新的旅程,當遇到挫折時是正視它、跨越它還是逃避它、遠離它?挫折教育也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曲線”新增畫表示壓力障礙維度,主要用來測試大學生在面對壓力和障礙時個體現有的應對模式及心態。指導語:請將半張A4紙橫著放,在紙的中央畫一個曲線,曲線的大小為紙張的六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曲線的位置應位於紙張的正中心***特別注意曲線和波浪線的區別,引導者最好做板書示範***。在曲線上新增任何你想新增的內容,使畫面更完善,最後請給你的這幅畫作命名。

  ***二***多維新增畫解釋原理

  分析一幅畫從三個層面進行分析:①畫面的整體,從畫的大小、新增的線條、用筆的力度等;②過程分析,畫面新增的位置,畫者作畫所用的時間、作畫過程中是否有反覆塗擦、是否強調畫面的對稱、是否有文字標註等;③主題的解讀,每個多維新增畫所測試的主題維度不同卻能準確的反應出作畫者當下的狀態。每一次主題畫的課上課下,學生都積極主動的向教師去了解各個維度的含義,自我分析自我總結,學生參與度極高,很好的輔助了課堂教學的教學效果。下面以“豎線”新增畫為例,分析學生在課堂上的繪畫作品。“豎線”維度測試的是學生的學業狀態維度。包括:左、中和上、下四個維度,即:豎線的左側代表畫者學業的過去,豎線的右側代表畫者學業、目標的未來,豎線的下方代表畫者學業或者目標的基礎,豎線的上方代表畫者未來的規劃。一個學生畫了一個旗幟,這個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表現的比較積極,從豎線多維畫整體看,畫面大小適中、用筆力度適中該生比較自信。線條比較流暢,旗幟的線條是弧線該生剛中有柔、情緒較為平和。畫面中的內容都新增在豎線的右上方看出該同學目前特別希望實現自己的目標。此時該生或許多考慮一下基礎、自己的規劃一個個小的目標更有利於自己的發展。

  ***三***多維度新增畫分析時應注意的問題

  多維新增畫的繪畫心理分析運用的是投射技術,能增加作畫者自我探索的深度。教師要多用開放性的語言來激發學生自我探索的空間。教師的分析必須經過深思熟慮,多用積極正向的引導激發學生自發的找到自我成長的動力及方向。因為是在班級集體作畫,教師要注意對個別學生的隱私的保護。教師也要告訴學生繪畫心理分析的結果可以作為參考技術,鼓勵學生課下與教師面談。多維度新增畫的前期指導語要準確詳細,教師最好每一次都板書示範。

  綜上所述,多維度新增畫是一種簡單易操作同時非常有效的繪畫心理分析的工具,將它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引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堂教學起到了前所未有的好效果。這不僅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強了師生間的互動,既使課堂教學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又使大學生從六個維度全方位自發地瞭解自我、探索自我,成長的路上更加積極主動,並很好地提升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堂教學效果。

  作者:李娜 單位:湖北技能型人才培養研究中心 長江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嚴文華.心理畫外音[M].上海: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2003:195-305.

  [2]蘭珊珊.繪畫心理分析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高教論壇,2013***8***.

  [3]嚴虎.多維度新增畫[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1-55.

  [4]陳侃.繪畫心理測驗語心理分析[M].廣州:廣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傑拉爾德.D.奧斯特,帕特里夏.古爾德.科農.繪畫心理評估與治療[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