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與現代的結合探討論文

  在我國現階段,現代環境藝術設計需要更多地體現出良好的創意。運用西方現代派的設計理念和手法,是一條有效的環境藝術設計創意途徑。然而,西方環境藝術設計畢竟是按照西方文化思維尤其是工業革命以來的技術理性思維來展開的,與我們民族的審美習慣和思維方式存在著一定差異。因而,按照西方現代派理念所設計的環境藝術作品,在現階段的中國難免就會產生“水土不服”的“不良反應”。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與現代的結合探討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與現代的結合探討全文如下:

  摘要:傳統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其在設計中的應用並不少見,當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將傳統文化和傳統素材與現代設計相結合,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並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重視和喜愛。如何做好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如何促進設計中傳統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是環境藝術設計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內容。本文也正是基於此,對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傳統文化進行闡述,並揭示其形式和未來發展趨勢,期望可以為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提供一點借鑑

  前言:文化傳統是我國曆史文化的精髓,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並世世代代滋養著華夏的人民,讓人們在文化的長河中得到洗禮。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於生活的需要,已經不僅僅滿足於溫飽的解決,而更多的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需要和享受。環境藝術設計便應運而生。環境藝術設計的存在和發展為人們提供了更為舒適的生活環境,並在生活的環境中滿足精神世界的需求。如何將現代化的環境藝術設計與傳統文化融合在一起,如何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傳統元素與現代進行完美的結合,是其需要認真對待和嚴肅思考的重要內容。

  一、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傳統文化

  1.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民族性

  上個世紀開始,人們對於“泊來”文化的追求達到空前高漲,東南亞風的流行,歐美復古風的盛行都讓我國的傳統文化漸漸躲至角落,險些被人遺忘。但是隨著人們理性的迴歸,經過徘徊和盲目跟從階段之後,環境藝術設計的視角也逐漸迴歸到我國的傳統文化元素中。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傳統文化最重要的便是反映我國的民族特點。環境藝術設計必須立足於本民族的傳統文化之上,兼收幷蓄地吸收外來文化,彌補本民族文化的不足之處,發展本民族的特點和特色,基於我國人們的基本需要和基本生活方式進行設計,才能使環境藝術設計活靈活現,具有民族根基。否則,環境藝術設計便成為無水之木、無根之源。

  2.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文化性

  環境藝術設計還要注重傳統藝術的文化性。環境藝術設計的現代化加入傳統元素,並非是對傳統元素的簡單羅列,而是要根據傳統元素所表現的文化內涵進行整合,而後統籌規劃。世界格局已經向東方傾斜,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關注東方世界,關注東方世界的文化。環境藝術設計中要體現我國民族的文化特色,反映我國的歷史、文化,不同的元素反映相同的民族文化。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更多的應當是反映我國先進、文明、科學的文化,將我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3.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地域性

  環境藝術設計的地域性最重要的便是理性迴歸之後的本土化。在進行環境藝術設計中要更加註重從傳統內部衍生而出的東西,注重自己的獨特性,注重融入發展地區或者我國特色地區的文化內容,追求文化的地域性、地方特色、民族文化。將地域的文化要素納入環境藝術設計中,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反映文化的地域性。這是一種文化的反彈,也是一種文化的反思,更是一種文化的運用。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提出文化的地域性具有重要意義。

  二、傳統文化要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現代化

  傳統文化要素納入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要注重傳統文化要素的表現形式,運用顯微之處彰顯深刻文化內涵,力爭做到“一滴水見太陽”的特殊效果。並通過對傳統文化要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未來發展趨勢預測不斷推進傳統文化在現代環境設計中的運用。

  1.傳統文化要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形式

  傳統文化要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形式多種多樣,設計者要運用自己獨特的構思和想法將其靈活運用,使其展現不一樣的特點和特色。傳統文化要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形式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注重綠色植物的運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對於植物一直有一種內心的偏愛。無論對於梅花的歌詠還是對於君子蘭的讚頌,無不彰顯了我國民族文化中對於綠色植物所反映出來的精神內涵的深刻寓意。因此,在進行環境藝術設計時候,如何讓綠色植物展現傳統文化則應當被設計者納入考慮範圍。比如在進行環境綠化設計時候,可以運用竹進行裝點,結合環境需要,表達竹的清高和氣節,彰顯傳統文化中竹的深刻內涵。

  第二,注重裝飾物的作用。現在環境設計中對於裝飾的運用已經越來越靈活,因此將具有傳統元素的裝飾物應用於環境設計中可以讓環境設計更加靈活,在單調的環境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比如統一空曠的環境中放置我國傳統的百寶格,在百寶格中放置形態各異的中國瓷器進行點綴和裝飾,既可以體現環境的高雅之風,又可以體現環境主任的品位之高,更可以使整體環境體現出濃烈的人文氣息,可謂一舉多得。

  第三,注重空間的自然設計。我國傳統文化崇尚自然,自古就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自然情懷。因此,在環境設計中加入自然元素,也正與傳統文化理念想契合。在環境的設計中可以運用玻璃的通透感打造視覺上的自然效果,也可以在休息區新增自然景觀,在自然景觀中設定天然休息區,讓人們感覺到如同在大自然中暢遊,也是傳統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

  2.傳統文化要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未來發展趨勢

  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門藝術語言,它用含蓄的語言進行著環境與人之間的交流,讓人們充分感受到環境所帶給人的舒適感和愉悅感。也這正是傳統文化所寄予的意義和將其運用到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基礎。正所謂“詩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者也”。因此,傳統文化要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未來發展趨勢應當是話語無形,但卻時時處處都在,如同空氣一般,不覺其存在,但卻讓人愈加無法離開。這是傳統文化要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未來發展趨勢,更是傳統文化要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得最高境界。

  三、傳統文化要素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可持續性發展思想

  我國傳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則當屬儒、釋、道思想的傳承文化,三家思想均主張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主張“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道法中人與自然的融合。傳統文化講究情與景的契合,探究天與人的合一。因此,傳統文化要素若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達到可持續發展,達到完美的協調發展,則需要在環境設計中減少技術的應用,減少工業化技術的應用,更多的運用自然手段進行環境藝術設計。只有不斷建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策略,深化環境藝術設計的可持續發展思想,才能讓傳統文化要素得到潛移默化的應用,才能讓傳統文化要素更好地為現代化環境藝術設計服務,並讓人們得到更好的精神享受,進行精神世界的淨化。同時,設計者也要提高自身的傳統文化修養,將自身的專業知識與傳統文化交融一起,將具象的知識與無形的文化交融在一起,在進行環境設計時候,隨手拈來的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環境設計中出處點染的盡是中國傳統文化思想。要做到傳統文化要素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物質與精神雙重的可持續。

  結語:

  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已經讓人們更加註重精神生活的建設,環境藝術設計加入傳統元素可以很好地滿足人們的需要。但是將傳統元素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相結合並非一蹴而就的,想要將兩者完美融合,需要設計人員不斷的進行實踐和摸索,在實踐中不斷進行創新嘗試,從而抓住環境藝術設計所需要傳統要素的關鍵環節,通過不斷的改進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