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對策

  封開縣是廣東省的山區縣之一.轄16個鎮178個村委會21個社群,總人口48.3萬,農村人口39.6萬.佔總人口的82.5%,其中3~6歲學齡前兒童18261人。現有幼兒園93所,在園***班***幼兒14895人。幼兒教師專業達標率53.2%,學前班教師專業達標率48%。幼兒學前三年入園***班***率達85.2%,一年入園***班***率達99.6%。村辦幼兒園69所***含19個混合班或托幼班***,開辦率50.3%。可見。農村學前教育是一個薄弱環節.情況不容樂觀,有待致力發展。

    農村學前教育是孩子接受正規

教育的第一步,是孩子體驗集體生活、樹立人生品格的開端,是九年義務教育體系的基礎,至關重要。

    2011年國務院印發《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O20年***》***國發[2011]24號***後,人們更趨關心兒童的發展事業.密切關注農村學前教育,必須積極探索切合實際的農村學前教育路子。才能改變當前的狀況。

    一

、家長觀念要由“勉強”向“樂意”轉變目前.農村家庭對學前教育的態度極為牽強。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高尚的心靈是在勞動集體生活中逐漸培養起來的。”要使農村兒童能體驗集體生活.當前首要工作是加大農村學前教育宣傳。使每個農村家庭都能夠充分認識學前教育的重要性,讓更多的父母認可學前教育,樂意讓孩子在集體生活中學習知識、接受教育。

    二、教學活動要由“看班”向

“教育”轉變學前教育目標在於引導、教育孩子。要充分利用中小學佈局調整的機遇.改建一批村級規範化幼兒園。努力改善幼兒園的基礎設施和配備足夠的玩具、教具,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生活、學習和遊戲環境。

    針對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要

充分利用中小學佈局調整的富餘師資調配幼兒教師.並通過勞動、職業教育等部門開設幼兒師範教育課堂,開展幼教專業技能培訓,增強學前教育師資力量。同時,要採取專業人員下鄉指導、選送培訓等方式,提高教師的學前教育教學水平和專業達標率。促進教師從“帶孩子”到“教孩子”轉變、從“從業”到“專業”轉變。使孩子得到更為全面的“啟蒙”教育。
    三、發展程序要由“關注”向

“著重”轉變當前.要著重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農村學前教育機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教育措施,促進學前教育工作規範化、系統化、合理化、人性化,以滿足適齡兒童入園需求,促進學前教育科學發展。

    縣、鎮政府要把發展學前教育

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將幼兒園作為新農村公共服務設施統一規劃,優先建設,加快發展。按照“以點帶面、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發展思路.積極建設村級幼兒園。利用教育“創強”之機,加大對農村學前教育的投入。

    建設鎮級中心幼兒園,發揮它們的示範、輻射作用,帶動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並通過撥付專項資金,專款專用。確保農村學前教育機制的建立執行.幫助學齡前兒童就學、入托,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

    同時,要制定優惠政策,鼓勵有實力、有條件的社會力量興辦私立幼兒園或捐資助園。縣教育局、婦兒工委、共青團等部門要積極發揮職能作用.體現服務特色.全力推進學前教育的發展,讓農村幼兒有學上、上好學。

    四、資源管理要由“數量”向

“質量”轉變通過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合理佈局農村學前教育資源。整體優化辦園條件。合理配置保教人員.不斷提高辦園水平和學前三年教育的入園率。努力建立條件均衡、質量優異、具有農村地域特色的學前教育新體系。

    切實加強對農村學前教育的管

理,改善農村幼兒園的保教條件,加強安全、衛生、教學裝置的監督檢查,配備完善保教設施、玩教具、幼兒讀物等。對農村幼兒園要進行嚴格評估,提高辦園質量,縮小城鄉學前教育的差距。

    針對農村實際開展以落實《幼

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主體的教研活動,在教育教學中貫徹以人為本、終身教育的理念,遵循幼兒教育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堅決克服以片面傳授知識技能為主要教育內容的“小學化”傾向等問題,使農村孩子與城裡的孩子一樣站在接受教育的同一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