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會計電算化畢業論文

  作為會計工作的重要輔助工具,會計電算化對於加強企業會計管理工作具有巨大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會計電算化下的內部控制研究

  一、緒論

  網際網路的發展給市場經濟帶來了史無前例的機遇和挑戰,會計電算化的應用也使得各行業的財管與會計核算更加精準,避免了許多人為因素的干擾。電算化會計資訊系統比手工會計資訊系統更加高階複雜,對技術性的要求更高,更有可能產生貪汙、盜竊、欺詐、腐敗等行為或者出現無意的差錯。嚴格的內部控制制度是會計電算化資訊真實可靠的保證。本文結合會計電算化下的內部控制的相關理論知識和相關參考文獻,分析總結我國會計電算化環境下內部控制的現狀、問題、風險和影響,探討電算化會計資訊系統環境下的內部控制建設問題,並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會計電算化的應用能夠更加適應各行業會計管理工作的要求。

  1.會計電算化的概述

  廣義的會計電算化包括所有與會計電算化有關的的工作,如開發與應用會計電算化軟體、培養會計電算化人才、規劃會計電算化的巨集觀工作、建設和完善會計電算化制度、培育和發展會計電算化軟體市場等。會計電算化是人機結合的系統,由會計從業人員、硬體設施、軟體設施和資訊資源等要素構成的,功能完善的會計軟體資源是核心與關鍵的部分。我國的會計會計電算化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已經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普及了會計電算化的專業知識,湧現了一批既懂計算機又熟悉財務知識的維護和開發人才,大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經營效益。

  2.內部控制的發展歷程

  20世紀80年代,我國才開始著手研究內部控制。財政部在2001年~2006年先後頒佈了一系列用於指導開展內部控制建設的規範性檔案。我國證監會在強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內部控制資訊方面,要麼侷限於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等金融類上市公司,要麼侷限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就目前的內部控制相關政策中,對於有關內部控制資訊披露的法規性要求,我國至今尚未出臺具有操作性的強制性檔案。會計電算化下的內部控制是為了確保經濟資料及其他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和可靠度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手段和技巧,是經濟資料處理質量的基礎保證,也是會計電算化審計的前提。

  二、會計電算化系統內部控制的主要內容

  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確保資料在進行處理之後所具有的安全性、精確性,務必針對標準來制定和執行更加完善的系統開發、管理和完善的規程,以此來避免舞弊的可能性。電算化會計資訊系統的應用控制包括輸入、輸出和處理三大控制板塊確保接觸人員必須是經過授權,以達到權限制衡的效果。會計電算化簡化了傳統會計的內部控制作用,處理系統在自身的工作執行中存在的複雜性的特徵,同時加大了進行內部控制過程中的控制風險。

  三、會計電算化後的內部控制的環境分析

  會計電算化後的主要風險包括原始資料所帶來的風險、操作人員的舞弊風險和會計檔案無紙化和電腦操作無形化帶來的風險。會計電算化對會計檔案管理的要求更高。不僅要儲存好相關的紙質資料檔案,還要儲存、保管好已儲存在電子介質中的各種會計資料和計算機程式。電算化會計資訊系統中的內部控制是由人工控制和程式控制共同發揮作用的,電算化會計資訊系統的一系列應用程式都包含有內部控制的功能,這些應用程式決定了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如果程式出現失誤或無效,由於會計工作者的依賴性和程式運動的重複性,就可能難以發現這些問題,從而加大了系統在某些部分發生錯誤或違規行為的可能性。步入會計電算化時代後,基於會計電算化的工作自動化、控制的程式化,每一項手續都由計算機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自動化處理,這使得會計工作的分工、職責和許可權都與手工會計時代大不相同,很大程度上簡化了業務處理程式,會計人員不可以直接參與和控制,一些內部控制措施執行不了,削弱了稽核機制。原始資料的輸入、會計資訊的輸出、人機互動處理的控制、計算機系統之間的連線成了內部控制的重點方面。

  四、會計電算化下的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企業的內部控制是為了督促遵守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督促維護財產的安全,督促提高資訊報告的水準,督促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督促企業實現發展戰略而制定的一系列控制措施。目前,我國會計電算化在企業內部控制中還存在某些不足,具體變現為會計電算化發展不均衡、原始資料處理不規範、對會計電算化的認識不到位、財務人員基本素質的缺乏、軟體自身控制不夠嚴格和內部審計監督缺乏。綜上所述,加強和完善會計資訊系統的內部控制,已然成為企業在實施會計工作和在巨集觀上進行組織管理的關鍵因素,內部控制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管理和效益。企業應順應歷史發展潮流,不斷完善自身的內部控制制度,才能最大化地品嚐會計電算化的成果,保證企業的資產安全,在企業的經營決策中發揮作用,創造更高的效益。

  範文二:會計電算化下內部控制方法

  無論處於任何時代,財務管理等相關工作都對企業的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現在,在這個科學技術水平大幅度提高,電子計算機技術迅猛發展,物質資源極大豐富的時代裡,財務管理的有效與否,對企業能否實現長遠的生存和發展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會計電算化已經逐漸被企業管理人員所認同、使用,由此所帶來的企業內部控制的問題也是不容小視的。

  一、概念說明

  1.會計電算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的強大,企業所接觸的業務種類增多,難度也隨之增大。有很多業務,在財務方面的管理工作通過傳統的手工記賬方式是無法進行的,由此會計電算化的管理方式應運而生。會計電算化,是利用網路資訊科技,解決財務預算、管理、分析等的企業正常運作中會遇到的問題。目前由於會計電算化的不斷髮展與創新,其已經是會計學、電子計算機學、資訊科技學、管理學的有機融合體[1]。企業通過使用會計電算化的管理方式,提高了員工的工作效率,減輕了財會人員的工作量及工作壓力,對企業的合理化發展起到了明顯的推動作用。

  2.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為了對企業進行有效地管理,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保障企業的資金完整性,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而在企業內部制定的一種企業員工自我管理、約束、評價的機制[2]。企業的內部控制主要分為企業內部環境的控制、企業活動的控制、企業內部員工的資訊交流的控制及企業的風險控制等。企業的內部控制,是作用於企業的所有環節的,沒有任何的範圍限制,其不僅僅要對企業內部的財務進行審計、核算等,還需要對企業的經營、人事變動等進行管理,是一種常規性的管理,而非是階段性的;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而非是孤立開來的[3]。企業通過對內部的有效控制,來完成企業預期的經營目標,推動企業正常化的執行與發展。

  二、會計電算化對內部控制的重要影響

  1.改變了內部控制的常規內容

  以往,用傳統的手工記賬的方式進行工作,為了保障財務管理工作的準確性與嚴密性,需要財務工作人員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資金的記錄、管理等工作進行手工作業。而且,為了保障企業財務的安全性與完整性,企業管理者通常都會將財務工作分工,由不同的人員進行不同型別的財務工作,且彼此之間權利不相干預,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企業對財務的管理有了分割性,不能從整體角度出發,對資金進行合理化的管理與分配。而現在,會計電算化的管理方式,是利用電子計算機來記錄日常企業的財務狀況。可以說,電子計算機承擔了內部控制的很多工作,財務管理人員只需要對財務資料進行簡單地收集、整理,並將其錄入到電腦當中去即可[4]。這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財務工作人員的任務量,提高了他們的工作效率,改善了他們的工作環境。不過,由於電子計算機的引入,對財務人員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以前只需要財務人員對企業日常的財務工作熟練掌握即可,但現在,除此之外還需要財務工作者熟練掌握電子計算機的相關技術,可以利用電子計算機進行財務資料的錄入、分析,以及對資料的維護等工作。

  2.改變了財務資訊的收藏、整理方式

  老式的財務管理工作,是通過人進行手工記錄,即使用紙張對企業財務資料進行收藏與整理。但隨著會計電算化技術的引入,財務工作改變了原來的工作方式,使得財務資料資訊的收藏與整理方式也相應地發生了改變。如今,已經由先前的紙張收藏的方式,改為電腦的磁碟記錄與收藏。這種方式不僅僅可以防止財務資訊資料由於紙張的損壞而丟失,還可以節約以後翻查資料的時間,從而達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3.改變了財務的稽核方式傳統意義上的財務稽核工作,是通過對財務人員的手工記錄的層層核對。不難想象,這種工作方式帶來了很大的工作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了財務人員的工作效率,對企業的正常化執行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而會計電算化使這一問題得以有效緩解,通過對電子計算機的運用,對財務人員的合理化調整,使財務稽核工作,在保證其工作質量的前提下,可以更加快速地進行,也使得財務工作人員對手頭的工作更加明確,提高了工作質量。

  三、會計電算化下內部控制的現狀

  通過會計電算化這一高效率工作模式的引入,雖然給企業的經營與管理帶來了諸多方便,但當下會計電算化下的內部控制狀況也是不容樂觀的。筆者將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粗略的說明。

  1.無法保證原始財務資料的正確性

  傳統的財務管理方式是通過手工記錄,這種方式雖然顯得比較笨拙,而且由於一些大型企業的財務資料量較大,會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但是,這種方式通過多個財務管理人員的層層審批,保障了其原始資料的正確性,從而為企業財務資訊資料的管理提供了保障。而會計電算化,是通過一名財務管理人員的錄入,再進行之後的財務管理工作。這種工作方式雖然減少了工作量,但是由於只有一名財務管理人員接觸到了原始的企業財務資料,而無法保障企業原始財務資料的正確性,一旦該名錄入的財務人員沒有正確錄入財務資料,則有可能對企業未來的財務管理工作留下隱患[5]。

  2.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品質、素養不高

  傳統的財務管理方式,是通過多名財務管理人員的層層稽核、蓋章而進行的,這種工作方式雖然繁笨,但是可以有效地保護企業的財務資料資訊。而會計電算化的方式,由於只有錄入人員直接接觸到企業財務資料,因此對該名員工的監管較低。在利益誘惑面前,一旦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不高,意識薄弱,沒有堅守自己的崗位,聽從有目的人的話,惡意更改、刪除企業的財務資料資訊,就很有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利益損害。

  3.電子計算機系統的安全隱患

  雖然現在大多數企業通過使用會計電算化技術,大大保障了企業對財務資料的收藏價值,但是也帶來了一些無法避免的安全隱患。被錄入到電子計算機裡的資料的安全,完全取決於電子計算機的安全。如若電子計算機出現了安全問題,被錄入的資料很有可能會丟失。例如:現在十分盛行的電腦黑客,一旦侵入企業的電子計算機,企業的財務資料資訊難保不會發生洩漏、丟失,這會給企業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5]。

  四、會計電算化下改善內部控制不良現象的方法

  1.建立崗位牽制複核機制

  為了保證企業財務原始資料的正確性,防止會計電算化模式下財務人員錄入財務資料出現錯誤,企業應該配備專門的財務稽核人員對錄入的財務資料進行審查和複核,複核人員將發現的錯誤及時反饋給錄入財務資料人員進行糾錯。複核人員對錄入資料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進行稽核,能一定程度的保證原始資料的完整真實,隨後,錄入人員要將錄入資訊進行備份,以應對突發情況的發生。

  2.加強計算機的資訊保安維護

  為防止計算機因黑客等的侵入,而使企業的財務資訊遭到損害,企業應該在平時對內部電子計算機進行定期的資訊保安維護,為電子計算機設定使用密碼,限制操作人員的操作許可權,將資料的儲存與後期處理相隔離開來。也可以單獨建立企業的內部網站專用財務相關的系統,禁止內外網交叉使用,確保財務資訊保安可靠。

  3.加強對企業內部員工的思想教育

  企業的正常化運作,主要得益於企業員工為公司效力,因此,加強企業內部員工的思想教育,提高其對企業的忠誠度,有利於企業財務的實時監管,對企業正常化的運作有直接的推動作用。如若企業員工不愛護企業,將企業的資料資訊隨意透露給其他同行業的公司,這不僅僅會使企業的形象受到嚴重的損傷,還會使企業的利益受損,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五、結語

  會計電算化是一把雙刃劍,在給企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還會給企業帶來風險。如何運用這雙刃劍,使企業更好更快地發展,是值得每一位企業管理者認真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