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正能量勵志文章精選

  你硬要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那樣子你會很痛苦,像這名言一樣勵志的都有哪些呢,趕緊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別對優秀上癮,別被平凡嚇退

  文|時刻伴

  最近讀到了一句很可愛很真實的話,“真實比優秀更可愛,也更容易優秀。”

  在這句話之前,我也曾被另一句話激勵過,“最可怕的是,比你漂亮,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是啊,從小到大,我就逼自己比別人更努力,起得比別人早,功課比別人做得認真,做事比別人勤快。可事實呢?我如此地努力,卻沒有比別人更優秀。

  讀初中時,同桌李曉波在整個學校出了名的優秀。他小學讀完5年級時就學了6年級的課程,直接升初中,然後讀完7年級時,又直接跳級到9年級,中考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進市重點高中,學校和家長都很自豪。

  而我呢?

  無論怎麼努力,都只在全校40名上上下下,中考時又因為緊張,沒被任何高中錄取,只得重新復讀初三,從頭來一次,苦苦熬了一年後,也只考進了一所普通高中,無人在意。

  優秀是一種習慣,李曉波在優秀的路上慢慢習慣。

  高一開始,他寫的文章連連在詩刊、報紙上發表,獲獎無數,為學校贏得一片聲譽,被報刊媒體稱讚為“天才少年”,畢竟他才14歲。

  那一年高考,17歲的李曉波以優異成績考進北京的一所一流名校。他在大學裡更優秀,散文、詩歌、小說集結出版,被媒體冠以為青年人書寫的“文字雕匠”。

  而我呢?

  高中三年,躲在教室最後排角落裡,讀著《西遊記》、《紅樓夢》,看過一些經典文學,每天寫日記,記錄一些生活的“湯湯水水”,寫考試作文都費勁,更拿不出一篇像點樣的文章來。

  和第一次中考一樣,第一次高考以失敗告終,又一次接受復讀,19歲的我,辛辛苦苦才進了省內一所普通高校。大學的我加入過文學社,只會寫點板報,只會寫一些報告。

  一直以來,我都自卑,李曉波是天才,我是如此平凡。

  最近,我拾起筆,開始寫一點幼稚的文字。每天熬夜碼字,但交出去的文稿老是被拒。偶爾的一篇文被媒體轉載,被一部分讀者認同的同時,也害怕再也寫不出能被認同的文章。

  優秀是一種癮,但優秀的背後還有一種恐懼。如果有一天不優秀了,所有的能力都失去了,還有沒有人喜歡,有沒有人支援呢?

  我需要找個人談談,便想到了李曉波,初中畢業後,就沒再聯絡。輾轉多個同學才要到他的電話,打通他電話,他人在西藏,訊號不太好,我們約好在微信裡聊。

  “好久沒聯絡,沒見了,曉波。”聊完家常話後,我開始進入到我關心的正題。

  “你還寫文嗎?”

  “偶爾寫,已不投稿,全部壓箱底了,不以此為生。”

  “我記得,我們倆同桌時,談論過關於成為作家的夢。”

  “夢終歸是夢,而且作家這份職業一點不高尚,大多窮困潦倒,熬夜寫出來的東西老是被人嘲笑,特別是這個金錢至上的時代。”

  “你不是出過書嗎?文筆那麼好。我最近動筆寫字了,但很多次被拒稿,能給點想法不?”

  “我給你的想法是,別對優秀上癮,別被平凡嚇退。”

  李曉波告訴我,這些年他一度得了抑鬱症,為自己不優秀抑鬱。

  李曉波還告訴我,優秀是一種癮,但千萬別上癮,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優秀的人陶醉於自己被喜歡、被羨慕、被崇拜的世界。

  那些努力變得優秀的人其實過得並不好,對於目標的追求難以控制。優秀的人壓力大,老害怕自己不優秀了,別人就會看不起自己。如果不努力做好,自己就會被拋棄。

  李曉波說:“我大學畢業後,以一個優秀者的身份在社會被拋棄,被拒稿上百次,上千次。我急躁焦慮過,以致寫不出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來。”

  李曉波告訴我,其實人都平凡,不要急於優秀,不要為平凡焦慮,更不要被平凡嚇退。一部分人優秀,在於真實的付出,做真實的自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回報。

  李曉波還告訴我,做回真實的自己,即使寫不好,心無雜念也就不會有顧慮,寫出來的文字反而更容易變得優秀。優秀不過是一個結果,沒有你想的那麼重要。

  因為真實的自己更接地氣,坦然面對不足和失敗的人才最可愛,勇於接受不平凡,而不被平凡嚇退的人最容易優秀。

  他說:“我猜,你被拒的那些文稿是你急於想被認同的心態下寫出來的吧!而那些被採用,被接受,被認可的文字卻是你心無雜念,一氣呵成完成的。”

  聽他說完,我無言以對,很高興自己仍不優秀,也夠平凡,亦不會被平凡嚇退。

  :為什麼你的努力一文不值

  A是我帶過的最努力的實習生,但是除了“努力”,我暫時也想不出其他的褒義詞。她每天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筆記本上記得密密麻麻的,做事從來沒有怨言。但是,她沒有拿出過讓我驚豔的東西,倒是因為捅過幾次不小的婁子,讓我不得不漸漸收縮她的工作範圍。每當遇到問題,她的迴應總是:“我沒有想到事情會是這個樣子的。”

  B則是她的中年版,三十幾歲的人了,靠著頻頻跳槽才做到了一個小組的領導,因為專業太差幾乎遭到了所有同事的投訴。即便如此,老闆在不讓她通過轉正這件事上仍有些猶豫:畢竟,她這麼努力……

  國人素來推崇努力,所以才有了懸樑刺股、鑿壁借光、囊螢映雪這樣的成語,和“書山有路勤為徑”“勤能補拙”“笨鳥先飛”“愛拼才會贏”這樣的金句,好像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就算不成功,他人也必須抱有一份尊重,畢竟已經盡力了,也就無可指責。

  於是,就有了一群為努力而努力的人。上學時他們睡得最少,上班時他們走得最晚,案頭上的事情永遠做不完,始終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成績卻一般得不能再一般。你會發現,這樣的“努力”,不過是效率低下,把別人五分鐘就能做好的事情用一個小時來完成,人為地抻長自己的生命,簡而言之就是不走心。

  這樣的“努力”,不過是在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他們既不肯在“努力”前稍微動動腦子,做好規劃,也不肯在“努力”無果後做好總結,吸取教訓。他們很有西西弗斯的精神,不怕失敗,但對成功也並沒有太強烈的渴望,非要在南牆上撞個頭破血流,證明自己真的非常努力。

  努力當然是個好東西,但很多人在拿自己的實際行動侮辱這兩個字。有些常見的價值觀,反而容易教壞小孩子。在我們接受的傳統教育中,教人賣苦力的太多,教人動腦子的太少。蒲松齡說:“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可如果只是靠勾踐努力,那還有西施什麼事兒?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是懶人,只是有些人表現在行動上,有些人表現在思考上。第一種人是看得見的懶,第二種人卻可能成了人們眼中的勤奮者。

  相比之下,我倒覺得第一種人成功的機會更大些,有時候一個人在行動上犯懶了,如果又不想餓死,起碼會在做事前多動動腦子,為自己找出一條捷徑。倒是第二種人,他們努力了一輩子,最後的標籤也只有“努力”。

  愛迪生夠不夠努力?試驗了幾千次才發明了燈泡。不過我敢說,他要是每次都試同一種材料,就是再勤奮上一萬倍、試驗上一億次也沒用。後來他成功了,人們說他是天才。

  你以為繆斯女神會隨意光顧一個懶惰的人嗎?一個人只有非常努力,並且善於在努力中思考總結,才能頻頻迸發出靈感。那些你眼中做事毫不費力的人生贏家,他們比你努力一千倍、一萬倍。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你以為自己付出的是努力,實際上只是體力。為什麼人們把“勤奮”的王冠送給了蜜蜂而不是屎殼郎?並不是後者付出的體力少,而是前者的勞動結晶是蜂蜜。

  如果不能創造價值,你的努力就一文不值。

  :每天都努力一點點的自己

  文|一直特立獨行的貓

  一件事情堅持21天就可以成習慣。我堅持了21天每晚孩子睡了以後在網上上英語課,開始很難,每天都想找理由不上課,逼自己堅持下來,21天后口語聽力甩以前幾條街。

  懷孕生子,很多事情停滯下來了。差不多兩年的時間,大部分的時間都會被懷孕的身體反應以及孩子出生後的瑣碎佔據。可以做一個不管孩子的工作狂媽媽,但會失去孩子的依戀,像刀割一般的心疼;也可以做全職媽媽,但又擔心天天在家待著對自己和孩子也並不是百分之百的好。每天上班,下班,回家用僅有的時間陪孩子到他睡著,再躡手躡腳的開始自己的晚安時光。是的,每天晚上8點以後到凌晨2點,就是我的晚安時光。

  我一直幻想著,每天的這六個小時,都會是我獨處的時光,可以看看書寫寫字,事實上,沒有一天是這麼安靜的過,哪怕只有半小時。不是在收拾屋子,就是整理東西,再或者是完成一些工作,以及處理一些家庭和個人瑣碎。很多很多事情,在不知不覺中停下來,比如讀書,比如寫字,比如沒有了靈感,比如在看到工作的內容感覺漸行漸遠。現在,我突然理解了,為什麼很多公司不願意要適婚年齡的女性,很多曾經的信誓旦旦,在生命的畫面轉到這一篇兒的時候,由不得你。著急,焦慮,恐慌,逃避,感覺周圍都在各自的世界裡歡呼跳躍,只有自己在黃色的燈光下尋找未來的路。

  經歷長達10個月的懷孕和4-6個月的產假,身體依然在緩慢的恢復,即便是看上去好端端的一個人,也存在著巨大的體力浩劫損耗。以前出門瘋一天洗個澡還能看好幾集電視劇,現在去健個身回來都能趟幾個小時不想起來。即便家裡有人幫忙什麼都不用我幹,依舊存在著定時定點吸奶,陪一個還無法明確跟你互動的孩子去玩,但心裡想著還有一個文章沒寫,上半截的書看到哪頁了?依然會被手機裡的買買買所吸引,在各國代購的訊息的中耗費了大把大把的時間。曾經努力奮鬥的自己好像已經沒有了,曾經天天關心的行業動態在幾個月的不聞不問中已漸行漸遠。這就是現實,但沒人會告訴你該怎麼辦。我現在開始明白,一個女性在生育期間的變化,絕不僅僅是身體與精神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在社會中的自我價值的微妙改變以及對自身價值的認知與再出發。

  我的周圍,有很多媽媽,在生完孩子之後,走上了一條全新的道路,比如創業,比如辭職,比如干脆換一個行業,比如投身於孩子相關的事業當中,一半是因為從新的人生角色中找到了靈感,還有就是原來的路,原來的價值觀,原來的小夥伴和生活方式,再也回不去了。對於我來講,很久沒有耐心讀完一本書了,晚上總被打斷的睡眠讓白天都昏沉沉的,倒是對買買買彷彿一夜間成為了小能手,但卻也在和手機的親密接觸太久後噁心的想要扔了它。

  我開始想要改變自己,我選擇了學英語。有人問我,怎麼一直都在學,哩哩啦啦這麼多年。因為一直都沒學好唄。我和老師定了每晚十點半在電腦上上課,每天晚上孩子睡了以後,都會在這個時間準時上課。很多時候,我都想取消今晚的課程,原因有很多,太累了,心情不好,還沒收拾完屋子。但每到這時候也有另一種聲音告訴自己,堅持下去,堅持21天,你不能再渾渾噩噩的過日子,你不能老覺得自己特別聰明什麼功夫都不下就像什麼都學的會。

  是啊,我一直覺得自己很聰明而懶得下功夫,以為隨便看看學學翻翻書就能堪比別人幾個晚上得來的辛苦。年紀越大越發現這是一個極其***的想法之後,內心渴望著來一場血雨腥風好讓自己能下功夫好好學點什麼。無論是參加培訓班還是分享講座,如果內心不重視起來,得到再多的資源又能怎麼樣呢?

  21天后的現在,課程表上打滿了21天的學習記錄,每個外教老師的評價我都一個個看,有的說我要增強語法,有的說要增強詞彙量,上課的時候抓緊時間多說多練習。真的,21天后,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口語比大學時候還要好。

  我喜歡這個小小的開始,讓我得到了一點點信心,讓我覺得自己在用力的克服那些張狂的惰性,然後帶著我,在重新慢慢返回社會的時候,看到了自己還能努力做到些什麼。

  曾經在剛進入職場實習和工作的時候,特別看不慣周圍年長一些的同事天天買買買和炫包包炫鞋子的生活,覺得惡俗又沒有意義,簡直不是一路人。當有一天,我發現自己也喜歡上買買買的時候,內心的震撼與顫抖無以復加。現在我明白,買買買炫炫炫的生活並沒有不對,也沒有惡俗,只是每個人想要的生活方式不一樣。作為一個危機感特別重的人,不斷的努力才能讓我有安全感。

  我在慢慢找回當年的我自己。很高興,最初的我還沒有走遠,它還在這裡,我還是最初的樣子。只不過之前跑的比較遠,現在我叫住它,它回來了。

  再出發,喜歡每天都努力一點點的自己。

  希望自己能堅持住,能擁有下一個時光裡的燦爛和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