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生勵志的日誌3篇

  人生的盛宴,不是你受邀參與、衣冠楚楚的出席,而是你在準備食材並下廚。最簡單的最難,抱著對人生的敬畏,做一個自己人生的工匠。人生就是需要一些這樣的勵志文字伴隨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關於人生勵志的日誌:人生布滿了荊棘

  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說:“人生布滿了荊棘,我們知道的唯一辦法是從那些荊棘上面迅速踏過。”

  似乎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遇到這樣的人:他總是與你過不去,處處為難你,不停地否定你,挑剔你。在他面前,你會感覺不自在,你可能會怨恨他:為什麼總是折磨我?為什麼總是跟我過不去?可是,就在他的苛求中,你也在不知不覺地成長,變得更加優秀,如果不是他們,你可能會變得懶惰、懈怠,最終遠離成功。如果我們把眼光放長遠些,從整個人生的大格局來看,那些折磨你的人恰恰是成就你的人。

  當蝴蝶還是幼蟲的時候,住在一個出口很小的繭中。要想破繭而出,它必須通過那個小小的出口,這個過程需要它竭盡全力,很多幼蟲就因此失去了生命,沒有成為美麗的蝴蝶。有人覺得蝴蝶太可憐了,何不將那繭上的出口弄大一點,這樣那些幼蟲就不必遭受那樣的折磨。於是他們用剪刀把繭上的出口剪大了一些,幼蟲很容易就可以從繭中出來,但是它們卻失去了飛翔的能力,只能拖著一雙翅膀在地上笨拙地爬行。原來,那小小的出口就是幫助蝴蝶幼蟲兩翼成長的關鍵,只有經過了出口的擠壓,兩翼才能順利充血,幼蟲才能蛻變成為展翅飛翔的蝴蝶。人為地將繭上的出口剪大,蝴蝶的兩翼失去了充血的機會,便永遠無法飛翔。對蝴蝶來說,這是最悲哀的事情。

  其實,人與蝴蝶一樣,也要經歷破繭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增加生命的韌性和厚度。所以,如果你遇到了折磨你的人或者折磨你的事,不必抱怨,不要退縮,這些都是你成長的機會,是你成功的必經之路。如果人生一片坦途,也許就會像那些得到“幫助”的蝴蝶一樣,萎縮了雙翼,無法展翅高飛。

  記得我上中學的時候,有一位非常嚴厲的老師,幾乎每次提問都會問到我,別的同學回答不上來的時候,他會很溫和地說“坐下吧”,如果我回答不上來,他就會讓我一直站在那裡,直到下課。對於我的作業,一旦有錯誤,他必定讓我改正以後拿到他辦公室再看一遍。

  那時候我們住校,晚上熄燈以後是不許同學之間聊天的,但十幾歲的孩子正是活潑的時候,我們經常偷偷聊天。這不是什麼嚴重的事情,很多同學都被老師抓到過,但多是說一句“快睡覺吧”就過去了。我也被抓到過一次,事情卻沒有那麼簡單。老師先是罰我寫了一份檢討,然後又讓我請家長來學校。當時我很不服氣,覺得這位老師一定是與我有仇,才這樣故意刁難我,折磨我。

  後來長大了,我才明白,這種嚴厲其實是對我的偏愛。正是因為這種嚴厲,我的成績才能越來越好,才能考上理想的大學。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位老師,我的命運可能就要改寫。我永遠感激他。在人生的旅途中,如果道路總是平坦,一帆風順,你可能會感覺舒適而安逸,但同時也會失去歷練的機會,你看到的風景也可能是平淡無奇的;如果你經歷了一些坎坷,可能會感覺到痛苦和糾結,但這些會成為你人生中的寶貴財富,會成為你日後取得成功的重要資本。

  羅曼·羅蘭曾說:“只有把抱怨別人和環境的心情化為上進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證。”的確,只有感謝曾經摺磨過自己的人或事,我們才會理解折磨背後的深意,才能以平和的心態去努力地工作與學習,從而有所作為。

  難怪有人說:“經一番挫折,長一番見識;容一番橫逆,增一番氣度。”

  折磨是人生的必修課,只有讀過這所大學的人才會將成功和幸福追求到底,因為他們深知其中的滋味,所以他們內心最渴望擺脫這種感覺。

  關於人生勵志的日誌: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

  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

  做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福禍無門總在心。

  作惡之可怕,不在被人發現,而在於自己知道;

  行善之可嘉,不在別人誇讚,而在於自己安詳。

  人生,有多少計較,就有多少痛苦;

  有多少寬容,就有多少歡樂。

  痛苦與歡樂都是心靈的折射,就像鏡子裡面有什麼,決定於鏡子面前的事物。

  心裡放不下,自然成了負擔,負擔越多,人生越不快樂。

  計較的心如同口袋,寬容的心猶如漏斗;

  複雜的心愛計較,簡單的心易快樂。

  懂得寬容,人生的路才會越走越寬。

  怨恨是一杯毒酒,毒殺的是自己的快樂。

  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何不如,原諒他人的錯誤,快樂自己的人生。

  不寬恕別人,其實是在和自己過不去。

  一個人的心胸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夠贏得多少人心。

  心胸寬廣,才能成就事業,才會有平和愉悅的人生!

  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

  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

  大事難事,看擔當;

  逆境順境,看胸襟;

  是喜是怒,看涵養;

  有舍有得,看智慧;

  是成是敗,看堅持。

  凡事順其自然;

  遇事處之泰然;

  得意之時淡然;

  失意之時坦然;

  艱辛曲折必然;

  歷盡滄桑悟然。

  飲清淨之茶,閉是非之口,結悟道之友。

  真正的愛,是接受,不是忍受;是支援,不是支配;是慰問,不是質問;

  真正的愛,要道謝,也要道歉;要體貼,也要體諒;要認錯,也好改錯;

  真正的愛,不是彼此凝視,而是共同沿著同一方向望去。

  其實,愛不是尋找一個完美的人。而是,要學會用完美的眼光,欣賞一個並不完美的人。

  關於人生勵志的日誌:你是自己命運的設計師

  “君子不器”語出論語,孔老夫子對君子一直很感冒,估計是自己達不到,所以要不停的學習和宣講。

  人器不器的,往低了說不能成為一種工具,往高了說無非是努力做到“無用之用”。至於不拘泥於自己的格局,要勇於嘗試突破,背後也無非是學習和眼界。中國人,對於成器這個事情,一直糾結的可以,愛恨交加。

  匠氣在過去我們多少有點鄙夷,因為大師們唯一需要甩掉的沉渣劣習,無非就是匠氣。但物為之用,總要過了匠人的手,每個人擁有的總也不會都是大師力作,生活總是被各類匠人支撐著,也不管你喜不喜歡工匠。

  現如今,工匠精神卻又流行起來,有點跟老祖宗對著幹的意思。還好君子不器裡還有容納的意思,我們也需要對工匠精神多點包容和理解。中國流行的是巨匠、巨擘,需要龐大或值得豎大拇哥。到了現代社會,越是慾望繁多、網路虛擬,這個最實在的精神倒是大張旗鼓的流行起來。也不知道是因為我們確實需要,還是因為缺失。

  有個朋友是做紫砂的,全手工,一般半年左右我會從他那躉個壺,林林總總,一大堆了。偶爾盤點,發現大多數都是光器,就是那種實用為主的傳統器型,沒有什麼花活或是綴飾。又不能每把壺都用,偶爾換壺也是心情和季節使然,剩餘的時間多少擔負著擺設的作用,都質樸無華也不盡美麼。於是,問他所以然,有點怪罪的意思。

  朋友倒是安靜,說,最簡單的最難。壺這個東西是拿來用的,於是它的美在於用的便利、舒服,失了用的功能算藝術品其實也死了。在你使用的時候越沒有存在感,不讓你覺得彆扭和不順手,才是好東西。而任何一個壺,都是充滿曲線和互相閉合的東西,它要顧及到裡面的茶葉怎麼翻滾和舒展,也要照顧水如何的流,然後才是壺的存在。壺的外形是要讓你知道他能包容的東西,而不是他外形是什麼樣的。

  光貨的瑕疵是最顯眼的,因為是光貨,他表面的曲線帶來的光影一定是確定的,充滿美感和過渡的。任何的線條和造型的缺陷,是一眼的東西,拙了就笨,過於靈了又輕佻,圓潤持穩、內斂光芒是沒得什麼可以掩飾、轉移的,他們都明明白白在那。

  而且壺要燒,要選泥料,光貨的泥料顯而易見,夠不夠純夠不夠老,越大面積的展示,越能顯露。全手工麼,除了技藝和純熟,和心境、環境都有關,匠人都傻,也必須傻,做壺就是做壺。依著流程做就好了,但一方面要想象做出來的壺整體是什麼樣的,但每一刻做的事情卻只和這個環節的一個點有關,串起來就是好東西,有一個點敗了,也就整體敗了。

  壺和別的東西不一樣,藝術品或許需要激情,做壺要的是安靜的力量。在做壺的時候,不管之前心情情緒如何,做完之後還有什麼事情要辦,做壺的時候必須安靜,安靜不安靜做成的壺一眼看的出來。你不是常打坐嗎?那種感覺跟做壺一樣一樣的。

  這樣的說教跟賣貨差不多,要說一個東西有價值,無非要麼是充滿故事、要麼費了心血,最高境界自然是說這個東西是有生命的。但是好在能知道工匠精神也不易,最簡單的最難?這就是Craftsman’sspirit?那人生也就需要工匠精神?

  其實這個世界是實用主義的世界,精緻的利己主義大行其道,連販賣思想、販賣藝術,其實和賣東西都沒什麼差異。工匠精神,你再怎麼喜歡或是鄙夷,總在你人生時時刻刻裡如影相隨。

  人生的講述總是隻有開始和成功,中間的過程和失敗總是被自己有意識的掩蓋,除非那些失敗值得炫耀。人生就是個懷揣夢想,卻又埋頭前行的旅者。回望的必然,在前行時都是猶豫不決的選擇。你總以為技能和技巧可以成為安身立命的根本,卻永遠不明白你做出來的作品才證明你的價值。

  人生的盛宴,不是你受邀參與、衣冠楚楚的出席,而是你在準備食材並下廚。你準備的材料,可能糊弄得了你,未必糊弄得了這個世界。你也或許暗暗操練很久,卻在真正面對人生的時候惴惴不安。你夢想的筵席,和絕佳的食材中間隔著的,是安靜的力量。即如一把壺和泥料之間,看似永遠是個技能,其實是安靜的去做,按部就班如儀軌,安靜專注如嬰兒。

  或許你選擇更燦爛、更美麗的人生,但前提是你不是為了遮掩你材料不好,中間不夠安靜,人生的技能不足。當你為了掩飾自己而裝飾自己,為了無用而裝出一副有用的樣子,如那些花俏的紫砂壺,收穫的或許是讚賞,其實是人生的硬傷。

  世界從來都很誠實,你都騙過了自己,卻騙不了世界;這個世界也很無聊,你以為費盡心血的人生,卻被世界這個買家說三道四、指指點點。現實的生活,總被夢想叨擾的毫無心思前行。夢想和現實對立的時候,連安靜的生活都變成了奢望。

  不管別人如何評價你的人生,你註定是你人生的工匠。鍛造自己的材質,學習需要的技能,將技能轉化為能力。很多的失敗是因為夢想太大,或是因為夢想而無視當下。很多的失敗,無非是懶得鍛造材質,懶得遵循儀軌。更多的失敗,是努力掩飾我沒有安靜對待我的夢想,只是害怕自己的人生被自己的努力戳穿,我越努力炫耀我人生的花活兒,越讓我的人生無用和瑕疵盡顯。

  最簡單的最難,抱著對人生的敬畏,做一個自己人生的工匠。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