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生勵志的文章

  勵志教育是應用教育心理學、教育激勵學和教育管理學理論,旨在激發和喚醒學生內動力,使學生從 被成長 中產生生命自覺,讓其用自己的力量成長,最終達到成人成才目的的教育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不信奮鬥信什麼

  “史上最難就業年”,大量高校畢業生臨近7月1日離校時節,工作仍無著落。看到家有“富爸爸”的同齡人,一畢業就進入企業管理層或者得到創業資助,再聽到個別用人單位“蘿蔔招聘”的訊息,不公平感從心底滋生。有人氣餒,再怎麼努力也沒用,好工作輪不到寒門子弟。有人感嘆,階層固化嚴重,向上流動是空想。網路上、現實中,不少人表示“不再相信奮鬥”。

  不信奮鬥,還能信什麼?“含著銀匙出生的人”,在任何國家任何時代,都是少數。佔絕大多數的普通家庭孩子,如果想擁有更好的生活、實現更大的發展、改變自己的人生,最可靠,甚至是唯一的法寶,只有奮鬥。

  不奮鬥可能一無所有。等靠要,等不來一份工作,等不來發展的機會,最後往往只能去“啃老”。一味地怨天尤人,蹉跎的是自己寶貴的時間,真正的機會來時,容易因準備不足而失去。面對青年就業難題,國家制定出臺了一攬子政策措施,首次明確對困難家庭的高校畢業生確保就業,並強調要促進就業公平。“市場主導就業”的前提下,如此政策已稱得上對高校畢業生盡最大可能照顧。即便是專供高校畢業生的崗位,一樣要面對競爭,一樣要通過個人的努力才能獲得。

  “奮鬥沒有用,向上的通道早就封死了”——最近網路上一篇這樣的文章引起熱評。向上流動的難度在當下或許變大,可說到“封死”,除了自己放棄,其他人都做不到。就業過程中,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時有發生,急需大力糾正。然而,用人單位終究要用人,科研院所需要有才華能鑽研的人才,醫院需要懂專業能吃苦的年輕人,企業需要勇於開拓、積極向上的高校畢業生拓展業務……求職者自身的才華和能力永遠是用人單位考慮的核心因素,沒有誰會想招錄一批有背景沒能力的人。進入社會之初未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也不等於奮鬥就此無用,人生從此暗淡。最近大熱的電影《中國合夥人》片尾,展示的那些改革開放以來成功者的形象:新東方創始人、馬雲、“老乾媽”……起初未必有一個通常意義上的“好工作”,最終靠的仍然是不懈的奮鬥。近幾年,高校畢業生就業一直面臨較大困難,同樣有不少學子踏實肯幹,邁出了創業的步伐,用奮鬥經營自己的人生。

  強調奮鬥的力量,不是說社會沒責任、問題都出在個人觀念。現實生活中,起點不公平、機會不公平、規則不公平的情況確實存在。這就要重視經濟社會中所有不平等環節,暢通向上流動的渠道。全面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不讓寒門子弟在起跑線上就落後。打破壟斷行業、權力部門的就業壁壘,防止近親繁殖,儘可能實現就業公平。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讓踏實肯幹的勞動者更多地積累財富,讓“勤勞致富”成為勞動者可觸控、能實現、進而深信的事實。

  暢通向上的渠道意義重大。但無論怎樣的通道,都不會是筆直的。公平地進入好大學,不等於進了保險箱。公平地獲取好工作,不等於必定有好前途。人人有上升的機會,不是人人必定能上升。任何時候,奮鬥都是人生的底色。

  :有些苦,不值得抱怨

  文/劉同

  明天就要離開家回北京了。沒有參加朋友最後的聚餐,躺在臥室的床上看關於北漂的文章,聽父母親戚在客廳裡的對話。

  早些年,每次說到我在北京的時候,父母的朋友總會說:真不錯,敢去北京。再聽說我在一家不錯的傳媒公司任職,他們就更覺得我一個外地人在北京打拼很不容易。其實我們公司的大老闆,二老闆,三四五六七老闆,都不是北京人。其實大多數單位和企業,大多數人都是北漂,所以誰都不是別人眼裡的外地人。也許,在無數常駐北京打工人的心裡,北京人才是外地人吧。

  每次回家過完年,重返北京時,心情都是最複雜的。那時,也是總會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留在家鄉工作,會怎樣?這種問題基本只是提提而已,連想都不願意想。留下來?也許根本找不到工作。留下來?也許根本不能適應凡事都要講各種禮數規矩的小環境。耍性子是不可能的了,與合作者翻臉,更是想都別想,資源就這麼多,犯一點錯就難以翻身。而北漂與之相比,則充滿了機會與包容,這家公司不行就換一家公司。這個行業不行,就再換一個。人人都忙得要死,沒有時間去針對你。從這一點上來看,選擇北漂比留守家鄉似乎更輕鬆些。

  回家和很多即將參加工作的朋友聊天,大多數人覺得北漂是個偉大的舉動,勇敢又光榮。其實,北漂只是一個人無法忍受一成不變的生活,而做出的選擇,在一眼便會望到頭的生命中被迫做的改變。說好聽點是為了理想,說世俗點不過是為了自己的慾望。

  為了不看人臉色生活的慾望,為了想睡到幾點起就幾點起的生活慾望,為了一個月憑本事賺父母一年工資的慾望,為了可以一個人獨自生活的慾望,我們選擇了北漂。這些人互不打擾,相互體諒,在有序的規則裡協作,也有人結為伴侶生兒育女,為自己的北漂生活畫上完美的句號。

  看了一篇關於北漂的文章,不禁感嘆北漂的歲月。一個北漂的決定,讓本是普通人的我們,找到了一個展示自我的途徑,不僅有了更多的工作機會,還結識了很多成就彼此的人。以往不習慣說拒絕的人,在北漂的日子裡,也漸漸變得知道自己要什麼,開始學會說“不”,從而獲取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以往不相信自己的人,也因為更多陌生人的信任,讓他們也重新認識了自己,發出“原來我也能這樣”的感嘆。

  因為有了北漂這樣的選擇,所以很多人才有了可以自己把控的生活。如果你是一個為自己的人,北漂定會讓你找到一個接近真實的自我。如果你是抱著某個偉大的理想與抱負而選擇北漂,或許它會給你澆一頭冷水。所謂北漂的過程,大概就是教會一個人先適應在大海漂著,再學會為自己建造海市蜃樓的過程吧。

  明天這個時候,我又會回到崗位為新一年的工作而忙碌了。雖然有點背井離鄉,但一點都不覺得悲壯,都說拼搏和奮鬥是一個人價值的體現,但不是每個人都有拼搏和奮鬥的機會。北漂也許一開始都挺苦的,但每個人都能遇到自己曾遇不到的那些機會,那就是最大的便宜。

  我記得在朋友圈看了一段對話未經過考證,但著實震撼大致意思是,有人對馬雲說:我佩服你能熬過那麼多難熬的日子,然後才有了今天的輝煌,你真不容易。馬雲說:熬那些很苦的日子一點都不難,因為我知道它會變好,我更佩服的是你明知道日子一成不變,還堅持幾十年如一日照常過,換成我,早瘋了。

  有些正在經歷的苦不值得抱怨,因為你知道它們遲早會變好。

  :除了你,其他人都挺努力的

  文/蓑依

  現在開啟朋友圈,每天都有人在遺憾地說“今天又睡到十點,早起跑步的計劃泡湯了”,“昨晚一直在刷微博,給自己安排的讀書兩小時的計劃沒有執行”,“今天週末,出門踏青去了,本想晚上回來寫完明天要交的稿子,但現在渾身無力,明早再寫吧”。

  我相信每個人在做計劃的時候,都是有著美好的、激動人心的夙願的,可無論這個夙願多麼現實和有成效,比如跑步可以減掉身上的贅肉,都無法改變他們的懶惰、拖延的狀態。長久觀察之後,我發現,這種人一個月裡至少得有四五次這樣“遺憾”的表達,我甚至能想象他每次向別人訴說時的愁眉苦臉,可不管當時是如何地譴責自己,到頭來,還是改不掉身上的壞習慣,一而再再而三地做不到。

  我大致就把這類人歸為不努力的人群。無法想象一個對自己嚴格要求的人,每天都活在一種自我譴責中。而縱觀周圍的對生活滿意度高的人士,他們沒有一個人是允許自己一次次地拖沓、無聊和懶惰的,相反他們抓緊了分秒的時間去做有意義的事情,只給奮鬥找時間,不給空虛留時間。

  在我的微博上,有一個名叫“每天打雞血”的分類,開微博三四年的時間,我每天不管多忙多累,都會刷一次這個分類上所關注之人的更新。到目前為止,我微博上關注了近千人,但這個分類裡最多的時候,也只有五個人,在這五人之中,又只有一個人是我幾年裡從來沒有間斷關注的,她就是專欄作家、北京交通廣播電臺的主播麻寧。相比較那些明星大佬,她沒有那麼風光,但也因為如此,她讓我體會到了作為一個普通白領應該有怎樣美好的生活狀態,她的日常生活距離我們如此之近,以致每個人都可以學習。

  她出生在河南鄭州,在中國傳媒大學讀的播音主持專業本科,因每年成績都是第一,順利地被報送到北京大學攻讀研究生,畢業後,做了交通臺的主播。很多人說,優秀是一種習慣,在她這裡,算是有了很好的註解,學習上如此優秀的她,更是生活的好手。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今年她寫的一條微博,她這樣寫道“為了充分利用時間坐著23:55的紅眼航班回來,一夜沒睡。今明兩天上直播,同時還要在31號之前完成這麼多事……但是居然只用了一天就基本都做完了!剩下的兩件事也都會在一天之內完成,我真是太感謝自己的沒有拖延症了!”

  她所謂的“只用一天的時間都昨晚的事情”包括:完成《時尚新娘》的專欄、《年輕人》的專欄、物業費、車險、送乾洗、給爸爸電話、拷照片、提供父親節採訪資料;“剩下的兩件事”是辦簽證和《女友》專欄。

  大家可不要忘了,她是坐夜班飛機回國的,第二天沒有倒時差、沒有躺下休息,竟然還順利地完成了這麼多事情。作為一名寫作者,我深知寫作是一項腦力勞動非常大的工作,她竟然還頂著疲憊寫完了兩篇專欄,於是,我似乎明白了,為什麼她可以以20多歲的年紀,在北京買了房,有了車。

  這當然不是偶然,即便她的微博不展示她今天做了什麼,你也會從她的隻言片語中看到她勤奮而快樂的生活狀態。最近的一條微博,她寫道“7點到8點寫專欄,9點到17點上節目,19:30到21:10東宮看《最後的晚餐》,21:20到22:30三聯採訪”。不管工作如何勞累,如果有好話劇,她一定抽出時間來看。

  所有看過麻寧照片的人都會覺得她好美,那種美不是五官有多麼妥帖,身材有多麼棒,而是她的臉上沒有一絲懈怠、一絲無趣,整日都是神采飛揚的,她有一雙感染人的眼睛,讓每個人都願意和她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沒錯,精進的人都挺快樂的。

  如果說,你們覺得麻寧名校畢業的光環,會讓她覺得有種最初的優勢所在,還不足以激勵你那顆已經懶到扔塊石子,都不會起漣漪的心湖,那麼,我就用塊石頭砸向你,讓你有些稍微的擺動。

  我有一位“忘年交”前輩,他叫周智琛,媒體圈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個名字——國內最年輕的社長。

  1980年出生於福建泉州,2003年七月畢業於華僑大學中文系,畢業之後,通過各種招聘和考試,進入南方報業傳媒集團;2006年3月,不到26歲的他,離開南方報業,而出任東莞日報社執行總編輯;28歲創辦《東莞時報》;2011年8月,到雲南《都市時報》出任社長、總編輯,時年31歲。

  對很多人而言,22歲到28歲這六年,是人生中最黃金的幾年,這幾年中你的努力程度,會直接決定你的中年和老年,將會以一種怎樣的狀態度過,我想周智琛是深諳這個常識的。2011年,我有機會參加他舉辦的首屆“都市時報”青年記者訓練營,從全國4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選出20名學生去參加,提供食宿,還有稿費可拿。雖然我早前就聽到過關於他的故事,但是當我真正和他接觸起來,才知道他之所以成為他的理由。

  白天時,他的辦公室很少開著門,他要去參加這個會議、那個活動,他算過一天輾轉三四個場合是常事兒。你如果想要找他,最好是在晚上十點半之後,點是他最忙的時候,他要籤版。十點半之後,如果有同事來訪,他便泡壺清茶,和他們聊天談心;如果沒事兒,他便關起門來讀書,他的辦公室裡有很多好書,大部分他都讀過;他晚上很少回家,基本都是在辦公室的沙發上睡。他經常在飛機登記時間結束的前幾分鐘,才能達到機場;有時,在辦公室吃頓有紅燒肉的外賣,都要在朋友圈裡炫耀一下。他完全沒有一個報社社長的架子,他的吃穿住行都是圍繞著工作進行,怎樣方便工作,就怎樣做,好多次早上我去辦公室時,在樓道里遇到他,他都是頭髮直立,臉都沒洗。

  很多同事建議他說:“能不參加的活動儘量不需要去了,每天這麼累,不值得。”他這樣解釋到:“人哪,總是會惡性迴圈和良性迴圈。你把這件事做好了,就可能件件事情都會做好。如果一件事做不好,那麼件件事情都做不好。如同讀書,比如你今年獲得了‘三好學生’,可能明年國家獎學金就光臨你。做工作、做人也是一樣。”

  他最近做的一件事情,是深圳大學邀請他去做答辯委員,按照常規來說,就是在學生講述完自己的論文思路和寫作過程之後,給出一些評價或者指點就可以了。但他做的是在《深圳晚報》用8個版,展示了這些學生的畢業作品,他說他要給這些優秀的學生最高的禮讚,為青春加油。他努力把每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都做好,當其他的報社同仁,都在為某一個選題而興奮不已時,他從日常生活的各個小的環節入手,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一個個小的選題的光彩,讓他這個總編輯也越走越遠。

  他說:“我這個人有個小習慣,閒下來的時候會找出以前的照片,看他的眼神,看他的臉相,你會發現有一陣子你的狀態非常好,眼神會比較清澈、平和,有一陣子又會比較渙散,眼神就比較乖戾。從眼睛裡面是可以看出東西的,相由心生。這也是我一個絕不會放棄努力的原因,我希望我整個人都能由內而外有種號召力,感染我的同事。”

  我相信他每一天的“挑戰自己工作極限”的努力,便是他成為周智琛,而不是三四十歲還在做“媒體民工”的普通記者的原因。

  人有很多本性難改的東西,比如只有當失敗、不如意時,才會放眼觀光週圍的人事,而當生活如常、平靜如水時,總是混混沌沌,每日上班、下班而不再去反思當下的自己能否做的更好。

  有資料現實,玩微博的人中,有一半以上是月工資3000元以下的普通白領和身無分文的學生。倒不是說微博不好,而是倘若一個人花費很多時間重新整理微博、沉浸於微博的各種段子時,也就意味著很可能這部分時間沒有得到高效率的利用。

  我有一個理論——“低端的人”都偏愛輸入輸入:每天花很多的時間去吸收各種資訊,而“高階的人”更偏愛輸出輸出:把自己的思想和所收穫的傳遞出去,因為輸出比輸入要累很多,它多了一個反芻、咀嚼和表達的過程。

  前幾天,我看到一個懶散慣了的朋友,給自己定了一個新的目標:每天在“知乎”上回答三個問題,周遭的朋友都恨不得給他點32個贊。不管目標大小,只要我們不荒廢時間在長時間的睡覺、整夜的打遊戲和數個小時的聊天中,我們都能感受到善用時間和努力的力量。

  所以,每當無所事事的時候,你可以在心裡默唸一遍“除了你,其他人都挺努力的”,我相信,你立馬就可以找到要做的事情。對我來說,還挺管用的,希望你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