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常用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主要是指人們普遍熟悉的成語、俗語、諺語、格言、詩詞等。下面小編給你帶來的是的內容,希望你喜歡!

  ***經典版***

  1***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2*** 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3***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4***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5***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6***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7***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8***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9***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10***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11***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

  12***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

  13***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14***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15***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孟子***

  16***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17***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

  18***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劉勰***

  19***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20*** 差以毫釐,謬以千里。***《漢書》***

  ***最新版***

  1*** 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2***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

  3*** 凡事豫***預***則立,不豫***預***則廢。***《禮記》***

  4***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國語***

  5***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6***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國策》***

  7***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8***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陳子昂***

  9***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

  1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11***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12*** 觀眾器者為良匠,觀眾病者為良醫。***宋·葉適***

  13***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廣賢文》***

  14***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

  15***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古詩詩話***

  16***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17***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18***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19***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20***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鍋之所伏。***《老子》***

  ***熱門版***

  1***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2*** 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3***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4***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5***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6***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7***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8***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9***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10***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11***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

  12***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

  13***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14***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15***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孟子***

  16***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17***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

  18***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劉勰***

  19***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20*** 差以毫釐,謬以千里。***《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