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培訓學習的心得體會6篇

  幼教事業是最平凡、最偉大的教育事業,幼教工作者培養的物件就是油田的未來、國家的未來。下面是帶來的,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篇一:幼教培訓學習的心得體會

  在學習了浙江省學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後,我覺得自己在認識上有了很大的改觀。瞭解了很多以前都不知道的東西。

  第三條確保幼兒園課程開設的嚴肅性,未經縣***區***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批准,不得隨意增減課程門類,不得開設超越幼兒發展階段的學科課程,防止幼兒園課程小學化。有些農村幼兒園就是開設小學化的課程,很多原因也是因為有些家長的文化水平比較低,思想上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就夠了,不會想到幼兒園的孩子還應該以遊戲為主。希望這個指南主來以後,很多幼兒園不要因為家長的這種思想而讓孩子承受太大的壓力。

  第九條以幼兒為中心構建和使用園舍環境。搖重視幼兒園多種功能教室如美工創意室、科學探索室、生活操作室、幼兒圖書室等設施的建設,為幼兒多樣化的學習活動提供切實的保障。這點我認為對幼兒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第十一條搭建家長互相學習的交流平臺,開設各種形式的家長學校、家長沙龍、親子活動、網路論壇活動等,充分利用家長中的思想資源,宣傳先進的教育思想,傳播科學的育兒觀念。要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建立家長人才資源庫。鼓勵家長參與幼兒園課程建設與實施,要利用不同行業家長的專業和職業優勢,協助幼兒園組織參觀和實踐活動,開展各類家長助教活動和家長志願者活動。對於這點主要是針對城市中的幼兒園,家長素質相對比較高的幼兒園,不然比較難搞起來。

  第十四條建立備課制度,引導教師形成良好的備課習慣,克服教學參考資料的過度依賴。採用主題備課與活動設計相結合、獨立備課與集體討論相結合、職初教師的規範性備課與經驗教師的個性化備課相結合,使備課成為一項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性工作。我認為這個對於我們新老師來說,的確是這樣的情況,對參考資料有過度的依賴感。

  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就應該不斷的學習,累積經驗,在不斷的學習中提高自身的素質,在不斷學習中建立現代化教育觀念,在不斷學習中不斷學習創新,在不斷學習中提高教研能力。為幼兒更好的成長而努力。

  篇二:幼教培訓學習的心得體會

  為了更好的加強自我專業化發展,這段時間,我認真閱讀並學習了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的樑志燊編著的《學前教育學》一書,。《學前教育學》主要是研究學前教育的現象,揭示學前教育的規律,以增強學生從事學前教育工作的職業素質,提高學前教育質量的一門學科。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鞏固學前教育的基本知識和主要理論,掌握學前教育的實踐技能和重要能力,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認識到遊戲在兒童成長髮展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學習設計優秀的學前教育課程,能夠合理安排兒童的一日活動;正確理解幼兒教師的工作特點,把握與家長溝通合作的形式和策略。結合自己幾年來的工作,我進行了理論與實踐的深刻反思。談談自己對孩子的觀點。

  我是兩個班教學的,所以接觸的孩子年齡從3—6,通過我對孩子的觀察:四歲的孩子比三歲的孩子更加活潑好動,對周圍生活的環境也更熟悉了,能積極積累經驗。在活動中堅持的時間也長了,他們不但愛玩,而且會玩了,會自己玩,也會和幾個小朋友一起玩,在遊戲中會出主意,玩出花樣,玩得更有興致了。四歲的孩子有具體形象思維,所以在活動中要多引導他們認識多種事物。四歲的孩子可以聽進成人向他提出的要求,聽懂一些道理,能完成成人交給的一些任務了,有意性行為開始發展了,他們能有意的注意,有意的記憶,有意的想象了。因此要注意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生活,以增長見識和發展多種能力。

  生活無處不在,生活無處不有,只要我們會用眼睛看、會用耳朵聽、會用嘴說、會用鼻子聞、會用心去想,生活就在身邊!例如分季節觀察周圍的事物,如:春天到,帶孩子觀察大自然說說春天的特徵,小草綠了、花兒紅了,冰雪融化了、筍芽冒出來了、人們的衣服穿得少了,孩子們出來放風箏了……感受春天的美麗,萬物復甦那種不可阻擋的生命力;再如觀察周圍環境的變化,如家鄉新修了水泥路、街上新開的店面等等,說說自己的感受,說說這些變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怎麼樣的便利,想想這些變化都需要我們大家付出怎麼樣的努力,培養他們愛家鄉的感情和長大後建設家鄉的好品質;又如帶幼兒觀察周圍的人,家人長得什麼樣子,老師同伴長得什麼樣子,用什麼樣的語言來形容或者用什麼樣的畫面來表現;還可以培養幼兒觀察記憶周圍發生的事,用自己的語言把了解到的事情敘述出來並發表自己的評論等。在這些多種形式的觀察中可以讓幼兒不斷增長見識,不斷髮展幼兒的注意、記憶、思維、想象、語言等能力。 最後要以遊戲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遊戲是幼兒生活和學習的重點內容,是最受幼兒歡迎的生活和學習方式。在遊戲中,幼兒積極性高,學習興趣濃,創作能力強。在遊戲中幼兒的認識能力、運動能力、語言能力和判斷能力都將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最重要的是在遊戲中幼兒的心靈得到快樂!作為教師,作為幼兒身邊的任何一個成人,我們都應該盡力為他們提供遊戲的場所以及物質、心理環境。為此,我設計了發展運動能力的遊戲《我們的小車開得快》、《摘蘋果》、《踩尾巴》等,發展語言能力的遊戲《說說我美麗的家》、《我來講故事》等,發展判斷能力的遊戲《我是環保小衛士》、《我做乖寶寶》等,為幼兒提供遊戲的各種所需,讓幼兒在這樣的活動中發展能力,快樂度過每一天。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我受益非淺,掌握了許多學前教育的理論知識,我一定在工作中不斷實踐,利用空餘時間繼續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為做一個好老師努力!

  篇三:幼教培訓學習的心得體會

  7月,我有幸與來自各地市區的農村幼教同仁們一起相聚在湖南長沙師範學院,參加“國陪計劃***2012***—幼兒教師國家級培訓”。心中感到無限的榮幸與感激,此次的國陪計劃說明國家及其重視學前教育。還專門為我們聘請了許多名師教授為我們授課,這對我來說是很難得的一次學習機會。雖然我們頂著炎日從各地匯聚於此,但國培猶如春天的暖風,溫暖著我們培訓的教師。

  在學習中,我們聆聽了陳幸軍、許卓婭、楊寧等專家教授的講座,讓我在教育理論和教研方面得到了很大啟發。他們的精彩演講,時刻的洗刷著我的心靈,一個個生動的案列讓我更深的理解了做一個科研型教師的重要性,同時對如何理解兒童、如何看待師童關係、如何做好聽課評課、如何進行有效教學等方面有很大啟發,這些專家從專業的角度出發,引領我們重新走進了幼教事業當中。

  在這次學習中,我深刻感悟到:

  一、要切實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首先要從幼兒興趣出發,選一些貼近幼兒生活的素材。

  二、充分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通過學習讓我意識到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適用於今天的幼兒教育了,舊的教學模式多以教師教學為中心,使孩子缺乏提出自我目標和追求新目標的動力機制,忽視幼兒的主體性,使孩子缺乏自主學習時,沒有質疑和解決問題的餘地。所以在活動中我們可以利用於媒體課件、圖片、實物等等,多一些更直觀的東西,會讓孩子的興趣更高。

  三、教師應在活動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真正成為孩子們的夥伴,讓孩子完全沒有壓力,全身心投入到活動中。

  作為幼兒園一線老師的我來說,今後我更要第一審視好幼兒教育功能,做好定位,找準幼兒園發展的未來之路,要讓幼兒在童話中成長、在遊戲中成長、在生活中成長,不要偏失方向。雖然我是一個人,但是千千萬萬個我就會築起幼教的新天地。

  就這次看到的幼兒園,想到了自己所在的的幼兒園,雖然資金保障不能和省市級幼兒園比,但重要的是要讓自己的教育理念在環境上表現出來,給孩子提供花費少、利用率高、身受幼兒喜愛的底結構活動材料。充分發揮本地特有的自然資源,讓孩子們的遊戲活動更接近自然環境,更生活化。這是我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