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怎麼學才能學好

  在很多學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學科是不被重視的。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初中政治學習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學好初中政治方法

  一課前—課中—課後三部曲

  初中政治有的省市實行的是閉卷考試,有的省市實行開卷考試,怎樣才能學好它呢?有些人可能會說:“只要死記硬背就可以了”。事實證明 這是錯誤的!那麼是否又走到它的反面去——無從下手,不知如何是好?其實,無論是什麼學科,都有它的學習技巧,政治科也不例外,“三步法”就是學好初中政 治的一種好方法。

  第一步,課前多想。

  預習課本內容是聽課和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預習要帶著問題去看書,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教材內容,把教材中自己認為重要的或者有趣的句 子、段落劃出來,圈圈點點,想一想本課涉及了哪些方面問題,會出現一些什麼問題,等等,都是課前應該多想的內容。例如初二法律在談到“依法制裁侵犯公私財 產的違法犯罪”時就會涉及到第一課“法律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特徵”,第十二課“國家依法保護公民合法財產,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等內容,還可以涉及 第四課“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以及第十六課“依法行使公民權利”等內容。事物是普遍聯絡的,就看你會不會想,敢不敢想了。課前多想,有助於上課時有 的放矢、事半功倍,也有助於開闊視野、活躍思維,調動自己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二步,上課時多問。

  上課是學習過程的中心環節,開放性考試後必然帶來開放性的教學,課堂時間留給學生的更多了,這時就更需要多問。“問”是有技巧的,可 以問自己、問同學,還可以問老師。重要的應是問自己---自問自答,實在不懂才去問老師,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問”還要聯絡時政熱點,多角度多 層次地問。比如對“神舟五號成功發射”這個熱點,可以問自己這些問題:

  ①“神舟五號”成功發射屬於第幾次科技革命的重大事件?

  ②“神舟五號”成功發射的原因有哪些?

  ③“神舟五號”成功發射說明了什麼?

  ④我們青少年從中受到了哪些啟示?

  ⑤我們從中應學習航天人哪些精神?等等。

  所謂“學問”就是這麼來的,邊學邊問就有學問了。

  第三步,課後再想,反思鞏固。

  課後複習不是一味地搞“題海戰術”,練習要做但不是急於跳進“題海”。首先要做的應是回顧本課聽了多少?記了多少?明白了多少?如果有不清不楚的地方不妨先翻開書再看看,直到弄明白了才做一些適當的練習以加深應象並鍛鍊思維能力。

  另外,開卷考後不等於都不用記憶、不要背誦了,因為一些基本的原理、概念、觀點要想運用自如,離開了記憶是談不上運用的。所以,課後 多想,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背誦、記憶一些基本觀點,不但不會背上“死讀書,讀死書”的罵名,反而會使記憶更牢固、運用更靈活、學習效果會更好!

  二學好政治有技巧

  學好政治首先是要處理好“死”與“活”的關係,“死”指的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一定要準確全面把握,要死掉;“活”指要能夠聯絡實 際,進行活學活用,這就要求我們要走出教材課堂的小圈子,盡一切可能的將所學原理和現實生活相聯絡,關鍵還是要做個有心人,充滿興趣,主動地去感知政治, 研究政治,而不是被動地去背政治。這就要求我們同學多關注國內國際時政要聞,培養自己將現實與教材知識聯絡起來的能力。相信知識獲得的同時,樂趣的獲得也 會成為一種必然。

  初中政治學習方法

  一、培養興趣,輕鬆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學習就會從“享受”變作“忍受”,成為負擔。有了興趣,學習就成為一種需求,就學得輕鬆愉快。學習政治首先就是要培養對政治的興趣。

  政治是我們幫助學習生存的學科,是我們生活的工具,是每一個公民必須的素質,它那特有的全面分析和思考問題的思維方法對我們學習其它學科大有幫助,使我們在今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也受益匪淺。政治學科的實用性很強,它引導我們把身邊的世界看得更清楚。只要我們留心觀察身邊事物,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政治,只要我們聯絡實際學習就會感覺到非常實用且趣味橫生;只要我們關注生活,關心發展,就能培養起對政治的興趣,就會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獲取,就一定能夠輕鬆地學好政治。

  二、“抓基礎、重平時”

  關鍵在平時,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平時的基礎是決定勝敗的關鍵。學習時要多看書,熟悉和掌握知識要點;會看書,把握教材的脈絡和主要思想、觀點;還要多思多想,善於總結,形成自己的看法。學習歷史並不是靠死記硬背就能解決問題的,更需要的是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非常重要。學習政治側重於觀點、方法的運用,結合實際進行評價與反思。

  1.聽課的方法。聽政治課的方法,可分為“聽”“思”“記”三個方面。所謂“聽”,即在聽課時要抱著認真的學習態度,集中注意力,及時和準確地吸收教師所講的內容,尤要關注要點,把握重要之處。所謂“思”,即在聽課時要主動進行思考,一方面要對聽到語音、語義等進行辨識,對所傳達的資訊及時作出反應;一方面還要對資訊加以篩選,以吸收有價值的資訊:聽課的思考也包括考慮是不是聽懂了,有沒有疑問等自我質疑。所謂“記”,是指在聽講的過程中在筆記本上做聽課筆記。初中階段的課堂筆記,一般是記錄板書提綱、基本概念、重要觀點等,還可對教師講述的內容選擇記錄,尤其是一些補充性的內容。筆記的書寫要整潔、快速,以便於整理、複習。

  2.閱讀教材的方法。要想有豐富的政治知識,主要是靠閱讀。一般地說,閱讀包括認讀和解讀。認讀是搞清閱讀材料的文字含義。在認讀的基礎上,要進一步瞭解閱讀材料的內在含義,這就是解讀。在解讀時,不僅要了解和分析政治材料中文字表述的實際所指,而且要能夠與具體的事實聯絡起來,對閱讀材料的內容進行辨析、歸納。閱讀中的解讀是非常重要的,“學習理解書面材料中的潛在的意義,然後把理解到的潛在的意義同認知結構聯絡起來”,才是有效的閱讀。不僅要搞清楚 “是什麼”的問題,而且要探討“為什麼”的問題。此外,為提高閱讀的效果,可以在閱讀時做必要的筆記,或在閱讀材料上如教科書做一些提示性的記錄,如畫線、標符號、寫批註等。背的時候通常是先讀一遍要背的內容,然後邊寫邊記憶。過一段時間後,再在腦子裡如放映電影一樣地重過一遍。由於記憶是一個反覆的過程,其間伴隨著遺忘,所以在進行下一步的時候,有必要再對前邊的內容簡略地重複一下。記憶就是這樣在迂迴中不斷前進的。

  3.記憶的方法。學習政治對學生的記憶力、分析力、理解力、及對社會的感知力都有較高的要求。從記憶的策略上講,要遵循一些記憶的規則,如學習與記憶的結合、及時進行記憶、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集中記憶與分散記憶相結合、從系統化和結構化的層面上進行記憶等。

  4. 練習的方法。題雖不少,卻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考察記憶能力的,只要你把書背會了,這種題並不難做.一類是側重於考查思維的,這一部分題目如果你沒有那個能力,書背得再多也沒用。練習對於知識的鞏固、技能的運用等是必要的,有意義的練習實際上是一種新情境下的繼續學習,學會做作業,也是學習的一個方面。在進行練習的過程中,重要的一是通過練習加深對已學知識的理解;二是學會對知識的實際運用;三是將知識系統化和條理化;四是及時發現學習上的問題,查漏補缺。在練習的方法上,要學會審題,特別是明確題乾的含義及要求;要熟悉各種題型的特點和規則,按照要求進行解題;要把握答題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要做到知識的“一一對應”。政治中哪一個提法由哪些論據支援或這一論據是針對哪個提法而產生的,必須區別清楚。於是在無數單選、解析、問答的磨練中,你日漸熟悉的知識點終於織成了一張網,將每一道考題牢牢地攬在其中,而不放過一條“漏網之魚”。

  5. 複習的方法。“學而時習之”,複習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環節。達到“在腦子裡翻書”的境界,對教材相當熟悉。一般來說,複習的型別有隨堂複習、課下複習、階段複習、期末複習等,每一種型別的複習目的、複習範圍、複習要求是不同的,這需要在進行具體的複習時加以瞭解和適應。複習的方法也是多樣化的,基本的方法有整理學習筆記、編寫複習提綱、重點閱讀、比較相關的知識、對知識進行分類與歸納、構建知識體系等,並與練習相結合。最好是能每星期複習一次,每個月再總複習一次。複習時關鍵是要反覆地看書,在反覆中提高。因為政治容易忘,今天記得滾瓜爛熟的東西很可能第二天就忘得一乾二淨了,所以複習歷史要注意計劃性,除了跟上老師的複習進度外,自己還應有自己的計劃,哪段時間複習哪段內容,注意科學合理,確保能夠按時完成。

  6.答題的方法。政治對文字組織的能力要求很高,平時一定要多加鍛鍊,多做些文字題,不要圖省事而只做選擇題,不願練習問答題、材料解析題,不能只重答案,而不考慮組織語言。

  目前所學的政治幾乎都是強調人文素質和道德品質。考試時你只要以接受到的最真誠的道德知識加上書上的標準答題就行。政治學科“題目在書外,觀點在書內”,也就是說,政治題目的背景材料是隨處可取的,千變萬化,靈活運用的成分多,大部分題都是要求運用課本上的原理去分析時事。你想指望背一背就能應付,不大可能,但既然觀點在書內,也就是說,千變萬化的材料要考的依然是書上的知識點,也就是說萬變不離其宗,因此,我們只要平時認真聽課,把課本上的知識熟練把握、理解透徹,經過一定的訓練,便能做到。

  學好政治有技巧

  學好政治首先是要處理好“死”與“活”的關係,“死”指的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一定要準確全面把握,要死掉;“活”指要能夠聯絡實 際,進行活學活用,這就要求我們要走出教材課堂的小圈子,盡一切可能的將所學原理和現實生活相聯絡,關鍵還是要做個有心人,充滿興趣,主動地去感知政治, 研究政治,而不是被動地去背政治。這就要求我們同學多關注國內國際時政要聞,培養自己將現實與教材知識聯絡起來的能力。相信知識獲得的同時,樂趣的獲得也 會成為一種必然。

  其次,我們在學政治的時候要學會讀書,把厚書讀薄。在讀書的過程中掌握“不動筆墨不讀書,不記憶不讀書”兩個基本原則,二者合而為一,具體體現在:勾畫書本上。凡是勾了的就背,不勾的就不背,就這樣把範圍縮小,提高了學習效率。

  再次,要提高閱讀速讀。也許現在要求同學們“一目十行”實在太難了。但是我們可以運用詳略法、跳讀法等方法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速讀能力,長期堅持練習,以便形成學習習慣,鞏固自己已經取得的成果。這樣,就可以逐漸提高我們的閱讀效率了。

  最後,要學會做筆記。“好記憶不如爛筆頭”,不僅記板書,還要記老師口頭上說的重要的話,而要留有餘地,供今後補充,做到在學習中既動腦又動手。筆記可以幫助我們將每一節、每一課、每一單元的知識形成知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