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應試技巧彙總

  高考就要到了,我們努力了3年,終於到了展示我們高中努力的成果了,但是,在考場之中我們戳了要保持自己穩定的心態之外,還必須有科學的策略、合理的方法、規範的格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語文應試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考語文應試技巧一

  1、開放性試題將體現在哪些題型當中?

  開放性試題即:題目給考生留下了選擇的空間。首先是題目有選擇性,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作文的二選一。第二是試題本身的開放性,表現為答案的多樣性,會有一部分試題,它的答案會不唯一。延伸題的命題思想,考察的思想,還會延續。

  2、開放性試題的得分點?

  首先要依據文字,對文字的理解應該是正確的。

  其次就是個人感悟,思路表達清晰,觀點鮮明,闡述簡明,而且合乎邏輯。

  3、今年對傳統文化考察會有哪些變化?

  注重對傳統文化考察的命題精神一定會堅持。對傳統文化的考察可以分成兩個角度去認識它。一方面就是對一些傳統文化知識點的考察,比如對聯的考察,對傳統詩歌的考察。

  另一方面,對傳統文化的考察是希望同學們能夠領悟語文試卷,或者說語文教育,為什麼要強調對傳統文化的這個滲透和重視。考生學習傳統文化,高考要考傳統文化,不是死記硬背,不是為考而考。一定是考那些活的,對現實生活能夠有啟發意義的,要考察這樣的一個東西。而且是考察那些可以能傳承的,對今天生活有意義的。再有,是要引導學生,具有國際視野,在瞭解世界多元文明的基礎上,感悟中華文明的魅力,要深化對祖國的情感。

  4、怎麼樣能提高閱讀速度?

  今年高考現代文閱讀要增加文字量,所以在時間一定的情況下,能夠讀更多的東西,速度就成了問題,這裡面有兩個事情需要特別關注,第一個是文字增加了,但是考試時間不增加,那麼文字的選擇,一定會考慮到這樣實際情況。所以給出的文字,文字長了,可能它表達的思路,比過去就更加鮮明,不再那麼含蓄了。所以基本的閱讀能力——把握段意的能力,抓取中心句的能力,抓取核心概念的能力——將是提高閱讀速度的第一個方法。

  第二個方法,文字長了以後,考題不一定是要求考生把所有的文字,都做非常深入和透徹的這種加工。如果細心看考試說明會看到,今年考試說明裡,還增加了一個新題型。試題在文字前,就是考題出在材料前,材料很長,但是題目要求已經既定,考生只需要根據題目要求,帶著閱讀目的,去加工這個閱讀材料,有用的和題目相關的內容多留一點時間;沒用的,用瀏覽的方式,快一點帶過去,這也是解決長閱讀的一個方法。

  5、怎樣更快理解散文閱讀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

  散文屬於文學作品,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講究含蓄。它要用形象,來表達一種抽象的情思。那麼閱讀散文的時候,有幾點需要注意的:

  第一,題目,就是文章的題目,它會有一定導向作用。

  第二,開頭展現的主要印象,比如說紅葉還是山峰、雪嶺等等,主要意向要把握好,把握段的意思和行文的情感脈絡。

  第三,卒章顯志,中間如果有個別段落沒看懂,沒有關係,結尾要好好扣住。文章前邊無論怎麼轉和,怎麼婉言,怎麼變化,最終總要把自己要表達的東西推出來。也可能最終這個表達會帶有一定的含蓄性,但認真的研讀結尾,對把握作者的主旨一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6、如何提升閱讀板塊的分數?

  在考前,還應該精選去做,因為現在文閱讀的命題是有一定難度的。一是因為今年要增加文字的閱讀量,所以文字的難易,估計比往年只會降低不會增難。所以考生在選做現代文閱讀部分練習的時候,不要哪個難做哪個,因為浪費了很多時間,不利於訓練基本的閱讀。當選擇去做練習的時候,最好由老師推薦過的,就是精選練習題.。

  第二個如果同學發現自己的答案和練習冊上給的答案有一些差異,建議不要盲目的否定自己。而是要思考到底是自己的理解還不夠到位,還是那個答案有不夠合理的地方?如果能作出這樣的分辯,閱讀能力就過關了。

  7、語基怎麼才能快速提升?

  關於文言文的問題,考場時間有限,能夠把一篇文章能夠句句精解,這個要求是不太現實的。當然考生文言文的積累越豐厚,詞語的積累越多,考生理解起來把握越大,這是很顯然的。讀任何文言文,可以先把中心人物的名字,次要人物的名字先用線標出,千萬不要把名字理解為動詞或名詞,然後在閱讀中造成無意義的障礙。然後迅速的把握中心人物,把握他做了哪些事件,他這個性格最突出的特徵。至於有個別的難句子,如果沒有加點和加線就放過去算了。

  如果是隨筆性,雜文性的這樣閱讀的文字。往往它的寫作思路會是這樣的,就是前面記敘一件什麼事情,後面抒發一點人生概括。如果考生想快一點的把握文章的思路,建議應該把握這樣的文章的文體特徵,前面敘事,後面會有議論,儘快的把握它的主旨。

  8、出彩的作文,都有哪些特點?

  作文寫作是要究竟個性的,是要靠精采來提醒閱卷老師的。

  第一,作文有內容,材料和別人比是新鮮的

  第二,觀點是過人的,作文的思想性會讓文章出彩;

  第三,語言是典雅的,表現了很好的語言修養,語言能吸引閱卷老師。

  第四,構思是有創意的。

  這四個方面考生只要有一方面過人,就會脫穎而出。

  高考語文應試技巧二

  選擇題:第一感覺很重要

  選擇題要七分細心三分果斷。浙江高考語文選擇題一般9至10題,每題3分。這部分試題大多涉及基礎知識,在考前充分複習的前提下,主要看考場的細心判斷。當遇到部分較難的選項時,遲疑不決既浪費時間,又會降低答題準確率。此時第一感覺較為主要,該出手時就出手。

  語用題:若遇微文,按點答題

  近年來語用表達題的考查都以“微文”形式出現。隨著時代的發展,語用表達題有可能繼續向“微文”方向發展。

  微文題沒有固定格式要求,但要緊扣一個“微”字。形式短小精悍***字數一般不超過100字***,考點綜合體現***考點一般有三個以上***,資訊高度濃縮***必要時包括情感道德要求***,作用以小見大***在短小的篇幅中體現博大的思想和深遠意蘊***,效果精妙絕倫***形式精巧表述靈動***。“微文”題答題,不求結構完整,但求合情合理。

  從功能作用分,有實用型微文題和文化型微文題兩類。

  實用型微文以滿足生活交往所需為主,側重於知識的遷移、基礎的運用。按實用文體分類:要求擬寫書信、便條、開場白、解說詞、轉述等,但已不能停留在以往那種千人一面的刻板僵化模式。考題往往會以模擬情境的方式出現,以考生模擬解決問題的程度衡量答題的質量。按考點要求分類:要求表達準確、簡明、概括、分析、連貫、變換等。必須明確有多少考點,分清主次,按點答題,有的放矢。

  文化型微文以抒發情懷、賞析品味為主,側重於客觀要求和主觀結合相結合創造。沒有固定的樣式名稱,但往往要從意象到意境到意蘊,將哲理思辨與形象思維巧妙結合來答題,要培養聯想想象能力,提升情感蘊藉質量,呼喚靈動活潑表達。這類考題考點具有綜合性和趣味性,往往要結合聯想、想象能力,符合修辭、描述等要求,採用片段、小詩、對話、場景等形式,體現隱含在題幹中的文化和文學要素。

  古詩詞賞析題:掌握四環節

  首先賞析古詩詞要注意四環節:

  1.看標題讀註解:“看標題”,就是研析標題特點、範圍、所屬,判斷所賞析的古詩詞類別、朝代特徵等資訊,為古詩詞的賞析作先期準備。“讀註解”,就是品讀註解中的相關解說。考場古詩詞賞析所附的註解目標非常明確,主要有三個作用:一是必要背景明示,二是難點解讀提示,三是解題內容暗示。其中“解題內容暗示”往往是考場解題的關鍵所在。

  2.看意象煉字詞:解讀詩歌意象是詩歌閱讀鑑賞的突破口。古詩詞中所寫之“景”、所詠之“物”,即為客觀之“象”;借景所抒之“情”,詠物所言之“志”,即為主觀之“意”。“象”與“意”的完美結合,就是“意象”,即傾注了作者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它既是現實生活的寫照,又是詩人審美創造的結晶和情感意念的載體。只有在領悟意象寓意的過程中,才能把握詩歌的內容,領會詩歌的主旨,進入詩歌的意境,感知詩人的情感。所謂煉字詞,就是詩歌為了表達的需要,在用字遣詞時進行精細的錘鍊推敲和創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詞獲得簡練精美、形象生動、含蓄深刻的表達效果。古詩詞煉字詞主要體現在一些關鍵的動詞或形容詞上。

  3.看意境品情感:意境就是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與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即詩中“意”與“境”的和諧統一。“意境”中的“意”,泛指審美主體的思想感情,包括人的“情”“志”“理”“道”“性”等;“意境”中的“境”,泛指寫景、狀物、敘事等。構成“意境”的關鍵是“人”與“物”之間形成的辨證統一的“審美關係”。“意象”是構成意境的基本要素。意境好的詩,一般都寫得情景交融,具有較強的形象性和藝術感染力。

  4.看技巧析特點:古詩詞寫作的技巧涉及面廣,形式複雜多樣,要分清常見的術語分類。如表現手法又叫藝術手法,是指詩歌的章法和技巧。常見的有:渲染、襯托、烘托、對比、對照、照應、用典、象徵、移情、欲揚先抑***或欲抑先揚***、虛實結合、動靜相宜、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於景、託物言志等。詩歌的語言風格主要有豪放--婉約,直接--隱晦,沉鬱--輕鬆,剛勁--纖柔等等,與語言風格相關的表達方式有記敘***追敘,倒敘等***、描寫***白描、濃墨重彩、虛實相生等***、議論、抒情***直書胸臆、間接抒發,寓情於景,即景生情,託物言志等***。語言特色有平實質樸、含蓄雋永、清新雅緻、形象生動、絢麗飄逸等。

  然後具體解答還要注意四步驟:解讀詩句要深入,再創意境要設身,問題審視要細心,組織回答要完善。

  文化經典題:審清答題要求

  文化經典閱讀考查不論內容,還是形式,目前都處在“過渡時期”,選材暫時不會直接選自《<論語>選讀》,也不會偏離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太遠。2015年高考試題選用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孟子集註》,2016年《考試說明》中的參考試卷選用《荀子·修身》,可供參考。經典閱讀材料難度適中,中等程度考生問題不大。

  考場答題根據基本題型提示:第一題答題文字要求極為準確簡練,往往需要理解加記憶。第二題答題要有觀點,有闡發,表達要具體一些。第二題特別提示:要求提煉觀點的語言不能囉嗦,思路不能雜亂;要求發表看法的題不能沒有觀點或者觀點模稜兩可;要求評析的題不能直接以翻譯代替評論;要求聯絡實際的題不能沒有切身體會,架空作答。

  作文題:審題表達兩不誤

  考場作文堅持審題表達兩不誤。考場作文奪分關鍵集中在“審題”和“表達”兩個方面。

  審題需要具備三種能力,分別是:篩選提煉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聯想感悟能力。材料作文審題的關鍵在“煉意”,提煉出材料中的命題意圖。“煉意”的最終目的,是為自己的作文“定位”***明確文體形式***,“定向”***明確思路方向***,“定旨”***明確主題中心***。“煉意”有三“要訣”:要訣之一,提取資訊。讓材料中的主要資訊簡明化、淺顯化。要有嚴謹的邏輯分析意識。要訣之二,全面解讀。要求把握材料的思維指向,包括內容傾向和情感意向。要有整體閱讀的意識。要訣之三,提升原理。由具體的、個別的現象,推出抽象的、普遍的結論或道理,明確寫作方向,作為自己作文的靈魂。前兩個“要訣”確保審題準確,第三個“要訣”實現審題深刻。

  而“表達”是衡量作文水準的永恆標準。這裡的表達是指一切把思想情感呈現出來的手段和方法,包括廣義的寫作方法和技巧,而非侷限於狹義的語言文字。記敘、描寫、議論、抒情四種表達方式是寫作中最直觀的基本功,雖然不同文體對錶達方式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多種表達方式綜合靈活運用,表達手段力求豐富多彩,是最佳選擇。寫記敘文,不妨多一點細節,多一點情感,多一點理性;寫議論文,不妨多一點分析,多一點思考,多一點感悟。敘事寫人有真情實感,議論抒情有思想哲理。考場作文的寫作技巧,需要具備較為熟練的選材、構思、佈局、謀篇的能力。近幾年,浙江高考作文繼續朝議論文方向發展,考生思維要立體化、思辨要常規化,論證要多樣化。當然,還需注意語言表達流暢規範,遣詞造句雅俗共賞,書寫格式清晰工整等,努力讓考場作文有思想有靈氣。

看過" 高考語文應試技巧 高考語文考試技巧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