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閱讀的人生感悟美文

  編者按:讀書賦予作者奇妙的感覺,他覺得閱讀真好,下面我們來看看《讀書賦予我奇妙的感覺》這篇文章吧!

  唐按:

  從小就喜歡閱讀的感覺真好:以前看書,我太注重情節,現在對書內的道理和句式情有獨鍾,喜歡一字一句慢慢推敲。曾經有段時間,自己似乎變得多愁善感起來,時不時模仿文人附庸風雅,……偶爾還隨口唸出幾句詩來彰顯自己的“文藝範”。

  讀書賦予我奇妙的感覺

  養浩

  ***龍城高階中學 高一9班***

  1. 讀書賦予我奇妙的感覺

  很小的時候,我便喜歡上了閱讀。那是一種奇妙的感覺,不同於父母的溫馨陪伴,那是一種自己動手挖掘出一個世界的感覺。在這個世界裡,我是打敗了魔王的英雄,我是遍遊世界的旅行家,我是與世間生物玩耍的孩子。

  父母的親戚朋友見我這麼小就捧著本書,不由得紛紛為我獻上讚詞,我只是禮貌地說聲謝謝。畢竟書是用來品的,夾雜了太多目的的話,或許就不是閱讀了。

  我並不是一個足夠勤奮的人,沒有古人“頭懸樑,錐刺股”的狠勁。我一貫把閱讀當成一種食物,“吃”太少“餓”,“吃”太多“膩”。吃飯講究細嚼慢嚥,讀書講究細思慢品。為防消化不良,吃飯要吃七分飽,那讀書也是同理吧?

  房間的書越疊越高,我的個頭也越來越高,與書俱高,我很享受這種感覺。長大了,我開始對書“挑三揀四”,品味也越來越刁鑽,漸漸對哲理性與討論性的文章感興趣了。閱讀時我習慣旁邊放個小檯燈,燈不能太亮,也不能太暗,要有柔和而又朦朧的感覺,這樣子看書才有味道。

  以前看書,我太注重情節,現在對書內的道理和句式情有獨鍾,喜歡一字一句慢慢推敲了。曾經有段時間,自己似乎變得多愁善感起來,時不時模仿文人附庸風雅,對許多事情發出感慨,偶爾還隨口唸出幾句詩來彰顯自己的“文藝範”。

  讀書賦予我奇特的感覺,在這個感覺裡沒有時間,似乎一切停下來,自己也似乎忘記了許多,陷入享受的孤獨,沉浸於自己的精神世界。那一刻,我是神聖的,好似書中世界的任意一個人物,你博學,你勇敢,你聰明。那是美好的世界,那是人所追求的安寧境界,那是心中使我流連忘返的淨土。

  2. 古詩賦予我穿越的魅力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積澱,誕生了許多瑰寶。而事物的存在必然有它的價值,而古詩似乎就是最好的證明。

  小時候,父親就帶我背古詩,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古詩。古詩對我的影響是很大的,其影響首先是每一句都有別樣的韻味。在外面散步時,我念一句詩,腳就往前踏一步,而且聲音一定要踩出來,像是互相唱和一般。即便我不懂古詩的意思,我的心中都會生出類似感動的感覺,這似乎就是古詩的魅力所在。

  長大了,我對詩句的意思有些明白了,也因此,我會為許多句子而心潮澎湃,無法自已。

  我會為“飛流直下三千尺”而心生嚮往,為“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而感嘆大自然的美好神奇,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而心生同情並對“大官”們的無能而憤慨,為“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還”而心生肅穆及悲涼,為“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而熱血沸騰,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而肅然起敬。

  讀其詩如見其人,我似乎身臨其境,穿越了歷史的長河。即使詩人逝去,我仍能知曉他們的精神和他們想說的話。我一直認為,讀詩是我在一個對的地方,對的時間,做了一件對的事,這是我所堅信及堅持的。

  泱泱中華,惟其永桓;燦爛文化,惟詩獨尊。我有幸相遇了這詩的瑰寶,但願我的詩心能豐富向遠。

  唐某人曰:

  童少喜書,借書入情;感覺奇妙,超越時空。“那是一種自己動手挖掘出一個世界的感覺。在這個世界裡,我是打敗了魔王的英雄,我是遍遊世界的旅行家,我是與世間生物玩耍的孩子。”我相信這種奇妙的感覺必將成就你非凡的精神風采。

  小小少年捧書樂,修養身心“文藝範”。而更可貴的是,你不慕虛榮,面對別人的讚詞,竟然有著純粹的情懷,“畢竟書是用來品的,夾雜了太多目的的話,或許就不是閱讀了”。當你“陷入享受的孤獨,沉浸於自己的精神世界”時,你就神聖起來,進入“美好的世界,那是人所追求的安寧境界,那是心中使我流連忘返的淨土”。

  讀詩通古今,神遇古人意;心潮澎湃時,別樣唱和味。“讀詩是我在一個對的地方,對的時間,做了一件對的事。”難得如此中華少年,當勉當贊當歡喜。

  2017年10月3日星期二,13:21評閱

  公眾號|悅讀致遠高中生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