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上大學的勵志故事

  經歷過高中生涯的同學們剛到大學都是分外驚喜和放縱的,一入大學就好似到了天堂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我上大學的真實經歷

  不怕大家笑話,我也是985學校的畢業生,可是到了畢業的關口,我真不明白這985學校到底好在哪裡,不妨把學校裡我經歷的事情跟大家說說,大家看個笑話。

  大一剛入校,說實話,大家的學習熱情都很高,寢室裡還商量要每天晚上九點半聚到一起,看看一天的課程有哪些疑問,互相討論一下。學著學著,我們就問老師,你說這些數分高代都是幹嘛用的?老師語重心長的給我們講了一通思維的重要性,然後鼓勵我們向演算法設計者,計算機程式設計高高手挺進,本身當初考大學報的應用數學系,以為有啥應用,問明白以後才知道,咋地也得到了博士才能有應用,本科研究生階段就是數學系。以前沒出去走走,接觸社會少,到了學校,看到了300多平方米的牆上全是“日租,小時租”的廣告***現在好像被強行清除了,不過所有的角落裡還是有***,還以為是考研考博的人為了最後複習衝刺而產生的需求,哪裡知道是人類本性支援的剛性需求。其實最讓我們這批人改變觀念的,是期末考試。

  期末考試,大家都是第一次考,當時的氛圍和高考差不多了,自習室找個地方都費好大勁,寢室早7點到晚9點之間基本沒人,可考卷一發下來,傻眼了,太簡單了,幾乎所有人都明白了:平時你可以幹任何你想幹的事情,只要考前一個月看看書就行。

  到了大二,也就是中國通貨膨脹流動性開始氾濫的時候,學校周圍是網咖遍地開花,很多人都被吸引到網遊世界了,按照我看見的比例,當時嚴重成癮的大約佔男生的%20左右,我是指經常去通宵玩,或者白天能玩6小時的***我上網3小時,就得躺1小時,天生對螢幕過敏***,最長者,可以連續一個星期通宵5次,白天也在,只靠方便麵等垃圾食品維持生命最低需求。當時我還是副班長,擔心鬧出人命,還去強拉過人回來。當時的課程很忙,一個學習的考試可能有10幾門,但是最後只有兩個人留級了,還有一個是因為腰間盤問題,為什麼呢?

  本校的考試有幾個特點,第一,平日成績佔30%,如何評定,就是平時交不交作業,來不來上課,作業可以是抄寫的,沒問題,只要交,起碼說明你態度好,我剛開始還不抄,結果因實力不佳且平日成績不夠,掛了科。至於點名,現在實行的都是人民代表制度,九代表13億,我們一個代表2,3個不成問題吧。30%啊,這在任何一個公司都是排名一二的大股東啊,這些股權就這樣到手了。

  第二,考試前一節課,老師都會劃範圍,有些老師的精確度能達到美國GPS的精確度,但最次的,也能達到中國GPS的精確度。也就是說,背題,就是你的不二法門,考試有10道題,老師一般會留下15-25道題,招來高手做完,每人影印一張,都形成了制式裝備了,一點問題都沒有。

  第三,批改試卷的尺度問題,這是我的親身經歷,有一次因為一些原因,概率論我一點都沒看,只在考前看老師的題,但實在是積重難返,考完了感覺自己要掛,就趕緊去了系樓。去了大吃一驚,前面都排了好幾個了,有的為了保研要分,有的為了出國,但為了及格好像就我一個,我尋思不急不急,出去看看,偶然間發現大廳中有一男一女,在批改試卷,正是我們的考卷,我湊上去假裝看書,看他們如何改卷。大吃一驚:只要寫字就有分數,甚至把題目中出現的數學詞彙解釋一番,哪怕離題萬里,都能得幾分,暈倒暈倒,最後還是過了。

  到了大三大四,我們的考試就笑話百出了,有時候考4道留6道題,有時候判斷對錯能佔40分,有時候考試沒去都能過***真實,我同學選的日語課,考試忘記去了,回頭發現了個62分***,真的就和版主趙行德說得一樣,大學就像開玩笑一樣,擴招以後就成了託兒所了,害得我只好考GT,去南方東北散心,看經濟學心理學政治歷史方面的書***光買書花了1000多,很多書還是在圖書館借的***來打發時光。

  當然,我是那種不求上進的,數學系有15%的人,還是非常好學的***和擴招前的比例一樣***,很多人天天在圖書館學習,我就在他們旁邊看閒書,後來趕上這次金融危機,大家的職業都不太好,絕大多數知難而退,乾脆都去考研考公務員了,我同寢室的簽約才1500一個月,還是幹軟體這種很費力的活。不知道失業率是不是應該把這些被動考研的都算上,加上這些,今年的大學生失業率不會少於一半。

  這只是我真實碰到的一些事情,現在其實挺後悔的,啥都知道點但任何一方面都不是精通,這樣是最倒黴的,英語讀寫都可,但絕對達不到口譯的水平,文章能看懂,但翻譯還欠佳,就是這樣,好好投簡歷試試看吧。

  大學期間堅持做一件事的意義

  在大二上學期的時候,因為K留不留學生會的事情,我倆沒少口誅筆伐,雖然我很堅持我的看法,但由於種種原因,他還是堅持留在了學生會。

  K是我一個很好的朋友,大一期間加入了學生會,人也很機靈,肯做事,最重要的是會討好部長們。

  從我的角度來說,為了他以後長遠的發展,不希望他過早地被學生會裡形式主義與官僚主義所影響,在學習的階段被其他的事情分心。

  而且他呆在學生會裡也不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更不會撈到太多的好處,更重要的是,我覺得他會耽誤很多學習。

  但他堅持的是:如果自己現在放下,那不等於大一一年所努力的一切全部放棄了?我不在乎自己能花多少時間在課本上,但在學生會中能學到書本上遠遠學不到的一切,人脈、能力等一切能夠讓未來的我建立起屬於自己人脈圈以及發展資源。

  有一段時間,我發現自己突然變得悠閒起來,而沒事的我就會坐下來常常思考,思考現在我做的一些事情到底有什麼意義?

  我經常在心裡幻想,自己上的這個學校畢業後到底能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連畢業後的出路都不知道在哪還有閒心做這些事,做那些事?

  但是看著身邊這麼多同學,仍然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

  比如有的人一直在堅持著考各種證書,有人報了日語班,有人從大一開始一直做兼職。

  後來我才想明白:有些事情堅持不一定是為了能夠得到什麼東西,而是給現在的自己一份交待,一份執著。

  就像K那樣,他堅持留在學生會只是為了給過去一年的自己一份交待,是對自己執念學生會工作的固執,至於以後的境況,更多的是對現在的補償。

  今天,我想給大家談談堅持做一件事的意義。

  1、堅持做一件事,至少不會讓你閒著

  我最堅信的一句話,請反問自己,等到大學四年畢業,你留給了大學什麼?你帶給了大學什麼?

  當未來和別人談到你在大學做了點什麼的時候,總要有些談資,不至於什麼都沒有留下。

  就像現在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在大學裡很閒,那麼如果你到了大二下學期還有點危機感的話,你一定會為曾經的閒感到後悔。

  我們要明白這樣一個事實,如果你能在大學裡堅持做一件事情,並且這四年堅持了下來,絕對是受益匪淺。

  這種堅持比如說早起,早睡,不熬夜,認真對待大學裡的每一堂課,堅持看書等等。我舉的這些例子都是一些最簡單的例子,有人會覺得我說的這些很簡單,但是大家發現沒有,就是上面我說的這些很簡單的例子自己周圍的人有多少能夠做到,而能夠做到的人又是不是很厲害。

  2、堅持一件事情,至少不會迷茫和空虛

  有太多的人在剛進入大學時除了每天的上課根本不知道要幹嘛,找不到方向。

  在這個時候,很多人往往聽從學長學姐的建議,加入學生會或者社團,至少不會讓自己閒下來。但這種忙,又多大意義呢?

  其實找到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併為之堅持下來是一件比加入學生會社團更有意思的事情。

  其實在這裡我也不妨給出建議,最好的就是在關於你專業方向找一件最感興趣的堅持下來,畢竟以後要找工作。

  如果興趣變成了工作,那人生就沒有了工作。

  但如果興趣都變成了工作,那人生也就沒有了興趣。所以除此之外,再找一件你喜歡的事情,這種事情不一定決定你以後的工作,但對於你的生活樂趣,卻有著極大的提升。

  3、堅持一件事情,會帶給自己極大的滿足感和自豪感

  在我開始堅持寫文章的時候,經常會自己抱著一臺電腦坐在圖書館碼字,開始我的確不太適應。

  可當我寫的文章被認識的和不認識的人閱讀,分享***就在今晚,一位公眾號的作者轉載了我的上一篇文章***,自己的心裡多多少少會感到大大的自豪和滿足的。

  能夠在大眾媒體盛行的當下,自己的文章被別人轉載,多多少少會有點牛逼的感覺。

  特別是,現在我所做的,正是我所熱愛的。

  當我們把一件普通的事情做的不普通時,自豪感會湧現得更多,尤其是這件事情是你喜歡的。

  但是我們也要明白,這種小小的自豪感不能成為驕傲的資本以及炫耀自身的談資。

  4、堅持一件事情,不需要別人看懂

  很多時候,也包括我在內,做一件事情,總是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支援,別人的肯定。

  但是從另外一種角度來看,如果你做的事情被大多數人看懂,只能說明你做的事情很普遍,那註定不會有太大的收穫。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害怕別人以一種一樣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做的事情,但反過來看,別人這種異樣的眼光正是他們對你所做的事情看不懂的一種表現。

  你實在沒有必要去在意別人的意見,所以如果你想要解決這種事情,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幹出個樣子來再給他們看。

  別人的意見往往會阻礙自身對於問題的判斷,這個時候,不需要別人看懂,只需要自己默默去做就行。

  5、堅持一件事,是一種習慣

  當堅持一件事情的時候,其實在潛移默化當中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堅持成為習慣,習慣就會成自然。

  厲害的人之所以厲害,是因為把我們所認為做不到的事情當成了一件理所應當的行為來執行。這種幾近自然的狀態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把我們跟他們的距離拉開了,所以我們才會覺得自己很low,別人很牛。

  所以當一件事情堅持了下來,你會覺得曾經難為天塹的困難在如今的你面前也會變得稀鬆平常。

  大學的你不是寂寞,你只是不想學習

  經歷過高中生涯的同學們剛到大學都是分外驚喜和放縱的,一入大學就好似到了天堂,大學剛開始,上課、吃飯、自習一切都還算自然,隨後,越來越懶,不上課、不聽課、逃課、睡覺、玩遊戲、追劇……這些漸漸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一開始你會覺得於心不忍,後來就越來越放縱,沒有學習的心思,整體渾渾噩噩。

  你就像一個氣球,吹的鼓鼓地去學習,被幾個難點戳出了小洞,便一下子癟了下來,最後拖著一身頹廢的皮囊回去,邊唾棄自己邊準備明天再把自己吹起來。

  你心不安理不得地拖延著,像個***一樣在拖延後唾罵自己兩句,但是日子還是那樣過。你想出去吃點好吃的,玩點好玩的,但是找不到人一起去,你就覺得寂寞了,無奈了,一點學習動力都麼有了。

  是的,你不是寂寞,你只是不想學習。

  你把學不進去歸結於心情不好,對,你寂寞,你無聊,你的青春被狗吃了。你想追求的一切都在看似遙遠的未來,於是你想未來就等來了再決定。對,你就是個***。不想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