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折號的用法

  破折號是一種標號,它的作用是:引進對前文的註釋、說明,表示聲音的延長或中斷,表示意思的轉折或話題的轉換等。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破折號在文中的應用形式有三種:單用,雙用,多用。

  破折號施用的範圍很廣,具體用法繁多,現選擇一部分常見的加以敘述。

  一、引入對前文註釋、說明的語言。

  1.我望著它們,心裡想,我的好兒子在島上留下了一樣美好的東西──鮮花。

  2.我趕到學校上完課,跟孩子們聊了一會兒,再拿郵袋,又重了許多──除了新收上來的一疊作業本,還有乾酪、杏幹、蘋果,許許多多好吃的東西。

  例1中的“鮮花”是對前文“美好東西”的註解,用破折號引入。例2中的破折號引入了對前文“重了許多”的說明。再如:

  3.小朋友,你知道這霧凇──樹上的冰花是怎樣形成的嗎?

  例1例2中註解和說明的內容是到句尾結束的。而例3則不然,對“霧凇”的解釋到“花”這裡結束。這就體現了破折號的一種功能──折斷原文,引入註解、說明。

  二、延聲作用。表示某種聲音的延續,表示人物語言的拖長。

  4.譁──譁──

  一束束浪花像問號,

  在問孩子想什麼?

  5.大家就隨著女老師的手指,齊聲輕輕地念起來:

  “我們──是──中國人,

  我們──愛──自己的──祖國。”

  例4的破折號,標示海水聲音的延續。例5中的破折號,標示讀書聲的拖長。

  三、標誌說話的中斷或停頓。

  6.“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著說,“我小的時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樣,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麼──”

  “可是到了後來,碰了幾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例6是“我”與“伯父”的對話,“那怎麼──”是“我”對“伯父”的話產生了疑問時說的半截問話,原義應該是“那怎麼又扁又平呢?”“我”沒有這樣問下去,中途打住了***中斷***,用破折號標誌“我”的話既沒有完,也沒有說下去。

  四、標誌轉折。破折號引入的內容與前文發生了轉換。

  7.40秒鐘──大家已經覺得時間太長了。

  8.連樹與樹之間的空隙也不缺乏色彩:鬆影下開著各種小花,招來各色的小蝴蝶──它們很親熱地落在客人身上。

  例7先說時間,然後轉向“大家”對這“40秒鐘”時間的心理感覺,中間用破折號標誌話題發生了轉換。例8中,提示語是色彩,後文應該圍繞“色彩”來敘述,“花”“蝴蝶”都是色彩,然而又轉到了蝴蝶的行為上來,話題發生了轉換,用破折號標誌。

  五、兼代提示下文或總結上文,相當於冒號的部分用法。

  9.從泰山回來,我畫了一幅畫──在陡直的似乎沒有盡頭的山道上,一個穿紅背心的挑山工給肩頭的重物壓彎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

  10.古銅色的臉上鑲著一雙亮光閃閃的眼睛,尖尖的下巴上飄拂著花白鬍須。他高高的個子,寬寬的肩膀,說起話來聲音像洪鐘一樣響亮,走起路來地皮都踏得忽閃忽閃的。一隻黃毛大狗老跟在他的後面,寸步不離。──這就是我從前初到隅莊,老水牛爺爺給我的印象。

  例9中破折號兼代提示下文,例10中的破折號兼代總結上文。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破折號提示下文或總結上文”不是破折號的根本功能。從例9和例10我們可以看出,破折號在這裡還有表示轉折的作用。如果將例子中的破折號換成逗號或冒號,“轉折”功能就無法得到體現。同樣,如果我們把“提示作用”當作破折號的本質功能,在有提示的地方就去施用它,那就會犯濫用破折號的毛病。在既要表示提示,又要標誌轉折***或註釋說明或延聲***的地方,選用破折號才是正確的。

  六、標誌意思的躍進或事物的發展過程。

  11.團結──批評和自我批評──團結。

  12.媽媽的話強調了一點:算術有用──數數挖坑──容易找到。科利亞雖然也依照媽媽的做法行事,結果卻相反:數數挖坑──找不到──算術不管事。

  例11的句意是不斷躍進的,第二個“團結”已經超越了第一個“團結”的意義,它是在第一個“團結”的基礎上,由“批評和自我批評”才達到的團結。例12中,第一組破折號標明瞭“算術有用”的過程,第二組破折號標明瞭“算術不管事”的過程;實際上這裡的破折號也是標明意思的不斷躍進。

  七、引入分項列舉。

  13.根據研究物件的不同,環境物理學分為以下五個分支學科:

  ──環境聲學;

  ──環境光學;

  ──環境熱學;

  ──環境電磁學;

  ──環境空氣動力學。

  例13中,破折號引入了對“環境物理學”的分支學科的列舉。這種用法應該歸入破折號的註釋、說明作用中。

  八、折斷原文,引入插說。

  14.我那時並不知道這所謂猹的是怎麼一件東西──便是現在也沒有知道──只是無端地覺得狀如小狗而很凶猛。

  例14第一個破折號折斷前文,插入對前文的補充說明,然後又用一破折號引入轉折內容,續上前文。

  九、標誌語言的作者或出處。

  15.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

  ──高爾基

  16.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香九齡能溫席孝與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悌與長宜先知

  ──摘自《三字經》

  例15中的話是高爾基說的,用破折號標出。例16中的內容摘自《三字經》,用破折號標出。

  十、用在文章的副標題前。

  17.我學習語文的良友

  ──致《小學生語文學習》

  副標題的破折號不能和正標題寫成一行。例如:

  18.我愛中國──訪歐日記摘選…………黃植誠

  應改寫為:

  我愛中國

  ──訪歐日記摘選…………黃植誠

  十一、戲文中用來介紹人物的身份。

  19.斯巴達克──奴隸英雄

  觀眾──羅馬貴族男女許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