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數學二輪總複習計劃彙總

  高三數學第二輪複習承上啟下,是促進知識靈活運用的關鍵時期,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三數學二輪總複習計劃

  一、時間安排:

  第一階段為重點專題主幹知識的鞏固加強與數學思想方法專題訓練:

  第二階段以《小題大做》為載體強化客觀題得分訓練。

  二、抓好專題複習

  高考數學第二輪複習重在知識和方法專題的複習。在知識專題複習中可以進一步鞏固第一輪複習的成果,加強各知識板塊的綜合。尤其注意知識的交叉點和結合點,進行必要的針對性專題複習。

  1.函式與導數。此專題函式和導數、應用導數知識解決函式問題是重點,特別要注重交匯問題的訓練。

  2.三角函式、平面向量和解三角形。此專題中平面向量和三角函式的影象與性質,恆等變換是重點。

  3.數列。此專題中數列是重點,同時也要注意數列與其他知識交匯問題的訓練。

  4.立體幾何。此專題注重點線面的關係,用空間向量解決點線面的問題是重點。

  5.解析幾何。此專題中解析幾何是重點,以基本性質、基本運算為目標。突出直線和圓、圓錐曲線的交點、弦長、軌跡等。

  6.概率與統計、演算法初步、複數。此專題中高考試題在各個知識點全面開花,一定的全覆蓋。

  7.不等式、推理與證明。此專題中不等式是重點,注重不等式與其他知識的整合。

  8.高考數學思想方法專題。此專題中函式與方程、數形結合、化歸與轉化、分類討論思想方法是重點。

  三、抓規範訓練

  加強思維訓練,規範答題過程

  解題一定要非常規範,俗語說:“不怕難題不得分,就怕每題都扣分”,所以要強化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學習習慣,務必將解題過程寫得層次分明結構完整。通過訓練過好四關:一是審題關,審題要慢,答題要快,要逐句逐字看題,找出關鍵句,發掘隱含條件,尋找突破口;二是運算關,準字當先,爭取既準又快,為此,同學們熟記一些常用的中間結論是非常必要的;三是書寫關,要一步一步答題,重視解題過程的語言表達,培養學生條理清楚,步步有據,規範簡潔,優美整齊的答題習慣。在第二輪複習中我們認真學習高考評分標準,學會踩點得分。四是題後反思關,做題不在多而在精,想要以少勝多,貴在反思,形成題後三思:一思知識提取是否熟練?二思方法運用是否熟練?三思自己的弱點何在?熟練的前提是練熟,能力的提高在於反思。

  2.加強客觀題的解題速度和正確率的強化訓練

  選擇、填空題都是客觀試題,它的特點是:概念性強、量化突出、充滿思辨性、形數皆備、解法多樣形、題量大,分值高,實現對“三基”的考查。每次小題訓練應不斷強化自己選擇題的解法,如特值法、數形結合等,另外,在解答一道選擇題時,往往需要同時採用幾種方法進行分析、推理,只有這樣,才會在高考時充分利用題目自身提供的資訊,化常規為特殊,避免小題大作,真正做到準確和快速。通過訓練,要達到這樣一個目的:大部分同學都能在50分鐘以內完成十二道選擇題和四道填空題,並且失誤控制在兩題之內。

  四、試題講解

  重在解題思想的分析,即在複習中要及時將四種常見的數學思想滲透到解題中去;重在知識要點的梳理,即第二輪複習不像第一輪複習,沒有必要將每一個知識點都講到,但是要將重要的知識點用較多的時間重點講評,及時梳理;重在解題方法的總結,即在講評試題中關聯的解題方法要給學生歸類、總結,以達觸類旁通的效果;重在學科特點的提煉,數學以概念性強,充滿思辨性,量化突出,解法多樣,應用廣泛為特點,在複習中要展現提煉這些特點。

  高三數學二輪總複習常見問題

  問題一:有的學生在第一輪複習中學得很辛苦,拿模擬試卷一考卻不見分數,這是為什麼?

  在一輪複習中,複習重在基礎知識的回顧,目的是讓知識結構中不存在盲區。採用的複習方法是“以課本為本”。在一輪複習結束後,知識點在我們的意識形態中還是孤立的,沒有通過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關係聯絡在一起。

  另外,由於知識點多、雜,難以讓我們的學生一下子記住和掌握,更不用說靈活地運用。而我們的模擬考試往往是接近於“實戰”,重在考察學生知識點的全面性和知識點的關聯性,以及基本的方法和基本技能。

  除此之外,有的學校還特意將一輪模擬考試的難度稍微提高一點,目的是讓大家有緊迫感,因此,在一模考試中見不到分數是很正常的,分數的提高主要是在二輪複習中。

  問題二:二輪複習的難度大於一輪複習,我基礎不好,跟不上,該怎麼辦?

  有很多基礎差的學生在一輪複習中還勉強能跟上老師的節奏,而到了二輪複習中感覺很吃力,跟不上老師的教學節奏,每天的作業中都有很多不會做的題目。

  對這部分的學生,你們所要做的是兩個字“堅持”!所謂“黎明前的黑暗”就在此,保持好一輪複習中的那種狀態。在學習上注重“儲備學習”***所謂儲備學習就是在老師上課前的內容自己先自學一遍,讓自己在課堂上能夠很好地跟上老師的節奏。***在二輪複習中要特別的注重自主超前學習,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前發現在每天老師的講課過程中,重視對題目的總結和歸納,不能就題論題,儘量做到“做一題通類似”。

  課後也相當重要,要研究老師上課所講的例題,仔細揣摩老師所講的數學思想、數學方法、解題技巧等等。另外,遇到自己不能搞清楚的問題一定要及時地問老師,做到“不留問題過夜”,這是很重要的。

  問題三:一輪複習過的知識點在二輪複習中記不得或者想不到運用,這該怎麼辦?

  在一輪複習結束時,大部分的學生都有拿到題目居然不知道從哪下手這種感覺,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大家在學習的時候沒有注重將知識點“連點成線、連線成面”,知識點在大腦中還是孤立的,不能夠“串”起來,因此有時候會“掉線”。

  克服這種問題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快速閱讀,把書讀薄。通過快速閱讀的方法能夠讓你在短時間內記得所有的知識點***前提是你一輪複習的很塌實***,然後再通過解答題來驗證知識點之間的聯絡,通過對一定數量解答題的研究,就會越來越知道知識點之間的聯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