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知識的記憶方法和學習原則

  學習歷史,大家都知道要記憶很多的知識點,很多同學在記憶這些知識點的時候都數是沒有方法的去背,背了不就又忘了,這樣的記憶是沒有效果的,你知道有什麼好的記憶方法嗎?下面由小編給你帶來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記憶歷史知識的方法

  一、等差數列記憶法

  即根據歷史年代排列所呈現的數學規律來記憶。例如:《辛丑條約》簽訂、辛亥革命爆發、中共誕生、九一八事變發生。這四個歷史事件分別發生在1901年、1911年、1921年、1931年,這四個數字恰好組成了一個以10為公差的等差數列。

  二、數字表示法即把某一歷史知識通過一個或幾個數字概括出來,形成要點。如:將《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可概括為一奠、二每、三利。一奠:奠定中國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二每指把全國每戶人家、每個地方納入國家政治體制之中;三利指有利於國家統一,有利於中華民族的發展,有利於封建經濟的發展。

  三、提取字眼法即提取某一歷史知識每一句的一個或幾個字為要點,組成另一個詞或一句話。如《南京條約》內容可記作“五億***議***港元”。“五”指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億***議***”指英商進出口貨物所應繳納的稅款,由中英雙方議定;“港”指將香港島割給英國;“元”指清政府向英國賠款2100萬元。

  四、圖示記憶法用各種圖表、圖形進行歷史知識的記憶,這種記憶方法形象、直觀,效果比較好。如學習到立憲派這一內容以後,我們已學了很多的派別,這樣我們就把洋務派、頑固派、早期維新派和維新派、革命派和立憲法的出現的時間、代表人物和主張製成一個簡表或知識樹等圖形,並留些空位給以後學到的新內容那就更好了。

  五、數字歸納記憶法①如數字本身的特徵來記,如1919年的五四運動

  ②間隔等差數字記憶,如1911年武昌起義,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護國運動,1917年護法運動……

  ③一數多項聯記,即同一年中發生了哪些事情,如1861年清政府設總理衙門,曾國藩設安慶內軍械所,俄國1861年農奴制改革,美國南北戰爭爆發……

  歷史知識學習原則

  1.“循序漸進”──就是人們按照學科的知識體系和自身的智慧條件,系統而有步驟地進行學習。它要求人們應注重基礎,切忌好高騖遠,急於求成。循序漸進的原則體現為:一要打好基礎。二要由易到難。三要量力而行。

  2.“熟讀精思”──就是要根據記憶和理解的辯證關係,把記憶與理解緊密結合起來,兩者不可偏廢。我們知道記憶與理解是密切聯絡、相輔相成的。一方面,只有在記憶的基礎上進行理解,理解才能透徹;另一方面,只有在理解的參與下進行記憶,記憶才會牢固,“熟讀”,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精思”,要善於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用“自我詰難法”和“眾說詰難法”去質疑問難。

  3.“自求自得”──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儘可能挖掘自我內在的學習潛力,培養和提高自學能力。自求自得的原則要求不要為讀書而讀書,應當把所學的知識加以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

  4.“博約結合”──就是要根據廣搏和精研的辯證關係,把廣博和精研結合起來,眾所周知,博與約的關係是在博的基礎上去約,在約的指導下去博,博約結合,相互促進。堅持博約結合,一是要廣泛閱讀。二是精讀。

  5.“知行統一”──就是要根據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係,把學習和實踐結合起來,切忌學而不用。“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以知為指導的行才能行之有效,脫離知的行則是盲動。同樣,以行驗證的知才是真知灼見,脫離行的知則是空知。因此,知行統一要注重實踐:一是要善於在實踐中學習,邊實踐、邊學習、邊積累。二是躬行實踐,即把學習得來的知識,用在實際工作中,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