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手抄報

  數學是一門強調方法的基礎學科。大家瞭解數學的多樣性嗎?小編給大家帶來數學手抄報圖片及資料,希望能夠幫助你們。

  資料1:六年級數學知識點

  1. 圖形的變換:進一步認識圖形的軸對稱,探索圖形成軸對稱的特徵和性質,學習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和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旋轉90°後的圖形,發展空間觀念。

  2. 因數與倍數:因數、倍數;2、5、3的倍數的特徵;質數、合數。
 

數學的手抄報圖片一

  3. 長方體和正方體: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容積***。

  4.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的關係,真分數與假分數,分數的基本性質,最大公因數與約分,最小公倍數與通分以及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5.分數的加法和減法:分數加、減法的意義,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分數加減混合運算以及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
 

數學的手抄報圖片二

  6. 統計:認識眾數;複式折線統計圖。

  7. 數學廣角:找次品。

  資料2:六年級趣味數學

  從前,有兩個商人,一個姓錢,一個姓柴。一天,姓錢的商人租了一輛馬車,到20千米以外的集鎮去做生意,行了10千米時,碰上了姓柴的商人。姓柴的商人因有急事也要到集鎮去,請求搭馬車。姓錢的商人想:僱這輛馬車要6塊錢,反正一個人坐要付這麼多錢,兩個人坐也要付這麼多錢,不如讓他搭車,到時候,自己還可以少花些錢,因此就同意了。誰知到後來,這兩個人為分推車費一事爭吵起來。姓錢的商人說:“前半段,我乘了10千米,後半段,你我各乘了10千米,總共30千米,每10千米的車費是6÷3=2***元***你應付2元錢。”姓柴的商人說:“前半段10千米路是你一個人乘的,車費當然由你一個人付6÷2=3***元***後半段10千米路兩個人合乘,車費各半***6-3***÷2=1.5***元***你應付3+1.5=4.5***元***,我只付1.5元。” 他們兩人各說各的理,互不相讓,你認為那個商人說的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