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使用的禮儀規範

  無論是在社交場所還是工作場合放肆地使用手機,已經成為禮儀的最大威脅之一,手機禮儀越來越受到關注,低頭族隨處可見。在國外,如澳大利亞電訊的各營業廳就採取了向顧客提供“手機禮節”宣傳冊的方式,宣傳手機禮儀。那麼在使用手機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精心挑選了關於,希望能夠幫到你哦!

  

  1、在一切公共場合,手機在沒有使用時,都要放在合乎禮儀的常規位置。不要在並沒使用的時候放在手裡或是掛在上衣口袋外。放手機的常規位置有:一是隨身攜帶的公文包裡,這種位置最正規;二是上衣的內袋裡;有時候,可以將手機暫放腰帶上,也可以放在不起眼的地方,如手邊、背後、手袋裡,但不要放在桌子上,特別是不要對著對面正在聊天的客戶。

  2、在會議中、和別人洽談的時候,最好的方式還是把關掉,起碼也要調到震動狀態。這樣既顯示出對別人的尊重,又不會打斷髮話者的思路。而那種在會場上鈴聲不斷,象是業務很忙,使大家的目光都轉向你,則顯示出你缺少修養。

  3、注意手機使用禮儀的人,不會在公共場合或座機電話接聽中、開車中、飛機上、劇場裡、圖書館和醫院裡接打手機,就是在公交車上大聲地接打電話也是有失禮儀的。

  4、給對方打手機時,尤其當知道對方是身居要職的忙人時,首先想到的是,這個時間他***她***方便接聽嗎?並且要有對方不方便接聽的準備。在給對方打手機時,注意從聽筒裡聽到的迴音來鑑別對方所處的環境。如果很靜,應想到對方在會議上,有時大的會場能感到一種空闊的回聲,當聽到噪音時對方就很可能在室外,開車時的隆隆聲也是可以聽出來的。有了初步的鑑別,對能否順利通話就有了準備。但不論在什麼情況下,是否通話還是由對方來定為好,所以“現在通話方便嗎?”通常是撥打手機的第一句問話。其實,在沒有事先約定和不熟悉對方的前提下,我們很難知道對方什麼時候方便接聽電話。所以,在有其他聯絡方式時,還是儘量不打對方手機好些。

  5、公共場合特別是樓梯、電梯、路口、人行道等地方,不可以旁若無人地使用手機,應該把自己的聲音儘可能地壓低一下,而絕不能大聲說話。

  6、在一些場合,比如在看電影時或在劇院打手機是極其不合適的,如果非得回話,或許採用靜音的方式傳送手機簡訊是比較適合的。

  7、在餐桌上,關掉手機或是把手機調到震動狀態還是必要的。避免正吃到興頭上的時候,被一陣煩人的鈴聲打斷。

  8、不要在別人能注視到你的時候檢視簡訊。一邊和別人說話,一邊檢視手機簡訊,對別人不尊重。

  9、在簡訊的內容選擇和編輯上,應該和通話文明一樣重視。因為通過你發的簡訊,意味著你贊同至少不否認簡訊的內容,也同時反映了你的品味和水準。所以不要編輯或轉發不健康的短,特別是一些帶有諷刺偉人、名人甚至是革命烈士的簡訊,更不應該轉發。

  10、當與朋友面對面聊天時,不要正對著朋友播打手機,避免發射時高頻大電流對他產生輻射,讓對方心中不愉快。

  夏季使用手機需注意

  1.螢幕不能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

  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會引起螢幕老化,影響手機使用壽命。

  2.儘量不要將手機放在車上

  專家強調,夏天車內的溫度較高,手機長時間放在汽車裡,材質非常容易扭曲變形。

  3.避免經常出入溫差大的場所

  夏天到了,大家都樂意在有空調的房間工作,但經常跑進跑出的上班族可得小心,室內室外溫差太大,手機的IC電子零元件容易短路,雖然這些“傷害”不會立即顯現,但是對手機的壽命或多或少都有影響。

  4.注意汗水

  天氣熱會使人身體產生很多汗水,還有一些人有手心出汗的“特點”,這些都是手機的大敵,一旦汗水滲入手機內部,手機離“退休”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5.避免泡水或淋雨

  有資料指明,送往維修店修理的手機中有許多是泡水、淋雨造成損壞的,所以要讓手機避開水源以免進水。

  6.及時充電

  電池是手機的動力之源,經測定,用於手機的鋰離子電池在0℃~10℃下儲存一個月,電池電量可以保持80%~90%左右,而在30℃到40℃的環境下,儲存一個星期就只剩60%的電量了,所以高溫對電池的損害是很大的。

  7.避免雷雨天在室外使用手機

  雷雨天時一定不要在室外使用手機,因為這等於手裡握著避雷針站在曠野上,如果你不想被雷電烤焦的話,就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8.注意手機保管

  夏季不同其他季節,人們穿的都比較清涼,身上並沒有太好的口袋放手機。這樣就很可能因為大意丟了手機或者被盜。夏季帶手機出門最好能隨身帶一個包包,將手機放在包裡,注意看管好自己的包,最好不要把手機放在側兜或屁兜裡,也切忌把手機放在襯衣口袋,很容易造成丟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