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教育敘事

  語文是一門集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統一的基礎性學科,從事語文教育的語文老師,在高中語文教育中有怎樣的故事和感受呢?本文是小編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我從事高中語文教學工作已經十九年了。在語文教學生涯中我覺得有兩點對於學生學習語文很重要:一是誦讀和背誦;二是名著導讀的篇目不能忽略。

  俗話說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一遍一遍地誦讀,就是對所學文字一次又一次深入地理解和感悟。誦讀可分音讀、意讀、情讀、美讀四個層次。我們高中生要達到在讀準字音,理解好內容的基礎上的情讀、美讀。高中語文必修文字選了三分之一多的古文很多要求背誦,它們都適用於誦讀教學。

  我在教授必修二第二單元從先秦到南北朝時期的詩歌是採用的就是誦讀教學。在學習《離騷》時,首先我給學生範讀,然後帶領學生識記字音、疏通文意,接著帶領學生誦讀。學生剛讀時,覺得很拗口,讀著讀著就順口了。這個時候再放視訊朗讀,比較你和名家朗讀的差距,再來讀文字。這個環節中我講解屈原生活的時代背景,感受他的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愛國情懷,學生這時就會融入情感進入到情讀層次。接下來利用晨讀時間反覆讀,以達到熟讀成誦的學習目的。

  這樣三節課下來,學生們的誦讀興趣很是濃厚,而且記憶的速度也加快了。一向晦澀難懂的古文他們讀起來朗朗上口,自然而然地成就感就產生了。

  誦讀教學我覺得教師應該身體力行。老師應該範讀,讓學生感受每篇文章獨特的語言魅力,讓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再有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開發開發學生的誦讀潛質,學生讀錯了也不要緊,要鼓勵他們大膽地讀,讀出節奏,讀出韻律,讀出情感。如果能和作者達到心靈的溝通,就會出現情感共鳴,這是誦讀的最高境界。

  “名著導讀”共選10部中外名著,每冊安排2部。導讀內容包括“背景介紹”“作品導讀”和“思考與探究”3個部分。語文老師一定要讓學生去閱讀這類作品,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思考能力與欣賞水平。

  我們課文中選取的篇目都是小篇幅的文章,或者是名著節選。而名著導讀是對原汁原味的作品進行評論。這就要求學生精讀這些名著,在認真閱讀名著的基礎上結合“背景介紹”“作品導讀”和“思考與探究”進行分析、綜合,寫一些讀後感、人物評論的文字。從而提高他們的欣賞水平。當學生養成了一定的閱讀習慣後,他們就會自己主動地去閱讀,見多識廣漸漸地他們的審美能力、閱讀能力就會有提升的。

  在閱讀名著的過程中還要做好讀書筆記,俗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指導學生對精彩的描寫片段、哲理的語句進行摘記。以便在以後的寫作中運用上,腹有詩書氣自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同時我還要求學生寫讀書札記,篇幅可長可短,一定是有感想而發。“名著導讀”學習後可以擴大學生視野,增加閱讀量,鍛鍊思維,豐富學識。讓學生樹立起大語文的概念,當語文素養提高後,學習語文的習慣就養成了。

  以上是我對誦讀教學和“名著導讀”學習的粗淺認識。

  篇二:以寬容之情育人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說實話,教育的成功是一個綜合的過程,而且百年才能樹人,不能收到立竿見影的工作效果。正因為如此,教師有時也會殺人於無形。一頓粗暴的訓斥,一記響亮的耳光,一句嘲諷的話語,甚至一個蔑視的眼神,都會像一把利劍,將一顆透明的心擊得粉碎。我親愛的同行,請寬容一點吧!寬容的老師,才能培養寬容的學生,將來才會形成寬容的社會。如何做到寬容?

  首先要容人

  老師受學生尊敬慣了,容易養成高高在上、唯我獨尊的潛意識心態,。社會進入了張揚個性的時代,五花八門的歌星大受青少年歡迎,就是因為他們的音樂迎合了孩子們的叛逆心理。教師如果沒有一點容納異己的量,老是感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我們那時候„„現在,唉!„„”成了口頭禪,那你一定活得劍拔弩張。

  一位學生邊聽課邊喝水,老師勃然大怒,叫學生站起來。學生站起來說了句“老師,《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沒有規定上課不準喝水,而且口渴是突然發生的事,難道寧可渴死也要遵守紀律嗎?”,然後坦然坐下。老師氣極了,把學生叫到我這兒來。我一聽,笑了。學生一看我的臉色,神情緩和下來。我說:“我今天要表揚你。”學生一愣,以為我是說反話。“我表揚三點,”我見自己的話收到了效果,再接再厲,“你處處以《行為規範》來約束自己,說明你的心裡有一根繩子,明確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用理性來控制自己的行為,這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標誌;另外,你能站起來回答老師,說明你很懂禮貌,這也印證了你對《規範》的遵守;其次,你很珍惜生命。”學生露出了羞赧的神色,連連說:“老師,我錯了。”我反問:“你錯哪兒了?”“我不該在課堂上喝水。”我說很好,下去想一想為什麼課堂上不能喝水?並把這個觀點闡述清楚,寫一篇議論文。學生交上的論文,把這件事分析得很透徹:我們的行為除了法律規章必須遵守外,還要符合道德規範,不能以《中學生行為規範》沒有規定為理由鑽空子。《規範》沒有規定上課不準喝酒,你能喝嗎?也沒有規定不準把寵物帶到學校,你能帶嗎?這些都是約定俗成的道德規範,毋須規定。

  其次要容言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人們的心目中,老師總是知識和智慧的化身,久而久之,老師自己也犯了迷糊,以為自己就是真理,很難聽進不同的意見。托爾斯泰老年時說自己一無所知,這不是謙虛,而是自知之明。端正心態,是察納雅言的前提。一次早讀,我走進教室,拿起學生的書,安排早讀課的內容。翻到《過秦論》一文,列了我的三大罪狀:一、自命不凡,喜歡自吹自擂;二、好為人師,患人之不己知;三、教學經驗寡陋,有誤人子弟之嫌。

  初看血往上湧,再看平靜,再看坦然。即使學生說得不夠客觀,“我不一定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伏爾泰的話不是教訓別人用的,更何況學生說的有一定道理。下課了,學生跑到辦公室向我道歉,卻發現我正在抄寫她的話,並且貼在辦公室顯眼的位置上。以後,我經常用這三點來檢視自己,自覺做人有所長進。

  再次要容事

  窗外飛來一隻罕見的小鳥,教室群情譁然,一位學生一邊喊“老師,我給你逮回來”,一邊撲出教室。好端端的一節課泡湯了,逮鳥的學生付出了停課三天、警告處分的代價,因為老師氣得發誓再也不進班上課了。

  無獨有偶。沒過幾天,老天陰沉了半天,終於飄起了鵝毛大雪,紛紛揚揚,如天女散花。這可是今冬的第一場雪!學生很驚喜,但他們學了一次乖,只是伸長脖子向外望,而不敢輕舉妄動。我一看,《赤壁賦》也暫時失去了魅力,便大手一揮:“到教室外去看。”學生一陣歡呼,恨不得想把我舉起來扔到空中。三五分鐘,學生的新鮮感也就過去了,便自覺地回到教室,準備上課。我並不開講,而引導學生圍繞雪展開聯想,幾分鐘後,拿出練筆本——寫。這次作文出奇的好,學生不僅寫出自己的歡樂,更多的學生寫出了由雪而產生的聯想。

  愛生,是教師的天職。“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發展。”深厚的愛生之情,促使教師愉快地去接近和理解學生,積極尋找與學生對話的機會;促使教師從生活起居到功課學習、思想成長,時時處處以誠摯的目光,關注著學生的每一點進步,給他們以及時的支援和鼓勵;促使教師與學生推心置腹的交談,運用自己的學識和豐富的人生閱歷,做學生成長路上的知心朋友和領路人。這樣,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而學生對教師信任正是教育成功的關鍵。

  這是我工作中的一些體會,雖然經過的日子是這樣短暫,走過的路是這樣的平凡,可我忠誠於教師這一職業,這就足以使我回首往事時不後悔。更何況在這寧靜的生命裡還滲透出一股悠久而堅定的信念

  願將青春許孺子,甘為世人做人梯。我將義無反顧的奔赴我的明天,在純潔的校園裡找到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在短暫的人生旅程中點燃燭光裡的青春。 情理交融的課堂,光明溫暖的感覺,和諧寬容的氛圍,教學相長的愉悅,是我們對理想教育的追求。這世間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讓我們腳踏實地地走起來,做下去„„

  篇三:一句話能改變一個人

  我本以為自己對於別人給予的鼓勵或是肯定的一句話,不會有多大的作用,現在,我發現自己的認識錯了。

  20xx年x月x日,一個我值得一記的日子,因為它實實在在是一個對我、對一個學生都有重要意義的日子。九***2***班學生進入九年級後的第一次月考上週結束,今天開始講解分析試卷。

  上午第一節課,我給同學們講解分析語文月考試卷。首先,我分析卷面是否整潔的問題。我詳細闡釋了卷面整潔的意義、具體要求及注意事項。其次,我對此次卷面的整體情況作一概括分析。最後,有針對地提出卷面整潔存在問題的具體學生。

  當我指出我班胡某某同學卷面不整潔,存在字跡不清,字型不端正、勻稱的問題後,讓他發言表態今後要認真。可他卻說:“我這是習慣了,改不了了”。這時,我本以為同學們會鬨堂大笑,或是認真地探討他的這一說法教室,可是同學們的表現卻很平靜。大家基本上異口同聲地說:是的,他寫字不好看,有的還認不清,老師早都原諒他了。***該生學習努力,成績也優秀,但是不細心,答題不嚴謹。平時對自己要求不很嚴格。***

  但是我想:不能因此而原諒他,在這方面原諒他也是對他不負責任,同時也不好再嚴格要求其他同學了。於是我說:“你這是習慣了,但是這只是你幾年養成的習慣,而且是壞習慣。你今後人生幾十年,難道就不能養成認真書寫的好習慣嗎?難道你願意一輩子都保留這一壞習慣嗎?你自己想想,比較比較,該怎麼做。我相信你會想明白此事,會養成良好的習慣的。最後我再送你一句話:‘好習慣受益終生’”。他聽後說道:“好的,我會認真思考你的話,爭取養成認真書寫的好習慣”。隨後我又闡釋了養成一個好習慣的意義。

  本節課結束前十分鐘,我特意佈置了一項作業,即以養成好習慣為主題,書寫一條自勉的座右銘。

  課後胡某某同學的自書座右銘是:“好習慣受益終生----馮老師語”。我看到後會心的一笑。但是此後他的的課堂作業、日記、作文謄寫以及考試答題,每次都能一筆一劃的書寫。我對此也予以肯定,在批改作業時,有時也認認真真的對他下評語。此後,也多次聽到其他任課教師表揚胡某某同學:能夠認真書寫了;與以前相比,判若兩人了„„

  說實話,當時我並沒有想到我的一句話能改掉他幾年的壞習慣,也沒有想到一句話在一個學生心中產生如此的影響。我當時的會心一笑,後來想想應該是發自內心的喜悅,是一種教育成功的喜悅,是一種獲得鼓勵滿足的喜悅,儘管我知道“好習慣受益終生”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

  在新課程裡,有說到關於教師的教學行為,尤其是在對師生關係上,強調相信、鼓勵、尊重、讚賞。相信是教師對學生的一種尊重,也是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尊重是教師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多鼓勵,少指責乃至不指責;讚賞就是讚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鼓勵的一句話就是對學生讚賞的表現方式,並以此作為契機,儘可能的在每一位學生身上尋找閃光點,貼近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受到重視,這樣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日後的教學中,我會注意自己細微的教學行為,將不吝惜鼓勵,要給予豐富多彩的鼓勵性話語,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誠意,讓學生能夠信任老師,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信任,認真地完成學習任務。

  那日的課堂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將來無論碰到什麼樣的學生,一定要給予他們鼓勵。因為,任何人都需要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