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遊戲教學的應用論文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學的核心目標是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數學遊戲有利於提高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激發孩子們的求知慾。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

  篇一

  一、數學遊戲在數學課堂上的作用

  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遊戲對學生獲取知識有幫助.因為可以通過數學遊戲去對今後將要學到的知識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比如這種摺紙遊戲:用一張正方形的紙進行摺疊,開啟之後,紙片上的摺痕會呈現一連串的幾何問題:比如三角形全等,對稱,還有眾多幾何圖形的問題,如果一直這樣子折下去,當30次以後你告訴他們,它的高度已經超過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時候,如果感到驚訝的時候,可以讓他們進行計算,這樣他們會學到更多的知識.還有在研究三檢視的過程中,如果這些課程老師在黑板上講的話,有的學生肯定理解不了,因為沒有實物作為參考,學生們就會覺得枯燥無味,進而對學習失去興趣,如果運用數學遊戲這種方式,讓學生們自己去觀察,感受這其中的不同,比如可以在將各種形狀不同的東西放在桌子上,然後分成幾個小組,將學生們四個人一組,然後讓他們把在各個不同方向上看到的畫下來,然後進行相互比較,儘量可以使這種抽象的問題變得通俗易懂,讓學生快樂的學習,通過自己的實踐,培養其動手動腦的目的.

  2.數學遊戲有利於開發學生的智力及思維能力

  適度遊戲有益於開發智力,這是遊戲的共性,學生們處於生長的黃金階段,對於遊戲通常都具有濃厚的興趣,數學遊戲作為一種遊戲,同樣也如此.許多的數學問題利用常規方式會比較難以理解,運用數學遊戲則有可能變得簡單,這就讓孩子要換一種思維方式用另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打破常規,放開思路,則可能得到一種簡潔的方法.這樣鍛鍊了孩子思考問題的能力,又解決了問題,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3.數學遊戲有利於提高孩子們的求知慾

  數學遊戲有利於提高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激發孩子們的求知慾.遊戲總是能夠激發人的好奇心,趣味性越強,則越讓人興奮,越讓人投入其中,就越具有挑戰性.好奇心勾起了人們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同樣的好奇心又為學生們對數學的奧祕的探索提供了巨大的動力.這樣,學習數學從枯燥的數學公式運算變成了一種高階的精神享受.很多數學家在研究問題的時候,總是先帶有好奇,驚訝的態度,然後進行探索,這神祕的問題被揭開之後,又會變得分外高興.數學遊戲有利於培養學生對未知知識的探索,通過遊戲引起他們的興趣,然後一步一步地進行深入,深入之後會涉及到很多未知的知識,這樣既可以強化當天所學的,又可以預習明天的課程,一舉兩得.

  二、數學遊戲在課堂上的應用

  1.在課本中引入數學遊戲

  教科書一般都有引言與緒論,在其中引入數學遊戲,可以培養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比如七巧板遊戲,是我們智慧的先人們利用面積的分割和互相拼補的方法,結合具有相同成分的平面圖形等面積的方法進而發明創造出來的,可見我們的祖先也是很聰明的.這個可以用來做拼圖遊戲,可以培養學生的圖形的辨別,達到引起興趣的目的.

  2.在教學中引入數學遊戲

  在研究正方體長方體的展開圖這一節課程中,如果老師只是在黑板上面用粉筆畫出一個個展開圖的話,學生理解不了,為什麼展開後是那樣的,同樣也肯定就聽不懂了,這時候可以引入數學遊戲,通過將正方體,長方體的實物剪開,讓同學們客觀而又真實地看到展開後真的是那個樣子,這樣有利於學生學好平面幾何以及立體幾何方面的知識.

  3.通過角色的扮演

  在傳統教學中,老師為尊,這叫尊師重道.在傳統觀念裡,老師是長者,是傳播知識的先鋒,他的位置只是在三尺講臺上俯視全班,和學生完全處於兩個不同的面上.老師是課堂的主人,師生之間多少缺乏有效的溝通,老師一般上完課,就快到下課時間了,學生有問題也來不及提問,學生問題越積越多,最後對數學失去興趣.所以我們要利用數學遊戲來進行互動教學,讓老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成為老師,讓學生面對面對學生講課,這樣可以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提升課堂的互動性,從而更好地進行數學學習.

  4.構建討論小組

  只有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自在的汲取知識,這時也可以應用到數學遊戲.教師只是傳授知識,但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還是由學生們自己掌握的,如果把課堂交給學生,則學生們就不會覺得課堂無聊,自己掌握學習的自主權,所以在課堂中構建討論小組,讓學生探究自己最好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數學遊戲只是一種可以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輔助教學手段,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對知識的認知能力,而不是僅僅為了娛樂放鬆心情而已,如果這樣理解那就錯了.這種方式的原理就是讓學生去分析並掌握蘊含在遊戲中的知識,要注重實用性,讓學生在其中可以增長知識,鍛鍊邏輯思維能力,也就是說,要讓學生們參透遊戲精神,只有這樣數學的學習才會不那麼的乏味,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明顯,數學遊戲對於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是有很大幫助的,這種方式對教育教學的改革也會具有促進作用.

  作者:朱豔 單位:江蘇省徐州市大屯礦區第二中學

  篇二

  一、數學遊戲的作用

  首先,數學遊戲有助於端正初中生學習數學的態度.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數學遊戲,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為之後的課堂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開端.學生在數學遊戲中一改以往對初中數學的認識,意識到數學並不如之前想象中的那麼枯燥乏味,而是極富趣味性的.從而提高了學習熱情,在數學學習中更加認真.其次,數學遊戲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具有重要作用.一般來說,數學遊戲比專業的數學知識要簡單得多,初中生在掌握時能夠得心應手.通過做遊戲,數學知識潛移默化地灌輸到學生的腦海中,既愉悅了學生的心情,又達到了數學教育的目的.再次,數學遊戲能夠推動新課改的發展.在數學教學中,加入數學遊戲內容,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讓學生學習到數學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自主能力、實踐能力、團結意識,這與新課改下要求的複合型人才具有一致性,有效推動了新課改的實施進度.

  二、數學遊戲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在課前引入遊戲環節

  良好的教學氛圍是提高教學效果至關重要的第一步.在講解數學之前,教師可以增設數學遊戲這一環節.教師通過對要講的內容事先進行梳理,然後尋找與內容密切相關的遊戲,從而使學生在遊戲中開始“數學之旅”.比如,在學習幾何知識時,教師可以採取分組玩遊戲的方法,讓每組之間進行疊紙遊戲,比比哪組疊的又快又多,進而給學生傳授有關正方形、長方形的知識點,讓學生在玩樂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同時,可以讓學生展開摺疊的圖形,使學生對圖形的認識從二維上升到三維,從而做到舉一反三,深度講解.在課前引入數學遊戲,可以調節課堂氣氛,促使教學更加順利地開展.

  2.在教學中引入數學遊戲

  在數學概念教學中,教師要有效融合遊戲,使學生在概念理解上有個更加清晰的思維.比如,在講“平面直角座標系”時,由於概念比較抽象,教師可以通過引入遊戲規則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可以把每個學生的座位構成一個座標系的形式,然後以其中某兩個學生的運動作為象限中的點,讓學生可以對座標系有更直觀的印象,從而加強對該知識點的記憶.教師還要把遊戲引入到數學中的一些定理、習題之中,循循善誘,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另外,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遊戲,與學生一起“玩”.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關係,也促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

  3.在教學評價中引入數學遊戲

  一直以來,有關數學教學評價都過於單一.大多是教師對學生的單向評價.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可以通過玩遊戲的方法來做到多方向評價,實現學生對學生、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從而儘快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並及時改正.比如,組織學生猜數字謎語來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檢測和評分.數字謎語中涵蓋函式計算、幾何圖形的面積計算等多種內容.其餘的學生和教師進行評分,從而保證評價的公平客觀性.另外,在課後可以開展真心話大冒險的遊戲,讓學生對教師的不足進行評價,從而使教師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通過遊戲來了解到學生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

  4.規範遊戲種類

  數學遊戲不同於一般的遊戲活動,它的要求更加嚴格.在數學教學中引入數學遊戲,要做到慎重選擇.除了題材要與學生的學習狀況相貼合外,還應該要有明確的目的、規則等,使遊戲能被更多的初中生所接受.同時,遊戲中應該包含一定的獎懲措施,從而使學生重視遊戲活動.此外,玩遊戲的群體要做到均勻分配,從而確保遊戲的公平性,加大各群體之間的競爭力.在教學中引入數學遊戲,切忌盲目濫用,要對實際的教學情況進行分析,從而做到“對症下藥”,做到與實際教學狀況的一致性.在教學中引入數學遊戲,既要有一定的挑戰性,又要做到不過於複雜煩瑣.總之,從本質上來講,數學遊戲也是數學教學內容的一部分,不僅使教學模式向“學用合一”靠攏,也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在遊戲中自主探尋其存在的一些數學規律,從而自主汲取相關的數學知識.同時,數學遊戲活動也是一種合作式學習,既包含競爭意識,又包含團隊精神,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數學遊戲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理應作為一個整體來對待.

  作者:鄭寧寧 單位:江蘇徐州市賈汪區求知中學

  篇三

  一、採用做遊戲教學方法展開新課程

  一堂課的“開場白”可以影響初中生對接下來學習的積極性,為了最大限度地激發初中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可以用做遊戲作為“開場白”。例如,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有理數加法”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在講授知識前讓學生進行以下游戲:①告訴學生遊戲規則,選擇一個點當作起始點,往前走為“正數”,往後走為“負數”。讓一名學生到講臺上來完成這個遊戲,比如,向前方走3步,然後往後走8步,最後讓學生站在離起始點後面5步地方,數學老師在黑板上寫出數學算式,隨後老師再多讓幾個學生反覆進行這個遊戲,並且在黑板上列出相應的算數式。教師讓學生們將遊戲中所寫出的算數式進行分類,最後有效地歸納出有理數學的加法法則。上述數學遊戲雖然簡單,但讓學生參與遊戲過程,可以提高學生上數學課的積極性,讓課堂充滿愉快的氣氛,最重要的是,通過遊戲,學生理解和掌握了有理數加法的法則,且印象頗為深刻,初中生由於受到了之前遊戲的影響,對接下來的學習內容也會變得十分積極。

  二、將遊戲帶入練習題中

  初中生大多數不願意做數學題,覺得它是枯燥無趣的。教師不妨將遊戲帶進練習中,使原本枯燥的數學練習題變得生動有趣。如關於練習:“任意三點不在同一直線上的n個點兩兩連線,一共有多少條線段?”教師為了喚起初中生對做練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題目中的知識點,可以在講解這道題之前設計一個遊戲。例如: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小組中的學生圍成一個圓圈,而且圓圈要一直變化,在變化的過程中每兩個學生要握一次手。讓學生們思考每個小組的學生總共握手的次數,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讓學生思考如果班上40個學生一起做這個遊戲會出現什麼情況?解答出這個遊戲中問題後,再去做上題就會變得十分簡單。將遊戲帶入數學練習題中,可以幫助初中生理解相關知識,這一點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已經得到了肯定。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做完上述遊戲之後再講練習題,學生將知識點理解得更加透徹,並且能快速地回答問題。雖然在課堂上做遊戲比較耗時間,但是可以使得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提高教學效率。

  三、運用遊戲法幫助學生理解知識

  對於學生來說,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勞動,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教學本身就是一種遊戲,是遊戲的一種表達方法。正因如此,初中數學教師應當把遊戲帶入教學過程中,把數學知識學習融入到遊戲過程中。例如:數學教師在講解“可能性與概率”的過程中,大多數學生關於“布袋裡有3個紅球和1個白球,試問,倘若從口袋中任意拿出一個球,是紅球的機率是多少?是白球的機率又是多少?”這個問題,雖然能很快地回答出問題的答案:四分之三和四分之一。但是對於四分之三和四分之一的真正意義理解的很少。為了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該知識點,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展開以下的遊戲:讓每個學生在上課前都準備好一個白球和3個紅球,將這些小球放入自己的口袋裡面,然後進行摸球遊戲,這次摸球的次數會很多,分別是15次、25次、35次及45次,隨著摸球次數的增加,概率會更接近四分之三和四分之一。因此,四分之三和四分之一的含義就可以理解為,當摸球次數不斷增加的時候,平均每四次摸球就會有三次摸到紅球,一次摸到白球。經過這個遊戲,學生對“可能性和概率”這個知識點就能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也可以促進思維的發展。初中生對遊戲是十分感興趣的,覺得它充滿了樂趣。將遊戲帶進課堂可以幫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數學知識,這種教學方法對於初中生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不僅可以加深他們對知識的印象,還可以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總結

  遊戲教學法雖然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教學的質量,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採用遊戲教學法進行教學時需要精心做好課前準備,避免帶領學生做遊戲時偏離教學的真正目的。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實施遊戲法教學前,一定要精心設計遊戲,讓遊戲與教學內容緊緊相連。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沈達春 單位:江蘇省沭陽縣沭河中學

  看過"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