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上教案人教版

  八年級是打好物理基礎的關鍵時期,做好一份好的教案對於學生來說很重要,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幾篇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人教版,希望對你有幫助。

  初二物理上冊教案人教版:聲音的利用

  整體設計

  課程標準中對本節課的要求:“瞭解現代技術中聲學知識的一些應用,列舉超聲的應用例項。”本節知識是學生通過對生活、生產中豐富多彩的聲現象的學習,瞭解了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聲音的特性之後,探究學習聲的利用。聲現象在實際中豐富多彩,應用非常廣泛。

  在生活中聲的利用的例子很多,學生對於一些常見的聲的利用的現象已經很熟悉,只不過不知道它們分別是利用的聲的哪些作用。所以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分辨出哪些生活現象是屬於聲傳遞資訊的例子,哪些現象是聲傳遞能量的例子。並且通過本節學習使學生了解更多生活中聲的利用的現象。教師在講解中可以對聲在社會生活中應用的情況進行分類,可以按照課本分為“聲與資訊”和“聲與能量”兩類,也可按照聲音在醫療、工業、軍事、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利用分類,然後根據分類進行總結性的講解,在講解中應對學生遺漏的例子進行補充。

  本節的設計通過聲音、視訊、圖片、投影、實驗和設定有啟發性的問題等手段來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物理的興趣。教學中應鼓勵學生自己從生活中感知或查閱資料瞭解利用聲的例項,另一方面,應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鼓勵他們搞利用聲音的小發明。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瞭解日常生活、現代技術中聲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或看錄影等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並獲得社會生活中有關聲的利用方面的知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 習,瞭解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對科學的熱愛。

  教學重點及難點

  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應用。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視訊資源、多媒體裝置、盆或碗、氣球、扎有橡皮膜的塑料瓶、蠟燭、火柴等。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故事匯入

  1948年,一艘名為“烏蘭格梅奇號”的荷蘭貨船,在通過馬六甲海峽時,突然遇到海上風暴,當救助人員趕到時,船上所有人員都莫明其妙地死了。後經科學家們調查,才發現造成這場海難的罪魁是風暴與海面驚濤引起的次聲波。

  2006年4月28日,至少有400只海豚的屍體被海水衝到了坦尚尼亞東北部桑給巴爾島北岸海灘邊。專家們懷疑是美軍潛艇發出的聲吶導致了海豚的大面積死亡。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潛水艇擊沉了協約國大量戰艦、船隻,幾乎中斷了橫跨大西洋的海上運輸線。當時潛水艇潛在水下,看不見,摸不著,一時橫行無敵。於是利用水聲裝置搜尋潛艇和水雷就成了關鍵。法國著名物理學家郎之萬等人研究並造出了第一部主動式聲吶,1918年在地中海首次接收到2~3 km以外的潛艇回波。這種聲吶可以向水中發射 各種形式的聲訊號,碰到需要定位的目標時產生反射回波,接收回來後進行訊號分析、處理,除掉干擾,從而顯示出目標所在的方位和距離。

  學生思考問題:海上風暴引起的次聲波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危害?人類為什麼不能事先預知並躲避災難?聲吶為什麼會導致海豚的死亡?

  情景匯入

  多媒體展示幾種聲音在生活中的應用例項:鐵路工人用鐵錘敲擊鋼軌會從異常的聲音中發現鬆動的螺栓,醫生通過聽診器診斷疾病,遠處轟隆隆的雷聲預示著一場可能的大雨,海豚利用聲波識別 食物、敵人和它們周圍的環境……

  學生欣賞並交流討論,自然界中的聲現象非常多,聲音在生活和生產中有很多的應用,你能列舉一些例子嗎?

  推進新課

  一、聲與資訊

  學生閱讀課本並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事例說明了人們可以利用聲來傳遞資訊?對這些例子 ,可以分類嗎?按怎樣的依據來分好?

  1.從異常聲音中獲取資訊

  轟隆隆的雷聲——預示下雨

  聽診器聽心跳聲——診斷心臟的情況

  聽敲鐵軌的聲音——判斷螺栓鬆動

  汽車修理師聽汽車 發動機的聲音——判斷故障

  小結:聲音能夠傳遞資訊。

  2.次聲波傳遞資訊

  閱讀課本並思考問題:

  次聲波能不能傳遞資訊呢?次聲波一般在什麼情況下產生?

  答案:能 海嘯、地震、火山噴發。

  次聲波預測地震、颱風:地震爆發前,許多動物往往有異常反應,如老鼠逃出洞,牛馬不入圈,雞犬不寧等。這主要是由地震爆發前潛伏在我們身邊的強烈的次聲波引起的。

  【課件展示】 介紹2005年海嘯死亡人數和其強大的破壞力。

  印度洋海嘯發生在2004年12月26日,這次地震發生的範圍主要位於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給印尼、斯里蘭卡、泰國、印度、馬爾地夫等國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嘯在印度奪去約10 000人性命,斯里蘭卡40 000餘人遇難,而印尼的死傷人數為23萬人之多。這可能是近200多年來死傷最慘重的海嘯災難。

  可是,大多數海洋生物可以存活,水母就是其中之一。由於次聲波的傳播速度要比風暴和波浪快得多,所以,水母才能提前收到風暴的“預告”,迅速採取躲避措施。

  水母耳風暴預測儀相當精確地模 擬了水母感受次聲波的器官,使人們能夠提前知道將到來的風暴,並做好相應的準備。現廣泛運用於航海事業。把這種儀器安裝在艦船的前甲板上,當接收到風暴的次聲波時,可令旋轉360°的喇叭自行停止旋轉,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風暴前進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讀數即可告知風暴的強度。這種預測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作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

  3.超聲波傳遞資訊

  閱讀課本並思考問題:

  ***1***蝙蝠是怎麼確認目標的?它採用的方法叫做什麼?

  ***2***受蝙蝠的啟發,科學家發明了什麼?主要應用在什麼方面?

  歸納總結:***1***回聲定位:根據回聲到來的方位和時間,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

  ***2***蝙蝠靠超聲波探測飛行中的障礙物和發現昆蟲,人們利用這個現象研製了聲吶。

  討論:根據聲吶測海底深度需測哪些量?

  a.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v。

  b.聲音在海水中的往返時間t。

  c.計算公式:s=12vt。

  ***3***應用:利用聲吶探測海洋深度、利用聲吶探測魚群、探測敵方潛艇等。

  思考問題:“B超”是利用什麼獲得人體內部疾病資訊的?

  醫生用B型超聲波診斷儀向病人體內發射超聲波,然後接收體內臟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攜帶的資訊經過處理後顯示在螢幕上,可以準確地獲得人體內部疾病的資訊。

  醫生――→超聲波病人――→反射波資訊顯示屏

  初二物理上冊教案人教版:溫度

  教學目 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溫度的概念;

  2、瞭解生活環境中常見的溫度值;

  3、會用溫度計測量溫度。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瞭解溫度計的結構;

  2、通過學習活動,使學生掌握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慾望,使學生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教學重點 能正確使用溫度計並能讀出各種溫度計的示數。

  教學難點 會用溫度計測量溫度

  課前準備 燒杯三隻,溫度計,體溫計,冰水,自來水,開水,“冰糖”,兩隻一次性茶杯及飲用水。

  焦耳定律演示儀 演示溫度計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十二章第一節 溫度與溫度計

  一、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1.將事先製作好的“冰糖”發給學生,在吃了無數次的冷飲之後,用心去體驗“冷”的感覺。***調製濃的糖水,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中冷凍***

  2.接著,再喝一口飲用水

  師:有什麼感覺?

  生:冷,熱。

  師:物理學中,把物體的冷熱程度叫做溫度。***多媒體顯示***

  3.三隻燒杯中分別放冰水、自來水和足夠熱的水,引導學生進行“冷”“熱”的體驗:

  A.把左手放入冰水中,再放到自來水中,說出自己的感受

  B.把右手放入足夠熱的水中,再放到自來水中,說出自己的感受

  師:為什麼同一杯自來水在差不多相同的時間內有兩種差異很大的冷熱感覺呢?

  生:看來人的感覺是不可靠的。

  師: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憑自身的經驗和感覺去判斷事物,然而這種經驗和感覺今天遭遇到了挑戰,怎麼辦?用科學武裝自己,勇敢地迎接挑戰!

  讓我們拿起武器,迎接挑戰!

  二、層層遞進,學習新知

  1、實驗演示,瞭解原理

  師:對於溫度計,同學們一定不陌生,為了使大家更清楚的瞭解它,請同學們看一個小實驗:

  ***利用老教材中做“焦耳定律”的演示實驗的器材,在錐形瓶中分別放入酒精、水和煤油,觀察加熱和停止加熱時液麵的變化***

  這就是我們家中的電熱水器,其中的奧祕,下學期我們會詳細的學習的,今天我們只是利用它來給瓶中的水加熱。請同學們注意觀察玻璃管中液麵的變化!

  生:液麵上升了。

  師:停止加熱,繼續觀察。

  生:液麵下降。

  師:平時,你觀察到過類似的現象嗎?

  生:家中燒開水時,如果水壺中的水灌得太滿,剛剛開始燒水,水就會溢位。

  師:很好!這樣的現象我們送它一個物理名稱──熱脹冷縮

  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規律製成的,裡面可以用酒精、煤油還有用水銀的。

  ***多媒體顯示***

  多媒體展示各種各樣的溫度計。

  師:各種不同的溫度計各有各的妙用,我們今天學習的是常見的玻璃液體溫度計,它們在結構上基本相同,分別有:裝液體的液泡、細內管、刻有示數的玻璃柱,根據液泡中的不同液體通常使用的有酒精溫度計、煤油溫度計和水銀溫度計。

  2、閱讀討論,瞭解單位

  A.字母“℃”的意思:表示攝氏溫度***瑞典的攝爾修斯提出的***。

  B.0攝氏度的規定:在一個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記作0℃***關於“一個大氣壓”在後面的學習中會進一步的瞭解的***。

  C.100攝氏度的規定:在一個大氣壓下,水沸騰時的溫度,記作100℃。

  D.1攝氏度:0℃和100℃之間等分100份,每個等份代表1℃。

  人體的正常體溫為37℃,讀作:37攝氏度。

  珠峰營地的帳篷內,溫度為-15℃,讀作:負15攝氏度或零下15攝氏度。

  在中央電視臺的報道中,所有的主持人都把溫度讀作:100度,1600度。你認為妥當嗎?

  出個題目考考你:“25℃”,你會讀嗎?

  廣播、電視中的天氣預報員是怎樣預報天氣的呢?

  “28攝氏度”怎麼寫?

  “零下8攝氏度”怎麼寫?

  3、嘗試探索,學會使用

  師:觀察實驗桌上的兩支溫度計,你能說出它們有什麼不同之處嗎?

  生A:一支測普通的溫度,一支是測體溫的。

  生B:上面標的數字範圍不同。

  生C:每一小格表示的溫度也不同。

  生D:體溫計的下面是彎的。

  生E:體溫計的玻璃柱不是圓的。

  生F:體溫計的玻璃柱可以起到放大的作用。

  ……

  師:非常的棒哦!同學們都作了細緻的觀察。這裡包含著從今天開始我們學習測量時必須遵守的兩個要求──觀察量程和分度值。

  A.量程──所能測量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的溫度範圍。

  實驗室用的溫度計的量程為:-20℃~110℃。

  體溫計的量程為:35℃~42℃。

  B.分度值──最小一個代表的值。

  實驗室用的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

  體溫計的分度值為:0.1℃。

  ***由學生觀察後回答完成***

  師:兩支溫度計就在空氣中,現在溫度計的示數應該就是空氣的溫度,請大家讀出來。

  生A:***手中拿的是實驗室用的溫度計***示數為:***注意單位***。

  生B:***手中拿的是體溫計***讀不出來。

  師:為什麼讀不出來呢?

  生:現在的空氣溫度沒有達到體溫計能測量的最低溫度。

  師:回答的很好!

  沒有讀出空氣溫度的同學可能有些氣餒,沒關係,請做下一個環節──測體溫

  請同學們將溫度計放在腋下,根據經驗,要等待一會,在等待的時候,讓我們一起來閱讀課本P78“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的正確方法”

  A.朗讀使用方法

  ●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的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入被測的液體後要稍等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後再讀數。

  ●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留在液體中,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B.討論“想想議議”中的圖4.1—4,使用溫度計時還可能發生什麼錯誤?

  ?請大家拿出溫度計,讀出自己的體溫

  生A:***手中拿的是實驗室用的溫度計***我的溫度計的示數在不斷的變化***不斷的下降***

  生B:***手中拿的是體溫計***我的體溫是***注意單位***

  師:手中拿體溫計的同學心裡平衡多了吧!其中的奧祕在何處呢?

  生C:我發現體溫計離開人體後,在彎管處的水銀斷開了。

  師:這正是體溫計離開人體後也能讀出溫度的奧祕。那麼,如果另一個同學也想測量一下自己的體溫,能否馬上就拿過來使用呢?

  生D:我在醫院裡看見醫生測量體溫之前要甩動體溫計,所以我們也要甩一下再測量。

  師:對。測體溫時,玻璃泡內的水銀隨著溫度升高,發生膨脹,通過細管擠到直管;當體溫計離開人體時,水銀變冷收縮,細管內的水銀斷開,直管內的水銀不能退回玻璃泡內,所以它表示的仍然是人體的溫度。每次使用前,都要拿著體溫計把水銀甩下去。

  師:學習了溫度計的相關知識後,讓我們一起來測量這杯熱水的溫度!

  請同學們把實驗室用的溫度計和體溫計以正確的方法同時放入熱水中。

  ***此時,手拿體溫計的同學可能會猶豫,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大家勇敢地嘗試***

  生:哎呀!我的體溫計壞了。

  師:壞了就好啊!從中大家能獲得什麼啟示呢?

  生B:溫度的測量不能超過量程,否則會損壞溫度計的

  三、歸納小結,鞏固知識

  師: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一節課就要結束了,你在這節課上有什麼收穫呢?或者說你有什麼感想呢?說出來與大家共享,好嗎?

  生:……***此處學生可能會有各種說法,引導他們對所學的知識作歸納***

  結束語:同學們,瞭解了溫度,掌握了溫度計的使用,我們將踏上探究“物態變化”的征程,大自然的景色美不勝收,期待著同學們有更大的收穫!

  作業設計

  1.小明通過學習得到下面幾個結論,請幫他補充完整。

  ***1***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__________。沸水的溫度是__________。

  ***2***常用的液體溫度計是根據_________的規律製成的。溫度計裡的液體,通常用_________***列舉兩種***。

  ***3***溫度計上的字母“C”表示這個溫度計採用_________溫度。人的正常體溫約__________,讀作_________。

  ***4***實驗室常用的溫度計,它的下端是_________,上面連著一根內徑很細的_________,當溫度稍有變化時,細管內液麵的位置就會有變化。

  2.該選哪一項?

  ***1***溫度反映的是物體的******

  A.體積大小B.運動快慢C.冷熱程度D.振動快慢

  ***2***-20℃的正確讀法是******

  A.零下20度B.零下攝氏20度C.負攝氏20度D.零下20攝氏度

  ***3***下面關於常用液體溫度計的使用方法中,錯誤的是******

  A.溫度計不能用來測量超過它所能測量的最高溫度

  B.讀溫度計示數時,視線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C.測量液體溫度時,溫度計玻璃泡要完全浸沒在液體中

  D.讀數時為求準確,應把溫度計從液體中拿出來仔細觀察

  ***4***給體溫計消毒的正確方法是******

  A.放在沸水中煮幾分鐘B.用自來水加以沖刷C.用酒精燈烘烤D.用醫用酒精擦抹

  3.下列是使用溫度計的操作步驟,請將各步驟的標號按正確的操作順序填寫在下面橫線上。

  A.選取適當的溫度計;

  B.估計被測物體的溫度;

  C.使溫度計和被測物體接觸幾分鐘;

  D.觀察溫度計的讀數;

  E.取出溫度計;

  F.讓溫度計的液泡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

  操作步驟的正確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4.簡要回答下列問題。

  ***1***“為測量一杯熱水的溫度,在把溫度計插入熱水後應何時讀資料?”對於這個問題有三種不同的意見:甲認為應立即讀數;乙認為應該在溫度計示數穩定後讀數;丙認為插入時間越久讀數越準確。請你對此發表評論。

  ***2***粗心的護士小張僅對一支體溫計消毒後,就直接用它給幾個病人測體溫,結果發現均是39℃,可是有的病人並不發燒,這可能是什麼原因?小張這樣做可能引起哪些危害?

  5.請讀出溫度計的示數:

  圖中甲、乙、丙、丁各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它們的讀數分別是:_________。

  6.圖中有A、B、C、D四種測量水溫的操作。請你評價這四種操作方法的正誤。如果是錯誤的,指出錯在哪裡。

  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設計

  4.1溫度計

  溫度:***t***單位:攝氏度℃

  測量儀器:溫度計 1.觀察

  2.原理

  3.使用

  體溫計 不同點

  教學隨筆或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