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數學教育創新論文

  小學數學是小學階段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按照新課課改的要求,教育工作者應該按照新課程改的要求,理應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樹立獨立思考能力的目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小學數學教育淺析 》

  一、學生的學習

  我國目前提倡的素質教育以及減負行動的實施已經有些許成效,但是,對於小學生來說還是存在作業多、作業難的問題。小學數學應該是小學時代最難的一門學科,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有很多的困擾。想要輕鬆學好數學,小學生必須要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有了正確的方法,學生才能以一種輕鬆的姿態去學習,才能學好數學。

  ***一***課前做好當天課程的預習工作

  預習對於一門課程的學習來說是很重要的學生,提前做好預習,才能及時瞭解當天教師要講的內容,在課堂上才能跟緊教師的腳步,才能更高效率地接受新的知識。預習時,學生可以根據書本上的小問題來檢測自己的預習成果。預習做好了,上課知道教師要講什麼了,學生上課時自然會很輕鬆,學起來也會很有樂趣。

  ***二***上課認真聽講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基地,如果上課不認真聽講,學生肯定是學不到什麼知識。上課學到的知識有可能是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小學生還處於打基礎的時候,課堂時間一定不能走神,不然以後的學習會更加困難。

  ***三***課後認真複習

  想要學好數學,課前預習和上課認真聽講很重要,但是僅僅做到這些還遠遠不夠。在課後,學生一定要認真複習當天學習的知識,溫故而知新,並且在複習的時候一定要學會舉一反三。古人有云:“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所以說,舉一反三很重要。因為數學的題型多變,但是其核心思想還是有共同之處。

  ***四***認真對待每次作業和考試

  教師佈置作業是為了檢測學生每天所學知識掌握了多少。考試是檢測學生一時期的所學成果,也是為了檢驗教師的教學成效。所以各位同學一定要認真對待每一次作業和考試,要保證獨立自主完成,在完成每次的作業後要積極詢問教師或者同學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要積極和同學交流討論。每次考試後,學生都應該總結自己所犯的錯誤,不能大意,要認真分析,對錯題進行反覆研究。另外,考試考的好或者不好都不要太激動或者太傷心,勝不驕、敗不餒。

  二、家長的教育

  ***一***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好的家庭環境可以讓孩子更好的學習,壞的家庭環境可能會讓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所以家長在這一方面一定要做好,不能影響孩子的未來。孩子要想學好數學,該有怎樣的一個家庭環境呢?首先,家長要對孩子有一顆負責任的心,對孩子有一定的管理,要為孩子做一些必要的安排。如送孩子去培訓班學習,當然,這些一定要在孩子有興趣不反感的前提下才能做,不能強迫孩子去參加自己不想參加的各種班,不然會適得其反的。家長在這一點上面一定要注意。

  ***二***做好孩子的監督工作

  小學生的自控能力並沒有那麼好,家長如果不加以管理、對孩子太過放鬆、肯定是不好。家長有空的時候要看著孩子做作業,這樣不僅可以和孩子培養感情,也能監督孩子。在平常時候,家長可以讓孩子休息,帶孩子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也要讓孩子拓寬眼界,可以以這個為獎勵,來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

  ***三***做好孩子的支援工作

  當孩子考試失利了,家長不能過多責怪孩子,要給予孩子一定的安慰,孩子本來就很傷心,家長再去懲罰孩子,對孩子的未來沒有好處,可能會讓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產生逆反心理。另外,家長要多鼓勵孩子。

  三、教師的教育引導

  ***一***認真備課,對自己工作負責

  教師備課很重要,可能有些資格深的教師覺得自己水平可以不需備課,但是備課是很有必要的,教師只有做好充足的準備才能更好地講課,這也是對學生負責的一種表現,也是對自己工作的負責任的體現。什麼樣的教師教出什麼樣的學生,所以教師一定要認真負責地教育學生。

  ***二***活躍自己的課堂,讓課堂充滿樂趣

  課堂很重要,而課堂的主動權掌握在教師手裡,課堂是沉悶還是活躍主要看教師。教師講課枯燥,學生肯定不能認真學習,而數學本身就是一個枯燥的學科,這就要看教師怎樣來活躍課堂了。首先,教師在上課的時候不應該只會講書中的內容,可以在適當的時候講一點課外的知識,這樣既能夠提升課堂的活躍度,還能讓學生們學到更多的知識。其次,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要注意觀察學生的狀態,這樣才能在適當的時候及時調整課堂的狀態。好的課堂對學習有幫助,一個充滿樂趣的課堂肯定比一個枯燥的課堂更讓人喜歡,誰不想在一個充滿樂趣的環境下學習呢?

  ***三***不放棄每一個學生

  每一個教師都喜歡好學生,但是每一個教師都不能放棄差生。學習過程中肯定會出現一些人學得好,一些人學得差點。特別是數學這樣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這時候,如果教師只注重優等生的學習而不關心落後生的成績的話,這樣就會導致好的學生更好,差的學生更差。所以呢,教師要注意全體學生平衡發展,讓優等生更好、中等生更上一層樓、落後生更快趕上來。教師不能放棄學生。而且,教師在平時不能過多懲罰學生,要尊重學生,多多鼓勵學生,這樣學生的成績才能上升。

  篇二

  《 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數學教育論文 》

  一、當前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數學教育的現存問題

  1.缺乏針對性的教學教材

  母語不同、生活習慣不同、生活環境不同、風俗文化不同。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的理解方法和學習方法與其他地區的學生不同,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存在差距。而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所運用的教材,大多是人教版教材,也有個別地區使用其他版本的教材,但這些教材在編定時都缺乏對於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學習思維、理解方式的考究。儘管老師想方設法的向學生灌輸書本知識,但教材編訂者與教材使用者理解方式上、學習思維上的不統一,讓少數民族學生對書本的學習變得十分費勁,教學活動事倍功半。

  2.教師隊伍質量整體偏低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儘管新課標對教師的地位給予了新的定位,要求老師在教學活動中更多的擔任引路人和服務者的角色,但我們依然不能忽視老師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從當前少數民族地區教師隊伍建設現狀來看,教師隊伍質量整體堪憂。少數民族集中地區多處於偏遠地區,儘管今年來特崗教師、支援偏遠農村地區教學計劃等工作逐項開展,確實有一大批優秀年輕教師奔赴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但同偏遠少數民族地區教育事業整體教師需求量相比,依然顯得供不應求。就拿我在任的學校來看,我們的教師隊伍中沒有一個是國內重點本科院校畢業的,只有3個是大專文憑,其他的都是大專以下文化水平,甚至還有隻是初中畢業的代課老師。

  3.教學設施不完善

  在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阻礙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提升的另一大障礙性因素就在於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傳統數學教學模式下,課堂由教師、講臺、課本和粉筆構成,色彩單調、形式單一,很難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這歸根就地,就在於傳統教學模式未能與現代教學技術相融合,未能汲取現代教學技術的有效養分。比如多媒體資訊科技,這一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能夠增強小學數學的趣味性,同時也能夠降低小學數學知識的理解難度。但從當下少數民族地區的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來看,教學設施不完善是阻礙少數民族地區教學質量提升的主要制約因素。

  4.傳統民族觀念的束縛

  從歷史走到今天,邊遠地區即少數民族的聚集地區一直都處於相對閉塞的狀態,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他們不願與外界進行交流,思想觀念陳舊,特別是在能夠滿足自給自足的情況下,溫飽問題的解決讓他們變得樂觀、知足,不願意去接受知識的改變,甚至認為知識會讓他們變得很陌生。很多少數民族地區的家長對於學生的求學都保持謹慎態度,甚至還存在一些牴觸孩子們上學的情緒,在這種情緒的影響下,學生很難用功學習小學數學知識。

  二、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數學教育質量的提高建議

  1.編訂針對性的教學教材

  科學的編訂教材需要以充分的調查、實踐為基礎,只有適合學生理解方式、學習方式的教材才是最有助於教學活動開展的教材。要想提高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就必須首先編訂一本適合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理解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教材。要編定這樣的一本教材,地方教育部門必須做好充足的調查研究工作,重點對學生的理解方式、學習方式、學習習慣、學習環境、生活環境等做出細緻研究工作。

  2.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一方面,要加大對於偏遠少數民族地區教育政策的扶持力度。比如加大對於偏遠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扶貧力度,與政府機關、各大高校結合,制定少數民族教師幫扶制度,每年為各大高校分配一定比例的支教名額,讓剛畢業的大學生走向少數民族地區,在幫助那裡發展教育事業的同時,也提高高校畢業生的社會閱歷。另一方面,要加大對於少數民族地區教師隊伍的教育培訓工作。教師隊伍的素質要想提高,必須做好教師隊伍的進修工作,少數民族地區更應如此。

  3.加強教學基礎設施建設

  少數民族地區學校必須充分認識到現代教育技術在現代教育中的重要性,與地方財政部門協商,從預算做起,加大對於少數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幫扶力度,不斷加大財政資金的投入,積極引進先進的教學裝置,如多媒體裝置、資訊網路裝置等。

  4.轉變人民教育觀念

  加大對於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的教育觀念的培養,切實轉變少數民族地區的傳統教育思維,讓他們認識到知識就是力量的真理。總之,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數學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問題不少、挑戰不少,我們必須迎面而上,用現代教學思維、現代教學技術武裝教育事業,切實提高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篇三

  《 小學數學教育語言論文 》

  一、小學數學教育語言運用的現狀

  教學語言有書面語、口頭語和態勢語之分.著名的教育學家誇美紐斯將教師的教育活動比成是一個源泉,是知識的溪流.教師的語言幽默就能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學習熱情飽滿.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需要不斷提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課堂效率.一位教師的教學語言的好壞影響到教學內容的展示.在教學活動中,我們發現,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出現了一些普遍性的問題.首先,語言的重複羅嗦.小學數學教育的問題在於小孩子不能安靜集中精神聽講思考,所以老師就不斷的重複,不斷的反覆講述,造成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倦怠感.老師不斷的重複,會讓課堂顯得沒有重點,雜亂無章,學生會無法抓住重點,學的非常吃力.其次是形象感不強,教學需要老師準備的充分,選取的例子合適.如,在學習認識圖形的時候,老師要儘可能選擇教室內可見的事物為例子.如果學習圓形,可以選籃球為例子就非常形象,但是如果老師說地球是圓的,大多數學生腦子裡是沒有印象的,也就難理解.最後,老師在講課中要注意態勢語的引導.不少小學教師在引導的過程中,態勢語較多,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課堂效果不好.還有一個問題是教師在課堂上沒有變化,語言和手勢永遠沒有新意,也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

  二、小學數學教育語言作用

  1.有利於創設教學情境

  新課標實行以來,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個人興趣愛好的培養.那麼提起學生的興趣必須要有好的教學情境.小學的其他各科的教學活動需要和數學教育聯絡起來,通過趣味性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教學語言設定教學情境,如果語言教學進行的順利的話,就更容易順利設定教學情境.例如,描述性語言用的好,可以很好的描述數學中的圖形、應用題等內容,減少學生的誤解.

  2.利於學生的理解

  小學生特別是低段的學生對漢字的認識有限,有很多漢字詞語不知道意思,這就需要語文和數學的相互補充,這恰好說明了小學教育中的語言教育的重要性,像小學教學中的“無限迴圈小數”.究竟是如何不迴圈、如何無限的?小學生可能弄不明白,如果在教學中引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來解釋就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相互影響,小學數學教育需要老師通過學生的認識反饋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三、小學數學教育語言的提升策略

  1.相關部門的有計劃培養

  在小學階段,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搞好小學教育的語言,需要相關部門有計劃有針對性的開展各項教育活動,如,小組內部的互相聽課、評課,通過內部的交流提高教學水平.同一地區的各個小學可以在教育局的統一排程下互相交流.教育部門還可以根據需要安排與數學教學內容相關的培訓講座,甚至可以將教育的語言問題作為專門的講座內容.還可以舉辦教學語言提升的比賽活動,以各種形式為小學數學教育的語言培養提供機會,藉此給教師提供一個學習交流的機會.

  2.教師提升語言的規範性和藝術性

  教學可以通過教學實踐來增強自己的語言能力.小學數學老師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需要保證語言的簡練、精確,時刻保持清晰的思路.對課本中比較簡單的內容,讓學生自己理會.比較容易弄錯的地方就要反覆的解釋,多舉例子,讓學生有反覆的練習的時間.在課堂中,要注意與學生交流時語言的藝術性.豐富形象的詞彙能引起的學生的興趣,特別是和當前的生活熱點結合起來.在教學中,可以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活躍課堂,增加師生交流的機會.

  3.增加語言的幽默性

  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兒童的心理.小孩子喜歡被鼓勵,所以,無論孩子的問題是否回答正確,我們都必須用一種鼓勵性的語言來激發孩子的興趣.即使對孩子的批評也要注意語言的幽默性,如,在考試中有學生抄襲,老師如果說:“有些小朋友成了長頸鹿了.”這樣,孩子就知道錯了,減少了孩子被批評後產生的負面情緒.對不同層面的孩子要區別對待,課堂發言給予他們鼓勵的語言,結合教學內容,循序漸進,這樣更好的解答他們的疑問,引導他們自己找出正確答案.

  4.注重語言的形象性

  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語言的形象性,通過形象的語言來建立一些使學生更容易進入的教學情境,將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集中起來.可以將數學中的一些抽象簡短的定義轉變成輕鬆形象的語言.讓學生由易到難,有趣味性,增加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