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數學教案全冊

  通過教學設計,教師還可以有效地掌握學生學習的初始狀態和學習後的狀態,從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方法,採取必要的教學措施,為下一階段的教學奠定良好基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一***

  二章、一元一次方程: 2.1 從算式到方程

  教學目標:

  1.瞭解什麼是方程,什麼是一元一次方程;

  2.通過“列算式”和“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方法,感受方程是應用廣泛的數學工具;

  3.初步學會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利用其中的相等關係列出方程,滲透建立方程模型的思想;

  4.經歷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和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樹立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創新意識,品嚐成功的喜悅,增強用數學的意識,激發學習數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

  1.瞭解什麼是方程、一元一次方程;

  2.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利用其中的相等關係列出方程。

  教學難點:

  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利用其中的相等關係列出方程。

  ***二***

  教學過程:

  一、遊戲激趣

  同學們,大家小時候一定都說過兒歌吧?那麼這一首兒歌你一定說過***螢幕出示***:1只青蛙1張嘴,2隻眼睛4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現在,我們就來“比一比,說兒歌” ***螢幕出示***。要求是:以這樣的速度說***師說一段***,不能說錯或停頓,如果停頓或者說錯了就立即停止。規則是:每一大組各派一名代表,看誰說得又快又好;第一大組,誰來?其他同學可聽仔細了。***進行比賽***

  我們知道,這是一首永遠也說不完的兒歌,你能不能想個方法用一句話把這首兒歌說完呢***螢幕出示***?***根據學生回答,說出“x只青蛙x張嘴,2x隻眼睛4x條腿,x聲撲通跳下水” ******螢幕出示***

  這樣,我們用字母x代替了具體的數,就用一句話代表了所有情況,使問題變得方便、簡捷。

  二、 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同學們都挺喜歡吃巧克力吧!假如你媽媽從文峰買了42顆你最喜歡吃的巧克力,你準備怎麼處理呢?

  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對吧?如果你和你的好朋友一人一半,你分得多少呢?我們也不能忘了孝敬長輩,假如分給奶奶的是分給你的2倍,那麼你分了多少顆?

  如果還要分給爺爺,且分給奶奶的不變,還是你的2倍,分給爺爺的比分給你的1.5倍少3個。此時你又分得多少顆?***讓學生自己回答出兩種解法——代數方法和算術方法***

  2、剛才解決這個問題時,兩位同學一人用了列算式的方法,一人用了列方程的方法***螢幕出示***。今天這一節課我們就共同來研究“2.1節從算式到方程”。

  3、什麼是方程?同學們還記得嗎?請大家回憶一下。、

  4、剛才的問題是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的請舉手。

  確實,方程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好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巧克力問題,1、讓學生認識到列方程也是解決數學問題的一個好方法,甚至有時比算術方法要簡單,2、引出方程的概念***

  三、呈現問題,自主探索

  1、請你用算術方法或列方程解決下列問題:

  每一道題你都可以選擇用算術方法還是列方程解決,只要想到方法的就到黑板上來寫,不需要舉手,如果列算術請寫在左邊,如果列方程請寫在右邊。

  注意:我們這一節課只研究根據實際問題列方程,怎樣從方程中求出未知數,我們以後會深入討論。所以,今天的問題都只要求同學們列出算式或方程,不需要求出結果。現在開始。

  2、學生自由到黑板上寫

  3、現在請各位同學解釋一下自己的方法。***學生在座位上回答,教師適當提醒學生說出等式兩邊的含義和列方程所依據的相等關係。針對解題格式上的問題加以提醒。***

  統計每道題用算術方法和用代數方法的人數。

  4、通過解決剛才的這幾個問題,對於做一道題時,是選擇列算式還是列方程,你有什麼感想?***生答***

  其實呀,方程確實是一種應用很廣泛的數學工具,在現實生活中有好多好多的問題可以用方程解決。下面我們不妨來試試看。好嗎?

  ***設計意圖:通過幾道例題,1、讓學生初步學會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利用其中的相等關係列出方程,2、滲透建立方程模型的思想***

  四、鞏固練習,提高發展

  1、現在我們就用列方程的方法解決問題,請拿出學案紙,完成第一大題。要求是:***螢幕出示***根據下列問題,設未知數並列出方程,同樣不需要求出結果。

  2、學生獨立完成。

  3、哪位同學來講講你做的第一題,說說你的解題思路和過程。

  4、通過剛才的研究,我們發現利用方程解決問題要經過哪些步驟呢?

  先設未知數,然後根據相等關係列出方程,這樣,就將實際問題轉化成了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讓學生繼續學會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利用其中的相等關係列出方程。***

  五、合作學習,開拓創新

  1、我們知道,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今天,老師在來濱江初中的過程中,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

  汽車勻速行駛,7:00從實驗初中出發,7:30途經常青初中到達濱江初中是7:50,吳莊在常青初中、濱江初中兩地之間,距常青初中6千米,與濱江初中的距離是總路程的,問實驗初中到吳莊的路程有多遠?

  現在,就請大家運用你所掌握的知識、方法,結合線段圖解決它。

  請拿出學案紙,看第二大題,只需要列式,並說出理由,不需要求出結果。請大家先獨立思考,然後學習小組內互相交流,互相討論,看看誰想到的方法多。現在開始。

  2、學生完成

  3、學生展示不同的方法。

  ***設計意圖:改變書上的引例,把它換成現實生活中的例項,鼓勵學生探索、合作、交流,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交流收穫,歸納總結

  各組同學都積極開動腦筋,想出了各種方法解決問題,看來同學們今天都是“學有所獲”,我們共同來對今天的學習活動作一個總結與回顧。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七、課後作業,拓展視野

  1.必做題:閱讀課本第72頁“閱讀與思考”;完成課本第75頁第1題,第76頁第5、6題。

  2.選做題:課本第74頁第10題。

  ***三***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在本校執教的時候效果較好,而到濱江初中上這一節課,結果卻不盡如人意,甚至沒有能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通過這一節課,我感受最深的一點是:要上好一節課不僅要埋頭鑽研教材,設計教學過程,還必須善於與學生交流,要學會從學生的角度看問題,也就是常說的要學會備學生,應從學生能否理解的角度來安排適當的教學程式,用有趣的資料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應主動地去了解學生對過去相應的知識的掌握程度,這樣才能把握住施教的深淺及分寸,做到進行適當的引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