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張家界自駕旅遊攻略

  張家界是湖南省轄地級市,原名大庸市,位於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屬武陵山區腹地。張家界因旅遊建市,是中國最重要的旅遊城市之一,也是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發源地和中心區域。1982年9月,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1988年8月,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列入第二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2年,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等三大景區構成的武陵源自然風景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004年2月,被列為中國首批《世界地質公園》;2007年,被列入中國首批5A級景區。其著名景點有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寶峰湖、黃龍洞、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等。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張家界旅遊景點攻略

  張家界景區 張家界景區共分為四大塊,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楊家界自然保護區,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四大景區,統稱為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楊家界 楊家界地處張家界市以西,北鄰天子山,西抵袁家界,離張家界森林公園只有十公里。海拔1000多米,屬張家界四大核心旅遊景點之一,其中烏龍寨、空中走廊、三道鬼門關、土匪窩等景點已列入張家界經典遊覽線路。

  八大公山 八大公山自然保護區距桑植縣城85公里,雄踞武陵山脈北端,澧水源頭,其主峰斗篷山海拔1890米,為武陵山之巔,景區由斗篷山、杉木界、天平山五大林區組成,總面積4.49萬公頃,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長江南部地區規模最大,儲存最為完整的原始森林。

  袁家界 袁家界位於杉刀溝北麓,地處張家界世界自然遺產的核心,海拔1000餘米,四周陡壁懸崖,矗立在武陵山區之中,恰似乎地突起高臺。是以石英岩為主構成的一座巨大而較平緩的山嶽。

  黃石寨 黃石寨亦名黃獅寨,原名黃絲寨,黃氏寨。因古有一道人名叫黃石公在此隱居而得名,是張家界旅遊區的精華,向來有"不登黃獅寨,枉到張家界"之說。海拔1200多米,由諸多的懸崖峭壁共同托起而形成的一塊南高北低的臺地,面積16.5公頃。其主要景點有:天書寶匣、定海神針、南天一柱、金海探龜等,是張家界美景最集中的地方,同時也是張家界最大的凌空觀景臺。

  金鞭溪 金鞭溪是天然形成的一條美麗的溪流,因金鞭巖而得名。溪水彎曲自西向東流去,即使久旱,也不會斷流。

  鷂子寨 鷂子寨位於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東北方向,與黃石寨,楊家界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海拔1500米,以險著稱,原名腰子寨,因形似腰子***腎臟***而得名。它與黃石寨遙遙相對,溝深峰削,山勢很險,但寨頂卻有一個開闊的平地,是絕妙的天然觀景臺,面積約60000平方米,四周懸崖深谷,非常險要。

  五雷山 五雷山是湖南省首批確定的重點宗教場所,張家界東線旅遊核心風景名勝區,它位於慈利縣城東,距常張高速慈利東出口20公里處,北臨石門,東依臨澧,南接桃源,是東入張家界市的必經之地。

  九天洞 九天洞號稱“亞洲第一大洞”,因有九個天窗與地面相通而得名。洞分上中下三層,總面積250萬平方米。九天洞因有九個天窗與洞頂地面相通而得名。1987年山溶洞探險勇士王海然發現,1988年正式對遊人開放,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九天洞作為國際溶洞組織成員單位是國際溶洞探險基地。

  黃龍洞 黃龍洞是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中著名的溶洞景點,享有“世界溶洞奇觀”“世界溶洞全能冠軍”“中國最美旅遊溶洞”等榮譽。已探明洞底總面積10萬平方米;洞體共分四層,洞中有洞、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經中外地質專家考察認為:黃龍洞規模之大、內容之全、景色之美,包含了溶洞學的所有內容。

  龍王洞 龍王洞是張家界旅遊核心景點之一,被溶洞專家稱讚為“世界溶洞奇葩”,是中國最大、最古老的溶洞之一。龍王洞總長約30公里,平均高度50米,寬80米,有58個廳臺、28條石走廊、15處珍珠瀑布、3條地下陰河、湖泊2個、水花池45處,洞中石筍、石鐘乳、石幔、石花遍佈,更有“天下第一柱”之稱的龍王寶柱。

  普光禪寺 普光禪寺是張家界景區一部分。普光禪寺建於公元1413年,迄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寺院佔地8000平方米,是佛教與道教文化相結合的古老人文建築,院內有著普光寺、武廟、文昌祠等景點。

  張家界節日攻略

  二月初二,土地神生日,作土地會。

  二月十五日,為花朝大期,幼女穿耳;男女多於此時婚配。

  三月三日,這天吃蒿子粑粑,叫“蒿子節”。

  清明插柳葉於門,謂之“清門”,取一年閤家清吉之兆。又以絲棉五色紙製彩幡,掛於祖墳頂,親族為死者祭掃墳墓,叫“插青”或“掛青”,意為掛念親人。

  四月初八“浴佛節”。此日,農夫俱休息一日,是鄉間古老勞動節。

  端午節,凡附近寺觀,必印送張真人影象,至節日必懸掛堂中,小兒輩則以雄黃塗額,以避“邪毒”。當日則食棕子飲菖蒲,系艾蒿懸於門楣。永定及慈利九溪等地,喜於澧水賽龍舟。端午節有大小之分,五月初五為小端午,十五為大端午。

  六月初六日,土家人晒衣服,謂之“覃後晒皮”,傳說這天是明初土家首領覃后王殉難忌日,為土家族一大民族節日。

  七月七夕,婦女結綵綢對月穿織,陳瓜果於道以祀牛郎織女。

  中秋節,土家族不興賞月,吃月餅則是土漢共有的習俗。土家人過中秋別有特色,他們披著皎潔的月光,去冬瓜園裡偷瓜,給無生育之夫婦“送子”。

  十一月十九日,為太陽神生辰,各家皆晨起焚香,極恭敬。

  十二月二十四,為小年。在桑植縣有個上洞街的地方,還有姓“向”的過年比其他姓的過年要早一天,這裡就有個小傳說,說是以前搶匪很多,怕搶匪搶東西,所以就提前一天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