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之靜茶道之境的相關範文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靈魂,是指導茶文化活動的最高原則。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

  人道之靜,茶道之境

  茶道就是人道。茶道的角色是茶人,從古至今,幾乎無處不無茶人,無時不有茶人。一個人只有當他對茶產生敬意時,才能成為新的茶人和愛茶人。

  茶至無味仍餘香,人若無妄心自清。品茶,乃至品人生,要的是平實簡約,雅緻純清。

  遊走浮生,凡事要看清,看淡,且行且珍惜。意境如茶,濃時不驕,淡時而有餘味,心境如禪,般若清欄,自若自清。

  茶,一片片吸日月之精華,含山川之神韻的青翠,融水之潤、木之萃、土之靈、金之性、火之光,有著一種平心靜氣、清曠自若的淡泊,永遠保持著一種與世無爭的境界。

  在茶道中就是以靜為本,得一靜字,便可洞察萬物、道通天地、思如風雲,心中常樂。

  2

  茶道如人道,只要去悟

  臨近假期,但天氣也漸漸進入燥熱的夏季。暑熱天,期許著有一絲涼風拂面而來。但天意不可強造,但古語有“境由心生”,不可造者不可為,但在於心境卻可自造。在炎暑季節,最能可造之境便是品茶。

  品茶是品茶者心的迴歸,心的歇息,心的享受,心的澡雪。因此,品茶時要有一個最佳的心理環境***即心境***,才會真正體味到品茶的真諦,獲得精神上的享受。古人品茶時,是很講究心境的。

  對於心境,唐時的馮可賓在《茶箋》中為心境設定了13個條件,把“無事”放在了首先的位置。無事,是指品茶人神怡心閒,悠然自得,無牽無掛,無憂無慮。這個內涵,不僅指品茶人有寬鬆裕如的時間,還必須有“無慾無求”的心態。做到“心遠紅塵,神離三界”,功名利祿聲色犬馬於我如浮雲矣。

  其次是要“清靜”。清靜不僅指品茶的環境清幽雅靜,更指品茶人的內心環境。靜,是中國茶道的修習之要,只有心靜神清,才能做到心為“天地之鑑,萬物之鏡”,才能在品茶的茶悟中滌洗人格,超越自我,而使精神受到澡雪和滋潤。

  其三是“佳客”。佳客必為知己高士,心中敬慕之人,志趣相投之人。“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有了佳客,方能讓心境活起來悅起來,得品茶之趣,納品茶之慧,是謂心境之致。

  最後是“會心”。神斂迴歸於內心,與自心交上朋友。品茶至此,神仙境界也。

  3

  人生如茶

  我的愛好一定要超出我的年齡很遠。也許,因為我的心不再年輕。從去年開始,我喜歡上了茶道。或許,現在我的技藝不十分精湛,或許,我的工具還很粗糙。但是,對於茶道我有了近乎信仰般的痴迷。閒來無事,伴隨著茶道音樂的旋律,由著自己的心情,沏一壺茶,即便是破屋陋室也能夠體會到這茶世界的風情萬種。沏一壺茶,就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在浮世中摸爬滾打不見色彩的心,需要用甘洗滌,方使初心不改。看著茶葉在沸水中翻騰,就是一場人生的盛宴。起起伏伏就是生活,唯有在起伏間才可實現生命淋漓盡致的舒展。品茶之時,就是一次充滿了禪的詩意之旅。調動所有的感官,來體會茶的芬芳和世界的魅力。當所有程式都結束的時候,你會感受到你的心前所未有的寧靜,你會覺得自己渾身充滿了力量。

  一壺清茶,一把摺扇,一卷古書,雖簡陋但是承載了萬千的詩情畫意,承載了歷代文人詩意的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