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客喝酒的禮儀

  中國飲食禮儀是我們最引以為豪的傳統文化之一。說起飯菜品種之豐富,烹調之複雜,樣式之精美,如果中國人稱自己是第二,估計全世界其他國家沒人有勇氣自誇第一。在我國,請客辦事吃飯是常事,但是這樣的場面往往是不好應付的,諸多的餐桌禮儀等待你去體味。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希望能夠幫到你哦!

  

  1、喝酒

  俗話說,酒是越喝越厚,但在酒桌上也有很多學問講究,以下總結了一些酒桌上的你不得不注意的小細節。

  細節一:領導相互喝完才輪到自己敬酒。敬酒一定要站起來,雙手舉杯。

  細節二:可以多人敬一人,決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領導。

  細節三:自己敬別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視乎情況而定,比如對方酒量,對方喝酒態度,切不可比對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細節四:自己敬別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隨意,方顯大度。

  細節五:記得多給領導或客戶添酒,不要瞎給領導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領導或客戶確實想找人代,還要裝作自己是因為想喝酒而不是為了給領導代酒而喝酒。比如領導甲不勝酒力,可以通過旁敲側擊把準備敬領導甲的人攔下。

  細節六: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墊杯底,記著自己的杯子永遠低於別人。自己如果是領導,知趣點,不要放太低,不然怎麼叫下面的做人?

  細節七:如果沒有特殊人物在場,碰酒最好按時針順序,不要厚此薄彼。

  細節八:碰杯,敬酒,要有說詞。

  細節九:桌面上不談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裡面了了然,不然人家也不會敞開了跟你喝酒。

  細節十:假如,純粹是假如,遇到酒不夠的情況,酒瓶放在桌子中間,讓人自己添,不要一個一個倒酒,不然後面的人沒酒怎麼辦?

  關於敬酒:***1***主人敬主賓。***2***陪客敬主賓。***3***主賓回敬。***4***陪客互敬。

  2、吃菜

  中國人一般都很講究吃,同時也很講究吃相。隨著職場禮儀越來越被重視,商務飯桌上的吃和吃相也更加講究。以下以中餐為例,教你如何在餐桌上有禮有儀,得心應手。

  中餐宴席進餐伊始,服務員送上的第一道溼毛巾是擦手的,不要用它去擦臉。上龍蝦、雞、水果時,會送上一隻小小水孟,其中飄著擰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飲料,而是洗手用的。洗手時,可兩手輪流沾溼指頭,輕輕涮洗,然後用小毛巾擦乾。

  用餐時要注意文明禮貌。對外賓不要反覆勸菜,可向對方介紹中國菜的特點,吃不吃由他。有人喜歡向他人勸菜,甚至為對方夾菜。外賓沒這個習慣,你要是一再客氣,沒準人家會反感:“說過不吃了,你非逼我幹什麼?”依此類推,參加外賓舉行的宴會,也不要指望主人會反覆給你讓菜。你要是等別人給自己佈菜,那就只好俄肚子。

  客人入席後,不要立即動手取食。而應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舉杯示意開始時,客人才能開始;客人不能搶在主人前面。夾菜要文明,應等菜餚轉到自已面前時,再動筷子,不要搶在鄰座前面,一次夾菜也不宜過多。要細嚼慢嚥,這不僅有利於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禮儀要求。決不能大塊往嘴裡塞,狼吞虎嚥,這樣會給人留下貪婪的印象。

  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歡的菜吃,或者急忙把喜歡的菜堆在自己的盤子裡。用餐的動作要文雅,夾菜時不要碰到鄰座,不要把盤裡的菜撥到桌上,不要把湯潑翻。不要發出不必要的聲音,如喝湯時“咕嚕咕嚕”,吃菜時嘴裡“叭叭”作響,這都是粗俗的表現。

  不要一邊吃東西,一邊和人聊天。嘴裡的骨頭和魚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來放在碟子裡。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進餐過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別人。不要用手去嘴裡亂摳。用牙籤剔牙時,應用手或餐巾掩住嘴。不要讓餐具發出任何聲響。

  用餐結束後,可以用餐巾、餐巾紙或服務員送來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頭頸或胸脯;餐後不要不加控制地打飽嗝或噯氣;在主人還沒示意結束時,客人不能先離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