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歷史知識總結

  中國古代沒有一個朝代可以和宋朝比民富、民樂。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

  宋朝***960年-1279年***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後的朝代。分為北宋***960年—1127年,首都開封***與南宋***1127年—1279年,首都杭州***,合稱兩宋。

  北宋

  五代後周顯德七年正月***960年***,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鑑於一些將領、節度使可能擁兵自重而影響皇權,宋太祖聽從趙普建議,杯酒釋兵權,使兵、將分離,保證了統治權的集中,但是同時削弱了軍隊戰鬥力。976年10月,趙匡胤之弟趙光義在斧聲燭影中登上皇位,即宋太宗。到979年,消滅北漢,中國大部分被統一。

  北宋開國後,通過收兵權、削相權及制錢谷等等措施,進一步強化中央集權統治。同時,科舉制度獲得極大發展。北宋中葉,朝政日益萎靡,形成積貧積弱的局面。宋仁宗時,出現短暫的“慶曆新政”。熙寧時,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變法產生了影響巨大的王安石變法,但是後來遭到保守派反對而廢棄。北宋末,統治極度腐朽。1127年,金國軍隊攻入開封,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史稱靖康之變,北宋滅亡。

  二

  南宋

  徽宗第九子趙構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即宋高宗,南宋建立。1138年正式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

  南宋時期,當權者長期執行求和政策,向金朝稱臣納貢;壓制軍民抗金斗爭,甚至不惜慘殺愛國將領。1142年和秦檜合謀以莫須有罪名害死了力主抗金的岳飛。

  南宋後期,抗蒙戰爭連年,到1276年,元朝軍隊佔領臨安,益王趙是、廣王趙昺等殘餘勢力繼續抵抗元朝,直到1279年,8歲的小皇帝宋幼主趙昺被元朝逼的走投無路,被大臣陸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南宋殘餘勢力才被元朝消滅。偏安王朝雖最終覆滅,卻產生了文天祥等民族英雄。

  宋朝的經濟與文化

  兩宋時期,在技術改進與租佃制的推動下,農業生產獲得顯著發展;手工業分工細密,工藝先進,產品聞名於史;商品經濟水平超越以往,城市、市鎮繁榮,貨幣流通擴大,誕生最早的紙幣。

  宋代文化空前進步,理學、文學、史學、藝術以及科學技術領域碩果累累,二程、朱熹、歐陽修、蘇軾、司馬光及沈括等優秀人物,享譽千古;而活字印刷、指南針及火藥的發明和應用,更對人類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宋朝是中國曆代朝代中經濟最發達、國民文化最興旺、科技創新成果最多、人口基數增長最健康、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最高、人民生活水平最高的繁榮鼎盛朝代

  三

  宋朝發達的經濟

  這已早成歷史的定論,其他王朝“抑商

  ”,而惟獨宋例外。宋初,太祖趙框胤就言“多積金。市田宅以遺子孫, 歌兒舞女以享天年”以博民富。後,宋太宗也號為“令兩制議政豐之術以聞”。神宗在位時“尤先理財”,令眾“政事之先 理財為急”這樣的重視經濟的思想一直貫穿於宋朝。這是保證經濟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前提。

  在宋之初,官員們研究理財求富之道,宋朝調整了歷代立法中重刑法,輕民法的傳統做法,專門研究施行了專賣法,如鹽法、酒法、茶法等法令。宋代則成為中國古代經濟立法最為活躍的時期之一。而且宋的經濟法令,統一了國家與經濟活動者之間的利益分配問題,順應商品經濟的規律,是非常科學的法律法規。

  這些正確的政策導向使商業大潮興旺,商貿發展迅猛,手工業發展迅猛,使宋朝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銀行,這是絕無僅有的!甚至銀行可以貸款,異地付款,就算是從近代來看都是非常先進的經濟管理體制。

  以地域而言,宋時的發展不僅僅侷限於江浙和四川等老牌地區,就連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也比唐代有較大發展,這也是另人很驚訝的。從手工業看 ,坑礦、茶鹽、造船、造紙、製糖、紡織、制瓷等都比唐代進步的多。宋的手工業除了產地擴大、產量增加以外,技術提高也是非常明顯。

  比如“糖冰”***冰糖***的生產技術,“單筒井”的開鑿,宋瓷的精良等,無不反應了技術的成熟和創新,而商業和手工業的興起,解放了大量受俘於土地的農民,使他們投入於商業,手工業中 北宋時期就已經開始大量開採金、銀、銅、鐵、煤等礦藏,而且全國各地也出現了世界史上最早的製造工廠、加工工廠。如:造船廠、造紙廠、印刷工廠、織布廠、火器廠、還有各地的官窯等等。可見當時的手工業之興旺是空前的!

  早在北宋,中國已懂得用燒煤、鍊鋼、大型手工業則僱傭幾百全職的產業工人。而政府的兩處軍工業聘用八千工人——這已經是重工業規模了!華北的鋼鐵業以1078一年為例,年產達一百二十五萬噸的水平,而英國於1788年亦即工業革命之始才不過年產七萬六千噸。

  此外,礦冶、造紙業、制瓷業、絲織、航海業也高度發達。宋代無愧於世界近代之前的"高科技"之家。更是當時世界上的手工業之霸主! 從商業看,唐代的城市多趨於行政中心,而宋代市鎮則趨於工商業化,唐代都市內的貿易地區由官員嚴格控制,宋代則更加自由,由於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城市的發展,“坊制”的突破,集鎮的興起,因此住宅區與商業區的界限逐漸消失。

  宋代的這一類的"新型"都市有些發展至有了很大的規模,如開封和杭州都達到一百萬人口,而後者就是"馬可波羅"在元初所見的“前所未有”的城市,即使是到了至元朝後期,中國以外最大的城市是"巴格達" 其人口只有三十至五十萬之間,數百年後阿拉伯旅行家伊本.

  貝圖塔也稱杭州為"世上最大的城市"!從事工商業的人口逐步增多,產量加大,投入資本大幅度擴充,因此構成國家財政收入主體的,也已不單獨只是農業了,工商業所比重已經超過了農業,且在其商業運作中還出現了銅板印刷的廣告,這比西方資本主義的廣告要早三百多年。就學士蘇東坡來說,他就曾給一位做油食老婦人,做過一首廣告詩使之興隆。

  更有意思的是,宋朝還出現了近似現代報紙的“小報”和史上最早的商標,商標是小可意義重大,這標誌著宋朝商業化體系的逐步完善。此外,著名學者沈括所著<貨幣流通速度論>也是達到了現代貨幣理論水平,大宋強盛的商業浪潮,也是世界最早的資本主義萌芽的母體,而宋代的經濟突飛猛進則創造了空前的財富與繁榮。